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漢書·揚雄傳》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是諸葛亮對子孫後代的期望,也是他一生立身處世的寫照;
莊子在淡泊清貧的生活和在常人看來千載難逢的發達機遇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並留下了「吾將曳尾於塗中」的千古名句;
陶淵明因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丟下一句「豈能為五鬥米折腰!」
辭官還鄉,還在返鄉路上作了首《歸去來兮辭》慶祝自己脫離束縛。
一個人須淡泊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錢公良測語·導儒》
莊子是楚莊王后裔,後因戰亂遷至宋國。 他生活困頓,卻鄙棄權勢名利,始終保持獨立的人格。莊子和惠子是多年的好朋友。
那一年,惠施在梁國作了宰相,莊子想去見見這位好朋友。有人對惠子說:「莊子這次來,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啊!」
惠子信以為,派人在國中搜尋了三天三夜,欲阻止莊子前來。有一天,莊子突然來到惠子的官邸拜見惠子。
惠子開門見山地詢問莊子這次來訪的目的。莊子知道惠子的疑慮,於是給惠子講了一個故事。
莊子說:
「南方有隻鳳凰。這鳳凰從南海飛向北海,非梧桐不棲,非竹子的果子不食,非甜美的泉水不飲。有一次,一隻貓頭鷹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隻腐爛的老鼠,恰巧鳳凰從頭頂飛過。貓頭鷹急忙護住腐鼠,憤怒地大喝一聲:『嚇!你也想來吃鼠肉嗎?』鳳凰鄙視著貓頭鷹,哈哈大笑,揚長而去。老朋友,現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國來嚇我嗎?」
莊子的這個故事一講完,惠子頓時羞愧無語。在莊子看來,無論權勢有多大,對於他而言都只是「腐爛的老鼠「!
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蔡鍔集·序及按語》
萊特兄弟,即維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是美國發明家。1903年他們成功地完成首次飛行試驗後,兄弟兩人名揚全球。
雖然成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們卻完全沒把聲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寫自傳,不參加無意義的宴會,也從不接待新聞記者。
有一次,一位記者要求哥哥維爾伯發表講話,維爾伯回答說:「先生,你知道嗎,鸚鵡喜歡叫得呱呱響,但是它卻怎麼也飛不高。」
還有一回是弟弟奧維爾的故事。奧維爾和姐姐一起用餐,吃到一半,奧維爾順手從口袋摸出一條紅絲帶擦嘴,姐姐看見了問他:「哪來的手帕這麼漂亮?」
奧維爾毫不在意地說:「哦,這是法國政府發給我的榮譽獎章,剛剛嘴巴沾油沒手帕用,我就拿來擦嘴了。」
修身以寡慾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
居裡夫人的一生就是這句話最好的寫照,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但卻從不因此而陶醉。
居裡夫人的一位朋友曾應邀到她家裡做客,走進屋裡竟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家協會剛剛授予她的一枚金質獎章,不禁大吃一驚。
居裡夫人卻笑著回應:
「我就想讓孩子們從小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決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淡泊榮譽的品德使居裡夫人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也激勵了無數的女性從事科研事業。
志不行,顧祿位如錙銖;道不同,視富貴如土芥。——《宋史·隱逸列傳》
當代大學者錢鍾書,終生淡泊名利,甘於寂寞。
他謝絕所有新聞媒體的採訪,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的記者,曾千方百計想衝破錢鍾書的防線。
最後還是不無遺憾地對全國觀眾宣告:錢鍾書先生堅決不接受採訪,我們只能尊重他的意見。
80年代,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特邀錢鍾書去講學,每周只需錢鍾書講40分鐘課,一共只講12次,酬金16萬美元。食宿全包,可帶夫人同往。待遇如此豐厚,可是錢鍾書卻拒絕了。
他的著名小說《圍城》發表以後,不僅在國內引起轟動,而且在國外反響也很大。新聞和文學界有很多人想見見他,一睹他的風採,都遭他的婉拒。
有一位布希國女士打電話,說她讀了《圍城》探測切想見他。錢鍾書再三婉拒,她仍然執意要見。
錢鍾書幽默地對她說:「如果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一定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
1991年報11月錢鍾書法家80華誕的前夕,家中電話不斷,親朋好友、學者名人、機關團體紛紛要給他祝壽,中國社會科學院要為他開祝壽會、學術討論會,錢鍾書一概堅辭。
「淡」是一種生活哲學,聯繫到我們自身也是一樣。
如今很多人都嚮往大城市的繁華便捷,但其實,追隨自己內心就好,小城鎮自有一份祥和安然。
寬敞的居住空間,較低的生活成本,充足的時間陪伴親友,都是最寶貴最值得珍惜的。
看淡名利,隨遇而安;看淡榮辱,雲淡風輕;看淡得失,一切隨緣;淡泊交友,細水長流。
守一顆淡泊之心,擁一份淡然之美,願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淡定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