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滅亡之後中國再度進入了亂象叢生的年代,也就是我們並不是那麼熟知的五代十國,而結束這一切的,就是後來開創宋朝的趙匡胤。其實大部分人並不了解趙匡胤這個人,大家只是知道他是宋朝的開國皇帝,關於他的杯酒釋兵權這件事情。對於這個人我們了解並不是那麼深刻,想要進一步了解這個人就必須,知道他是怎麼當上皇帝的,他又是如何「杯酒釋兵權」這兩件事情。
趙匡胤出生於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的軍人世家中,其父親、祖父都曾經在唐朝時期擔任駐守邊關的重要職位。由於良好的家庭教養,趙匡胤自幼就對軍事領域的事情十分感興趣,年紀輕輕就把帶兵打仗,為國效力當作自己的人生追求。由於其父親在軍隊中有大量追隨者,尚還年少的趙匡胤一到軍隊就引起了,各個級別的將領的重視,所以歷練的機會也就多了。幾年之後,趙匡胤已經可以自己帶領起一隻完整的軍隊,但是當時時局混亂,趙匡胤並不知道自己打仗是為了什麼,只是看見敵人就殺死他們罷了,一直到趙匡胤遇到了一個精通數學的老和尚,在老和尚的教導之下,趙匡胤逐漸曾漲了才能,也明晰了自己的目標,於是他帶領軍隊北上。
再有了一個確切的目標之後,軍隊打起仗來更加遊刃有餘,沒過幾年,趙匡胤的名聲就響徹大江南北,也就成為了後周朝廷最為器重的將軍。趙匡胤持續採用由南至北、由簡到難的攻佔策略,一路打到了北方,此時天下已經在向,趙匡胤所在的後周傾斜,其實準確說是在向趙匡胤傾斜。顯德元年開始,趙匡胤更是屢立奇功,在「高平之戰」和「後周攻打南唐之戰」中挽救了後周的軍隊。整個軍隊也開始變得唯趙匡胤命令行動。顯德八年,後周朝廷在此陷入戰爭之中,於是有派出趙匡胤前去徵伐。就是這次戰役徹底改變了趙匡胤的一生,也改變了中國的發展走向。
一個夜晚,趙匡胤的親弟弟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率領眾人把黃袍穿在了假裝喝醉的趙匡胤身上,並且大聲呼喊,就好像是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一樣,把事情故意往鬼怪的方向上去引。趙匡胤假意醒酒,裝作一副什麼都不知道的意思。但是身邊的手下聲嘶力竭的喊著,這是天意呀,這是老天想讓趙匡胤當皇帝,趙匡胤百般的推脫,說自己的才能怎麼能夠當皇帝呢?自己若是稱了皇帝,豈不是不孝不忠於後周天子,但是趙匡胤架不住身邊人的擁護,最後假裝懷著萬般無奈的心,說到:好吧!我就當作是為了天下蒼生。但是趙匡胤對手下說,絕不可以傷害,皇宮內的顯德皇帝的生命,也不可對朝廷中的大臣刁難,更不可殺害對此事議論的百姓。
就這樣趙匡胤的身份變成了皇帝,由於其才能出色,又有大權在握過多久趙匡胤就重打敗了所有的對手,而其中較弱的對手,看見趙匡胤已經勢不可擋,於是就紛紛投降。終於趙匡胤重新統一了中國,最終在開創了宋朝。趙匡胤最燃開創了宋朝但是也時刻沒有放鬆。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如何得到皇位的,於是他積極地展開了對各方功臣手中的兵權削弱的工作。而在這其中,不少大臣已經知道他是什麼意思,於是紛紛向趙匡胤尋求榮華富貴,並且主動放棄自己手中的軍隊。但是趙匡胤還是不放心,他是可能想起自己被迫「黃袍加身」的故事,始終在尋找機會。終於,宋朝邊疆戰事全部停息,他能把所有手握重兵的將軍們召集到一塊,於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就發生了。
從趙匡胤不殺後周大臣和皇帝可以看出,趙匡胤不僅有帶兵打仗的才能,而且具備帝王之才,知道不能落人口實,也很會收買人心。而最後的「杯酒釋兵權」中可以看出趙匡胤並不是一個殘暴的皇帝,他還是在心中記著這些大臣的功勞的。但是「黃袍加身」這件事情還是給趙匡胤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因為從他的國策之中就可以看出,趙匡胤為人變得極為謹慎,必須要設置層層的監察機構,這一做法給後來的宋朝帶去了很大的危機。
(聲明:本文內容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無任何攻擊或詆毀行為,望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