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儀:須讓「三無家庭」有機會申請社經屋

2021-02-27 工聯議員

新一輪經屋申請今年內開展,政府日前率先公布調升經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條件較過去一期放寬。議員李靜儀表示,單純調升經屋收入和資產限制只是按機制去做,過去經屋申請和分配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仍未解決。

李靜儀指,少部分家庭收入未達經屋收入下限,不能申請經屋,卻因長年工作有一定積蓄而超出社屋申請資產限制,他們沒有能力購買私樓,亦不符合資格申請社經屋,是次調升經屋收入上限仍未解決有關問題,希望政府想辦法解決有關問題,讓該種「三無家庭」有機會申請社屋或經屋。

政府日前公布經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調升經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條件都較過去一期放寬。其中 1人家團的入息下限為 11,640元,上限為 38,910元,資產限額為 127.3萬元;2人或以上申請家團,入息上限同為 77,820元,資產限額均為254.6萬元。

經屋已有6年未開放申請,預計申請數不會少於上次經屋申請的逾4萬宗(資料圖片)

李靜儀表示,政府上一輪開放經屋申請已經是2013年,6年間經濟指標和數據都有提升,且今年8月政府亦按機制調升社屋申請收入及資產上限,故是次調升經屋申請收入及資產上限亦是按機制調升,實屬正常。她直言今年開放的經屋申請只有4000個單位供應,且當中更有多達1000個屬1房T1單位,即使放寬收入上限令更多人符合申請資格,今年經屋的供應都不會增加,且經屋已有6年未開放申請,故今年重開申請,料申請數不會少於上次的逾4萬宗。

是次開放申請仍沿用現有問題多多的《經屋法》,不少有真正住屋需求的人士仍然較難上樓(資料圖片)

她續說,修訂《經屋法》目前仍在立法會細則性審議,按目前工作進度,肯定不能趕及今年新一輪經屋申請開隊前完成修法,即是次開放申請仍沿用現有問題多多的《經屋法》。她指現行《經屋法》最大問題是以家團分組抽籤,仍然以有長者的核心家團有較大上樓機會,個人申請只能「陪跑」,從計分角度,不少有真正住屋需求的人士仍然較難上樓,有關問題沒有解決。且是次申請仍然有大量T1單位,將繼續出現不少多人家團逼於無奈選擇1房單位,抑或無可選擇下放棄上樓。

公屋需求報告曾提到長遠公屋會供過於求,但不少公屋項目至今已經暫停,甚至可能取消,大家「得個等」(資料圖片)

除社會過往詬病的分配問題外,李靜儀指出:過去一直有少部分市民或家庭被公屋網絡遺漏,他們主要是中年或將近退休人士,收入未達經屋收入下限,不能申請經屋,但卻因長年工作有一定積蓄,超出社屋申請資產限制,現時社屋申請資產限制為1人家團僅25萬元。她形容有關家庭是「三無家庭」,既沒有能力購買私樓,亦不符合資格申請社屋和經屋,有關「三無」個案不多,但事件存在,是次調升經屋收入上限,仍然未能解決有關問題。

她希望政府必須想辦法解決「三無家庭」問題,合理的做法應適當調低經屋收入下限,讓部分工資不高,但有一定積蓄的中年人符合資格申請經屋,若果政府不鼓勵有關人士申請經屋,則應適當放寬社屋資產限制。

另外,李靜儀直言,是次放寬經屋申請收入上限,變相有更多市民符合資格申請經屋,早年政府推出的公屋需求報告,當中提到未來長遠公屋會供過於求。但她指出有關報告列出的不少公屋項目,至今已經暫停,甚至可能取消,例如政府曾表示林茂塘AF地段建公屋,最近變為建長者院舍,氹仔區過去亦有多個地段計劃建公屋,現在均沒有任何下文,偉龍馬路公屋料仍有不少程序,只餘下A區比較實在。她希望新一屆政府集中建好2.8萬個公屋,要持續增加經屋的供應,讓市民陸續排序上樓,否則市民看不到上樓的願景,大家「得個等」,樓市只會一直高企。

李靜儀Facebook專頁

長按QR Code即可進入

相關焦點

  • 李靜儀:勿割開經屋調節私樓作用
    李靜儀表示,相關年齡修改與新社屋法的申請年齡一致,但當初政府對社屋申請人作相關年齡限制,解釋是因為公屋資源緊缺,18歲的青年人仍在讀書是「零收入、零資產」人士,若容許18歲人士申請社屋,他們反而會變成優先上樓一群,從善用資源角度,政府對個人申請社屋人士提出須年滿23歲的要求。
  • 觀察│釐清「自經區」與「自貿區」爭議
    近日有關「自經區」或「自貿區」的議題引發多方論戰,尤其,政府部門對於「自經區」的內容做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指控,造成許多誤解。
  • 【專訪】鍾小健:因時制宜增設「青年樓」
    鍾小健直言,去年豪宅、租賃及商舖市場均有一定跌幅,亦有個別樓盤劈價「超筍」,但澳門整體樓市價格基本沒有下調空間。事實上,澳門新樓盤將開始出現斷層。房屋問題一直是本澳居民最關心的課題之一,特區政府指部分夾心階層反映申請經屋只是「陪跑」,故考慮推出「夾心階層房屋」。鍾小健則認為,本澳土地資源有限,原有公屋制度完善,與其推出類似經屋的「夾屋」,不如在經屋或社屋基礎上增設「青年樓」更為適合。
  • 李靜儀促政府介入賭廳「自願離職」
    【2020年12月01日-星期二-澳門新聞】澳門貴賓廳集團德晉擬推出「員工自願離職計劃」,事件引發澳門社會及業界廣泛關注,不過該集團在發出聲明不足24時後便「已截止」相關計劃。議員李靜儀促請政府,包括勞工局應積極介入,主動了解計劃條款和協助員工等,以保障員工權益。
  • 【有片】「民間特首」劉德華發聲:支持填海建屋
    有「民間特首」之稱的影星劉德華繼早前幫警方拍宣傳短片之後,最近再有「新搞作」。
  • 李靜儀:落實外僱退場,保障本地人就業
    澳門的疫情雖未算安全,政府都提醒未來可能還會出現零星個案和有社區爆發風險,自各口岸實施出入境限制措施後,澳門疫情相對緩和,她建議政府與本澳各院校、團體合作,開展一些職業提升課程,過去澳門經濟好,員工未必有時間和機會參與職業培訓課程,包括提升職業安全、職業素養、行業服務技巧等。
  • 李靜儀:新賭牌須著重博企承擔城市發展
    議員李靜儀表示,政府引入新博彩經營者的原意是為引入非博彩元素,增加旅遊休閒設施,未來政府在新博彩合同中應清晰非博彩元素的定義和釐訂博企相關項目的評分標準,加強博企對澳門城市發展建設中的社會責任,推動經濟多元發展,明晰博企對員工權益保障,要求各家博企都要設立勞動債權擔保,以及處理「衛星場」的問題等。
  • 個人申請年齡門檻調至23歲 計分排序轉售原價賣房屋局 修經屋法 激辯通過
    議員林玉鳳關注經屋日後只可原價售回房屋局的問題,認為有可能會降低出售意願,導致經屋無法流轉,難以實現「永遠姓公」的立法目標。羅立文回應稱,政府與立法會小組委員會就經屋售回房屋局的價格計算一直無法達成共識,「傾唔掂,政府就建議呢個方法」。他認為,有關修改是將經屋去投資化,「唔會衰過依家」,現時的經屋出售後不會回到政府手上,全部都會轉售到私人市場,有關修改比現時規定好。
  • 林俊傑2018巡演「16城市沒臺灣」 親口承諾:一定有機會!
    「金曲歌王」林俊傑22日晚間舉辦線上發佈會,宣布相隔近3年的巡演重新起跑,巡演名稱取名為《聖所》,不過一連公布的16場巡演中,卻不見「臺灣」讓網友激動不已,不過他也承諾,「一定有機會!」林俊傑演唱會記者會場地選在自家「聖所」,該地不僅是作為一個音樂製作場所而存在,林俊傑更希望它可以成為所有熱愛音樂的人心靈的棲息地。此次巡演命名為《聖所》,「聖所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新的詞彙,其實所謂的聖所,大家可能會認知這個場所,但其實並不是這樣,是一個內心的狀態、精神、避風港,那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嚮往的感覺。」
  • 李靜儀:落實外僱退場騰出職位
    根據勞工局資料,今年1至3月勞工局共開立291宗勞資糾紛個案,涉及僱員567人次,當中有120宗個案因僱員與僱主終止勞動關係作出投訴,涉及僱員191人次,分別為本地125人次,外地66人次,其中26宗個案涉及酒店及飲食業、建築業有32宗。
  • 李靜儀:落實外僱退場騰出職位
    根據勞工局資料,今年1至3月勞工局共開立291宗勞資糾紛個案,涉及僱員567人次,當中有120宗個案因僱員與僱主終止勞動關係作出投訴,涉及僱員191人次,分別為本地125人次,外地66人次,其中26宗個案涉及酒店及飲食業、建築業有32宗。
  • 【港古】擁有漢代遺跡的屋邨——李鄭屋邨
    在李鄭屋邨發掘出來的古墓經修復後,在1957年6月由華民政務司開放予公眾參觀。古墓的佈局為「十」字形,一共有4個墓室,分別為前室、後室、右耳室及左耳室。大部份墓磚為素麵,但有部份磚塊的側面刻有10多種花紋及文字,包括「大吉番禺」、「番禺大治曆」等字,研究人員從墓磚銘紋及出土文物等推斷,該墓應建於東漢時期,而刻有「大吉番禺」的墓磚銘紋更是建於漢代的有力證據。另一方面,毗鄰香港的深圳亦發現類似的漢代古墓,因此李鄭屋古墓建於漢代是毋庸置疑的。
  • 屋邨學校見證港人集體回憶
    今次專訪來到彩虹邨校舍,一起見證香港人集體回憶!難忘患血癌學生梁思韻:陳校長入行多年,有什麼難忘的事?陳頌康校長:難忘的事都是關於學生。幾年前在靜山學校,有一個女同學很乖巧的,後來發現患了血癌,對她的家庭、老師、學校也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大家都在想辦法如何幫她。
  • 三屋苑渠管設計 三大弊端易播疫
    此外,他發現麗晶至少兩個爆疫單位的糞渠被改裝,而「單管式」設計亦會令帶有病毒的汙水流向下層,影響低層住戶。麗晶的天井為半開放式,使帶有病毒的空氣有機會回流,經窗戶或抽氣扇流入室內。香港文匯報記者攝浴缸變「企缸」 無位裝U型隔氣管林祖江解釋,一般廁所改造中,住戶為清潔及衞生問題,將浴缸改為「企缸」十分常見,不僅容易漏水,還存在衞生安全隱患。他指出,「企缸」為方便使用需要而調低地臺,卻缺乏空間安裝U型隔氣管。有裝修師傅因此將隔氣裝置轉移至室外,令隔氣功效大大降低,「裝置在室外風吹雨打下更容易破損洩露,增加傳播風險。」
  • 今日焦點│臺灣人用健保卡報稅 明年有機會
    依據規劃,未來民眾所持健保卡,只需另外申請編配密碼,就可以在家查詢並下載所得與扣除額資料,直接利用網路申報所得稅。國民黨立委費鴻泰昨(22)日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毛治國,針對健保卡與自然人憑證卡能否雙卡合一,並用於報稅,毛治國表示,衛福部已與財政部進行協商,「會努力促成此事」。
  • 《楞嚴經》是偽經嗎?----宣化上人開示錄(一)
    《楞嚴經》是偽經嗎?《楞嚴》無法不備,無機不攝,是一代法門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憨山大師曾經說過這樣的兩句話:「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的確是這樣的情形,因為《楞嚴經》無法不備,無機不攝,乃是一代法門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所以參禪打坐的人,必須要熟讀研究這部經,才明悉「五十種陰魔」的境界,不會上魔王的圈套。否則,境界認識不清,不管什麼境界來臨,就執著它,便容易入魔境,為魔王眷屬。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不但〈楞嚴咒〉要背得出來,就是《楞嚴經》也要背熟。所謂「熟能生巧」,到時候。便有無窮的受用,有不可思議的感應。
  • 公務員夫婦通過這樣的方式騙取經屋,最終出事了
    兩人被控觸犯「偽造文件罪」及「相當巨額詐騙罪」。另外,二人在提交財產申報時,故意不實申報,同時涉嫌觸犯「虛假聲明(資料不正確)罪」,案件已移送檢察院處理。本澳經屋向來「一屋難求」,2013年重開的一千九百間經屋已經收到四萬二千多份申請,超額高達20倍,民眾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 進入特首提名期,看參選人打算如何落實「居者有其屋」? 獨家
    2月14日,下一屆香港特首選舉正式進入候選人提名期,參與特首競逐的人士需獲得至少150張選委會委員投票,方可獲提名資格「入閘」特首競選
  • 海麗邨汙水倒灌入屋惹爆疫危機
    本港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多個公共屋邨疑因喉管導致社區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