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對方打過來的後場高遠球,大家感覺是什麼?我採訪過眾多羽毛球愛好者,根據個人能力不同,他們的心態也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雖然高遠球可以給我們很多調整準備跑位的時間,但對它還是沒有好感,因為如果我們選擇殺球,殺不死;選擇吊球,失誤多;選擇平抽,浪費有利戰機;選擇也回個高遠球,又因為無力而回不到位,反被對方殺。的確很困惑!
今天我們就是來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對方來球的方向,我們可以用正拍接球法和反拍接球法;如果擊球點在我們身體上下方不同位置,可以分為上手擊球法,體側擊球法和下手擊球法。我總結了一下,一共有以下5種後場球需要我們在後場處理好,我們一起來分析下,希望能幫到大家。
1、高遠球的來球在你的上手正手處。
a、準備動作: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側身使左肩對網,兩腳間距與肩同寬,重心在後腳,右手握拍屈臂舉拍,左手上舉,眼睛向上注視來球,拍面對著球網。
b、引拍要領:球拍後引,軀幹微微成弓形,身體向左轉動至面向球網,右肘上提,使拍框到身後下擺。
c、揮拍擊球:後腳後蹬,轉體,收腹,肘部向前擺動,前臂內旋加速揮動。依靠前臂、手腕、中指的協調用力,手腕內收,運用拇指和食指的頂壓動作產生爆發力,擊球點在右肩上方,用正拍面擊球託底部,左手下降到體側,自然協助轉體。擊球後,右手順勢向左下方減速擺臂,最後還要回收到胸前。
注意:握拍不要太緊,身體不要僵直,感受鞭打爆發力,擊球後順勢做完慣性動作再回收到胸前。
2、高遠球的來球在你的上手反手處。
a、準備與引拍:迅速轉向左後方,右腳向左腳並一步,左腳再向後邁一步,右腳再向左前跨一大步就到位了。身體背對球網,重心在右腳,保證球在右肩上方。然後立即由正手握拍變成反手握拍,上臂平舉屈肘,使前臂平放到胸前,球拍自然到左胸前,拍面朝上,完成引拍動作。
b、揮拍擊球:上臂迅速上擺,前臂迅速向右斜上方擺,手腕迅速迴環,拇指頂壓拍柄,以正拍面擊球託的後下部,身體重心在右腳並轉到左腳,然後迅速轉體回動,正面對網,球拍恢復到正手握拍,放到胸前正常位置。
注意:步法一定要到位,不要撅著屁股去夠著球打,擊球點要控制好,反覆多練,引拍要到位,握拍不要太緊,改反手握拍法。
3、高遠球的來球在你的上手頭頂處。
a、準備和引拍動作:與上手正手擊打高遠球一本一致。不同的是準備動作側身要稍向左後仰,擊球點在左肩上方或頭頂左後上方。
b、揮拍擊球:上臂帶動前臂,球拍繞過頭頂揮拍,前臂內旋。左腳後蹬幅度較大,收腹動作明顯,更快回動。由於慣性大,球拍減速的方向變成右前下方,最後回收、回動。
注意:開始移動步法時,不要動作太大,導致重心偏離落球點而無法形成揮拍動作的最長距離,不利於產生爆發力。內旋一定要明顯,以免球出界,左腳後撤幅度要大,身體不能後仰。
以上三種是後場最基本的擊球法,我發現好多業餘愛好者遇到這樣的球,心裡完全沒底,步法亂七八糟,手也不擺拍引拍,當然也就無法完美揮拍,磕磕絆絆拘拘束束的,簡直一個手舞足蹈!所以我們一定好好多讀讀才能達到正確應用,因為平高球、平射球、吊球、殺球都是以上面3種為基礎演變而來的。
4、高遠球的來球在你的下手正手底線處。
a、準備與引拍:右腳後撤一步,緊接著左腳後交叉,右腳蹬跨一大步到位,重心在右腳上。就在這些動作同時,球拍從胸前經過右下方後擺到右肩上,再把球拍後擺引伸到右下方,手腕儘量後伸,前臂外旋。
b、揮拍與擊球:在前臂揮拍的同時,手腕屈收產生爆發力,擊球後的拍框要隨慣性揮到髖部,再恢復到右後方,左腳跟進一小步,同時身體左轉回動。
注意:移動要快,蹬跨步要大,不能讓球的落點太靠近身體,不利於揮臂發力。5、高遠球的來球在你的下手反手底線處。
a、準備與引拍:上體左後轉,左腳尖轉向左後方的同時,右腳向左腳並一步,左腳再向左後跨一步,右腳再向左後跨一大步到位。球拍有身前經過左上方引到右後下方。
b、揮拍與擊球:前臂外旋,擊球瞬間手腕伸展發力,擊球託後下部,拍面向前上方慣性揮動,擊球後上身直起來向右迴轉,左腳跟進一步,右腳向右前方跨一步,左腳跟進一步回位,球拍回收到胸前。
注意:移動要快,最後的跨步要大,引拍動作要形成揮拍的最長距離,才能產生爆發力,上身直立要快。
就這5種了,經常會在切磋比賽中遇到,想必大家也並不陌生吧,可幾乎8成的人都做不到哦,即使做到了動作也是很難看,有機會話的大家不妨練練吧,磨刀不誤砍柴工,雖然枯燥,但一旦養成了習慣,不僅能打好球,還能賞心悅目,更能避免受傷。絞盡腦汁碼了好久,希望能幫到大家哈,一起加油吧。(收藏轉發給更多需要的球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