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兩伊戰爭拯救了中國兵工廠?看當年的出口額,至今沒被超越》
1980年9月22日,一場被稱之為"馬拉松"式的消耗戰,又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最典型範例的戰爭在中東打響,這場戰爭一打就是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場戰爭最終以「雙方精疲力盡」的方式而結束,沒有贏家。卻導致雙方經濟損失慘重,發展停滯,欠下巨額債務,兩個國家瀕臨破產的邊緣,經濟損失6000多億美元,且付出了高達270萬人的傷亡代價,得不償失。
這場戰爭就是「兩伊戰爭」,上世紀80年代,伊朗和一輛在邊境糾紛、宗教矛盾和民族仇恨等複雜的因素導致兩國關係日益緊張,邊境衝突加劇,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而發生戰爭的主要導火索還是因為邊境糾紛,雙方為奪得阿拉伯河的主權,這裡成為了戰爭爆發的起點。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為這塊有爭議的河流,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起初伊拉克想憑藉經濟、武器和國際關係上的優勢,加上趁霍梅尼政權立足未穩之際對其進行打擊,積極謀求海灣地區霸權。
但令伊拉克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爭一打就是近8年,「曠日持久」的消耗,拖垮了雙方的經濟,伊拉克還曾面臨差點被打垮的風險。因為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需要消耗掉大量的武器裝備,需要強大的經濟作為支撐。而當時的伊拉克和伊朗,雖然號稱兩大中東強國,但很多武器裝備並不能自主,包括坦克、戰鬥機、防空武器和飛彈等均要從國外採購。
我們都知道,伊拉克率先向伊朗發動進攻,有點趁人之危的意思。因為此時伊朗伊斯蘭革命剛結束,巴列維政府被推翻不久,霍梅尼上臺不久,上臺後政局動蕩,經濟惡化,軍心不穩,與美國斷交。戰爭爆發後,蘇聯獲得了外交和軍事上的大力支持,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就連伊拉克率先使用「生化武器」也沒有被國際社會深究。以至於在戰爭中,伊朗為了奪得陣地,常常使用人海戰術,付出了更為慘重的代價。到戰爭結束,伊拉剋死亡人數是18萬、傷25萬,而伊朗卻是死亡35萬、傷70多萬,傷亡人數幾乎是伊拉克的2倍。
伊拉克使用生化武器,伊朗士兵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上戰場
不過兩伊戰爭對於中國的武器出口卻迎來絕佳的機會,由於雙方「床日持久」的消耗,消耗掉了所有的外匯儲備,不再像戰爭起初那樣富裕,加上美蘇在武器出口上的一些限制。伊拉克和伊朗不得不尋求從外界獲得大量武器裝備的機會,且價格要實惠。而在當時能夠提供大量武器裝備,且價格實惠的只有中國。在兩伊戰爭期間,我國曾向戰爭雙方出口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69式主戰坦克、殲-7戰鬥機、59-1式130mm加農榴彈炮、56式自動步槍、地雷、火箭彈和數以億計的子彈,1987年伊拉克還通過約旦代購的方式,從中國購買到了4架轟6D型轟炸機以及大批C601和C801型反艦飛彈。後伊拉克用於襲擊海上的船舶,在戰爭中共擊沉6艘油輪。
伊拉克裝備的轟6D型轟炸機
殲7戰機伊拉克也是通過約旦代購的方式,從中國先後購買了80架,伊朗也從中國購買了36架殲7N。其中69式主戰坦克是出口最多的裝備,在整個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一共向中國購買了2860輛69-II以及286輛69-II專屬的救援裝甲車,伊朗也購買了一批69-II型坦克,但具體數量不詳,在這一期間中國出口裝甲車和坦克等裝備超過4000量,各類飛彈3000多枚。同時還促成了沙特向中國購買東風3飛彈的合同。
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兩伊戰爭期間,我國從中賺取的外匯高達五十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同一時期中國外匯儲備的總額。據不完全統計,單單是在一九八七年,中國軍火年出口額達就達到了三十七億五千萬美元,而來自中東的訂單就佔了90%,中國一度成為全球第四大武器裝備出口國,佔世界軍火出口市場份額的12%,但輝煌是短暫的,90年代後,武器出口份額急劇下降,1997年中國武器出口份額才佔世界總額的2.17%。
直到進入21世紀以後,經過多年的發展,提高武器出口質量,逐步走向高端市場,出口份額才一步步增長起來。但即使到了2016年,中國的武器出口額也才到達21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佔世界武器出口總額的6%左右。所以,當年的輝煌今天還是沒有被超越,武器出口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與此同時,當時大量的武器裝備訂單,也拯救了很多兵工廠,由於上世紀70-80年代,國際關係的變化,許多兵工廠拿不到訂單,導致武器研發停滯,不得已轉向生產民用產品維持運營,有的兵工廠甚至工資都發不出,面臨倒閉的風險。兩伊戰爭中,雙方拋來的大量訂單,直接讓很多已經停產的兵工廠復產,開足馬力,日夜加班生產裝備供應出口,也促成了許多新武器的研製。更讓我們清醒的意識到,單純靠戰爭帶來的紅利,只能帶來一時的輝煌,但不是持久的。
除此之外,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手中59和69式坦克糟糕的表現,給世界留下了「粗製濫造」的形象,除了便宜,沒有任何優勢,直接導致武器出口份額下滑。所以,今天我國一直在致力於向國際市場推銷高端武器,改變「粗製濫造」的形象。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武器的出口上,高端武器裝備佔了絕大多數的份額,也是最賺錢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