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知十二部經

2021-02-08 妙義清涼語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梵行?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義,三者、知時,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眾,七者、知尊卑。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法?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知十二部經,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毗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舍。 

  「善男子,何等名為修多羅經?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 

  「何等名為祇夜經?佛告諸比丘:『昔我與汝,愚無智慧,不能如實見四真諦,是故流轉久處生死沒大苦海。何等為四?苦、集、滅、道。』如佛昔日為諸比丘說契經竟,爾時復有利根眾生,為聽法故,後至佛所,即便問人:『如來向者為說何事?』佛時知已,即因本經以偈頌曰:  

  『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 

   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 

   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 

   生有既已盡,更不受諸有。  

  「是名祇夜經。 

  「何等名為授記經?如有經律如來說時,為諸大人受佛記別:『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蠰佉,當於是世而成佛道,號曰彌勒。』是名授記經。 

  「何等名為伽陀經?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餘有說四句之偈,所謂: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是名伽陀經。 

  「何等名為優陀那經?如佛晡時,入於禪定,為諸天眾廣說法要。時諸比丘各作是念:『如來今者為何所作?』如來明旦從禪定起,無有人問,以他心智即自說言:『比丘當知,一切諸天壽命極長。汝諸比丘,善哉為他,不求己利!善哉少欲!善哉知足!善哉寂靜!』如是諸經,無問自說,是名優陀那經。 

  「何等名為尼陀那經?如諸經偈,所因根本為他演說。如舍衛國有一丈夫,羅網捕鳥,得已籠系,隨與水谷而復還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緣而說偈言:  

  『莫輕小罪,以為無殃, 

   水渧雖微,漸盈大器。  

  「是名尼陀那經。 

  「何等名為阿波陀那經?如戒律中所說譬喻,是名阿波陀那經。 

  「何等名為伊帝目多伽經?如佛所說:『比丘當知,我出世時所可說者名曰界經,鳩留秦佛出世之時名甘露鼓,拘那含牟尼佛時名曰法鏡,迦葉佛時名分別空。』是名伊帝曰多伽經。 

  「何等名為闍陀伽經?如佛世尊本為菩薩,修諸苦行,所謂:『比丘當知,我於過去作鹿、作羆、作獐、作兔,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諸如是等行菩薩道時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 

  「何等名為毗佛略經?所謂大乘方等經典,其義廣大猶如虛空,是名毗佛略。 

  「何等名為未曾有經?如彼菩薩初出生時,無人扶持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觀十方。亦如獼猴手捧蜜器以獻如來。如白項狗,佛邊聽法。如魔波旬變為青牛,行瓦缽間,令諸瓦缽互相橖觸無所傷損。如佛初生入天廟時,令彼天像起下禮敬。如是等經名未曾有經。 

  「何等名為優波提舍經?如佛世尊所說諸經,若作議論,分別廣說辯其相貌,是名優波提舍經。 

  「菩薩若能如是了知十二部經,名為知法。   


        佛言:法之欲興世生善人。法之欲衰惡人眾多。善相告語。各勤加精進經戒。為憂一切無常。無常力大佛不常住。

        於世努力勤之。既以自度復能救度一切人非人。


經 雲☞:佛言:一切諸法。無來無去。不住不壞。同如實際。凡夫愚痴。為老死大賊之所追逐。妄見顛倒。以顛倒故。墮落三塗愛欲河中。為駛水所漂。沒溺三界。





相關焦點

  • 十二部經
    三者知時。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眾。七者知尊卑。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知法。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知十二部經。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他本雲目)多伽。闍陀伽。毗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舍。善男子。何等名為修多羅經。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何等名為祇夜經。佛告諸比丘。
  • 十二部經到底是哪些
    十二部經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著作--《如意寶藏論》當中也講到,第一轉法輪叫四諦法輪,第二轉法輪叫無相法輪,第三轉法輪叫善辨法輪,也就是宣說如來藏的光明部分,二轉法輪主要講空性,一轉主要講普通眾生的法,四諦、十二緣起等。十二部經是三轉法輪所有的經典都可以包括,只不過有部分是小乘的經典,部分是大乘的經典,而密乘的經典屬於剛才的大陀羅尼。
  • 齋天常說的「十二部經」到底指什麼?
    一心奉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心奉請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經;  一心奉請十方三世一切菩薩、聲聞、緣覺、賢聖僧;  一心奉請三十三諸天及名山大川、縣地分屬一切鬼神聖眾;一心奉請第一威得成就眾事大功德天。 ……  ……「十二部經」是根據三藏的內容分成十二大類。契經,本來經的解釋也就叫契經,那麼這個地方又叫契經,也就是總稱而已。那這個地方所謂「總」叫契經,「別」的可以叫作長行,就是經文一種類別,就是專門是沒有頌的,就是一句話幾個字沒有定,這種情形叫作長行。
  • 常識 | 三藏十二部
    作為佛弟子,我們經常聽見佛經「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的說法,但你知道佛經具體是如何分類的嗎?佛經十二大類都包含哪些?了解之後對佛法修習有哪些助益?三藏者,經、律、論,佛典之總稱。三藏又譯契經,契者,契當至合之義。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所以名為經。藏的含義藏者、庫藏、包含、蘊和之義。
  • 十二經筋——足太陽經筋
    足太陽經筋足太陽經筋為十二經筋之一。出《黃帝內經靈樞·經筋》。
  • 法華經心得|「應四諦法」與「應十二因緣法」
    所以,對於「初善」的聲聞者,佛為他們解說「應四諦法」(與苦、集、滅、道相應的佛法),度其離生老,直到究境涅槃。為什麼選擇「應四諦法」呢?因為這類型的眾生欲求解脫。但「離苦」,得先了解「苦因」。有了「為何」而苦的基本概念,眾生才有粗淺概念,知道從何下手「了苦」。因為是針對聲聞者所說的法,所以這個層次的引渡,亦名為「聲聞乘」。
  • 什麼是三洞四輔十二部?
    在不斷彙編道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三洞四輔十二部的分類方法。可以說,道經書目的編制和《道藏》的編纂所採用的都是這種分類法,下面詳細介紹此種分類法及其歷史由來。「三洞」、「四輔」、「十二部」分類法及其歷史由來歷代的《道藏》,其內部結構都是按照三洞四輔十二部的分類法來編纂的。
  • 三藏十二部到底指什麼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據三藏的內容分成十二類。第一個是叫契經。
  • 十二經筋的分布
    2、足少陽經筋:起於第四趾,向上結於外踝,上行沿脛外側緣,結於膝外側;其分支起於腓骨部。上走大腿外側,前邊結於「伏兔」,後邊結於骶部。直行者,經季脅,上走腋前緣,繫於胸側和乳部,結於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過缺盆,行於太陽筋的前方,沿耳後,上額角,交會於頭頂,向下走向下頜,上結於鼻旁。分支結於目外眥,成「外維」。
  • 探秘佛經:三藏、九分教、十二品經
    說起佛經,最常見的詞彙有「三藏」、「九分教」、「十二品經」等等,這些是佛教內部對佛經的歸類方法。三藏包括經、律、論三部。「藏」,原意是裝東西的箱子。古代印度沒有紙張,採用貝多羅樹葉加工而成的貝葉刻寫經典。一部經文需刻寫許多張貝葉,刻完後把貝葉之間穿孔繫繩,兩頭用木板夾緊。
  • 楞嚴咒是濃縮的三藏十二部精華
    同時也是在熄滅一切眾生心內吃肉的這個念頭,所以楞嚴咒它的威力能夠令眾生不吃齋戒自持齋戒,你看頌裡面說:十二部經本事圖 食肉饞鬼胖葫蘆 水自在佛哀攝受 皈命頂禮叩兩足,食肉鬼顧名思義他就喜歡吃肉,那麼所有愛吃肉的人他都跟你是好朋友,所以你看愛吃肉的人,這個食肉鬼就在旁邊告訴你再多吃點多吃點,他讓你多吃肉將來跟他做朋友,也去做這個食肉鬼,所以我們現在愛吃肉的人跟這個食肉鬼造的是一樣的業
  • 【佛學殿堂】初學佛應讀的五部經
    一、《地藏經》《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善孝為先,提倡這「孝」字。佛弘法四十九年中,用了廿二年的時間講般若,剛好《金剛經》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經》裡的一部分,《心經》也是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邊的精髓。所以《金剛經》要誦,每一品都可以使你開悟,趨證菩提。但是各人因緣不一樣,不知道你在哪一品。《金剛經》是昭明太子給分的每一品,總共三十二品,上下五千餘言。《金剛經》你必須要去誦,你明白空性了,平時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明白要怎麼樣去做。
  • 學道修道,先看懂道藏「三洞四輔十二部」分類法!
    《道藏》的輯成始於唐玄宗,在開元時唐玄宗下詔搜訪道經,並命令崇玄館道士編輯了最早的一部《開元道藏》。《開元道藏》共有三千七百四十四卷,分為三洞十二部,由道士張仙庭編成目錄三卷,取名為《三洞瓊綱》,在天寶七年詔傳流布。
  • 佛教:哪部經最「殊勝」?關於佛經的三個疑問,你都知道答案嗎?
    受世俗間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初學佛法時,妄想執著心不退,凡事都愛分出高下,對於佛陀所說三藏十二部經也不例外。譬如常有人說「開悟的《楞嚴經》,成佛的《法華經》」,意思是說不讀楞嚴經,則不明開悟之關鍵;不讀法華經,就不解諸佛度世之悲心。那麼,是不是這兩部經最為殊勝呢?
  • 經脈之十二經別
    十二經脈的分支,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具有「離,入,出,合」等特點的別行部分。十二經別根據其陰陽表裡的配合共分為六組,簡稱為「六合」,其中的陽經經別合於本經,陰經經別合於相表裡的陽經。十二經別加強了十二經脈表裡兩經在體內的聯繫,補充了十二經脈在體內外循行的不足。
  • 十二老母對經
    王母娘娘坐天庭,十二老母來對經各人來說個人心,各人要對各人經王母端碗笑盈盈,眾位老母來對經這個茶碗勝來蘭,誰人用它把茶餐誰人用它來喝酒,誰人陪他坐桌邊大仙奶奶喜盈盈,我與王母對真經這個茶碗勝來鮮,外邊白來裡邊蘭碗內盛的真茶水,玉皇老爺把茶喝你也用它喝過酒,你倆陪它坐桌邊
  • 新手上路應知應會
    交通常識 新手駕車上路之前的應知應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必須了解和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理解交通燈、交通標誌、交通標線、交警手勢的含義。二、熟悉一般通行原則以及先行權、安全行車、禮貌行車等交通常識。
  • 大吉祥天女三經並百八聖號
    知此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能受持讀誦修習供養為他宣說。能除一切貧窮業障。獲大富貴豐饒財寶。爾時會中天龍八部。異口同音鹹作是言。如世尊說真實不虛。我等願聞十二名號。惟願世尊大悲演說。佛言汝當善聽今為汝說。所謂吉慶。吉祥。蓮華嚴飾。具財。白色。大名稱。蓮華眼。大光曜。施食者。施飲者。寶光。大吉祥是為十二名號。汝當受持。我今復說大吉祥陀羅尼曰。達嗲呀他。室哩尼。
  • 十二頭陀經:這些因緣事情必須這樣做
    【十二頭陀經原文】也就是佛陀當年都有乞不到食的時候,我等凡夫又有何資格「要求」圓滿呢?當我們求不得的時候,一定會生起分別、嗔恨、疑惑……「若受請食。若眾僧食。起諸漏因緣。所以者何。」【十二頭陀經原文】也就是,當受「齋請」或聚餐的時候,同時也生起了諸漏因緣;回想一下我們在聚餐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即可明白「諸漏因何而起」……「受請食者若得食。
  • 大連空管站進近管制室組織黨員完成應知應會考試
    通訊員王壯報導:為落實巡察整改任務,做到立整立改、即知即改,切實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理論水平,12月7日,大連空管站管制運行部進近管制室組織全體黨員進行應知應會考試。考試採取閉卷形式,試題共40道,滿分100分,全部為填空題,90分(含)以下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