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障礙知多少

2021-01-19 騰訊網

多數情況下,聽力損失的發展是漸進性的,而無任何疼痛感,以至好多人竟無察覺。我們應該認識到聽力損失的一個醫療保健問題。

不管一個人處在哪個年齡階段,一般講,下列因素可損傷聽力;1、中耳炎症2、長時間暴露強噪音中3、遺傳因素4、疾病或先天缺陷5、器官自然才老化6、聲創傷7、耳毒性藥物8、腫瘤

一旦聽力受損,至直接的反應就是與人交流的質和量均不同程度下降,給生活帶來的不方便是不言而喻的。

一旦發現聽力損失,應及時讓聽力保健專業人員進行測聽和評價,另外還要定期(每年)檢查聽力,以此判定聽力損失的類型和程度,從面確定是需要醫學治療還是應配戴助聽器。

相關焦點

  • 聽力障礙需要克服的不只是語言問題,還有心理問題
    他們就是——聽力障礙人群。聽力障礙帶來的不僅是聽力和語言方面的損失,還會影響聽障人群思維、性格等心理特質的正常發展,漸漸與主流社會偏離得越來越遠,甚至出現一系列的問題行為。所以,針對這一群體的特點開展必要的心理相關知識的了解勢在必行。
  • 孩子發展,聽力為先——聽力障礙帶來的不只是生理上的問題
    聽力障礙,很多人都稱之為「耳聾」, 是指聽覺系統中的傳音、感音以及對聲音的綜合分析的各級神經中樞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異常,而導致聽力出現不同程度的減退。但是要注意一點:只有聽力嚴重減退的時候才能稱之為「聾」,而聽力損失還未嚴重到什麼都聽不見的情況,叫聽力減退。不管是一直處於無聲的世界,還是聽力減退,對孩子的成長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妨礙和損失。聽力障礙兒童由於長時間聽不到聲音或者只能聽到極微小的聲音,聽力系統就一直處於原始狀態,聽覺異常遲鈍。
  • 北京新生兒聽力障礙不容忽視
    北京市海澱區婦幼保健院自1997年以來,應用耳聲發射技術篩查了兩萬餘名普通新生兒的聽力,發現不同程度聽力損傷者佔9.04‰,其中極重度聽力損傷者佔0.91‰,中重度聽力損傷者佔2.61‰。在高危兒聽力篩查中,發現聽力損傷者佔54.79‰,說明高危兒的聽力損傷比普通新生兒嚴重得多。  一般嬰兒出生後,多數畸形經過醫生的檢查都能發現。
  • 長期聽力障礙,可能影響認知功能
    長期聽力障礙,可能影響認知功能 2020-06-25 0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聽覺障礙與聽力殘疾,知道這個知識有好處!
    儘管世界衛生組織(WHO)1980年對殘疾後果所作的分類中,對「殘疾」(disability)和「障礙」(handicap)提出了不同的解釋,但在中國大陸特殊教育界,「聽力殘疾」與「聽力障礙」常作同義詞使用;在特殊教育文獻中,「聽覺障礙」一詞更為常見。「聽力殘疾」(hearing disability)這一術語始見於中國大陸1987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
  • 為什麼聽力障礙矯正難度很大?因為這些問題
    然而,聽力障礙卻驟然出現在了許多孩子的正常生活中,於是,來自聽力上的「陰霾」開始襲擾著越來越多的孩子。聽力障礙所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1.影響人群數量多、範圍廣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5億。
  • 關注聽力障礙群體丨愛耳日,人人需要健康聽力
    我市殘疾人總數達53萬,其中,聽力殘疾人為15.94萬人。近年來,我市各有關部門圍繞愛耳、護耳做了大量工作,聽力殘疾預防工作體系、聽力語言康復專業服務正在穩步推進中。3月2日上午9點許,南通星辰兒童康復中心一間小教室內,教學督導王雅君正在為瀟瀟上聽力語言訓練課。她介紹,該康復中心成立8年多,是市殘聯定點康復機構,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孤獨症、聽障、唐氏、智障、發育遲緩、語言障礙等特殊兒童提供早期幹預與康教服務。
  • 家長注意|寶寶出現這幾種情況,或存在聽力障礙!
    早產兒患聽力障礙的比例高於足月兒 聽力障礙,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雙耳聽覺困難,聽不到或聽不清環境聲及言語聲,據國內有數據報導,正常分娩的新生兒中聽力障礙的發病率約為0.2,早產兒由於發育不成熟,聽力損傷比例明顯高於足月兒,約為2.29%。
  • 極重度聽力障礙的孩子,語言訓練門檻為啥那麼高
    語言訓練和聽力的關係聽力損失導致語音障礙,表現為發音含糊不清、發音不準等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實際上對於重度或極重度聽力障礙患者來說,如果聽力損失完全影響了兒童語言發育過程,由於基本聽不到聲音,孩子是基本不能學會說話的,而如果是中輕度聽力障礙,由於聽不清也會說不清。
  • 聽力也會悄悄「消失」?用這個「黑科技」測測多少「度」?
    「人一輩子都知道自己的視力是多少,卻不一定知道聽力是多少。」今年的3月3日是第21次全國「愛耳日」。而對彭駟慶來說,應該是第四或第五次「愛耳日」才對,「因為過去許多年裡,自己並沒意識到聽力的重要,也沒意識到這個節日的存在」。
  • 聽力障礙兒童的語言矯正你是否關心了?
    保護嬰幼兒的聽力非常必要。人類雖然是視覺動物,但視聽結合是我們生存的基礎,無論是聽力亦或是視力的損失都會給人生帶來各種各種的困難和不便。就拿聽力障礙來說,它不僅意味著兒童天生喪失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更代表著孩子全面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 聽力障礙影響的不只是發音,語言理解和語言邏輯才是關鍵
    在說聽力障礙對語言的影響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一個觀點:絕大多數兒童的聽力障礙屬於語前聾,成人的聽力障礙幾乎全部都是語後聾。什麼是語前聾和語後聾呢?語前聾是指在語言習得之前就有的聽力障礙,一般可能是先天異常或是在嬰兒時期就有的聽覺損失;在學會語言之後出現的聽力障礙叫語後聾,多見於成人。二者的區別即在於聽力損失之前是否進行了語言學習,這個區別決定了兩種患者不同的治療方式和語言矯正手段。
  • 為何我家孩子被查出「聽力障礙」?早期這些現象,家長們別不在意
    胎兒排畸查不到聽力問題,能目前為止,對新生兒聽力障礙最有效的幹預措施就是:新生兒聽力篩查。因此,2010年衛生部正式將新生兒聽力篩查列為新生兒常規檢查,並實行。醫院會在新生兒出生3~5天做聽力篩查,如果沒有通過,也並不能代表寶寶就有聽力障礙。
  • 聽力障礙為何得不到重視?
    也許有的家長看到題目就充滿了吐槽的欲望:孩子聽力有問題,我們當父母的能不知道嗎?不要奇怪,很多孩子的耳朵還真就沒有得到家長一視同仁的重視。當孩子說話晚、發音不準時,你們會想到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大概聽覺不會在第一批的考慮範疇裡吧?
  • 足反射療法治好聽力障礙?研究團隊:願更多「被試」得到驗證
    小雨出生後,曾連續三次未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後被診斷為雙耳中度聽力障礙。這不僅僅意味著小雨可能成為聾患兒,她還很可能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好好說話。小雨的情況屬雙耳聽覺神經和細胞功能異常所致。南充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耳鼻喉科聽力中心博士李蓓說,對於先天性聽力障礙患兒,聽力是不可逆轉的。
  • 奉節:366名貧困聽力障礙人士重回有聲世界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4日11時35分訊(通訊員 謝模燕 陽薔)「真沒想到我這麼大年紀了還能重獲聽力,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太感謝政府了……」近日,家住重慶市奉節縣青蓮鎮新廟村現年78歲失聰12年的李傳詩老人,在該縣開展的持證貧困聽力殘疾人免費適配助聽器活動中重回有聲世界,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 聽力障礙帶來的和普通版語言發育遲緩的差別在哪裡?會更嚴重嗎?
    小編這位朋友最後還是選擇到醫院給孩子進行全面檢查,結果一出來全家都傻眼了,孩子居然患有輕度聽力障礙。朋友跟我打電話時說「難怪總感覺孩子不聽話,平時夫妻倆說十句孩子能聽到兩句然後照做就不錯了。可我不明白孩子出生時聽力沒問題,怎麼長著長著就聾了呢?」
  • YOLOv5的妙用:學習手語,幫助聽力障礙群體
    選自Medium作者:David Lee機器之心編譯編輯:魔王、杜偉計算機視覺可以學習美式手語,進而幫助聽力障礙群體嗎?數據科學家 David Lee 用一個項目給出了答案。
  • 有聽力及言語障礙的持證考生可免考2021年初中學考英語聽說機考
    有聽力及言語障礙的持證考生可免考2021年初中學考英語聽說機考 本站發表時間:[2020-12-17]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李祺瑤凡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制發的《北京通·殘疾人服務一卡通》(以下統稱「殘疾人證」)的聽力、言語殘疾考生或聽力言語多重殘疾考生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時
  • 遊樂谷禁止聽力障礙者遊玩,景區:你聽不見,不安全
    因為我們是聽力障礙患者,大連棠梨樂遊谷拒絕我們的理由是你聽不見,不安全。請問你們大連棠梨樂遊谷對聽不見的定義是什麼?既然不準聽力障礙患者人群入園,為何網上公示與現實不符?希望大家關注弱勢群體維權,也希望相關部門幫助我們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