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之死:一生「殺死」40多萬人、指揮70餘戰的戰國殺神

2021-02-23 數學加油吧


作者:唯為   ID:shuiku-lishi

白起到底有多厲害?這篇文章就為大家揭開戰國四將之一白起的人生。

「武運從來難長久。」

關西出將,關東出相。

秦漢帝國立國,靠關西將;抗擊匈奴兩百多年,也靠關西將。

關西將,能打天下,也能亂天下。

東漢末年,涼州董卓成禍害帝國的大哥。

呂布曾經的「義父」董卓

關西是什麼地方?函谷關以西。

那裡的窮山惡水是秦人的發源地。

秦人原本是遊牧民族,最初封地在甘肅天水。

野獸雜處,毫無根基。要想站穩腳跟,建立王權,就必須同西戎打,同犬戎打,同所有野蠻土著打。

天天打,月月打,年年打!

「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

關西將就是在這種土壤中孕育出來。

秦人幾百年圖強,唯才是舉,不問道德。

孝公求賢:「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能出奇計強秦者」,就是對道德人品不作任何要求。

商鞅總結得一針見血:

「民之見戰也,如餓狼之見肉。」

關西的虎狼之地,鍛造了秦人的虎狼之師;虎狼之師,打出來了虎狼之國。

白起,是關西將的奠基人。

他出生於郿地,陝西眉縣人,一個草根,估計是混血兒。

趙國平原君趙勝,給他的樣子畫過素描:

「武安君之為人也,小頭而銳下,瞳子白黑分明,視瞻不轉。」

啥概念?秦國「宋小寶」啊。

王者榮耀中的白起也是死神造型

白起,從初級軍官打起,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爬,爬到秦國最高軍事長官。

怎麼做到的?一是能打,二是有貴人賞識。

他的能打,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至於貴人,嗯,掌權的外戚集團。

司馬遷說:「白起者,穰侯之所任舉也,相善。」

穰侯是誰?魏冉。

魏冉是誰?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弟,秦昭襄王的舅,專權近四十年。

朝中有人好打仗。

兩人內應外合,打了很多大仗、硬仗、勝仗:

他們哥倆,一舉扭轉了戰國後期秦與東方六國的軍事實力對比。 

幾十年連戰連勝,那時候的老秦人揚眉吐氣。

秦昭王稱「西帝」,說話總好像吃了三斤大蒜——口氣大得很。

前293年,他嚇唬楚頃襄王:

「楚倍秦,秦且率諸候伐楚,爭一旦之命,願王之㘯士卒,得一樂戰。」

前257年,他警告魏安釐王:

「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

任何朝代,打仗都是攬權的最好方式。

魏冉攬權太久了。

昭襄王后期,秦國的政治鬥爭進入新階段:

客卿把外戚拉下馬!

結果,昭襄王毫不猶豫把票投給了在客卿範睢。

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理解了:

魏冉失勢,並被放逐。

那麼,得益於魏冉舉薦,且兩人「相善」的白起,就很難獨善其身了。

支持客卿,打擊外戚,是君主集權的需要。

外來的客卿比外戚好控制得多了,不是嗎?

你想,外來客人,孤身一人,除了忠誠於君主,還能幹啥?還敢幹啥?

外戚就不同了,樹大根深,盤根錯節,太不好駕馭了。

更何況,掌權的外戚和軍功勢力勾結到一起,搞xiao圈子!

老大能放心嗎?

魏冉被搞掉後,白起的「保護罩」已經支離破碎,岌岌可危。

他必須想盡辦法自保。

嗯,長平之戰,是他打的最後一場大仗。這也成為他的武運的重大轉折點。

艱難打敗趙括,白起決心乘勝追擊,真正打一場滅國戰,再拿一塊最大的軍功章和護身符:

「遣衛先生說昭王,請益兵糧。」

「詭異」的長平之戰,好不容易引誘趙軍主力進入上黨險地決戰:

詳見《「詭異的」長平之戰#c463》

贏是贏了,但秦軍損失慘重。

「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更糟糕的是,大戰不久,秦國遭遇大饑荒。

饑荒嚴重到以致範睢勸說秦昭王:「五苑之草著、蔬萊、橡果、棗慄足以活民,請發之」。

建議用國家植物園的瓜瓜果果來賑災。你猜昭襄王怎麼回答?

「夫生而亂,不如死而治。」

不行!與其免費賑災搞亂國家,不如餓死一批保持社會穩定。

這個故事,後來被韓非子寫入書中:

這種形勢下,白起要求增兵增糧,繼續打大仗,給老大出了一道難題。

打是肯定要打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打?

這次,決策層不但沒有人幫他說話,反而有人故意阻撓他。

最終,秦王決定緩打,拒絕了他的請戰,暫時接受韓、趙求和。

這個拒絕,讓他備受打擊。

兩年後,昭襄王按既定方針,重新啟動伐趙戰役,下令白起任指揮官。

他說自己病了,不願領命。

老大以為他有點負氣,委婉地解釋:

「前年國虛民飢,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軍糧以滅趙。今寡人息民以養士,蓄積糧食。三軍之俸,有倍於前,而曰不可,其說何也?」

前年國家的確困難,所以暫時休兵,今年糧草充足了,怎麼反而不想打呢?

白起的理由是一句話:「長平之戰才是最有利的滅趙時機,現在已經錯失了。」

是的,最好的時機一去不復返。 

更深層次的原因,朝中無人,再想像以前那樣順順利利打仗,很難了。

隨著邯鄲之戰進展不理想,秦王多次下令,他不去。

後來,範睢出面勸說,他更不想去。

最後,秦王親自出面去請,話說得很重:

「如君不行,寡人恨君。」

你如果不去,我恨你。事到如今,他也豁出去了:

「臣寧伏受重誅而死,不忍為辱軍之將,願大王察之。」

秦王拂袖而去。

三個月後,信陵君竊符救趙,鄭安平投降趙國,白起死期到:

「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

主攻三晉、滅趙為先,是秦國當時的大政方針。

政治靠山倒臺後,白起最終沒有做到與秦國新領導層保持高度一致。

對於白起之死,司馬遷評價說:「死而非其罪」,死得冤枉。

重要嗎?不重要。人才雖然寶貴,但人才多的是。

客卿在秦國重新掌權。之前依附外戚的軍功勢力被重新洗牌。

此後,範雎、蔡澤、呂不韋、李斯,客卿幾乎壟斷了戰國後秦國相位。 

白起死後,關西將群體反而更加耀眼。

王陵、王齕、將軍摎、王翦、王賁、桓齮、李信,如星一般,在先秦歷史天空閃爍。(全文完)

作者簡介:唯為(id:shuiku-lishi),歷史作家,用詳細的史料為你揭開歷史背後的真相,也是我最常看的歷史號主。

相關焦點

  • 戰國四大名將:四大名將之首——殺神白起
    網圖白起,戰國時期秦國著名將領,被封武安君。與廉頗、李牧、王翦合稱戰國四大名將,並位列四大名將之首。白起與秦宣太后的弟弟魏冉關係很不錯,在秦昭襄王時為秦國徵戰六國,戰功赫赫。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下城池7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長平之戰」,坑殺趙軍四十萬降卒,使得「殺神」之名為天下人所知。一、長平之戰長平之戰要說的話得從白起打敗趙、魏聯軍說起,公元前274年,白起率軍攻打救援韓國的趙、魏聯軍,大破聯軍於華陽。秦國開始攻打韓國上黨郡,之後白起率軍接連攻佔韓國南陽太行道和野王,斷絕了上黨郡與韓國國都之間的聯繫。
  • 殲滅戰人屠大師——武安君白起,殺神的名頭白白背了幾千年
    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 不敗軍神白起:殲敵百萬被稱「殺神人屠」,難道他真的嗜殺如命嗎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期間湧現出了無數名垂青史的名將,在那個風骨不息的年代,各國連年交戰,致使共計200多萬人血灑疆場,但其中有一個名叫白起的人,一個人就致使120餘萬人命喪黃泉,位列四大戰國名將之首,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三攻楚廟,破楚都焚廟宇,迫使楚國遷都,共計殲敵35萬,長平之戰戰殺20萬,坑殺40萬,這就是白起的成績單
  • 為何秦昭襄王要殺掉白起?白起的死因,秦王逼迫其自殺實屬無奈
    那白起一生到底殺死了多少人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秦昭襄王在位時,非常看重的白起,將他從左庶長升至大良造。公元前293年——伊閥之戰,秦將白起採取先弱後強、避實擊虛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這裡大家看仔細了,是整整24萬人吶!此戰過後,白起直接晉升國尉。
  • 揭秘秦國名將白起:是「殺神」還是「戰神」?
    白起善於用兵,史書記載他「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他一生徵戰37年,未嘗一敗,打得六國無人敢掛帥迎敵,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不世之功;但卻因長平之戰中坑殺趙國40萬降卒,而被正統史家永遠打入「冷宮」,不得立於名將之列。  是百戰百勝的「戰神」,還是殺戮無度的「殺神」?人物的解讀有不同角度,而史實卻是唯一的。
  • 王者榮耀坦克「白色死神」—白起的人屠一生
    上期給大家講解了傳奇人物鬼谷子的一生,這一期給大家帶來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色死神—白起的傳奇人生。伊闕之戰中大敗韓魏聯軍,擊殺敵人24萬餘人,徹底清除了秦國向東擴張的障礙,大敗出國軍隊,甚至攻打進楚國都城,比楚國遷都,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在與趙軍決勝之戰中,於長平大敗趙軍,活埋敵軍40餘萬人,梁啓超曾經統計,戰國時期戰死的士兵共計200餘萬,而死於白起手中的就有100萬人,因此,人們又將白起稱為「殺神」「人屠」,更為傳奇的是,白起在其一生經歷大小戰役70餘場
  • 【榜樣】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的傳奇一生
    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時徵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 歷史上「殺神」白起和羋月關係如何?他一生殺了多少人?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人們稱白起為戰國第一「殺神」,外號「人屠」。他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經粗略估算,白起一生殺了至少140萬人。
  • 《羋月傳》:殺神白起,用70餘戰告訴你啥叫「一將功成萬骨枯」
    之後,白起的軍旅生涯就如同開了掛,在白起的軍事生涯中,大小70餘戰,從無敗績,換句話說,只要六國軍隊和他相遇,就等於遇上了死神。他是戰國殺神,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65萬!據梁啓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一人就獨佔不止二分之一。
  • 殺神白起的最後歲月,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僅白起就佔了一半
    戰國時期的秦趙長平之戰,如果沒有丞相範雎的離間計,趙孝成王臨陣換將,用趙括換下了廉頗,秦國恐怕未必能取得這次戰役的勝利。因此,這一戰範雎也是功不可沒。然則白起之死,似乎與範雎也脫不了關係,因為在長平之戰之後,秦國的這一相一將,一文一武兩個重要人物卻產生了隔閡。當然,他們之間的隔閡也並不是白起之死的直接原因,卻影響了白起臨死之前的那一段日子。
  • 戰國名將白起的一生
    因白起每次作戰,戰必求殲,以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整個戰國期間軍隊共戰死200萬人左右,白起一人就殲滅了160萬人,無一敗績,被時人稱之為「人屠」,後世稱其為「死神」。什麼廉頗李牧,在他面前都弱爆了!白起是平民出生,他也是從一個小兵當起。不過,白起初入軍營中就顯與眾不同,他一路摸爬滾打,終於當了將軍。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戰國三人人選,除了白起還有誰?
    白起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名將,能夠做到沒有敗績的,顯然是屈指可數了。對於白起的一生來說,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鄢郢之戰中,白起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並且,對於白起這位戰國名將,不僅幫助秦國攻城略地,還成功通過殲滅戰的方式,以此最大程度的削弱了山東六國的有生力量。
  • 長平之戰中,秦國為何一開始讓王齕指揮,而不是白起呢?
    而這,可以說是長平之戰的正式爆發。由此,在長平之戰,秦軍一開始的主將,不是白起,而是王齕。也即等到長平之戰的後期,秦國才派遣白起來指揮秦軍。那麼,問題來了,長平之戰中,秦國為何一開始讓王齕指揮,而不是白起呢?一首先,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 大秦帝國·人物誌·戰國四大名將之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名列武廟十哲。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平生指揮大小70餘戰,無敗績。
  • 樂毅攻下齊國70餘座城池,為何不是戰國四大名將?原因並不複雜!
    那麼,問題來了,樂毅攻下齊國70餘座城池,立下赫赫戰功,為何沒有成為戰國四大名將呢?一首先,就戰國四大名將來說,戰國四大名將是指戰國時代四位著名的將領。《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這四位將領分別為: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
  • 白起和王翦,秦朝時期的兩位戰神,原來都是他的弟子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的衰落,各大諸侯之間的爭鬥,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英雄、悲壯、憂鬱的故事,使這個時期充滿了無盡的魅力。特別是,在主要附庸國之間的數百名後代為這段歷史增添了傳奇色彩。在這段歷史中,殺神白起和戰神王翦秦是「大秦帝國」中最耀眼的將軍,是最終的勝利者。
  •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的成名之戰:伊闕之戰
    武安君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戰國兩百多年,各國戰死軍人共計200多萬,可以說其中大概有一半死於白起之手。論殲敵戰績,可能直到第一次世界戰才有將領超過這一可怕紀錄。白起是秦國軍功爵位制度最成功的寫照,究其一生,斬首近百萬,拔城七十餘座,他的升官之路,可以說是用六國將帥士卒們的頭顱所鋪就的,故他常被後世之人稱為「殺神」或「人屠」。
  • 白起一生到底殺了多少人?他真的殺了160餘萬嗎?這一點水分太大
    之後,他更是從少不更事的小卒,變成了當時秦國的重要將領,還被列為了「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說起白起生平的戰績,是以他殺人無數而聞名。因為他殺的人太多,所以,他便被人們稱為「人屠」。那麼,究竟他殺了多少人,才讓大家叫他「人屠」的呢?就目前來看,大家比較公認的數字,就是他一生攻下城池70餘座,殺敵160餘萬。
  • 戰國名將白起
    《史記·白起列傳》記載了白起一生為秦國徵戰立下的所有戰功:昭襄王十四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其卒二萬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韓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 中國歷史上殺人如麻的四大殺神,一人名垂青史,三人黯然銷魂
    中國歷史上,稱得上戰神的數不勝數,但既是戰神又是殺神的,可能很多就不能入列,我們今天來數數百戰百勝、殺人如麻的那些歷史將軍,不是元帥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