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飈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你曾經或是現在,對自己的未來很迷茫嗎?
你為什麼會感到迷茫呢?你在學業或是事業上鬱郁不得志嗎?是因為什麼呢?
你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嗎?
人往往不能什麼都擁有,你得到些什麼,就得失去些什麼。
你在人生中,面對各種難題的時候,你會如何選擇呢?你會跟隨著你的心,還是跟隨著名利呢?
熙熙攘攘那麼多人,因為緣分,你讀到了這篇文章,我是「靜心靜讀」,希望這篇小故事,能給你帶來些許幫助。迷茫不可怕,屈原也曾和你一樣迷茫!
屈原曾經被流放了,三年時間,都不能不能見到君王。他對君王的忠心,卻被「汙流」讒言,使他被流放。
心緒混亂複雜,他不知該何去何從?就去拜見了佔卜師鄭詹尹,他問道:「我心有疑慮,希望先生您可以來幫我佔卜一下。」鄭詹尹拂淨龜殼、擺正蓍草(佔卜所要用的草,可見《易經》)說:「您有需要問我的呢?」
屈原說:「我是要樸實忠心呢,還是要迎來送往,擺脫困境呢?是耕耘於農田除草呢,還是遊說於來沽名釣譽呢?是直言不諱呢,還是苟且偷生呢?是超然脫俗呢,還是阿諛奉承呢?是保持廉潔呢,還是趨炎附勢呢?是志存高遠呢,還是隨波逐流呢?是與騏驥並驅呢,還是與劣馬同足呢?是要與天鵝比翼呢,還是與雞鴨奪食呢?哪個是兇,哪個是吉,我該如何選擇呢?
「現實世界紛繁混沌:蟬翼被認為是很重,千鈞被認為是很輕;黃鐘被毀壞以後就扔掉,瓦鍋被認為可以發出雷鳴一樣的響聲;讒言獻媚的人位高權重,賢德之人啞口無聲。唉!又有誰會知道,我是忠貞、廉潔之人呢?」
鄭詹尹便放下蓍草說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也有智慧不能解決的問題,佔卜算不到的事,神不顯靈的地方。您還是按照自己的心,做決定吧!龜殼蓍草實在佔卜不了這個事情呀!」
老子的經典思想,就在這個故事裡,你學到了什麼呢?」荒兮,其未央哉!「這個問題自古就存在,但是你是怎麼抉擇的呢?
#猜你喜歡#
親愛的讀者,我是「靜心靜讀」。在茫茫人海中,是緣分,讓你打開這文章。你獲得了什麼呢?歡迎來到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