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翻譯家汪劍釗談普希金:只有創造才能最快的抵達傳統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名家講經典」著名翻譯家汪劍釗談普希金 十月 攝

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 (記者 高凱)「普希金接受了外來文化,同時又發揚光大,創造是接近傳統的結晶,只有創造才能最快的抵達傳統。」著名翻譯家汪劍釗日前談及普希金,感嘆「詩歌應該是美最好的歸宿」。

「名家講經典」2019年第二場講座(總第14場)3月31日在十月文學院佑聖寺本部舉辦。講座邀請了著名詩人、翻譯家,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汪劍釗,為聽眾介紹講解了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以及俄羅斯黃金時代的詩歌。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小說家,同時也是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青銅騎士」。普希金創立了俄羅斯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曾譯著《普希金抒情詩選》、《俄國象徵派詩選》、《俄羅斯白銀時代詩選》等多部作品的汪劍當日細緻考察對比了中國文學與俄羅斯文學,指出普希金這位俄羅斯的「詩仙」李白,深深影響著中國的文學。

「220歲的普希金,他詩歌的生命依舊非常年輕,他以對美的敏感從日常瑣事中發現美的存在。」汪劍釗感嘆。

他表示,在「五四」之後中國新文學的歷史上,我們可以隨處感受普希金的影子,在新詩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我們也都能發現普希金的中國傳人。可以說,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普希金這個名字已經與關於俄羅斯的民族想像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只要提及那一片廣袤的土地就會極其自然地想到普希金。

汪劍釗當日提出問題稱,普希金是生活在19世紀中期的詩人,一百多年前活躍的詩人在今天又有什麼意義,對此他認為,首先是他對美的敏感,「我覺得是非常可取的態度,普希金在日常生活當中是藝術化的生活,借用王爾德的一句話來說,他實際上是讓生活模仿藝術,他的一生都活的非常藝術,他對美的敏感能從日常瑣事中發現美的存在,通過他的作品就可以證明。」

此外,汪劍釗指出,普希金始終有一種公民意識,他覺得作為詩人當然有審美使命,另外他一直也沒有忘掉自己作為公民的道德使命,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他在文學中塑造了小人物和多餘人,普希金開創了這個傳統。

「最後,還有他人道主義的理想,博大的愛心,普希金的詩歌中有很多是寫愛情詩的,還有更廣義的愛,對普通大眾的愛,對整個人類和自然的愛,這個在我看來這是值得今天的人們吸取的精髓。」汪劍釗說。

拜倫對普希金的影響巨大,汪劍釗表示,「如果僅僅強調普希金接受影響,普希金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文學之父,他把外來影響消化了,形成自己身體裡的血液,普希金他接受了英國文學,甚至包括法國文化的影響,他吸收了這些東西,重新在俄語中創造了自己的東西,普希金的詩歌是普希金的,不是拜倫的,他為自己國家的語言做出了貢獻。普希金的語言為俄語的標準語或者說文學語言確立了某種典範。」

汪劍釗坦言,「普希金接受了外來文化,同時又發揚光大,創造是接近傳統的結晶,只有創造才能最快的抵達傳統。」

作為北京出版集團十月文學院的公益性文學品牌活動,「名家講經典」系列講座自2017年4月開辦以來,以「名家講堂,雅俗共賞」的形式,每期從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中精選出一部名作,邀請著名專家學者、作家與文藝家,以淺顯易懂、貼近大眾的語言,解讀作家和作品的藝術成就和精神內涵。(完)

相關焦點

  • 名家專訪|詩人、翻譯家汪劍釗:譯者必須要對原文原作者尊重
    著名詩人、翻譯家汪劍釗,曾出版專著《希望在絕望深處迸發》《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詩文自選集《詩歌的烏鴉時代》,譯著《普希金抒情詩選》《俄國象徵派詩選》《俄羅斯白銀時代詩選》等。 11月16日,由瀘州市人民政府、中國作協《詩刊》社主辦的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第四屆中國酒城•瀘州老窖文化藝術周在四川瀘州開幕。
  • 廣東中山籍著名翻譯家鄭克魯逝世,譯《巴黎聖母院》自成一格
    據上海市作家協會訃告,廣東中山籍著名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9月20日晚逝世,享年81歲。鄭克魯是第四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得主,譯有《第二性》《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等法語名著,主編的《外國文學史》至今為國內眾多高校採用,影響深遠。
  • 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去世 弟子追憶:為人低調 與世無爭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21日,據多家媒體報導,著名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9月20日晚因病逝世,享年81歲。其弟子、知名翻譯家朱振武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他畢生從事法國文學的翻譯、研究與教學,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專家。 1957年,鄭克魯考上北京大學,學習法語專業。他曾說過,研究與翻譯道路是機遇與努力交織的結果,選擇學習法語完全是偶然的。 但是,他從此與法國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鄭克魯又考上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作家、翻譯家李健吾。
  • 著名翻譯家鄭克魯逝世,享年81歲!《茶花女》《悲慘世界》《巴黎...
    從事外國文學翻譯、研究60年,翻譯家鄭克魯已經完成1700多萬字的譯著,其譯著的總字數甚至已經超過傅雷、許淵衝、郝運三位著名法語翻譯家譯作字數的總和。上海作家、澎湃新聞今天發布消息——著名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9月20日晚逝世,享年81歲。
  • 81歲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去世,曾任武漢大學法語系主任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王功尚)上海文聯官方微博消息證實,2020年9月20日晚10時許,著名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逝世,享年81歲。上個世紀80年代,鄭克魯先生曾任教於武漢大學,任武漢大學法語系主任兼法國問題研究所所長。
  • 留下1700萬字文學譯著,81歲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安然離世,他希望用...
    9月20日晚22時,著名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去世,享年81歲。80高齡翻譯完成《雨果全集》鄭克魯在60餘年的翻譯學術生涯中,共完成1700萬字文學譯著,近2000萬字著作和編著。他生前留下的最後譯著是去年翻譯完成的《雨果全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工程,那是在他已經步入80歲高齡的時候做的事情,這令我們真的佩服,真的敬重。」
  • 法語翻譯家鄭克魯去世,曾譯《悲慘世界》《茶花女》等
    上海師範大學鄭克魯先生治喪小組9月21日發布訃告稱,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翻譯家和作家,外國文學史學家和教育家,上海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負責人、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文學研究所所長、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 國際翻譯家聯盟
    國際翻譯家聯盟 aptif8.org, 2016-05-11             國際翻譯家聯盟(簡稱國際譯聯,法文簡稱FIT)成立於1953年,是國際上權威的翻譯工作者聯合組織,享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A級諮詢地位。
  • ...譯著,81歲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安然離世,他希望用積蓄設立文學翻譯獎
    9月20日晚22時,著名翻譯家、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去世,享年81歲。80高齡翻譯完成《雨果全集》鄭克魯在60餘年的翻譯學術生涯中,共完成1700萬字文學譯著,近2000萬字著作和編著。他生前留下的最後譯著是去年翻譯完成的《雨果全集》。
  • 著名翻譯家、作家亂世佳人譯者陳良廷去世享年91歲
    他2003年被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授予資深翻譯家稱號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 翻譯家楊絳告訴孩子:逆襲的人生,從努力學習堅持上進開始
    全書依照翻譯者出生年月的順序編排文章目錄,三十多位著名翻譯家或介紹譯本背景,或回憶翻譯往事,或總結翻譯心得,為讀者揭開了翻譯從業者的神秘面紗。這支前赴後繼的中國翻譯家隊伍在翻譯道路上廢寢忘食,兢兢業業,只為將最接近圓滿的譯書以饗讀者。
  • 上海翻譯家協會新一屆主席團、理事會亮相 魏育青當選會長
    攝影:蔡晴東方網記者潘麗娟12月20日報導:今天下午,上海翻譯家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上海市文聯文藝會堂召開。魏育青當選為上海翻譯家協會第七屆會長。大會審議並通過了上海翻譯家協會第六屆會長譚晶華所作的《上海翻譯家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報告從四個方面總結了過去五年的主要工作,並結合工作實際,為今後五年的工作構想提出了四點參考。大會審議並通過了《上海翻譯家協會章程》(草案),選舉產生了上海譯協新一屆理事52名,其中常務理事17名。
  • 在創造創新中彰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原標題:在創造創新中彰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只有通過自身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才能適應並體現我們這個時代發展的訴求,從而顯示出它的當代價值。毛澤東同志當年為我們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確立了「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的恰當態度。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弘揚和保護各民族傳統文化,要去粗取精、推陳出新,努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吃什麼才能最好最快的減肥
    那麼,最好最快的減肥方法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 吃什麼才能最好最快的減肥 1.苦瓜熱量很低,苦味豐富,是著名的「脂肪殺手」。 2. 黃瓜 黃瓜最大的特點是高水分,低熱量,低糖和豐富的纖維。此外,黃瓜的口感清淡,能祛除油脂,清胃,有較好的減肥效果。黃瓜還含有一種叫做丙醇醋酸的物質,它可以抑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
  • 探秘西藏「最高」的寺院,四周全是懸崖,據說只有有緣人才能抵達
    探秘西藏「最高」的寺院,四周全是懸崖,據說只有有緣人才能抵達,第一次看孜珠寺的照片時,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仿佛有一種奇怪的神秘感覺,給我帶來了無法抗拒的魅力, 因此,在這次川藏北線的行程中,探尋孜珠寺的秘境成為了重要的內容之一。
  • 只有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教學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只有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教學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所以大家千萬要記住:只有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的教學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大聖大賢、正人君子如果把中國這個根丟掉了的話,他縱有成就,很有限,跟古人相比沒法子比。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 上海翻譯家協會舉行七屆二次常務理事會和七屆二次理事會
    2020年8月28日下午,上海翻譯家協會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七屆二次常務理事會和七屆二次理事會。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秘書長沈文忠,上海翻譯家協會會長魏育青,副會長袁筱一、鄭體武、袁莉、宮寶榮、黃昱寧、吳剛,常務理事劉煒、李玉瑤、鄒波、陳壯鷹、黃福海、範亞敏,以及理事丁駿、於漫、王青松、王柏華、杜勤、肖維青、汪洪章、沈維藩、沈錫良、宋健飛、張和龍、陸求實、陳杰、林森、金桔芳、趙豔秋、姜林靜、談崢、梁錫江、溫建平、戴錚、戴從容等出席會議。
  • 大家|翻譯家鄭體武:帶讀者重回俄語文學「白金世代」
    孔婷婷繪製01翻譯家的工作,新鮮且浪漫1983年,鄭體武高中畢業,考入當時的上海外國語學院,也就是後來的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習俄語專業列寧圖書館是當時蘇聯最大的圖書館,也是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之一,距離莫斯科大學只有幾站地鐵的路程。圖書館裡藏有很多舊書,包括鄭體武想要研究的現代派詩歌作品。在那裡,鄭體武看到了很多沒有出版過的詩人作品,以及一些難得一見的版本。「去蘇聯之前,我已經對俄蘇文學有一定了解了,但那個時候的問題是,關於『白銀時代』有很多欠缺。
  • 上海翻譯家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新一屆主席團、理事會亮相
    今天下午,上海翻譯家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上海市文聯文藝會堂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上海譯協新一屆理事52名,其中常務理事17名。魏育青當選為上海翻譯家協會第七屆會長,吳剛、鄭體武、宮寶榮、袁莉、袁筱一、黃昱寧當選為副會長(以姓氏筆劃為序),並聘請夏仲翼、戴煒棟、譚晶華為榮譽會長。
  • 《新聞晨報》:金信煜抵達蘇州,最快下個月的亞冠便能出場
    據《新聞晨報》的報導稱,申花外援金信煜今天抵達了蘇州,稍後江湖進行康復訓練,最快能在下個月亞冠的比賽中登場。金信煜是在第一階段對陣大連的比賽中右腳脛骨應力性骨折。修養兩個月之後金信煜的康復情況表現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