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定的清朝「戰爭罪犯」,此人最無恥,竟騙自己親爹上吊

2020-12-17 騰訊網

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啟程和小編一起了解歷史吧!

公元1900年5月28日,以當時的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打著鎮壓義和團之名義悍然武裝侵略中國。

裝備精良的約五萬八國聯軍聲勢浩大的入侵天津衛,僅數月的時間,就攻陷天津,幾天時間,北京城淪陷,慈禧和光緒皇帝倉皇出逃。八國聯軍入北京城後,解除了義和團對東交民巷和西什庫教堂的圍攻,義和團被迫退出北京。在慈禧太后在流亡途中,指定李鴻章為與列強議和全權代表,發布徹底剷除義和團的命令。12月22日,英、俄、德、美、法、日、意、奧以及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十一國公使聯合向奕劻、李鴻章遞交《議和大綱》十二條。清政府同意接受,並接受了列強要求處死的十二人名單,即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莊親王載勳、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書趙舒翹、山西巡撫毓賢、禮部尚書啟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大學士徐桐、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剛毅、四川總督李秉衡、陝甘提督董福祥。

十一國提交的要求處死的十二人名單中,其中有三個已經死了:剛毅在西安就憂病而死了;李秉衡在戰敗以後,就服毒自盡了;徐桐一聽說洋人進京,慌亂中上吊了。

而剩下的九個人當中,刑部左侍郎徐承煜這個人,就可以用欺君弒父、"梟獍"來形容。"梟"為食母之鳥,"獍"為食父之獸,拿來形容徐承煜,最是貼切不過。

徐承煜因為強烈支持義和拳,所以被聯軍定為「戰爭罪犯」。當聯軍侵入北京城,

慈禧攜光緒帝倉皇西逃時,徐承煜的老爹徐桐沒有來得及跟上兩宮西逃。而他此時已經官拜體仁閣大學士,正一品的國級領導,當他看到滿城投降的幡旗,頑固的徐桐認為這是奇恥大辱,需要遵循儒家的"君辱臣死"之道義,於是讓家裡的僕人在大廳正梁上結了兩個繩套,叫來了三兒子刑部左侍郎喚徐承煜,要求他和自己一同殉國。他對兒子誠懇悲涼地說,我是國家重臣,國家遭受這樣的災難,理應為國殉節。說完便看了三兒子徐承煜幾眼。徐承煜身為刑部左侍郎,怎麼可能聽不懂自己老爹說的什麼意思呢?於是便對著老爹慷慨陳詞說,老爹您放心,這是你這一生的大事,兒子我陪您一起上路就是了。於是徐承煜將老爹扶上踏腳的凳子,徐桐踮起腳,將白髮蒼蒼的腦袋伸入繩套,兩眼卻還望著右邊的三兒子徐承煜,這是期待父子同時畢命的樣子。徐承煜很是無奈,只好再次誠懇表態:爹,兒子一定陪你到泉下!說著就立刻把徐桐踮腳的凳子抽了成就了他老父的"大節"。而他自己,卻脫去二品服色的官袍,換上一身短裝,偷偷地跑了。

此時的北京城早就已經被八國聯軍所控制,徐承煜一出巷口,就被日本軍人抓住了。第二年正月,和議之後,日本人設宴招待了徐承煜,他看日本人如此的客氣,就認為自己會被釋放,大為興奮,等到聽說明天自己就會被處死,顏色大變,直喊冤枉,一直折騰到第二天,行刑時已經神智昏迷。就這樣他和他父親的學生啟秀一起,被朝廷斬於菜市口。

對於他的死,不少人說是罪有應得,天道輪迴,就連從來不在背後說人長短的文淵閣大學士王文韶都忍不住在慈禧面前狠狠地刻薄了徐承煜。半年前,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大臣袁昶和許景澄就死於徐承煜之手,臨刑前卻都能神色安詳,慷慨赴死。袁、許二人之死,舉國稱冤,唯監斬的徐承煜,洋洋頗自得。所以等到徐承煜棄市菜市口時,人都道"天道好還",當初他監斬袁、許,何等得意,誰想到,曾幾何時,當日侍侯袁許兩位的劊子手,今天又來侍侯他?而他父親徐桐,雖然頑固庸暗,但國難當頭,能以身而殉,畢竟大節無虧;他卻一邊騙老父自盡,一邊苟且偷生,簡直就是毫無心肝!

隨風來,隨風去。回憶往事,歷史的記憶揮之不去。今天的歷史之旅到此結束了,期待與大家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清朝時期,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當時清朝的先進武器怎麼不用?
    18世紀末,清朝國力逐漸衰微,最後成為歷史。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爆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次以鎮壓義和團為名發動的八國聯軍,實際上是想瓜分清朝,這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在這場戰爭中,皇家園林圓明園也遭到了破壞。同時,侵華戰爭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災難。八軍兵力達五萬人,裝備精良。同年8月14日,北京城被攻陷。八國聯軍甚至直接衝進紫禁城,拍下皇帝的龍椅。
  • 清朝的財政收入是歷朝之最,為何有百姓幫助八國聯軍侵華呢?
    如果光看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清朝後期,特別是大清滅亡前幾年,清朝確實很富有。因為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一度突破至一億、兩億兩白銀,到清朝滅亡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已經突破三億之數。在封建朝代中,晚清政府的收入確實達到頂峰。
  • 高考熱點——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義和團運動19世紀末,隨著列強侵略的加劇、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日益高漲,終於匯集成席捲中國北部的義和團運動。義和團原是民間結社組織。2.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6月,帝國主義列強組成聯軍,藉口鎮壓義和團,發動侵略戰爭。他們從天津進犯北京,攻陷北京後,八國聯軍在北京被允許公開搶劫三日。中國「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
  • 清朝末期,東南互保坐擁10省兵力,為什麼對八國聯軍侵華視而不見
    引言1900年5月,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的口號大舉入侵。清軍和義和團在京畿附近與八國聯軍交手,最終慘敗,列強攻入紫禁城,慈禧被迫西逃。打不過洋人不奇怪,奇怪的是東南互保坐擁10省兵力的諸侯,為何對洋人入侵視而不見。
  • 老照片還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對清朝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瓜分和掠奪...
    1900年春,隨著義和團不斷地發展壯大,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為藉口點燃了侵華戰爭的導火索,此後對清朝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瓜分和掠奪。 接下來的一組照片反應了當時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真實場景。 圖1:
  • 八國聯軍進北京,也談清朝火器的發展
    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自1900年的5月份起,以保護各國使館、剿除義和團為名,逐步增兵,聯軍強佔火天津老龍頭,在攻陷大沽口炮臺後,自天津出發,於8月14日攻入北京城。其間在6月21日,清政府正式向十一國宣戰,並對斬殺行為進行懸賞。
  •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太后調動全國力量,有取勝的機會嗎?
    當年慈禧太后一時衝動對外國列強同時宣戰,結果造成八國聯軍侵華,京津淪陷,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匆匆的逃亡西安,最後籤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次戰爭,清朝的失敗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一方面是當時的中外差距太大、且慈禧太后意志不堅定,另一方面是八國聯軍僅與清朝在京津的軍隊作戰,而不是整個大清國。
  • 八國聯軍侵華,近在咫尺掌握兵權的袁世凱,為何袖手旁觀?
    八國聯軍打到北京,不僅僅是袁世凱按兵不動沒有及時支援,而李鴻章和張之洞這些封疆大吏,也在大清面對如此困局之時,搞出來一個所謂的東南互保。沒有對慈禧太后等大清掌權者進行有效且及時的支援,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現象。
  • 如果秦始皇的部隊放在清朝末期,能打敗八國聯軍麼?戰況會怎樣?
    時空跨越2000年,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和八國聯軍發生戰爭的並不是清王朝而是秦朝的話,那麼歷史是否會被扭轉?在這裡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但是在做假設之前,我們需要把雙方之間的底牌給摸清楚。換句話來說,當時的八國聯軍究竟有著怎樣的底牌?而秦軍又有著怎樣的底牌?
  • 侵華八國聯軍的英軍中居然有一支800人的華人部隊?
    八國聯軍前後共投入5萬多人,其中英軍1.2萬餘人,多為從印度殖民地遠調而來的印度軍隊,另有部分澳大利亞派遣軍。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英軍作戰主力竟是人數約為800人的華人部隊!咋回子事?1898年,英國以發動戰爭恐嚇清政府籤訂中英《租威海衛專條》,強租威海衛,威海衛由此成為英國的遠東海軍基地。
  • 勿忘歷史警鐘長鳴:八國聯軍究竟是哪八國?主要罪行有哪些?
    八國聯軍即: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俄國口訣:俄德法美日奧意英——餓的話,每日熬一鷹八國聯軍侵華戰爭(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
  • 清朝晚期,八國聯軍攻打紫禁城,為什麼民眾都來幫聯軍搬梯子?
    在中華民族近代史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可謂是最恥辱的一筆。當年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一開始聯軍人數才不足2萬,竟然就把擁有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更令人奇怪的現象是,不但百姓沒有拼死相搏,相反他們成了八國聯軍的領路人和糧食運輸隊。難道他們不愛國嗎?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八國聯軍兵臨北京城,百姓在幹啥?史學家:興高採烈幫外敵搬炮彈
    在近代中國發展的歷程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可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在這場戰爭之內,列強們攻進了北京,並對人民和政府實行了無情的侵略與鎮壓。可以說,對於整個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而言,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出現都是一場劫難。
  • 八國聯軍侵華後,德國最先道歉並歸還文物,唯獨此國拒絕認錯
    鴉片戰爭後,清朝戰敗,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地位加入了世界政治經濟體系,這也讓世界列強們看出貌似地大物博,經濟軍事發達的大清帝國只不過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都想要侵略中國謀取利益。即便如此很多封建官僚們仍然認為,洋人的東西有的是「奇技淫巧」不能學,或是不如自己而不必學。
  • 八國聯軍侵華時,老百姓扶梯子運彈藥?史學家:的確如此
    有人指出,此時的北京民眾,不但沒有一起抵禦侵略者,還幫八國聯軍扶梯子運彈藥,聽起來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但史學家也表示,這就是歷史事實。在八國聯軍還在攻打天津時,不少民眾便受聯軍僱用,用獨輪車幫助聯軍運送糧食、彈藥等軍備物資。有英國士兵回憶到:「當地百姓主動為聯軍提供了降暑的冰塊……作戰指揮部需要的房屋也是民眾自發提供。」
  • 為什麼清朝動輒幾十萬大軍,卻打不過八國聯軍兩三萬人?
    第三,降維打擊最可怕的結果,就是潰散。兩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往往備戰多月,結果敵人軍艦上的大炮一轟,再堅固的工事都沒用,再多的軍隊立刻就會潰散,敵人的陸軍往往不死一人,不費一彈就拿下城池。但是,具體說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話,那問題就有點複雜了。
  • 八國聯軍佔領清軍武器庫,一看裡面的武器,汗都下來了
    對於清朝的印象,大多都是孱弱落後,固步自封,不願意接受西方的現代化工業的革命,無法與西方各國相匹敵,最後落得備受欺辱,割地賠款。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清軍被打的潰不成軍,節節敗退,大家都認為是當時的清政府武器落後的原因,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八國聯軍侵華,各地督撫抗旨不遵拒絕北上勤王,慈禧:該賞!
    其中1900年的那次,就是著名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 那次事件讓腐朽的滿清政府僅剩的顏面徹底喪失,入侵的外國軍隊輕鬆打進北京城,還攻入了皇宮,不過慈禧老太后跑得更快,早就帶著一幫人馬一路往西逃到了西安。
  • 清朝末期八國侵華,國民到底有多愚昧?不但不反抗還幫助洋人侵華
    以當時的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八國聯軍,得侵略,給普通的老百姓帶了苦難,將老百姓推入了水深火熱的災難中。八國聯軍,先是佔領了天津,後又佔領了北京,打進中國的時候,對我們普通的百姓進行了野蠻的洗劫和屠殺。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有七個國家贊同瓜分中國,但是美國卻很反對!
    八個國家對秦王朝製造了一場慘絕人寰的侵華戰爭,這次戰爭中當然是以清王朝戰敗結束,有七個國家贊同瓜分中國,但是美國卻很反對!你知道為什麼嗎?1900年5月28日,英、法、美、俄、德、日、意、奧這八個國家對清王朝開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此次戰爭的導火線就是清政府十分反感的義和團運動,清王朝鎮壓不成,最終八國以鎮壓義和團的名義對中國進行瓜分以及掠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