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要大踏步走向世界!世界卻在悄悄去中國化!如何應對此變局

2020-12-26 萬年財經

2020年是一個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已經沒有任何懸念,在很多領域裡,都創造了歷史紀錄。

新冠疫情改變了2020年,也改變了這個世界,也正在改變中國。

由於新冠疫情,在中國最先爆發,不少國家將新冠疫情的鍋,甩給我們,讓我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也想,這些並不算什麼,畢竟世界的真相,終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大白於天下,世界衛生組織力挺中國,並出面澄清並不是中國造成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

但是,有一點,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可能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僅僅是短期的衰退,暫時性的影響,而是一個持久漫長的慢性傷害。至少人們從情緒上和觀念上,已經發生實質性的改變,不再像從前那樣更加開放,更加熱衷於全球化,現在人們慢慢學會保守,學會封閉的想法。

因為疫情,發現過去更加多元更加開放的世界,突然發現自己啥都沒有,要醫療物資沒有,要簡單的生產設備都沒有,這樣高科技的時代,突然自己回到了比上個世紀80年代,還糟糕。於是反思潮,慢慢會不斷興起,就像一場慢性毒藥在很多人腦海裡,慢慢發酵,慢慢滲透到經濟裡,然後慢慢滲透到股市裡。

人們更加覺得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完美,變得更加獨立自主,是未來抵禦類似病毒風險最佳途徑。這是幾乎所有國家在遭遇新冠疫情之後的第一個反應,不得不說,這非常現實,也非常殘酷,因為在第一時間獲得醫療物資,就可以拯救本國公民更多的生命。

在近些年,逆全球化,去貿易化的思潮不斷湧現,尤其是以川普為首的美國政府,更是始作俑者,不斷發起各種貿易戰,退出國際組織等,為了所謂讓美國更偉大,讓美國人更偉大的夢想。

曾經一度遭遇世界的抵制,而這一次疫情,則強化了美國近些年的做法,是對的,新冠疫情讓不少國家覺得對中國的依賴是有風險的。畢竟,這一次疫情,中國最先爆發疫情,最先採取隔離措施,苦熬2個月,導致全球產業鏈中斷,因為中國是全球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而當中國疫情結束後,其它國家又開始爆發,發現自己國家不能生產這,不能生產那,尤其是關鍵性的醫療物資。

全球正在掀起去中國化的浪潮,讓我們深感憂心。

先說美國,對去中國化的進程正在加快,疫情慢慢進入可控狀態,美國第一個矛頭就指向了中國。

1、美國養老金撤出投資中國股票。

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財經頻道最近的報導,川普總統正在採取措施切斷美國聯邦政府僱員退休基金與中國證券之間的一切關聯。在一份由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庫德洛致勞工部長斯卡利亞的信函稱,白宮不希望聯邦政府僱員大約40億美元的退休基金TSP投資中國企業的證券,華盛頓郵報早些時候曾報導過退休基金TSP計劃擴大投資範圍的消息,其中包括在中國的投資,這引起了美國軍方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等於用美國政府僱員(其中包括美國軍人)的錢資助中國公司,其中包括研發武器的中國公司,讓這些公司到頭來可以研發生產武器殺傷美國軍人。

新冠疫情加深了美國各界對此的擔憂,近日川普總統下令把美聯邦僱員退休金基金撤出中國市場。

2、對華為下狠手,非常迅速。

2020年3月10日,美國政府宣布:將於4月1日到期的華為臨時通用許可證期限延期45天至5月15日(以美東時間為準)。5月15日一到,美國方面就立即傳出兩條重要的消息。

第一條: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早前宣布,將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進而保護美國國家安全。

美國商務部部長威爾伯·羅斯對此解釋稱:儘管美國去年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但是華為及其海外關聯機構仍通過一系列本土化的舉措削弱了這些基於國家安全而設立的限制。這不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的所作所為。我們必須修改被華為和海思利用的規則以保護美國技術被利用進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和海外利益。

第二條:美國商務部於當天宣布,將華為的臨時許可再延長90天。

2019年5月,美國禁止對華為出售技術後,美國半導體行業主要企業的銷售額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降,跌幅在4%~9%。波士頓諮詢公司發布的報告稱,過快的技術限制將終結美國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導地位。美國商務部警告稱,預計這將是最後一次延期

3、切斷對中國稀土資源的依賴,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儲備量佔據世界一半以上的水平。

5月12日,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提出「2020年本土稀土議案」(Onshoring Rare Earths Act of 2020),要求對美國的稀土產業提供減免稅收的優惠以鼓勵企業在美國生產稀土;同時建立資助計劃,為美國開發稀土等關鍵礦物提供實驗項目的開發資金;並要求國防部把稀土等關鍵礦物的訂購合同授予美國國內的公司。這項在美國本土建立稀土和其它關鍵礦物資源供應鏈的議案,旨在減少並終止對中國的依賴,最終實現35種關鍵礦物在美國本土生產,其中包括17種稀土元素和4種電動汽車生產所需要的關鍵礦物(鈷,石墨,錳和鋰)。

也許,我們覺得只有美國這麼做,在去中國化,可能可以放鬆一刻,關鍵是其它發達國家也在悄悄這麼做。

只是程度上,遠不及美國這種全方位的措施。

關鍵還有很多追隨的國家,歐日兩大經濟體。

1、日本方面,4月份的時候,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宣布過一項日本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緊急經濟刺激方案——提供22億美元幫助各類企業從中國移出,儘可能降低日本企業對中國的依賴,改變原有的生產體制。

在日本首相宣布這個刺激方案後,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成立了一個專門經濟小組,負責起草今年的經濟安全基礎策略,並與美國國安等機構進行合作。

最近日本政府計劃與超過400家企業合作促進醫療用品的國產化,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以保證今後疫情擴散時能確保有充足的醫療用品。在去中國化的同時,日本也在探討可能更嚴格的晶片出口管制制度,因為中國的晶片高度依賴進口。

2、歐洲方面,歐洲民眾對中國的牴觸情緒正在逐漸升溫。

近日,位於德國杜塞道夫的一家知名法國餐廳在因新冠肺炎疫情關閉數月之後宣布重新開業。然而,餐廳主廚卻公然聲稱,這裡不歡迎中國人。他的言論也招致了人們的不滿和譴責。

米其林星級餐廳「舟上餐廳」(Im Schiffchen)的主廚讓-克洛德·伯吉爾 13日在社交媒體臉譜網上發文稱:「我們將於周五開始營業……但不歡迎中國人!」

全球新冠疫情徹底改變了世界 ,世界正在去中國化。

與之相對的是,我們正在大踏步的走進全世界。

尤其,在我國資本市場裡,正大力推進外資進入中國,允許各大金融機構由外資控股甚至還可以成立完全獨立的外資金融機構。這在過去是從來沒有的,與此同時,我國還取消了外資對中國股市的投資額限制,我們正在打造更加開放的資本市場,創造更加開發的金融環境。

然而,有的時候,世界的變化太快,如今全球貿易化和多元化大門正在關閉,中國能否趕在關閉之前,殺出一條血路,就需要我們做出更多的努力。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擁有最完備,最齊全的產業鏈,擁有龐大的市場,擁有大量的高素質勞動力,這些因素,是當今世界任何國家所不具備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系列的有利因素,將其充分發揚光大。那麼這個大變局,就會緊緊的被我們抓住。

相關焦點

  • 胡鞍鋼:中國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基本走向與未來趨勢
    【摘要】我們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的歷史交匯期。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與世界格局的重要判斷,是認識中國國情與世界世情的基本依據,也是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大戰略的基本依據。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核心是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改變。
  • 鄭永年: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創新的未來
    世界大變局未來發展的之一是中美兩國的技術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我們今天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那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我們的國家、企業、技術創新意味著什麼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由中美關係的變動引起的。大家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現實是中美已經陷入了一種深刻的新型冷戰狀態。上一個冷戰,即美蘇之間的冷戰,經歷了半個世紀。所以我們要思考接下來至少半個世紀的事情,而不僅是五年十年的事情。
  • 大變局中的中國與世界
    內容摘要:這組專家筆談主要包括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及戰略思考、大變局中的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國際貿易摩擦、網絡空間對國際關係的影響、中國在有關領域的應對策略等。對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思想體系,可以從國際秩序觀、國際責任觀和國家利益觀三個方面思考。
  • 世界大變局迎來中國時刻!
    當今世界正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大國戰略博弈全面加劇, 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基於對世界大勢的敏銳洞察和深刻分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一個重大判斷 :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日益複雜的國際局勢走向何方?中國是否具備足夠的「抗壓能力」?
  • 大變局下中國的「變」與「不變」——讀《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
    ▲《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  遲福林主編  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以來,雲譎波詭的國際形勢推動大變局加速演變。如何認識當前的大變局,如何擺正中國的定位,於驚濤駭浪中把握「變」與「不變」,是當前的重要課題。  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主編的《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一書,於紛繁的線索種提供了諸多有益的思考。書中的文章都由大家寫就,雖未帶入疫情的發展背景(從內容來看書稿很可能成於疫情之前),但一些對於大變局的思考和判斷仍有深刻的洞察力。
  • 國紀平:大變局中的中國與世界
    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被公認為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引擎。越走越寬廣的中國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70年,凌雲志不改。中國致力於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從新中國成立、實行改革開放到步入新時代,中國始終在宏闊的時空維度中思考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的深刻命題。
  •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蘊嶺:百年大變局,中國是最有影響的因素之一
    《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張蘊嶺主編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周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發,各國的不同應對,引發了世界性的爭議和爭端,很多學者驚嘆:疫情正改變世界格局,我們正在見證歷史大轉折。果真如此嗎?疫情何以帶來世界的改變?
  • 大變局下中國外交如何破局?
    如何在夯實自身利益基礎上,穩步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考驗著每一個國家的外交智慧。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外交如何破局?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中國外交研究所所長、教授羅建波日前在《人民論壇》刊文指出,中國既要突出「隨勢」「順勢」,又要強調「謀勢」和「塑勢」,主動塑造中國與外部世界關係。具體內容,請看全文。
  • 陳文玲:疫情之後,世界去中國化還是去美國化?我的判斷是後者
    這次新冠疫情比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和科技脫鉤還更為嚴重,因為全球基本處於生產、生活、交流、全球物流流通的大停頓狀態。而且,一些國家應對不力、疫情嚴重,但又急於轉嫁矛盾,急於重塑利己的世界格局。因此,疫情以後的全球秩序肯定會出現大幅度變革。
  • 世界局勢呈現「漸變」疊加「突變」的特點,中國如何積極應對?
    習近平總書記將當前局勢精準概括為「兩個大局」,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因此,全面深刻地理解「兩個大局」論斷,特別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論斷,對認清當前我國國內外發展環境,深刻理解和把握「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新戰略具有重大意義。可以說,深入理解「兩個大局」的豐富內涵,是我們吃透全會精神的一把鑰匙。
  • 從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走向來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我們要從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走向來理解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論斷。而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走向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一是中華民族從古代的輝煌走向近代的沉淪,二是中華民族從近代的沉淪走向偉大復興。
  • 現代院報告:新冠疫情加速世界百年變局演進
    全球戰疫如何牽動國際格局演變?世界面臨「六失」(疫情失控、經濟失速、社會失常、治理失能、美國失治、世界失序)之際,中國應該如何有所作為?12月29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簡稱「現代院」)在北京舉辦年度學術盛會——「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回顧與前瞻2020/2021」,並正式對外發布該院第20本年度戰略黃皮書《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20/2021》,為上述世界難題提供中國答案。
  • 大變局下,世界期待中美攜手為世界擔當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大變局的催化劑,使國際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人類社會面對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社會民生遭遇重創,國際秩序遭遇二戰結束以來前所未有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衝擊。
  • 從中國三千年之大變局到世界五百年之大變局的歷史大轉折
    我們這代人確實是站在了從「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到世界「五百年之大變局」的轉折點上。
  • 重磅|習總書記提出「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何深意?
    話題緣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這無疑是對當今時代形勢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判斷。那麼,這個戰略判斷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應如何理解和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主要表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又該如何應對呢?本刊特邀專家學者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解答。
  • 訪中南大學毛俊響: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辦好自己的事情,走向...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大變局」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如何因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湖南日報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中南大學毛俊響教授。1.「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概括了當前國際格局的根本特徵湖南日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否特指國際局勢而言的?
  • 應對百年大變局從厚德載物開始
    應對百年大變局從厚德載物開始文|劉佔鋒歷經數千年的發展,黃河精神已逐步發展為中華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柱石。然而,我們面對的也已不是昨日之世界,而是百年未遇之大變局。根據新的時代要求,重鑄中華民族的黃河精神,比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更加迫切。
  • 王永昌:企業家該如何應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浙商發展研究院院長王永昌出席並以《以自己高水平的確定性去應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為題發表演講。現將演講內容摘要如下:「十四五」時期及今後一個較長時期,我國發展都處在世界大變局的國際背景下。處於當今世界大變局之中的企業家們正確認識到世界大變局和應對世界不確定性至關重要。
  • 中國抗疫大外交成己達人,與世界共命運
    王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助理研究員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發展與前途命運。中國勇於面對大變局,積極主動作為,危中求機,化危為機,抗疫大外交矢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特別是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彰顯成己達人的中國智慧與貢獻。
  • 金燦榮: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或是世界變局最大的自變量
    導讀9月26日,金燦榮教授在觀學院做了題為「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的演講。在他看來,近些年世界亂象叢生,而在經歷了今年的新冠疫情之後,全球的不確定性又增加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謂對當今國際局勢最好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