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國產體育用品公司2016年中期盤點,安踏繼續領跑

2021-02-20 體育觀察家

近日,安踏、李寧、361度、匹克、貴人鳥等上市體育用品公司紛紛發布了2016年度的中報。在營業收入、淨利潤等主要業績指標上,安踏體育均處於領先地位,且優勢明顯。

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46號文件」劃亮了體育產業的夜空,指明了產業發展的方向。一方面,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結構嚴重失衡,本應處於產業鏈最下遊的體育用品業佔到了整體的80%以上。另一方面,這種結構的不完善反倒促進國內誕生了一批具有國際規模的體育用品公司。

國產體育用品公司以安踏、李寧、361度、匹克和貴人鳥等為代表,這五大上市體育用品公司也均於近日披露了2016年上半年度的中報。在體育產業的發展的大潮中,有誰正在乘勢而起,又有誰在原地踏步甚至掉了隊?

營收:安踏>李寧>361度>匹克>貴人鳥

截止2016年6月30日,在營業收入方面,安踏以61.43億人民幣遙遙領先;李寧上半年營收35.96億元排名第二;361度、匹克和貴人鳥依次列在第三、第四和第五位,營業收入分別為25.56億元、12.98億元和10.18億元。

營收增長率:安踏>361度>貴人鳥>李寧>匹克

在營業收入增長率方面,安踏上半年同比增長20.21%排在首位;361度同比增長15.72%位居次席;排在第三的貴人鳥同比增長0.11%,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而李寧和匹克則遭遇負增長,分別同比下降1.24%和5.96%。

淨利潤:安踏>361度>匹克>貴人鳥>李寧

淨利潤方面,安踏總計11.62億的淨利潤依然高居首位;361度以2.77億元排在第二;匹克淨利潤1.69億元位列第三;最後兩名分別是貴人鳥和李寧,淨利潤為1.57億元和1.4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安踏外的四家公司淨利潤總和為7.51億元,比安踏還少了近4.11億元。安踏在淨利潤上的領先優勢已經相當明顯。

淨利潤增長率:安踏>361度>匹克>貴人鳥,李寧未計入

淨利潤增長率上,李寧由於去年同期處於虧損狀態,因此不列入計算。除李寧之外,安踏淨利潤同比增長17.81%依然最高;361度排在第二,增長率為1.79%;而排在後兩名的匹克和貴人鳥的淨利潤增長率均為負數,分別是-3.73%和-9.92%。

安踏體育在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個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2.81億元、89.23億元和111.2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安踏體育在2015年成為首個年度營業收入突破100億人民幣的中國體育用品公司。在淨利潤方面,過去三個財年的數字分別為13.30億元、17.33億元和20.88億元。安踏體育近三年的業績呈穩定增長態勢。

李寧在2013年到2015年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58.24億元、67.28億元和70.89億元,逐年持續增長。但是盈利狀況不佳,2013年虧損3.59億元,2014年虧損7.44億元,在2015年時終於扭虧為盈,實現了0.62億元的淨利潤。李寧本人回歸後,公司有反彈的趨勢。

361度在2013年營收為35.83億元、2014年為39.06億元,2015年達到44.59億元,整體穩步增長。過去三年的淨利潤分別是2.15億元、4.05億元和5.30億元,增長速度較快。

匹克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6.13億元、28.41億元和30.07億元,穩定小幅增長。過去三年依次實現了2.44億元、3.21億元、3.92億元的淨利潤,同樣呈平穩增長態勢。

貴人鳥在2013-2015年的營業收入分別是24.06億元、19.20億元和19.69億元,總體呈下降趨勢。三年內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依次是4.23億元、3.12億元和3.32億元,同樣處於下降趨勢。貴人鳥的營收和淨利潤均在2014年時處於低谷。

主要數據遙遙領先的安踏近年來開展「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專注於體育用品領域,依託安踏、安踏兒童、NBA品牌、DESCENTE、FILA、FILA KIDS等品牌,通過街鋪、商場、百貨公司、奧特萊斯以及電商等渠道基本實現了從大眾到高端市場、從功能性產品到時尚體育用品、從成人市場到兒童市場的覆蓋。安踏在上半年持續增長的原因主要在於,市場對安踏具差異化和高性價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以及其他業務如安踏兒童、FILA、FILA KIDS等業務的增長顯著。除此之外,電商業務也是重要的增長新動力。

上半年再次實現盈利的李寧在2015年宣布戰略方向將由體育裝備提供商向「網際網路+運動生活體驗」提供商轉變。一方面通過電商獲取用戶數據,另一方面則是對實體店的改造和線下互動方式的多樣化。李寧在上半年實現業績提升的原因包括:投入的5大品類取得較好成績,為CBA球員打造的高性能籃球鞋、中國風設計的CBA全明星服裝,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在2016年上半年建立了羽毛球產品電商平臺;在跑步、健身訓練用品方面也推出了相關產品;移動網際網路業務的開展。

361度旗下品牌包括361度主品牌、361度童裝以及ONE WAY,覆蓋大眾、高端、時尚和功能性市場。並且在近年來通過國際業務板塊提供多樣化產品,主要向巴西、美國和歐洲等目標市場提供功能性跑步和綜合訓練產品。公告稱361度營業額的增長主要反映2016年春季及夏季訂貨會的15%訂單增幅。鞋類產品及服裝營業額分別增加19.1%及8.6%,而配件的營業額下滑43.6%。除此之外,361度還將一間擁有51%權益的附屬公司向第三方銷售鞋底所產生的營業額重新分類為集團的營業額。

匹克自2014年起啟動「星戰略」,通過不斷籤約明星賽事、明星運動員進行營銷,在提高匹克知名度的同時促進產品的專業化和銷售額的提升,而且繼續有策略的開發海外市場。上半年匹克依然把業務重心放在中國二、三線城市與海外市場。對於上半年的業績,匹克表示由於國內市場的疲軟,使中國市場的營業額下降了10.3%,但是海外市場的營收持續增加,實現了12.5%的同比增長。匹克海外市場的升溫主要由於匹克引入更多分銷商,以及分銷商在海外開設零售店數量有所增加。

貴人鳥致力於打造自身「多品牌、多市場、多渠道」的體育用品產業布局,除了與虎撲共同設立的產業投資機構動域資本項目不斷之外,還已與虎撲共同設立了第二期體育產業基金「競動域」。除投資外,貴人鳥與廈門融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了享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又出資人民幣3.83億元收購了體育代理經銷商傑之行部分股權並對其增資。貴人鳥表示上半年營收的增長是由於庫存控制得當。截止至2016 年6 月30 日,公司庫存下降至1.05 億元,同比下降17.09%,持續控制在合理區間內。

體育用品業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也迎來了白熱化的競爭。目前來看,安踏體育已經走在了最前面,但是前路漫漫,還需要時間去驗證誰是最終的勝利者。

來源:億歐網;文/池源

體壇行業情報中心,

關於體育一網打盡。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世界第四大體育用品公司「安踏」,花40億做海外收購,現欲買下Amer Sports
    同樣是在香港上市的運動品牌,其他國產品牌的市值遠沒有安踏的高。截至2018年9月12日,李寧市值149.4億港元、特步國際僅116.8億港元,而安踏體育為982.7億港元。在中國的體育用品品牌中,安踏集團穩穩坐在頭把交椅。從當年的小作坊到今天的老大哥,安踏早已成功躋身全球體育用品公司前四,與阿迪、耐克、安德瑪並列。
  • 361度Q4再錄低單位數增長 近期回暖的體育用品板塊怎麼看
    從公司披露經營數據及全年業績預期來看,安踏全年應該能維持其中期高速增長的趨勢。就整個體育用品板塊而言,龍頭企業「馬太效應」或將反映至去年全年業績,率先披露盈喜的安踏或只是例子之一。體育用品板塊怎麼看?按國信證券統計,2016年第一季至2019年第三季,國內體育用品四大品牌安踏、李寧、特步及361度中,361度主品牌近年長期維持低單增長,在行業競爭中已現疲態;特步同店銷售收入維持低雙增長,最新去年第三季同店同比增速為10%。
  • 安踏入選恆指成分股 系國內體育用品首家
    晉江新聞網11月14日訊 昨日,恒生指數公司發布新一批納入恒生指數的成分股(簡稱「恆指成分股」),並將於2020年12月7日起正式生效。安踏體育(股份代碼:02020.HK)與美團、百威亞太等三隻股票入選。安踏體育也成為目前恆指成分股中唯一的中國體育用品公司。
  • 體育服飾電商數據透視:領先品牌增速繼續領跑
    要聞 體育服飾電商數據透視:領先品牌增速繼續領跑 2017年11月22日 11:55:35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自 光大證券的研報《體育服飾電商數據透視
  • 中國體育用品網際網路影響力排行——10月篇
    當下,已成為中國網體育頻道固定專題的,由中國網體育頻道聯合北京中青華雲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布的中國體育用品網際網路影響力排行已經來到了第四次月度盤點。截至發稿時,10月份的各榜單數據也已統計完善,我們仍然以國內10大體育用品品牌在3種網際網路傳媒平臺的表現作為參考,並簡要分析他們產生數據差值的現象及原因。
  • 疫情之下,體育用品股今年中期業績會有哪些變化?
    結合安踏體育、李寧、特步國際和361度四大港股體育用品股的近期表現,以及2019年對應時段的業績情況,本文將從新冠肺炎疫情對體育用品股2020年中期業績表現進行方向性分析。   疫情影響,體育用品股出現大跌   從波及程度和企業補救應對措施來看,疫情給體育裝備和用品製造行業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變化,均對行業產生了一定影響。
  • 龍頭之爭:安踏VS李寧誰才是國產運動品牌之王
    中國的鞋服企業市場規模逐年擴大,主要市場被國際大牌佔據,但是隨著近年來國產品牌的崛起,一眾優秀的國產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其中表現最為出眾的便是安踏和李寧。李寧成立於1990年,其創始人李寧締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點燃聖火的一幕更成為一代人的永恆記憶,李寧公司也因其獨特背景成為國內最具品牌鮮明度的運動服飾企業,並且於2004年6月在中國香港成功上市。安踏則成立於1991年,於2007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體育用品品牌公司。
  • 安踏溢價收購國際體育用品巨頭品牌,打開國際市場新局面!
    2018年12月7日,以安踏為首,包括騰訊等多方投資方組成的財團,宣布以46億歐元的價格收購芬蘭體育用品公司亞瑪芬(Amer Sports)公司的全部股權,折合人民幣達到了360億元。這一收購案,在安踏公司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運動品牌排名 中國體育用品十大品牌榜
    2010年市場規模已達1061億元,擁有400萬家生產企業家。中國已成為世界體育用品製造大國。  為實現從生產大國到品牌強國的華麗轉變,近幾年,國產品牌紛紛強勢崛起,並憑藉各自的主打產品在運動服飾、運動鞋、體育器械等主要領域蠶食洋品牌耕耘多年的市場存量,改變洋品牌「一統天下」的市場格局。「中國排行榜?
  • 安踏體育中報點評:安踏品牌轉型直銷 FILA表現亮眼
    (國泰君安證券香港)   摘要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期業績報告,期內安踏體育(02020)實現收益146.69億元(   2)安踏品牌將轉型至直面消費者模式(DTC):今年中期業績會上公司提出將安踏品牌的業務模式由批發分銷模式轉型至直面消費者模式(DTC)。
  • 安踏連續五年成為最具價值的中國體育用品品牌
    11月13日,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品牌諮詢公司Interbrand發布「2014最佳中國品牌價值排行榜」(Best China Brands 2014
  • 5大維度解讀安踏、李寧、361°、特步四大國產運動品牌上半年財報
    對比四品牌上半年的財務數據,除特步在營收與淨利上同比下滑之外,安踏、李寧、361°均在上半年實現了業績的穩定增長。 截止到今日,安踏、李寧、361°、特步四大國產運動品牌上半年報告悉數發布完畢。2017年已過半程,四大品牌在各自賽道上的戰況如何?對此,體育大生意對各品牌半年度報告進行了獨家解讀與縱向對比。
  • 安踏體育2020年股價漲幅約78% 旗下FILA品牌零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張璐經過29年發展,安踏體育(02020.HK)已成長為最大的運動鞋服零售品牌。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踏體育」)發布2020年營運表現公告,2020年,安踏品牌產品零售金額同比錄得中單位數的負增長。FILA品牌產品零售金額同比錄得中雙位數的正增長。
  • 從小作坊到世界第三大體育品牌,安踏靠什麼實現逆襲?| 案例精選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本期作者  重度嗜睡患者  本期關鍵詞  品牌戰略 | 輕資產模式 | 安踏  在體育用品行業,談及知名國產品牌,或許大多數人會想到近年來主打「國潮」路線的李寧,但在11月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安踏體育以2000億市值,與快手科技
  • 國產品牌怎麼樣,安踏斐樂是一家?穿特步的人怎麼少了?
    國產品牌怎麼樣,安踏斐樂是一家?穿特步的人怎麼少了?說一說我們國產品牌到底怎麼樣!安踏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港交所:2020),簡稱安踏體育、安踏,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企業,主要從事設計、開發、製造和行銷安踏品牌的體育用品,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飾。
  • 看安踏、李寧們如何出圈?
    體育服飾仍然是服裝行業的最佳賽道之一。 2010-2014年:本土運動服飾遭遇危機 2010-2014年,體育服飾行業庫存危機集體爆發,本土運動品牌陷入增長瓶頸。這背後的原因是,一方面自北京奧運後,國際體育品牌改變對華銷售戰略,使得國產體育用品低價優勢逐漸消失,本土運動服飾的市場份額不斷被國外運動品牌所擠壓。
  • 了不起的安踏,市值超過千億港元,用8000萬籤約克萊·湯普森10年
    往往我們說到運動品牌都會想到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現如今有一個比起它們更讓人刮目相看的運動品牌,那就是安踏。但是一般人說起安踏一般都會想起國產、湯姆森、低端,但是現在的安踏體育基本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護城河」。
  • 安踏撞上黑天鵝:體育賽事停辦 371億併購充滿未知
    與李寧、361度、特步一樣,安踏主要從事設計、開發和銷售體育用品。公司成立於1991年,於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提供的體育用品類型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飾。  最新財報顯示,服飾和鞋類品牌仍舊為安踏體育主營的核心構成,其中服飾產品為總營收貢獻63.1%,佔比略有提升;鞋類產品貢獻33.6%,佔比有所收縮。
  • 從回力到李寧和安踏,國產球鞋的這92年都發生了什麼?
    正泰橡膠廠起源於1927年。1935年4月4日,上海正泰公司正式註冊了中文「回力」和英文「Warrior」品牌。1947年第一條「回力」輪胎由上海正泰橡膠廠生產。1948年,「全運會」在上海江灣體育場舉行期間,回力得到了更加有力的宣傳。「全運會」結束後,遼寧省籃球隊通過體育界人士錢旭滄的介紹,廠方同意收留這支隊伍,「回力籃球隊」成立。
  • 體育用品公司存貨周轉天數:李寧74天 三夫戶外349天
    來源:新浪財經進入2019年,體育公司們走入了更為激烈的分化階段。就五大國民體育品牌來說,經過多年併購的安踏體育不論是自身業績還是股價都走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增長曲線,成功守住了渾水等國際機構的三次做空;而李寧重新歸來走上國潮的路徑,也逐漸找到二次增長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