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養生,手上的這個穴位堪比足三裡,知道的人卻很少!

2021-01-19 掌門談養生

「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眾所周知,足三裡穴,是中醫界公認的,治病、養生、保健的第一大穴。唐代的中醫文獻《外臺密要》中說:「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裡,令人氣上眼暗,陽氣逐漸衰弱,所以三裡下氣也。」就是說,30歲以上的人陽氣逐漸衰弱,灸足三裡穴可補氣壯陽,灸足三裡得長壽的養生秘訣。

有過養生經驗的人都知道,足陽明胃經上的足三裡穴,是一個治病防病,強壯身體的大穴;有長壽之穴之美稱,傳統中醫認為,常按足三裡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扶正祛邪的作用。很多人知道足三裡對於養生的意義重大,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們的手上也有一個穴位叫手三裡,經常艾灸的話,同樣可以調理脾胃、增強機體免疫力,應該說跟足三裡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穴位吧。

手三裡穴位釋義

手三裡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針灸甲乙經》。手三裡。手,指穴所在部位為手部。三裡,指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範圍。 該穴名意指大腸經冷降的濁氣在此覆蓋較大的範圍。本穴物質由上廉穴傳來,上廉穴的水溼雲氣化雨而降,在該穴處覆蓋的範圍如三裡之廣,故名。三裡、上三裡之名意與此穴同。

怎麼找手三裡的準確位置?

手三裡穴就在我們前臂的背側,手肘橫紋盡處曲池穴往下三指寬的地方。取穴時,先將手臂彎曲成直角狀,然後將對側食、中、無名三指併攏放在手肘彎曲的地方,手肘彎曲處向前三指寬的位置就是手三裡穴。用手按一下,如果會痛就說明你的定位正確。

典籍記載

《針灸甲乙經》:腸痛時寒,腰痛不得臥,手三裡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手臂不仁,肘攣不伸,瘰癧。

《雜病穴法歌》:手三裡,治舌風舞。

《針灸大成》:主霍亂遺矢,失音,齒痛,頰頷腫,瘰癧,手臂不仁,肘攣不伸,中風口僻,手足不遂。

《席弘賦》:手足上下針三裡,食癖氣塊憑此取。

《雜病穴法歌》:頭風目眩項捩強,申脈、金門、手三裡。

穴位功能

手三裡主治肘臂疼痛,肢癱瘓麻木,上肢不遂,上肢神經痛,中風半身不遂,肘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腰背痛,頰腫,瘰癧,腹痛,腹脹,腹瀉,霍亂,吐瀉,齒痛,口,三叉神經痛,失音,喉痺,咽炎,眼目諸疾,胃炎,消化性潰瘍,瘰癧等。

手三裡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合穴」,此穴五行屬性為「土」,而大腸經的五行屬性也為「土」,因「土」生「金」,常灸此穴,亦可對肺起到一定的保養作用。按揉此穴可治療由腸道疾病所引起的噯氣、嘔吐、腹瀉。

穴位功能一:調理腸胃

現代社會中,青壯年人很容易患上腸胃病。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飲食習慣很不好,加上平時工作繁忙等原因,不能按時吃飯,而且喜歡吃大葷,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吃的很少。還有學生人群平時喜歡喝飲料等等,這些都是造成腸胃疾病的溫床。

如果想要你的腸胃更健康,不僅要注意日常生活習慣,還要經常艾灸手臂上的手三裡穴,它可是調理腸胃的好幫手。不僅如此,手三裡穴還可以增強體質,是人體的強壯穴。

穴位功能二:治療頸椎病

我們的身體比世上任何機器都要精密,而且要求各方面都要平衡,才能保持正常健康的運轉狀態。這包括肌肉、骨骼、筋脈、經脈等各方面的平衡,各方面平衡了,才能保證身體整體上的陰陽平衡,才能保證經脈上氣血通暢。頸椎病主要是肌肉和骨骼失衡引起的,所以只要好好調節這兩部分的平衡,所有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艾灸督脈上的風府穴、手大腸經的手三裡穴。

相關焦點

  • 艾灸足三裡穴位的知識 你知道嗎?
    足三裡是我們身體裡幾百個穴位的其中一個,那麼足三裡的位置是在哪裡?足三裡的功效作用又是什麼?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足三裡。足三裡怎麼找?我們都知道足三裡穴位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穴位之一,經常按摩足三裡穴位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通暢經絡、緩解疲勞等。1.小腿裡面的骨頭叫脛骨,外面的骨頭叫腓骨。
  • 艾灸足三裡穴位圖 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
    很多人都不知道足三裡怎麼找,因此也發揮不出該穴位的作用了。下面,養生之道網為你提供尋找足三裡穴位的方法,當然也配有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
  • 足三裡這個穴位好在哪裡?
    小兒推拿常用足三裡,成人推拿也常用足三裡,足三裡是腿部最常見的穴位之一,經常按摩足三裡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但是具體有哪些效果你不一定知道。
  • 莫雄烈談談人體穴位足三裡穴的神奇功效
    作者:莫雄烈足三裡穴是人體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養生保健治療疾病的穴位,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一個穴位,位於犢鼻穴下三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是臨床上特別常用的一個穴位,功效也特別多,經常按揉足三裡穴位,可以健脾,養胃補氣養血,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另一方面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的作用。有規律的按摩 可以達到養生的作用。其次可以治療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痺、洩瀉、便秘。還有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等。
  • 足三裡穴位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足三裡穴位的準確位置在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位置。
  • 艾灸足三裡穴的6個好處,你知道嗎?
    艾灸是傳統的中醫養生方式,但是由於普通人對穴位知識知之甚少,所以艾灸現在變成了只有在養生館或中醫科室裡能體驗到的中醫調理方式,穴位艾灸對疏通經絡,驅寒去溼氣有很大的好處,特別是一些穴位,可以起到多種調理作用,即便經常適度按摩,也能夠對調節身體起到一定效果。
  • 跟上中醫步伐,如何正確尋找身體穴位之處?養生必備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很容易發現手部或者身體有許多錯綜複雜的穴位,一般手部表現「列缺穴」等穴位,然而,身體方面穴位甚至更多,譬如「足三裡」、「湧泉穴」等等,所以,一般人在尋找穴位的時候,比較手足無措,除非穴位在肉眼輕易發現或者很淺顯的地方,接下來,跟上中醫步伐,如何可以正確尋找穴位之處
  • 足三裡如何按摩才正確,很多人都做錯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中提及,足三裡是陽陰胃經中的重要穴位,可促進全身健康,並能調養五臟六腑的各種問題。如今的大家健康養生越來越重視,對於足三裡這一重要的養生穴位進行按摩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掌握正確的按摩方法非常重要,否則會適得其反。
  • 無病養生,大病預防——生活中的十大養生保健穴位!
    在人體的穴位當中,有一些穴位在治療一些常見病時經常要用到,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刺激按摩,可以起到非常不錯的保健養生的效果。所以,一定要了解這些穴位,並將其主治的病症記牢,這樣使用時才能夠遊刃有餘。要延年益壽,就要好好伺候足三裡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合穴,可以健脾胃、助消化、疏風化溼、扶正培元、益氣增力,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和抗病能力,有效提高過敏人群對各種過敏原的適應能力。經常按摩湧泉穴,能防止未老先衰湧泉穴具有非常好的養生保健作用,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和抗病能力都得到加強。
  • 足三裡之功效
    今兒,我們就來聊聊👉足三裡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下合穴,五腧穴中的合穴。胃屬土,故足三裡為土經土穴,是胃經的最主要穴位,也是養生保健要穴,為歷代醫家所推崇。一、足三裡的命名分析足三裡命名之義,「裡」與「理」通。人以肚臍為界,上為天,下為地,中為人,分為三部,萬物由之,理在其中。
  • 足三裡的位置與作用和功效
    足三裡是我們身體裡幾百個穴位的其中一個,那麼足三裡的位置是在哪裡?足三裡的功效作用又是什麼?
  • 按摩腿部3個穴位,放鬆身心又瘦腿,您還不知道嗎?
    但是,友們知道嗎?找對腿上的3個穴位,不僅能達到放鬆的目的,還能順便瘦腿哦!今天就給友們介紹,希望對友們有所幫助。1、足三裡足三裡穴之所以名為「三裡」,是因為它有「理上、理中、理下」的作用。中醫養生專家提醒經常按摩足三裡可以健脾胃,古語說常拍足三裡,勝吃老母雞。可見按摩足三裡可不只是可以健脾胃那麼簡單了,還可以消除身體的疲勞狀態,還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呢。
  • 足三裡究竟有多萬能?一文總結足三裡功效大全!
    足三裡,「裡」與「理」通。人以肚臍為界,上為天,下為地,中為人,分為三部,萬物由之,理在其中。
  • 經絡養生——你經常腰痛嗎?按摩「腎俞」等穴位,讓你身板挺得直
    然而,在生活實踐中,一旦人們選擇了使用經穴養生的方法,那麼,你的眼前或許會出現奇蹟:疾病的威脅漸行漸遠,健康將慢慢回到身邊,而橫亙在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恐怕將永遠和你說再見。從今天開始,我就來和大家說說經絡養生那些事!今天來說說腰痛。腰痛,雖然老年患者居多,然而,青壯年患者並非罕見。
  • 細說足三裡及其治療功效
    胃屬土,故足三裡為土經土穴,是胃經的最主要穴位,也是養生保健要穴,為歷代醫家所推崇。 一、足三裡的命名 分析足三裡命名之義,「裡」與「理」通。人以肚臍為界,上為天,下為地,中為人,分為三部,萬物由之,理在其中。故足三裡穴能調和天地人,能治人身上中下諸病。
  • 哮喘的分證虛實寒熱不同調理穴位不同詳解,中醫經絡養生調理
    那麼在中醫經絡養生中,虛實寒熱分證不同取穴也不同,那麼該如何用經絡穴位調理呢?聽聽醫師的詳解。哮喘在中醫學中分「哮」和「喘」,「哮」以呼吸急促,喉間有哮鳴音為特徵;「喘」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為基本特徵。
  • 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講究養生的你趕緊看看!
    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女足三裡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相連穴位:犢鼻:在膝蓋前區,髕韌帶外側凹陷中。正坐屈膝,在髕骨下緣,髕骨與脛骨之間大筋兩側處可見兩個凹陷,外側凹陷正中即是本穴。解溪:在踝區,踝關節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 學習穴位按摩打通健康養生「筋絡」
    編者按:中醫認為,經絡腧穴作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不僅在疾病治療方面療效卓著,而且在養生保健方面也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推拿、點按、艾灸、刮痧、貼敷等方法刺激體表特定的穴位,來激發經絡之氣,以起到通經活絡、調節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的作用,達到預防保健、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目的。
  • 「四總穴歌」所說的人體最重要的4個穴位,你知道怎麼用嗎?
    如果是我們身體面部的病患,比如我們的嘴巴和臉部的病症,都要用到合谷這個重要的穴位。當我們掌握了這首歌訣,在艾灸養生實際應用的時候,就有了基本的框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那麼歌訣當中提到的這4個穴位具體有什麼樣的功效?這背後的機理到底是什麼呢?接下來跟著掌門師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艾艾貼:這個冬至養生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冬至,這個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很多喜歡養生的朋友也少不了要安排起養生項目。艾灸,就是其中一項,那麼冬至這一天什麼時間段艾灸最合適呢?艾灸養生的黃金時間段是上午10-11點和下午2-4點。在白天日出以後,這個時候,大自然和人體的陽氣都開始生發,這個時間艾灸,身體可以順著天地之陽氣上升的趨勢走,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