《人生的終極哲學命題:生命的意義》深度美文,振聾發聵!

2021-01-09 21世紀美文悅讀欣賞

生命的意義

作者:陳玉光(資深教授、作家、編輯)

常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

人為什麼活著?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那麼,

現在我要說:

你要感謝你的母親,

懷胎十月,

經受分娩的劇痛生下你,

你要感謝你的父母含辛茹苦撫養了你,

你不稼不穡,卻有飯吃;

你不繅不織,卻有衣穿。

你應該慶幸生而為人,

而不是黑洞的一部分,

忍受著極端高溫高壓,

沒有自由;

你不是一塊裸露的巖石,

在日光的暴曬

狂風的肆虐

暴雨的抽打中化為齏粉!

你不是一株野草,

被無數的腳步踩踏,

在野火中經受焚燒的煎熬!

你不是一匹野獸

飢腸轆轆在山林中覓食;

不是一隻棲息在冬夜樹枝上的鳥兒,

在寒風中顫慄著哀嚎!

你感到生活很苦很累嗎?

你見過鄉村的農人嗎?

他們的皮膚被陽光灼成醬色,

手腳皴裂,

生命不止,勞作不休,

只為渴了能飲上一瓢山泉,

餓了能吃上一餐粗茶淡飯;

你見過城市的拾荒者嗎?

他們是這個社會上地位最低微的人,

他們謙卑地對人微笑,

僅僅是為了得到人們廢棄的一點兒破爛兒,

枯澀的聲音飄在大街小巷,

僅僅因為心中還有未熄滅的希望,

和不忍捨棄的牽掛!

你覺得世界不完美嗎?

你見過完美無缺的事物嗎?

太陽完美嗎?

太陽常有黑子爆發;

月亮完美嗎?

月亮表面布滿深坑!

你覺得世界對你不公嗎?

你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嗎?

你為之辛勤付出了嗎?

當你遇到挫折和失敗時,

你反思過自我了嗎?

你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了嗎?

你曾有過使自己更完美的想法嗎?

你堅決地去改變過自己嗎?

你認真總結過經驗和教訓嗎?

你為自己的人生目標頑強拼搏過嗎?

如果你說沒有,

那麼,你相信成功和幸福會從天上掉下來嗎?!

你悲觀厭世嗎?

你覺得失去了對世界的眷戀,

失去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了嗎?

那麼,我問你:

你感受過父母之情嗎?

你感受過兒女之愛嗎?

你感受過朋友之誼嗎?

你感受過愛情之美嗎?

你聆聽過師長的教誨嗎?

你接受過他人的幫助嗎?

你對一切愛你的人心存感恩之心嗎?

你覺得你的生命屬於你自己,

對家庭和社會沒有任何應承當的責任嗎?

你想讓愛你的人繼續對你失望並傷心嗎?!

你做過一兩件成功的事吧?

你享受過某一刻的快樂時光吧?

那你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一個快樂的人!

月有陰晴圓缺,

時有四季變化;

海有潮落潮起,

草有秋枯春萌!

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你還在繼續迷茫,

自甘沉淪嗎?!

(歡迎大家就「人為什麼要活著」的話題與廣大讀者分享自己的觀點與人生智慧!)

相關焦點

  • 哲學——人生有沒有終極意義?
    卻在一聲長笑中,豁然開朗、恍然頓悟:原來聖人之道,就蘊藏在每個人的心中……至此,他創建了一門新的哲學。這門學問,雖然不是開源之作,但卻承前啟後,並且因為洞察人性、夠接地氣,而影響了後世無數的有識之士,成為世間的指路明燈。而他,也因此與孔孟朱聖賢並列,永垂不朽。——他,就是王陽明。這門哲學,就是心學:「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 我們一起來談談人生:生命的終極意義到底是什麼?
    1,思考人生的哲學問題我小時候上山放羊,經常坐在石頭上仰望天空,思考天空以外是什麼。天空的盡頭,我看不到。地的盡頭,我也看不到。小小的心裡充滿了對外界的好奇。等漸漸長大,學了地理知識以後,才知道地球是圓的。地有盡頭,你從哪裡出發,轉一圈還能回到原點。而對於天空呢,到現在為止,也沒人知道盡頭在哪裡。
  • 雪潮:人生的終極意義不就是活出個自我,高溫是生命的警戒線
    人生的終極意義不就是活出個自我雪潮一定要回歸自我,秉持自我,彰顯自我。把個性努力鮮明著,把才華竭誠發揮著,也把潛能不斷激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詩意的棲息著,就是最好的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中,浪漫的翱翔著,就是壯麗著自我。
  • 尋求信仰,就是對於生命意義的終極追問!
    哲學史上,有一個著名的追問:這個無邊無際的變化萬千的宇宙背後,到底有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本質?柏拉圖這個追問,實質是對自己生命終極意義的追問,我們變幻莫測的生命背後,有沒有我們靈魂永恆不變的歸宿?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對生命終極意義關懷的人們。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兩人在病房相遇,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惺惺相惜,成為了交心摯友。卡特的「遺願清單」,加上愛德華的財力,實現了一場夢境般的環遊世界之旅。雖然是絕症老人做主角,但影片全程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活力,對白中獨特的美式幽默,衝淡了死亡的黑暗,體現出一種奇異的豁達。兩位主角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病痛中建立深厚友誼,追隨自己本心,完成了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索。
  • 人生的終極意義在哪
    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 這是哲學家最愛思考和探索的終極目標。 你看凱倫·凱勒,一位出生不到2歲就失去視力與聽力的嬰兒,從小到大,對生活充滿熱愛,對整個世界充滿摯誠,她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她從未向命運屈服過——「殘忍的命運擋住了入口,我會不甘願地質問命運為何作這樣專橫的宣判,因為我的心尚未馴服,仍是狂熱的」。
  • 託爾斯泰的終極之問:人生有何意義?
    這個問題不僅是託爾斯泰的終極之問,也是很多哲學家、思想家、普通人的終極之問,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沒有此問。在託爾斯泰看來,沒有此問的人是幸福的,無論他是參透世事的高人,還是一無所知的農民,沒有此問可以省卻諸多煩惱,而一旦有了此問,則非經一番煉獄般的折磨無法擺脫,託爾斯泰即是如此。
  • 冰心的散文《談生命》,探尋人生的意義
    在《談生命》這篇散文當中,冰心一開始就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對於生命是什麼,這是一個十分深奧的哲學命題。認識自己,認識生命,這是哲學需要思考的最本初的問題。可是,我們究其一生很難探究出生命的奧義。
  • 無睡意哲學 | 生命哲學先驅:叔本華、齊克果、尼採 - EP61'
    生命哲學(德:Lebensphilosophie/英:philosophy of life)在十九世紀抬頭,由亨利.柏格森奠定基礎。生命哲學指的是哲學家們試圖歸納出來的一種生命定律,將人類、生物……等等宇宙所有的發展組織而提出的哲學見解,像是叔本華的生存意志論(宇宙本質是生存的欲望)、尼採的「權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達爾文的生物演化論都普遍被視為「生命哲學」。
  • 《關於痛苦的七堂哲學課》:無意義痛苦指向痛苦的終極意義
    人生來痛苦,伴隨著第一聲與母親分離的啼哭,我們存在,但我們的存在,卻全都得倚仗著別人的照顧和給予,這種無助和無從選擇,造成了我們的貪婪和最深切的痛苦。父母得到一個生命,或欣喜或悲傷,我們卻無從選擇或決定欣喜與悲傷,只能靠世界的偶然和別人的給予。
  • 談關於生命的意義,兼論詩和遠方
    生命的意義是一個解構人類存在的目的與意義的哲學問題。這個概念通過許多相關問題體現出來,例如:「我為何在此」「什麼是生命?」「生命的真諦是什麼?」。在歷史長河中,它也是哲學,科學以及神學一直思索的主題。前人在不同的文化環境與意識形態背景下也給出了很多的多元化答案。
  • 孫正聿:凝鍊和闡釋構建哲學學術體系的學術命題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這是關於「哲學」的最為通行的學術命題。然而,馬克思非常明確地把自己的「新世界觀」與「舊世界觀」嚴格地區別開來:「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正是在馬克思的「新世界觀」的意義上,恩格斯同樣明確地提出,作為「現代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已經根本不再是哲學,而只是世界觀」。
  • 哲學對於人生的意義
    我們都認為這些事情還談不上悲劇性,更談不上荒謬,還沒有使生活無意義。每個人都會同意,核戰爭和恐怖主義的陰魂壓抑了我們的樂觀情緒,但我們都認為,這種災難的可能性是未定的,而且不管怎樣,即使存在這這種陰影,我們也要儘可能地活下去。但為什麼在這個相對來說更為富足和安寧的時代,我們的回答卻如此令人喪氣?
  • 語文考試中的閱讀命題,「閱讀意義」遠超「考點意義」
    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需要命題的老師突破考點、知識點的控制。 因為很多時候,一提到考試命題,老師思考的常常是,題目是否具有檢測應考者掌握考試知識點的價值,而不是看是否具有引領學習者成長的意義。
  • 生死問題——哲學三大終極問題中最後一個問題
    生死問題是哲學三大終極問題中最後一個問題。死是對生命意義的最大挑戰,最讓人感到困惑。很多人從小就被這個問題所苦惱,不少哲學家的基本態度是,對這個問題不應該迴避,要去面對它,思考它。前面兩種,審美的態度有點玄乎,一般人難以做到;理智的態度迴避了一個問題,有生必有死,死是一件自然的事情,這個道理好懂,可是如果死後歸於虛無,什麼也沒有了,那麼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它迴避了終極意義這個問題。宗教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不同的宗教和哲學,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佛教和基督教的思路正相反。佛教有教義、教主、組織、戒律,就此而言是宗教。
  • 人生的智慧:三個終極真相,告訴你叔本華的人生幸福哲學
    我們更多思考如何掙更多錢,擁有更多朋友,過更好的生活,但叔本華,卻把自己的一生,奉獻在思考這三個人生終極真相上。《人生的智慧》所探討的,就是這三個終極真相。它是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年著作,也正是因為這樣一本小小的哲學書,讓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這本書集合了叔本華的人生智慧,通過穿透人心的語言講述了關於財富、健康、名聲、榮譽等人生方方面面的真相。
  • 中國哲學是提高人們的人生境界的學問,哲學神學科學竟不可分割
    中國哲學是人生哲學,它提高我們生命情感的境界的學問,不是提高我們頭腦中知識的學問,頭腦不會有風暴,有許多知識,有許多觀念,心靈才會起風暴,所以千萬不要相信那些成功任何和你說的成功經驗,據說他有多少了不起的idea觀念來讓他取得成功,他們成功的根源,他並沒有想出來,他們的心靈曾經受到過挑戰
  • 以生命之名反抗荒誕——荒誕哲學方法論
    所以今天聊一聊:對於荒誕的人生,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一、將荒誕揪出來哲學是一個什麼樣的學問?在很多人看來,哲學不過是一群胡思亂想的人在庸人自擾、杞人憂天,所謂的哲學問題和爭論不過是略微高級的思維遊戲罷了,當不得真的。難道我們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是在庸人自擾?難道對死亡的恐懼以及由此引發的生命思考是在杞人憂天?
  • 第五階段:尋找人生和生命的意義
    文|金尚一、武志紅的人生意義武志紅是我國最具盛名的心理學家。年輕時候的武志紅說,生命的意義在於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即主宰自己的命運;成熟穩重後的武志紅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成為你自己、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
  • 《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關於人生意義部分的摘抄
    《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是專門探討人生意義的一本書,作者抽取出眾多哲學流派關於人生意義的部分,一一分析給讀者,正在苦悶於此的人可以一觀。世界起源、人生意義,這些高深的問題,不是像我這樣的愚夫所能想明白的,不如直接揀選一個天才的答案,作為自己世界觀。我把喜歡的部分摘抄下來,以備經常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