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元末起義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那時候最得民心者莫過於張士誠。但張士誠心性仁、胸無大志,最後他的一方政權被朱元璋部所滅。其實,在同一時期還有一個政權跟張士誠很像,也是深得民心,最後被朱元璋的明朝所滅。下面就由小山同志給讀者們講解這個元末地方政權——大夏國。
元朝末年,中原爆發了大規模的紅巾軍農民起義。其中,起義軍首領之一的 徐壽輝 派遣手下重將 明玉珍 向長江上遊一帶進擊,以圖酬及糧草、開闢根據地。很快, 明玉珍 帶領的一行人就在重慶、四川一帶佔穩了腳跟。
1360年,徐壽輝 被部下 陳友諒 殺害,自立漢帝。 明玉珍知道後非常氣憤,斷絕了與陳友諒的關係,不與相通,自稱隴蜀王。 並在重慶給徐壽輝立廟,追尊他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
1363年, 明玉珍 受部下眾人擁立稱帝。國號 大夏 ,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建元天統,定都 重慶 。明玉珍立妻彭氏為皇后,子 明升 為太子。明玉珍在全國混亂的形勢下成為了新一代的四川王。其控制範圍大約是今天的重慶、四川中東部、陝南、湘西、黔北一帶。
1366年,明玉珍 病逝,其子 明升 幼年繼位。 1371年,明太祖 朱元璋 派兵攻打大夏國,夏兵不敵,明升 投降, 夏亡,明朝統一西部。
在入主巴蜀後,明玉珍吸取前人教訓,積極改善民生,開科取士,定賦稅,以十分取一。其子明升即位後,亦繼續推行仁政,獲得了蜀地一致好評。
明升 投降明朝後,朱元璋怕他們受人盅惑,日後危及大明政權,洪武五年(1372年),派太監將 明升 以及其母 彭太后 等二十七人遣送到 高麗 ,並宣「不做官,不做民」。後來,明升 娶 高麗總郎 尹熙王之女 為妻,後育有四子。從此,明升一脈就在朝鮮半島代代相傳,據傳,至今已形成一個有四萬人之眾的旺族。
1982年,重慶江北上橫街的織布廠施工時偶然發現了元末 大夏國 明玉珍 陵墓。1983年,明玉珍陵墓 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那以後,朝鮮、韓國的明氏後人每年都會回重慶祭拜他們的這位「先帝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