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顧狼視的狠角色司馬懿,為何如此懼怕毛頭小子曹叡?

2020-12-22 庭州史臣論古今

《晉書》記載,曹操曾告誡曹丕,司馬懿這傢伙面相不善,以後一定會幹預你的家事,所以你得提防這點兒。但曹丕與司馬懿關係非常鐵,並沒有聽曹操的話,司馬懿在曹丕當政時期受到重用,這也是司馬懿崛起的第一步,曹丕去世時,司馬懿被定為輔政大臣之一。

既然《晉書》藉此說明司馬懿早有帝王之志,他為何不趁著曹丕新喪,曹叡年幼之時獨攬朝政,而非要等到曹叡去世十年之後才動手?

《晉書.宣帝紀》中對司馬懿的塑造非常之正面,用現代話說,司馬懿如同「能力超強的白蓮花」,他年少之時才名遠播,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犯錯,他能戰勝任何對手。顯然晉書對司馬懿的吹捧過了頭。實際上,曹操時代的司馬懿根本沒有得到任何重用,他的職位不過是文學掾——一個小幕僚。而曹操徵召他的真實理由也值得玩味,如果真因為他才能出眾,以曹操用人的特點,司馬懿的地位絕不會僅限於此。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與曹操乃是故交,且對曹操有提攜之恩,曹操提攜司馬懿,大概率是看在司馬防的面子上。類似的做法在東漢末年的政治生態中非常常見。

曹操晚年將司馬懿派往曹丕身邊輔佐,由此司馬懿與曹丕建立起聯繫網絡,曹丕爭奪繼承人資格過程中,司馬懿出力不少,因而受到曹丕重用;另外,司馬懿與曹丕年齡相差不大,因而二人建立起較為不錯的私人關係。

因此,司馬懿能用心輔佐曹叡,一方面基於君臣之義,另一方面基於和曹丕的私人交情,這兩種關係網絡的交疊下,司馬懿作為受到漢末「清流」影響的士人,很難不去踐行自己應當履行的政治義務與道德義務。

不過從司馬懿後來幹掉曹爽,獨擅朝綱的舉動觀之,此人絕非善類。說他在曹叡登基後無半點篡逆之心,很不現實。故而,他為曹叡安心效命,絕對不僅因為曹丕之緣故。實際上曹叡年紀雖然不大,但政治天賦非比尋常,頗有乃祖曹操之風範。曹丕去世後,孫權看準時機發兵北伐,新繼位的曹叡在了解戰況後作出指示:東吳軍隊水戰是強項,但陸戰非常拉胯,只需要用計讓東吳兵上岸,則其必然戰敗退兵。後來戰事進程果然如曹叡所料。當時,曹叡只是個年僅十六歲,忍受著巨大喪父之痛的青年,面對強敵居然能無比冷靜,其才略可見一斑。

對待司馬懿這樣恃功自傲、野心勃勃的陰謀家,曹叡也有自己的一套。既然司馬懿打仗有一套,那就讓他去打仗,至於朝政那就少參與。如此做法雖然可能令司馬懿在軍隊中配置一定的個人勢力,但可以完美實現消除司馬懿對朝堂的影響。按照正常情況,司馬懿一死,則曹叡可以立即派人接管軍隊,其在軍隊的勢力可緩緩肅清。曹叡一朝很長時間內,司馬懿都在到處徵戰,不是在關中抵禦諸葛武侯,便是出徵遼東討伐公孫淵,很少參與國家大事。而司馬懿也明白,曹叡不是個善茬,但凡他敢有絲毫悖逆之舉,一定不會有好下場。所以,他對曹叡非常之恐懼。

但人算顯然不如天算,年紀輕輕的曹叡居然走在了司馬懿前面。而曹叡在臨終之前頭腦發熱,臨時撤換了以燕王曹宇為首的託孤大臣,而將司馬懿與曹爽二人列為新的託孤之臣,無疑給了司馬懿機會。

假使曹叡能多活二十年,司馬仲達斷然是沒有機會竊取曹魏天下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魏明帝曹叡登基時才20來歲,根基不穩,司馬懿為何不敢趁機篡位
    曹丕臨死之時,把帝位傳給兒子曹叡,還把司馬懿確定為四個輔政大臣之一。曹叡登基之初,還是個20來歲的毛頭小夥,根基不穩,而此時的司馬懿位高權重大權在握,在朝中人脈廣泛根基深厚,堪稱是篡位的天賜良機。然而,令人不可理解的是,曹叡在位期間,司馬懿始終表現得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夾著尾巴做人,像一頭老黃牛一樣任勞任怨,埋頭苦幹,根本不像是個懷抱篡權之心的野心家。直到曹叡去世的那一天,司馬懿也沒敢做出任何逾矩之事,對國家的忠誠和盡職盡責的程度,簡直比起諸葛亮來也不遑多讓。
  • 曹叡一生壓制司馬懿,為何臨死時將其列為輔政大臣,埋下禍根呢?
    作為世代深受漢室厚恩的司馬懿,一心想做漢朝的忠臣,自然就不願在「漢賊」曹操手下做事,便裝病不肯出山就範。七年之後的208年(建安十三年),已是漢室丞相的曹操,再次派人找到司馬懿,威脅他道「小子,再不出來替老夫做事,我殺了你全家!」 曹操可是個狠角色,司馬懿害怕了,只能順從了曹操。曹操雖然欣賞司馬懿的才智,卻只想利用他為自己打工出力。
  • 司馬懿為何等到70歲高齡才奪權,他到底在等待什麼?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篡奪了曹魏政權。而在那一年,司馬懿剛好70歲。在古代,70歲已經屬於難得的高齡。正所謂「人到七十古來稀」,司馬懿為何選擇在人生的暮年造反?到底是實力不夠,還是有所畏懼呢?
  • 曹叡明明非常忌諱司馬懿,為什麼還讓他成為託孤之臣?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的人,相信對於司馬懿並不陌生。要知道這樣一個受到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重視且忌諱的士族代表,為何又屢屢在曹魏政壇呼風喚雨,獨掌大權呢?特別當曹叡臨死之時,明明已經五名託孤重臣的他卻最後依然任命了司馬懿,這樣不尋常的舉動究竟為何?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一說。
  • 【揭秘三國】曹叡明明非常忌諱司馬懿,為什麼還讓他成為託孤之臣?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的人,相信對於司馬懿並不陌生。要知道這樣一個受到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重視且忌諱的士族代表,為何又屢屢在曹魏政壇呼風喚雨,獨掌大權呢?特別當曹叡臨死之時,明明已經五名託孤重臣的他卻最後依然任命了司馬懿,這樣不尋常的舉動究竟為何?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一說。
  • 司馬懿為何能篡奪曹魏大權?因為曹丕、曹叡都犯了一個錯誤!
    對於司馬懿來說,之所以能篡奪曹魏的大權,顯然和曹操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在曹操生前,司馬懿的官職相對較低,並且根本沒有機會染指曹魏的兵權。不過,在曹操之後,曹丕、曹叡這兩位皇帝連續犯了同一個錯誤,這導致司馬懿的地位日益提升,甚至成為曹操武將之首。那麼,問題來了,曹丕、曹叡到底犯了什麼錯誤呢?
  • 曹操&司馬懿: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司馬懿對陣諸葛大大,實在是慘不忍睹。先是司馬懿跟諸葛亮對壘,司馬堅守不出,被手下將領譏笑說「畏蜀如虎,豈不可恥」,司馬懿被一激於是發兵決戰,果然被諸葛打得慘敗,於是埋怨下屬「叫你們不要打,非要打」。等到諸葛亮退兵,司馬懿要追,張郃反對。
  • 三國歷史:魏明帝曹叡為什麼如此痛恨自己的養母郭照
    曹叡為什麼會如此痛恨對他恩重如山的養母呢?這裡面究竟有什麼原因呢?第一:曹叡痛恨郭照其實根源在曹丕。我們都知道曹叡的親身母親是文昭甄皇后,被譽為洛神的甄宓。我們都知道曾經曹氏父子三個人都想得到甄宓,而甄宓一直鍾情的是曹植!在曹丕繼承大統後,甄宓和曹植一直有書信來往,民間紛紛有謠言認為曹叡不是曹丕的親生兒子,以曹丕多疑的性格狠心的殺了甄宓。
  • 曹叡-曹芳:司馬家族是如何崛起的
    曹丕去世時,心不甘情不願的把皇位傳給了曹叡,也給年輕的曹叡留下了一個豪華陣容的輔政班底。四位輔政大臣,曹休、曹真、陳群、司馬懿。應該說,這個安排反映了曹丕的眼光和政治智慧。這四位都是曹魏政權第二代少壯派中的佼佼者。
  • 魏明帝曹叡:天生聰慧,能文能武!
    曹叡是曹操的孫子,是曹丕的兒子,他的生母是甄姬。甄姬是二嫁給曹丕的,她總共給曹丕生了兩個孩子,一個是曹叡一個是女兒東鄉公主。曹叡的母親甄姬長得非常的漂亮,所以生出的曹叡也就不差。曹叡從小也長得很好看,並且非常的聰明,又懂得多,而且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因此曹操就非常的喜歡他,經常讓曹叡跟著他。曹操還說有曹叡在他的基業就能往後繼承三代了。
  • 曹叡為何收曹芳為養子?曹魏權臣曹爽是怎麼死的?
    曹叡二十三歲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然而統治後期,曹睿撫養,立為太子的。曹爽(?-249年),字昭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宗室、權臣,大司馬曹真之子。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宮中,謹慎持重。
  • 作為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曹叡有多厲害?為何說曹魏亡在他手上?
    不過曹丕還沒有當皇帝多久,他就因病去世了,皇位傳給了兒子曹叡。曹叡之後,魏國就被司馬家給篡奪了大權,最終三家歸晉。那麼,魏明帝曹叡能力如何,為何他之後的曹魏就被司馬家給掌控了呢?曹叡實話說,曹叡這個人其實還是很厲害的,有能力有手段,他在位時期,魏國還是比較強大的,而且像司馬懿這種人也比較溫順,見到曹叡跟老鼠見到貓一樣。自曹叡登基起,他就展現了超強的實力。剛開始曹丕給曹叡留下了四個顧命大臣,結果曹叡上位後,通過各種手段,直接將其中三個託孤大臣給趕出了京城,使他們不能染指朝廷大權。
  • 掀開司馬懿的小肚兜
    01正始元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臨終時,安排大將軍曹爽與太尉司馬懿共同輔佐少主曹芳。《三國志·曹爽傳》:帝(曹叡)寢疾,乃引爽入臥內,拜大將軍…與太尉司馬宣王(司馬懿)並受遺詔輔少主。曹芳繼位後,曹爽欲望開始膨脹,先後踢開了郭太后和司馬懿兩塊絆腳石。
  • 魏明帝曹叡,到底是怎樣一位皇帝?
    即位後,他積極推動此事,《宋書·禮志》記:「曹叡即位,便有改正朔之意,朝議多異同,故遲疑不絕。」如此僵局,一方面,說明漢代雖亡,仍在士人中有相當的分量;另一方面,也印照出曹叡的君主權威有待提高。等到青龍五年(237),曹叡這一意志才得以實現。當時,著名諫臣高堂隆上疏建議改易正朔,又逢黃龍祥瑞出現,曹叡順水推舟,終才下詔,改易正朔。
  • 曹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其實,歷史上曹叡是個非常有能力的君主,司馬懿在他面前大氣都不敢喘,就連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都特地引用了魏國重臣劉曄的一句話來介紹曹叡:「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但曹叡的登基之路卻經歷了不少艱難險阻。曹叡是文昭皇后甄姬的孩子,小時候就相貌俊美、聰慧異常、博學多才、過目不忘,深得曹操喜愛。曹操經常帶他到宴會上,讓他與家臣坐在一起。
  • 高平陵之變時,郭太后為何支持司馬懿,而不是曹爽呢?
    漢承秦制,「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以後歷代封建王朝皆是如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當皇帝年幼的時候,太后經常可以代替皇帝執掌朝政,比如歷史上的宣太后、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等,甚至權傾朝野,掌握了朝廷的大權。在此基礎上,就權臣來說,如果可以獲得皇太后的支持,自然是如虎添翼了。就三國時期的高平陵之變來說,司馬懿之所以能擊敗曹爽,就離不開郭太后的支持。
  • 司馬懿熬死曹家3代人,為何70歲選擇造反?學者:是你也會這樣做
    司馬懿熬死曹家3代人,為何70歲選擇造反?學者:是你也會這樣做!明清時期的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本名著,這本名著是以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中華大地陷入混亂,魏蜀吳三國爭霸的那段歷史為背景的。
  • 是空城計逼退了司馬懿,還是司馬懿故意放走諸葛亮?
    諸葛亮巧施空城計,嚇退司馬懿15萬大軍,成為千古美談,司馬懿卻為人恥笑至今。歷史上,街亭之戰發生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那時司馬懿正在忙著智取孟達,而且當時拒蜀漢的主帥其實是曹真。曹真病死後,司馬懿才有資格與諸葛亮較量,他倆正式狹路相逢是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
  • 曹操生前十分提防司馬懿,但他的兒子曹丕為何卻執意重用司馬懿?
    曹操時期,曹操親信重臣非常多,嫡系將領大臣也很多,司馬懿根本排不上號,不重用也屬於正常,曹操之所以任用司馬懿,是因為司馬氏家族在中原影響力很大,漢末那個時代,士族力量不可忽視,誰得到士族的支持,誰就能掌控最高的權威,這也為什麼後來曹丕要實施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原因。
  • 司馬懿一生有幾個女人? 為何司馬懿晚年厭惡自己的老婆?
    司馬懿一生有幾個女人? 為何司馬懿晚年厭惡自己的老婆?時間:2020-07-29 16:34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司馬懿一生有幾個女人? 為何司馬懿晚年厭惡自己的老婆? 司馬懿一生共有四個夫人,這裡所說的妻子就是指他的嫡妻張春華,比司馬懿小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