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病毒的宿主,自身卻能完全免疫?真相讓科學家摸不著頭腦!

2020-12-17 愛尚寵物星球

蝙蝠是病毒的宿主,自身卻能完全免疫?真相讓科學家摸不著頭腦!

近幾個月的疫情,把"蝙蝠"送上了風口浪尖,因此很多人都非常痛恨蝙蝠,甚至有很多網友呼籲要消滅蝙蝠的方式來阻止疫情的發生,但是大家都沒有想過,如果消滅蝙蝠這樣會影響生態穩定的。如果你要強行對蝙蝠種群進行滅絕性的傷害的話,這種事情是會陷入"死循環"的。因為蝙蝠種群中並非所有的個體都攜帶致病性病毒,人類如果對蝙蝠進行趕盡殺絕,是會造成更多易感蝙蝠的產生,病毒分布範圍的擴散。

用消滅蝙蝠的方式來阻止病毒的感染是不切實際的,這種方法不僅僅不能控制病毒的傳播,還會增加病毒的傳播,因為蝙蝠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上百萬年甚至是千萬年了,在食物鏈和生態系統中都是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人們總是因為出現一些天災人禍的時候就將其原因都怪罪在某一種動物的身上,其中這都是很自私的行為。

據科學家對蝙蝠的結構和生活習性的研究,會發現蝙蝠之所以能夠攜帶多種病毒還安然無恙,原因是可以歸納為它的飛行和它的免疫系統,蝙蝠因為長時間的飛行,它的基因和進化都會出現變異,蝙蝠的免疫系統也不同於其他的生物。

蝙蝠是所有生物裡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全世界各地都有蝙蝠,一個小山洞裡或許就會存在一萬多隻蝙蝠,蝙蝠的繁殖速度也非常的快,蝙蝠在長時間飛行的時候,身體會產生非常多的熱量,導致身體升溫,高溫是可以抑制病毒的生長,甚至還可以殺死這些病毒,所以即使蝙蝠是病毒的宿主,但是蝙蝠自身卻是安全的。

另外蝙蝠其實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所以病毒很難會自己傳播到人類中去,傳播途徑一般都是都過果子狸和竹鼠等作為中間傳播者進行,所以想要控制病毒的傳播,人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約束自己,拒絕吃野味,這樣做才能真的的控制病毒。

有不少的網友都好奇這次疫情爆發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關於起源地也是全世界正在爭議的一個話題,有很多國家都認為這個病毒是起源是我們中國,當然也有不少的國家認為這次疫情的起源是美國。因為現在美國的流感也是在2019年10月份左右爆發的,到現在為止,美國因為流感死亡的人數已經有一萬多人了,並且他們國家現在疫情還是非常嚴重的,已經達到了136萬多人確診,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了。

"全世界沒想到中國花了兩個月就控制住疫情了,包括我自己"這是張宏醫生說的話,張宏醫生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其實從這一次的疫情也看出了中國的強大,對抗疫情大家都是非常團結的,也是這一次的病毒也人們開始了解到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所以要更加愛惜和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相關焦點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卻不會生病?科學家:蝙蝠有「超級免疫力」
    毫無疑問,蝙蝠這種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們已經在200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多達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多達500種,一隻蝙蝠攜帶的病毒就多達100種。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馬爾堡病毒、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蝙蝠。
  • 為什麼說蝙蝠是病毒的最好宿主
    到目前為止,蝙蝠不僅僅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還是狂犬病毒、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等致命疾病的天然宿主。蝙蝠佔所有哺乳動物物種的20%,而且壽命超長,有些蝙蝠甚至能活到40歲。更重要的是,除了南極洲以外,蝙蝠分布在大陸各地,它們的翅膀也賦予了它們能夠把病毒傳播到四面八方的能力,而且它們還是密集的群居,日常可以交換身上的病毒。
  • 為何蝙蝠具有攜帶傳播傳染病毒的能力?自身卻不被病毒傷害|科學
    根據科學家研究,世界上所有傳染病病毒都都能夠從蝙蝠身上提取到,例如:SARS、伊波拉、尼帕、HENDRA、馬爾堡等等,他們都是世界上最毒的傳染病病毒。要想了解病毒如何被傳播,就得先了解蝙蝠的生活習性、日常作息以及飲食習慣。經過觀察發現蝙蝠也是群居性哺乳動物,不同種類的蝙蝠能夠和諧共居一穴。
  • 約6500萬年的適應性進化讓蝙蝠成為很好的動物宿主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代小佩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的病毒很多。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的亨德拉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的尼帕病毒和Tioman病毒,以及後來的SARS、MERS、新型冠狀病毒等等不一而足。
  • 「死神」蝙蝠是如何與病毒共舞的?
    該校綜合生物學系教授Mike Boots介紹道:「很多病毒起源於蝙蝠,這並不是隨機事件。由於蝙蝠與我們的關係並不密切,因此它們不可能會攜帶很多人類病毒。然而,在作為病毒的宿主方面,蝙蝠很可能是一個極其特別的物種。」這項研究不但揭示了蝙蝠自身如何抵抗病毒的傷害,還描述了另一個驚人的過程:蝙蝠的免疫系統驅動了病毒毒性的不斷增強,對人類健康造成更大威脅。
  • 病毒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殺死宿主還是和宿主共生?
    應該是共生,就目前新冠病毒而言,個人認為人類只是駕馭不了它,所以沒法共生。但是蝙蝠這些可以,所以他能和蝙蝠他們共生依存。人類把人家的生存空間擠佔(捕食野生動物)了,病毒只能同歸於盡。 太強了,宿主就死完了,太弱了就被宿主殺完了,所以只有那些剛好能平衡的病毒留下來了,所以隨著科技的進步,人的能力變得強大,相應的,超級病毒可能會最終出現。
  • 從蝙蝠到穿山甲,病毒是如何來到人類世界的?
    為何蝙蝠可以與這些病毒長期相安無事?它們就不會生病嗎?得益於它們的超能力。眾所周知,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在飛行中,蝙蝠的體溫可高達40℃。高體溫能減少體內病毒的複製和載量,也淘汰一批因此無法共生的病毒,餘下一些適應高體溫的病毒。
  • 蝙蝠病毒為何如此致命?新冠病毒、SARS、Ebola絕非偶然!
    然而,大量證據已經表明,這些病毒的起源都與蝙蝠密切相關,科學家表示,這絕非巧合! 因此,當蝙蝠身上的病毒進入普通免疫系統的哺乳動物(比如人類)時,這些病毒就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目前,一些蝙蝠已被證明擁有永久免疫的免疫系統,這包括那些被認為是人類最初感染源的蝙蝠。這些蝙蝠可以增強自身對病毒的抵禦能力,它們的體內細胞會對病毒感染產生迅速的反應,最終促使病毒脫離出細胞之外。
  • 新冠病毒和吃蝙蝠有關嗎?生活中見到的蝙蝠會傳染新冠病毒嗎?
    蝙蝠是哺乳動物中攜帶冠狀病毒相對較多的動物,基於以上證據科學家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同時,也有研究證據顯示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具有較高的同源性,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自然或者中間宿主。此外,其他野生動物也有可能攜帶此類冠狀病毒,目前尚未有全面篩查結果的報導。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的深思 為何蝙蝠體內的病毒如此致命?
    2020年2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年來爆發的很多病毒性感染或許都源於蝙蝠,比如SARS、MERS、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及2019-nCoV等,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蝙蝠對病毒的強烈免疫反應或許會促使病毒加速複製,以便病毒能夠跳躍感染具有正常免疫系統的哺乳動物機體中
  • 東西方文化中的蝙蝠象徵意義為何不同,病毒宿主的它為何沒有滅絕
    蝙蝠糞便還是名貴的中藥夜明砂,在《本草綱目》等典籍中記載,蝙蝠的藥效包括治久咳,瘧疾,淋病,驚風,目翳,瘰癧,金瘡等疾病。蝙蝠在清朝和日本時代,都是吉祥的象徵。但是這種觀念在西方文化侵入之後就完全改變了。比如在林正英的恐怖片中,就多次出現蝙蝠的場景。西遊記中都沒出現的蝙蝠精,在葫蘆娃的動畫片中,就出現了蝙蝠精的形象。
  • 從病毒進化角度看,「群體免疫」靠譜嗎?
    既然病毒不想傷害宿主,那為什麼會導致宿主生病呢?實際上這是「自私的基因」作祟。每種生物的基因都希望自身永久延續,宿主不想把能量白給病毒用,更不能容忍病毒在細胞內增殖,就動用免疫系統對付病毒了,最常見的就是炎症。而病毒為了確保自己能安全借宿,也會表達一些毒蛋白對付宿主,使免疫機制不能正常運行,直至細胞裂解、凋亡。
  • 研究揭示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宿主則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STING和MAVS介導的信號通路如何被精確調控?病原體,尤其是病毒,是否操縱這種調控過程?逃逸或拮抗宿主天然免疫,是否有利於病毒自身的複製?這其中的分子機制是什麼?
  • 科學家發現蝙蝠攜帶大量病毒卻不會生病的原因!
    蝙蝠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一種帶有一點邪惡的神秘生物,事實上人類的整個文明中都有蝙蝠的痕跡,因為蝙蝠是自然界中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包括冠狀病毒在內,還有破壞力更強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都來自蝙蝠的傳播,科學家從全世界200種蝙蝠身上發現了4100種不同的病毒,其中各種冠狀病毒就超過
  • 病毒是生物嗎?地球上有多少種病毒?科學家的答案讓人沉默
    其實,一直到今天,病毒究竟是不是生命,科學家們仍然各執一詞,觀點不一。在這裡為大家插一句,我們都知道,在自然界中,蝙蝠是天然的病毒宿主,一隻蝙蝠的體內可以攜帶近百種病毒,它們大多都是RNA病毒,離開宿主沒有辦法生存,必須要進入活細胞內,才可以複製。
  • 這位科學家曾在7年前預測,10年內會有一個來自蝙蝠的烈性病毒出現
    我的答案是,肯定會,但不知道是同一個病毒還是類似的病毒。2013年,又有人問我是否會暴發大規模傳染病,我說幾乎可以肯定,未來10年內會有一個來自蝙蝠的烈性病毒出現。」日前,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教授、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王林發,在未來論壇做了演講。他在蝙蝠來源的新發傳染病領域已工作了25年。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答:我們的體內無時無刻不在保持著低水平的免疫活性,隨時處於備戰狀態,這使得在病毒等外源物入侵時,我們可以及時作出有效的反應,將危險扼殺在初級階段,不像你們人類,一般是在受到感染時才決定開啟免疫應答,這就會有延遲。同時我們體內的免疫應答活性,即使在最危險的時候也不會被過度激發。不是你們人類經常說嗎,殺死患者的不是病毒,而是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
  • 為什麼病毒不會讓它們原來的宿主生病?
    2020年4月7日訊 /生物谷BIOON /——大多數專家認為,導致全球70000多人死亡、130多萬人患病的冠狀病毒很可能起源於蝙蝠。病毒從蝙蝠"跳"到了另一個物種,比如穿山甲,然後又"跳"到了人類。為什麼這種病毒沒有讓蝙蝠或穿山甲生病?事實證明,病毒是複雜的,有時還是致命的。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比人類更自律卻因病毒面臨被「滅族」
    作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給16隻蝙蝠注射了一種叫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的物質,這會令蝙蝠的免疫系統發生短暫反應,好像它們生病了一樣,來看看它們的行為是否會出現變化。樹裡總共有31隻蝙蝠,科學家觀察到,「生病」的蝙蝠-它們的免疫系統誤以為身體出現炎症,所接觸互動的蝙蝠比健康的同伴少大約四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