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的譯者 - 北晚新視覺網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雷吉斯·羅因薩爾導演的《翻譯疑雲》是為數不多的為譯者發聲的電影。在電影中,世界級懸疑小說《代達羅斯》即將發售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為了保證各語種的翻譯作品同步問世,出版社邀請9名不同語言的譯者共聚一堂,在一座豪華但守衛森嚴的莊園內進行翻譯工作。他們手機上交,沒有網絡,切斷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繫,每天拿到20頁原稿,心無旁騖地翻譯《代達羅斯》。然而,這本書的原稿卻出人意料地在網絡上洩露,於是在譯者和編輯之間上演了一場「誰是洩密者」的遊戲。

一勺風

電影《翻譯疑雲》劇照

拋開劇情不談,電影中的一些細節或許可以向外界展示圖書譯者工作的大致樣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譯者的神秘感。劇中9名不同語言的譯者,有著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有的安靜沉穩,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急躁易怒。他們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著不同的身世經歷。他們的工作方式不盡相同,有的希望擁有自己獨立的工作空間,有的則在人多的環境中依然能夠保持專注;各自的翻譯習慣也有所差異,有的拿到稿子後很快開始翻譯,然後再反覆雕琢,而有的則一遍遍斟酌原稿,理通作者的思路,咀嚼出味道之後才開始翻譯。

作為譯者,他們身上也有著共同的氣質:9名譯者都以異常尊重的態度來對待原著和作者,都對每天只有20頁的原稿感到不過癮,他們在就餐娛樂之際會一同討論作品邏輯,猜測作者心理,推斷劇情走向和結局,渴望儘可能快地從陌生走向熟悉,試圖在化身譯者之前,首先成為作者最好的讀者,找到與作者之間的共鳴。這是做好翻譯工作的前提,也是一名優秀的譯者必須具備的品質。翻譯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只有最稱職的讀者,才能成就最優秀的譯者。

當然,譯者憑藉自己在語言方面的才華和對作品的精準把握,將作者的作品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在作者和以譯入語為母語的讀者之間搭建起了一座橋梁,把譯者與作者之間、或者作者與源語作者之間的情感共鳴傳染、傳遞出去。經過譯者之手,作品在另一種語言裡找到了生命,並在該語言的讀者心中紮下了根。

然而,相對於作者,譯者的地位卻長期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這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很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這種現狀:「譯者就像隱形人,譯者的名字永遠不會被人記住,不會出現在封面,總是在第二頁。」

譯者為何需要隱身

由於世界上存在很多種語言,許多優秀的作品都是先與譯者邂逅,再通過翻譯與譯入語的讀者邂逅。但讀者真正記住的往往只有作者,對於譯者的名字向來不太在意,又或者,相對於作者,譯者更容易被遺忘。通過譯者的翻譯,作品產生了新的光芒,但譯者仿佛站在了作者的影子裡,成為了「隱身人」,處於邊緣化的地位。翻譯家翁顯良曾說:「翻譯本身就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勞倫斯·韋努蒂在《譯者的隱身》一書中,對譯者的「隱身」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對譯者「隱身」的根源及其對譯者地位的影響提出了獨到見解。他認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源語和目的語之間的差異是無法避免的。譯者與作者可能種族、語言習慣都不盡相同,表達也可能不一致,甚至可能會有不同的價值觀,但譯者會努力將信息完整全面地呈現到讀者面前。譯者自身存在一種矛盾的心理,在凸顯自我的主體性或完整展現作者的主體性之間,選擇了後者,但韋努蒂認為主導文化社會「習慣於接受通順易懂的譯文,把外國文本中的價值觀隱匿在本國的價值觀中,令讀者面對他國文化時,還在自我陶醉地欣賞自己的文化」,這就是翻譯理論中的「異化」。譯者把自我的主體性隱藏到作者的主體性之後,以為目的語讀者原汁原味地呈現作者的作品為翻譯的宗旨。

這就如同戴著腳鐐跳舞,既無法掙脫,也不得不儘可能地追求舞姿優雅,這既是譯者受制於作者的無奈妥協,也恰恰是譯者應當追求且值得追求的極大榮耀,正如電影中俄語翻譯瑞貝卡所言:「受託翻譯《代達羅斯》是譯者的榮幸。」因為,如果一部作品的作者因為譯者的翻譯而廣受目的語讀者喜愛,甚至成為一部可堪流傳的經典,那麼譯者不僅與有榮焉,而且居功至大。這是譯者與作者的相互成全,畢竟,複印文字並非難事,而複印思想和靈魂,卻是一件偉大的考驗。

電影《翻譯疑雲》劇照

北京師範大學王向遠教授在其《翻譯文學研究》一書中不無感慨地寫道:「任何一個懂一些雙語的人,都可以進行『文學翻譯』,但並不是任何一個從事翻譯的人,都能夠創作出『翻譯文學』。正如每一個文學愛好者都可以提筆寫作,但並不是所有寫作行為都造成文學作品的產生,都稱得上是『創作』。」

的確,市面上的翻譯作品多不勝數,譯文的質量也參差不齊。水平越是高超的譯者,越能讓讀者在讀其譯作時感覺像是在讀原創,興味盎然。而越是水平拙劣的譯者,越讓讀者時刻感覺到譯者的「存在」,在作品中頻繁邂逅濃濃的「翻譯腔」,甚至還會偶遇諸如「門修斯」(「孟子」的錯譯)和「常凱申」(「蔣介石」的錯譯)之類的翻譯笑料,著實令人汗顏。這自然是兩種不同的體驗,譯者就應該在恰當的時候很識趣地「隱身」,把對話的舞臺交給讀者和作品。譯者也不要試圖低估讀者的鑑賞品評能力,他們有時甚至變得口味刁鑽,對品質不高的譯作本能地產生排斥。令人尷尬的是,如今很多譯者不如前輩翻譯家們那樣知識淵博、功底深厚,也不具備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最終所得到譯文的質量可想而知,這也是近年來很多翻譯作品飽受詬病的原因。他們極力想要隱藏拙劣,而譯文卻出賣了他們。著名德國漢學家顧彬一陣見血地指出了問題的根源:有些譯者的中文母語太差。

而事實上,譯者卻也無法真正做到完全的「隱身」。「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作者的特殊讀者,不同譯者自然會對作者和作品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解讀。以此為基礎開展的翻譯,必然會反映在譯文的行文和邏輯之中。另外,不同譯者也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識儲備、人生閱歷、價值觀念,會採用不同的翻譯策略和處理手段,也許相對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不同譯者對原語和目的語的駕馭能力不同,文學和人文修養各異,這在譯作中都會公平地體現出來。所以,同一作品的不同翻譯版本,就有了不同的風格,打上了譯者的色彩。這時候,譯者在對比中就很難再繼續隱身。正如對莎士比亞作品的翻譯,朱生豪和梁實秋貢獻出了兩種不同的中文譯本選擇,楊憲益、戴乃迪夫婦和大衛·霍克斯也給出了對於《紅樓夢》的兩種英文詮釋,他們成功地將作品的偉大和光輝呈現給讀者,也在譯者中充分展現了專屬於自己的那份才華,讓譯者站在作者的影子中和作者一樣閃閃發光。作者和譯者此刻是一體的。

譯者也是創作者

在電影中,編輯對英文譯者古德曼有些不滿,認為是他洩露了原稿,考慮要另選譯者來代替他。古德曼辯解:「我的譯文你給作者看了嗎?『粉絲』們認為我的譯文最好,兩周下載量達1000萬。」他還說編輯打算用來替換他的那名翻譯的譯文很爛,希望以此來說服編輯正式聘請他擔任《代達羅斯》第三部的英文譯者。編輯對這位來歷不明的譯者充滿了疑惑,甚至派助手去倫敦查探他的底細。

在電影的最後,古德曼的身份終於浮出水面:他不只是9名譯者當中的洩密者,還是《代達羅斯》這本書的真正作者。

難怪他對這部作品如此了解,也難怪他能貢獻出更受讀者喜歡的英文譯本。一部作品最好的讀者無疑是作者,而譯者卻有可能成為對作品第二了解的人。這是導演埋下貫穿整部電影的一條主線,也藉機替譯者本身具有的創造性發聲。

在翻譯活動中,譯者不只是力求忠實於原作,也需要擁有一定的創造力。影片中的丹麥語譯者杜森女士,本身也在創作自己的作品,她傾注八年寫完的手稿被編輯批評毫無想像力,並被他隨手扔進了火爐。杜森女士的創造力受到了極大的質疑和侮辱,使她在創作方面的信心大大受挫。她渴望通過翻譯來實現創作的救贖,也在創作理想的幻滅中失去了繼續翻譯下去的欲望。再加上家庭生活的不快樂,讓她完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最終選擇了自殺。

由此觀之,譯者力求隱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水平不逮者很難隱藏自己的拙劣,才華出眾者又很難隱藏自己的光芒,而最重要的是能夠與作者形成高度的共鳴,用自己的文字傳遞作者的聲音。另外,譯者自我的「隱身」,是為了讓作者和作品凸顯。讀者應該對優秀的譯者心存感激,感謝他們貢獻的心力和才華,感謝他們製造的美麗邂逅。譯者試圖去「隱身」,讀者則應當去發現。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美國陸軍未來隱身能力建設
    綜合而言,S-97直升機目前尚且無法達到戰鬥機的雷達隱身水平,但該直升機能夠兼具優秀的機動性能與一定的隱身能力,並且能夠為己方地面部隊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還能執行武裝偵察與戰場救援等任務,從技術角度上已然代表了未來武裝偵察直升機的發展方向。 據稱,FARA項目最晚將於2023年秋季確定作為原型機的機型。
  • 謝天振:譯者的權利與翻譯的使命
    以中西翻譯史為例,差不多兩千年以來我們在談到譯者時,談到的只有「任務」、「義務」和「責任」,卻從不會提到譯者的權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譯者甚至連在譯作上的署名權都得不到保證。之所以如此,我想恐怕跟當時翻譯的主流對象有關:因為當時(歐洲的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中國的佛經翻譯時期以及五四時期)翻譯的作品大都是宗教典籍、社科經典和文學名著,譯者與原作者相比,其地位相當卑微。
  • 翻譯的起點——中法譯者工作坊助力青年譯者成長
    她在翻譯過程中得到了CCTSS-ATLAS中法譯者工作坊的幫助。CCTSS-ATLAS譯者工作坊由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法國文學翻譯促進會(ATLAS)和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處聯合主辦,於今年3月至5月先後在巴黎、阿爾勒、北京和南京進行。這是歷史上首次在中國和法國兩地共同舉辦的翻譯工作坊,首期工作坊以已故法國著名翻譯家林雅翎的名字命名。
  • 「作者說話」還是「譯者說話」? --談一談譯者的角色身份認同
    每個譯者的翻譯風格都有所不同,如果把各種不同風格的翻譯安排在一根數軸上,可以看到從最素樸的直譯到最靈活的意譯之間的一種漸變關係。如果觀察某一個譯者的多次翻譯,很容易發現其相對固定的風格。那麼這種相對固定的風格又是怎樣形成的呢?認知翻譯學的研究表明,譯者的風格形成是與譯者對自我翻譯角色的身份認同密不可分的。
  • 新視覺大講堂新年首講如何拍好舞臺照
    近年來,隨著北京城市文明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舞臺演出,聯歡活動也在基層社區遍地開花,如何拍好舞臺照,如何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攝影手藝成了不少人的新需求。近日,由本報官網舉辦的 「新視覺大講堂」進社區活動來到朝陽區太陽宮鄉。本次活動特邀知名攝影人狄輝為社區居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如何拍好舞臺攝影」分享會。太陽宮文聯書法攝影協會攝影俱樂部的近百位影友到現場參與。
  • 看·書|《歷史上的譯者》:交流文化 見證歷史
    譯者,大家都知道,就是做翻譯的人。但歷史上的譯者,他們的作用可能要遠遠超出翻譯作品這個功能,甚至有可能會參與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文字的構建工作。所以當我們回看歷史上的譯者的故事的時候,你可能就是在回看一些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史。
  • 光學「隱身衣」造出來了
    齊心 製圖本報訊 本報訊(記者 郭婷婷 通訊員 樊元元)以往電影中出現的隱身衣,有可能出現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昨日, 美國國家納米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張翔在華中科技大學演講時透露,他們團隊最新研究證明,通過光線折射可達到視覺上的「隱身」,未來製作出「隱身衣」將存在可能。張翔教授主持研製的隱形材料技術,將人類製作隱身衣實現真正隱身的夢想變為可能,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2008年十大科學發現。據張翔介紹,想要達到隱身的效果,就必須使光線繞開物體傳播。
  • 美軍「黑鷹」隱身直升機照片曝光
    殊不知,在該項目背後存在「黑鷹」隱身直升機這一秘密項目。若非在刺殺賓·拉登行動中墜毀一架,外界很難知曉這一神秘機型存在。隱身「黑鷹」的秘密從公布照片看,這架外形奇特的「黑鷹」隱身直升機並非是擊斃賓·拉登行動中的墜毀機型。後者殘骸顯示該機尾槳採用隱身設計,而照片上這架「黑鷹」隱身直升機採用普通尾槳,因此可能是早期型號。
  • 重溫鄭振鐸翻譯思想 踐行譯者主體理念
    顯然,譯者活動在推動漢語「歐化」進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主導作用,成為相輔相成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讀者通過借鑑、吸收翻譯作品中所體現的「歐化」表達方式,增強了漢語的表現力與生命力;另一方面,譯者可以更從容地譯介西方文學作品,拉近了中西方的距離,為中國文學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三體》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
    Netflix拍劇版三體 《三體》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制時間:2020-09-02 10: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Netflix拍劇版三體 《三體》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 9月1日,三體宇宙、
  • 南大系看點 《哈利·波特》譯者馬愛農校友與南大學子漫談文學翻譯
    「翻譯讓我開闊眼界,和遙遠地方的美好存在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她這樣說。 翻譯總是留有遺憾的東西馬愛農在翻譯作品時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作品裡,自己的情緒、思維方式都會不自覺地受到影響,在她看來,譯者比普通讀者更多一份這樣與原作「親密接觸」的經歷,而這同樣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 國家翻譯實踐中的外來譯者
    那些從域外而來、擁有母語優勢、與本土譯者通力合作,甚至從事獨立翻譯的譯者,是國家翻譯實踐中的特殊群體。 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即有了對外交往的需求。20世紀30年代,把毛澤東的部分著作翻譯為俄、英、德、法等外文的任務主要依靠共產國際的力量。到了延安時期,對外宣傳和外事工作也大都需要外來譯者的幫助。
  • 生態翻譯倫理維護法律譯者主體性
    「對話倫理」模式追求譯者和其他主體之間的相互「理解」,作為平等主體的譯者為實現跨語言、文化與社會的對話搭建橋梁。Chesterman提出了「規範倫理」與「職業忠誠倫理」,認為譯者的翻譯行為只有滿足社會倫理規範或職業倫理規範,才能獲得譯入語社會或整個翻譯行業的「信任」與接納。
  • 解讀譯者行為批評視域下的翻譯忠實觀
    「求真」是譯者行為批評的核心概念之一,與「忠實」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對原文忠實,正是譯者求真的結果;對原文有意不忠,可能是譯者加入了自己務實性的個人理解,是意志體譯者社會屬性的張揚,即譯者的社會性行為。
  • 3D立體隱身畫是什麼?羌族畫家在快手為你展示奧妙
    「景都被你畫活了」「真牛,能把物體畫成隱身的」「到底是怎麼做到的?能和你學嗎?」……粉絲們驚嘆於他的作品,更好奇「隱身」背後的故事。羌石佳月驚嘆於成品的視覺震撼力,而新世界的大門也從此向他打開。自那以後,喜好自然的羌石佳月就愛上了在天然畫布上作畫的感覺。相比在二維空間中繪畫,三維空間的透視關係更加複雜,光線、角度等都要經過反覆衡量和調整。山中的蚊蟲很多,天氣也變幻無常,所有的問題都加大了羌石佳月的創作難度,但這些挑戰也讓他更加沉迷其中。他曾在快手帳號中展示過一艘懸空木船的繪製過程。
  • 美國隱身技術獨步天下?瑞典「維斯比」隱身護衛艦,第一個不服
    提到"隱身"這個詞語似乎必須講一講美國海軍,的確美國是最早推行隱身主義的國家,隱身轟炸機B-2、隱身戰機F-22、F-35、F-117,隱身驅逐艦"朱姆沃爾特"更是其封神之所!不過其實北歐國家瑞典同樣是隱身主義的先驅探索者之一,在軍艦隱身領域甚至還走在了美國人前面。
  • 「隱身」!福州這些「神秘」綜合體建設有新進展
    池遠/攝好消息福州正積極推進13座城市管理綜合體建設讓垃圾轉運站「隱身」在地下具體長啥樣?建設進展如何?這裡綠化率約67%,地下式設計,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時,保持了較好的環境視覺效果。據介紹,大鳳垃圾轉運站升級為烏山西城市管理綜合體後,具有運距近、轉運快,佔地少、環境美,新理念、新工藝的三大特點,還新增了宣傳長廊、宣教屋,顯示屏、宣傳冊、桌椅及手工作品等一應俱全,集功能性、美觀性、知識性、宣教性於一體。烏山西城市管理綜合體。
  • 胡寶國:晚渡北人與東晉中期的歷史變化
    北人南來,與本地土著居民長期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彼此在文化上的交流、融合都是不可避免的。過去的研究者比較強調的是北方強勢文化對南人的影響,這是一個有事實依據的判斷。不過這裡要特別提出的是,南方當地文化對北人、特別是對在南方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北人也有很大影響。
  • 【新譯者訪談】竺家榮:我從根兒上來說是比較自卑的,翻譯是為了...
    相比起來,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可能也越加忽視了譯者的地位。每每聽到和譯者有關的消息,大多與負面內容有關。這也將一些問題擺在了眼前:何為優秀的翻譯?翻譯自由度的底線何在?翻譯又如何應對網絡和流行文化?我們選擇了一些當代的優秀譯者,他們大都正值壯年,耕耘在不同語言的土壤中,已經饒有成就,並且依然處於旺盛的產出期。文學、歷史、哲學、法學等等方面均有涉及。
  • 阿根廷舉動令西方沸騰,日澳擔憂已經晚了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近日英國、南非等國家在相繼宣告發現變異新冠病毒之後,一時之間加緊了世界各國對疫苗的採購欲望。眾所周知,目前面市且接種的疫苗並不多,再加上美方疫苗頻繁出現問題,這讓很多國家將求購目標鎖定在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