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很多,葉子可用來包粽子,卻不知種子價值高,今50一斤

2021-01-19 惠農解讀

農村中的野生植株有很多,它們生長在山林中,看上去很是普通,農民也不會高看一眼,也就等它們開花結果時才會特意欣賞一番,不然就是直接帶回家裡栽種。不過在困難年間,農民也會去山林中尋找野菜食用,很多野草嫩莖都可食用,其味道比較獨特,焯水後就能食用,口感各有不同,且其營養比較多,因此也有人將其賣到市場中。今天要說的這種野草,如今一斤50元,在市場上成了稀罕物,它就是羊藿七。

一、特性

可能不少人都沒聽過它的名字,其實它在農村中一直不起眼,過去一直被忽略。當然,羊藿七的學名叫做杜若,是一種多年生的植株,莖稈直立存在,沒有分枝,其高度為30-80cm,葉片呈現橢圓形,其長度為10-30cm,寬度為3-7cm,頂端長而尖,沒有柔毛,不過上端比較粗糙,沒有葉柄。

每年的6-7月份就會開花,花序長度為15-30cm,花梗長度為5mm,無毛,它的花瓣為白色,呈現出倒卵形,而在8-10月份就會長出果實,果皮為黑色,裡面有多個種子,種子顏色為灰紫色。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羊藿七的身影,比如說福建、湖北、廣西、浙江、四川等,路兩邊、山谷裡、林地中、庭院前後總能看到它的身影。一般在1200米以下的山林中存在,對環境的適應性強。

當然,羊藿七也有很多別稱,比如說玉米七,至於為何叫這個名字,還因它整體看上去如同玉米一樣,很多人都會將其錯認;也有人稱它為竹葉蓮、竹葉知母,至於為何,還因羊藿七的葉子如同竹葉一樣;它也被稱之為山姜、地藕,這是因它的花瓣如同姜花,而根莖又和蓮藕相似,因此才有這樣的名稱。

二、價值

過去農村條件並不是太好,因此農村娃沒有玩具可以擺弄,很多人則是去農田裡尋找野草當玩具,比如說蒼耳、狗尾巴草、柳枝條等。其實羊藿七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野草,它的果實和薏仁比較相似,男孩子將其採摘下來後,就會當成彈弓彈射,女孩子則是將其串起來,編織成手鍊,看上去別有一番樂趣。

當然,羊藿七也有一定的食用藥用效果,特別是在藥用功效上,它可很好的理氣,也能消腫止痛,還可對毒蛇叮咬有抑制效果,正因它的藥用價值高,因此藥材價格也在持續上漲中,目前已賣出了50元一斤,即便是這樣依舊不是太好買。

羊藿七的葉子也有價值,那就是可用來包粽子,且香味比較濃鬱,不比市面上常見的粽葉差,粽子吃起來也能起到加分作用,只是這種食用方式並不常見,很多人都沒吃過。

這幾年裡,隨著羊藿七價格的上漲,也有很多人關注它,不少人也進行了人工種植,羊藿七的管理還算容易,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注意好多澆水,別有積水就行,等成熟後採挖,曬乾即可賣到市場中,大家咋看?

相關焦點

  • 鄉下這種植物,把它種地裡,葉子曬乾成菜種子榨油,價值高
    在農村有這樣一種植物,它的葉子有刺或者有特殊特殊味道,導致羊都不吃,但是農民卻把它種植在田地裡,細心養護,到了秋季還採摘它的葉子來做菜,這正是秋季田間難得的野味兒,城裡人吃不到。不僅如此,這種植物的種子可是上等的油料,深秋時節採摘回來晾乾摔打出種子,用來榨油香噴噴。
  • 你們那邊是用什麼包粽子的呢?五花八門的粽子植物!顛覆你的思想
    端午節想必大家都吃了不少粽子吧。 那麼你們那裡是用什麼植物的葉子包粽子的呢? 我國地大物博,各地風俗習慣有所差異,就連小小的一張粽子葉,在我國各地使用的種類都不盡相同,它一般是蘆葦葉、箬葉、桂竹葉、月桃葉、芭蕉葉、荷葉、粽巴葉、竹筍殼等的葉子。 可以用來包粽子的葉子,有哪些特點?
  • 聽名字很霸氣,種子50元一斤,根莖才是稀罕貨,常有人到處求購
    虎尾輪名字一聽就是霸氣,似乎跟老虎有一些淵源,但卻沒有一絲關係。虎尾輪又叫狐狸尾、貓尾草、老虎尾、統天草、大本山青、古錢窗草、鐵金鐧、狗尾射,這些名字都有一個共性,都是用來描述虎尾輪這種植物外形特點的,虎尾輪開花的時候直立而上就像是一條貓尾巴那樣,所以才有了以上這些動物尾巴來形容的名字。這虎尾輪名字之多,也反應了一點,在民間用途十分廣泛!
  • 這草藥,既可包粽子,又可治腎炎腸炎
    快到粽子節了,包粽子的葉子,一般人都會認為是葦葉和箬葉,但在南方,卻有一種草藥葉子,是包粽子的妙品。這個草藥名叫蛤蔞,走到蛤蔞的地盤,千萬別學外國人打招呼,要不然,它會以為你在叫它呢! 又名假蒟,山蔞,產於中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及西藏(墨脫)各省區。生於林下或村旁溼地上。
  • 端午節將至,分享幾種包粽子的葉子,你們家最常用的是哪一種?
    端午節將至,分享幾種包粽子的葉子,你們家最常用的是哪一種?端午節越來越近了,你們家準備好包粽子了嗎?每年我們家都會包上一些粽子,端午節這天吃,吃不完的還可以放到冰箱裡冷凍起來,隨吃隨拿,可方便了。很多人喜歡去超市買已經包好的,其實過端午節,最重要的不就是儀式感嗎?我還是覺得自己在家包粽子比較好。包粽子必不可少的,除了糯米之外,就是粽葉了,沒有粽葉可是做不成粽子的。雖然都叫粽葉,但是粽葉也是很多種的,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常見的幾種做粽葉的葉子,看看你們家喜歡用的是哪一種呢?
  • 原來竹葉不是用來做粽子的,葉子餃子更香更健康,一次吃五個
    在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放風箏,喝雄黃酒,避毒……是隨著現代社會步伐的加快,人們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以吃粽子為例,有的人喜歡做粽子,有的人喜歡買粽子,雖然他們都是粽子,但他們有不同的含義,畢竟看著好看的粽子,心裡不禁有種成就感。原來竹葉不是用來做粽子的,葉子餃子更香更健康,一次吃五個。我們來談談做粽子的葉子。
  • 南方1種竹葉,葉大如手掌,端午節成稀罕貨,1片葉子2毛,啥用途
    每年端午節,在我國南方很多地區依然還有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其中說到包粽子,就少不了「粽葉」。而在南方有一種竹葉,葉子非常的肥大,每一片葉子都有手掌般大小,到了端午節就成為了稀罕貨,在市面上更是能賣到2毛錢一片並且每年還大量出口日韓,那它都有啥用途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不愛吃粽子?那這些用葉子包起來的食物怎麼樣?
    端午關鍵字不離粽子、粽子、還有粽子……經常聽朋友提起,每年端午都有各路親朋好友送的粽子,其實根本都不愛吃!(尤其是當只吃甜粽的北方朋友收到了南方朋友心意滿滿的鹹蛋肉粽的時候……)端午節不愛吃粽子,又覺得過節總得吃點什麼?經過一陣搜羅和不恥下問,小編發現,糯米和葉子是絕配。
  • 鄉間常見的一種野菜,是包餃子的好材料,一斤賣八元,還能入藥!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鄉間非常常見的野菜就是一個成功逆襲的例子,這種野菜名字叫做地菜,有些地方也把它叫做薺菜,相信大家都吃過薺菜餡兒的餃子,所以這種野菜最常見的使用方法就是用來包餃子,是包餃子的好材料。薺菜是一種一年生或者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植物和葉子都是緊貼著地面生長的,四月份過了以後,就會從底部開始慢慢長出新的草葉出來,不過這個時候的薺菜已經老了,沒有什麼食用價值了。人們一般會選擇在三月的時候採摘薺菜吃,很多地方也有用地菜來煮雞蛋吃的習俗,因為三月份的時候,它的葉子最嫩,吃起來口感最好。
  • 這草藥包粽子極香!葉治腎炎腸炎,果穗可治胃痛!
    快到粽子節了,包粽子的葉子,一般人都會認為是葦葉和箬葉,但在南方,卻有一種草藥葉子,是包粽子的妙品。 這個草藥名叫蛤蔞,走到蛤蔞的地盤,千萬別學外國人打招呼,要不然,它會以為你在叫它呢!下痢日久,可由實轉虛或虛實夾雜。無論實症或虛症,這個方子裡鮮牛乳是正宗的鮮奶,性味平和,潤腸的作用很強。採用了半斤的用量。蓽撥是熱性的,能驅風散寒行氣暖胃,用量僅為三錢。兩者合用,無論在溼熱或寒溼情況,亦或虛實夾雜情況,都具有很好的調理胃腸作用。在久痢身體虛了的情況下更適合。
  • 有小販來農村裡3元一斤收購桑樹葉子,是用來幹什麼呢?
    農村有小販,以三元一斤收購桑樹葉子,這個價格不貴,很公道,藥店裡面都是要40多元一斤。桑葉分為兩種,一種是青桑葉,另一種是霜桑葉,兩種桑葉都有不同的作用。青桑葉,就是春天到秋天之間採摘新鮮的桑葉,主要用途,是用來作為養蠶的飼料。
  • 端午論粽(下)沒有端午的粽子
    那天在吉隆坡吃早飯,發現有一種粽子模樣的東西,個頭不大,樹葉包得挺鬆散,打開來後有股米酒香氣。當時不知道它的名字,《食行紀·馬來西亞的椰漿飯》發布後,有讀者留言說它叫 Tapai,是馬來西亞的傳統小吃。
  • 端午粽子論(下)
    每逢媽媽都會包一堆粽子,用糯竹葉和糯米包白米餃子,還加紅棗和綠豆做調料。北方粽子無味,蘸糖吃。媽媽的手藝不錯,餃子很漂亮,尖尖長且對稱,味道不錯。不過,我對粽子的接受度不高,因為大多數人從小就不喜歡吃糖果。在長大之後,我走到很遠的地方,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粽子。
  • 粽子皮只能用蘆葦?你見過「豹紋」皮的粽子麼
    )是禾本科蘆葦屬的多年生植物,產全球;葉片長約40釐米,寬約10釐米;稈可作造紙原料或編席織簾材料;莖、葉嫩時可作飼料。蘆葦的根狀莖特別發達,生性喜水,自然生境中能快速繁殖,形成連片的蘆葦蕩,既能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又是鳥兒們良好的棲身之地。自然原野的蘆葦葉是南北通用的包粽子的葉子。
  • 我國傳統食品,端午節必吃,歷史悠久的粽子
    粽子是我們這個民族很多慶祝節日的傳統食物裡面的一個,這個粽子存在過的日子已經非常的久遠了,就在春秋時候,就早已經有了,粽子中午開始是用來紀念我們的祖先或者是祭拜神明用的。一直是到了晉朝那個年代,這一樣好吃的食物才成了人們過端午節時候都要吃的一樣食物。
  • 想種箬竹趁現在,土裡埋下竹鞭,來年箬葉滿枝,一起包粽子!
    其實很久以前就有花友問過花花粽子葉是來源於什麼植物的,因為一到了端午節的時候不僅粽子漲價,就連粽子葉也漲了很多,所以很多花友都想在家裡種一棵這種植物,這樣想吃粽子的時候摘下幾片葉子來就可以啦!雖然過端午節吃粽子是所有中國人都會有的習俗,但是各地包粽子的材料卻是不統一的。
  • 硬核包粽子秘訣大公開,和孩子一起包粽子感受端午節傳統文化吧!
    那怎麼樣才能包出小巧玲瓏又好吃的粽子呢?下面欣媽就從準備材料到包的手法一一給大家講解清楚。首先準備好需要的材料:粽葉兩捆,糯米三斤,五花肉一斤,綠豆一斤,紅豆沙300克,棉線一捆。這些都是已經處理過的材料。具體怎麼處理呢?我給大家說一下。
  • 農村的香椿樹,很多人只知香椿芽好吃,卻不知它的果實才用處極大
    對於農村的香椿樹應該是人盡皆知的,特別是現在這個時節香椿芽正是吃的大好時候,喜歡的香椿芽的朋友大概也都嘗到了新鮮的味道,這些都是大家普遍知道香椿的好處,但是很多人不知香椿還能開花結果,不知香椿的果實用處極大,今日大家就來了解一下農村的香椿子有何用途吧!
  • 聽說樹葉可以包粽子!你們吃過嗎?
    聽我的婆婆講,採這種檞葉也是需要技巧的,採太嫩的葉子,包粽子的時候容易破,沒有韌性;採太老的葉子呢,包出來的粽子又沒有清香味,不好吃!所以呢,採檞葉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不老不嫩的,比較完整的那種葉子。這樣的葉子包粽子的時候好包,煮熟了之後,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 廣西客家人包的粽子,朋友都說沒見過,更有朋友說粽子不好看
    所以,後來這一天就成為了端午節,專門用來紀念屈原。二、端午叨叨年年歲歲過端午,歲歲年年粽飄香。又到一年端午節,在廣西老家,我們不叫端午節,稱五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是當地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每年端午節媽媽都會提前準備20斤糯米包粽子,自己吃或提著走親戚,家鄉的客家人都是包這種長方大肉粽,煮熟後一個就有1斤多點。很多人應該沒看過這種粽子,一般都是包錐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