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品質車型比比皆是的今天,車主購車的口味更刁鑽,在11.69萬價位購車如何抉擇?以代表車型軒逸和奔騰B50為例,許多夥伴也不會分析,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開了三年半奔騰B50,現今換上軒逸,車主想說句真心話》。
先看軒逸的外觀,外觀肯定萬分吸引人,我就是看上外觀的。外觀點讚,當然外觀好不好看也是見仁見智的,反正我感覺挺個性化的。大燈滷素,研究過保了去改個透鏡。我公司同事看見我買車還過來摸了摸說,車漆是好漆,特別厚實。再看奔騰B50,外觀剛開始不喜愛,現在越看越好看。外觀靚麗,線條硬朗,高端,大氣,上檔次。車燈雖然沒有高配的日間行車燈,但是外形還是很犀利有神,而且LED大燈晚上很亮。不過輪轂換了一個樣式,相比之下,我感覺老款的輪胎造型還更好看一些。
進入軒逸車內,坐在車裡,內飾整潔感和規整感給人一種舒心的感覺。但是,夏天開了空調的時候。材料塑料太多,手感不好,給人一種特別廉價的感覺,所以還是用軟材料的好。還行吧,這個我也不懂,車內異味不大是確實。需求就沒那麼高,嫌空間小就買麵包了。我175,行駛位調到合適,後排可以隨便蹺二郎腿。駕乘空間,儲備空間都很合適。儲物箱的空間家用足夠,偶爾的出門旅行也可以用。
再看奔騰B50,內飾是那種簡簡單單,屬於中規中矩的類型,也沒有讓人感到眼前一亮的地步,在細節方面倒是可以。儀表簡單,內容有一點太不豐富了,好像什麼也沒有。國產車的長處,加上運動椅子。而且剛開始是時候會有一點味道,還有自己動手處置下,拿竹炭包什麼的。車的空間看軸距,整車的軸距還是可以的。大,後一排最三個人,可以了,同等級可以了。後排座位按比例放倒功效好,可以大大的擴展積儲空間。後備箱有一點小,不過可以用了。
先開軒逸,算是比較好開的車,日常駕駛很輕鬆。特別是方向盤給我的感覺,方向盤異常的輕盈,而且轉向十分的精準。懸掛很一般,沒什麼感覺。到底好壞是轎車,好路開車還是很舒坦,比家裡的卡羅拉視線要好,剎車也適中。帶家人的時候我開的也不野,舒適性也要看駕駛人嘛。不過可能是非獨立的後懸掛原因,車輛在過減速帶時震動還是挺大的。噪音控制好,發動機艙傳來的聲音很少,跑高速音樂音量開到10的時候只有少許的胎噪和風噪。椅子乘坐感受也不錯,軟硬適中,而且首排還能多角度調治。
再開奔騰B50,操控一般還可以奔騰的風格。方向盤略微輕,打方向後回正,總有一點過頭,還要適應適應。底盤整體感受比較紮實,屬於偏硬的一類,回彈迅速,過減速帶大致就一聲,沒有多餘回彈。下高速公路的時候,限速40,我跑70也以為穩。沒對照就沒有傷害,行車舒適度要比思域強不少。懸架一般,特別是後懸,扭力梁,加軟避震。空調製冷功效特別好,還帶PM這個排量,給我們安全帶來保障,相當好。乘坐舒適性有了非常大提升,中間凸起就使中心乘客不舒坦。
總結來說,我想說一句話:軒逸和奔騰B50各有特點,誰也不比誰差。軒逸外觀沒什麼優勢,很平常的感覺。內飾方面還是得吐槽一下,雖然摸上去特別舒適。單身或夫妻二人車內部空間可能還比較合適,若拖家帶口可能就有些緊張。我以為坐的挺舒服的,問我兒子他說比以前那輛別克舒服。覺得往時上下班動力啥的足夠了,也不肉。開起來感覺簡單得就像一個碰碰車。
相比之下,奔騰B50我想許多人對這款的最初眷注應該都是外觀吧。內飾沒有視覺效果的抨擊感,就簡單了一單,整體感覺一般般,就這個價,也就沒有奢望太多。空間還可以,至少不會小。比麵包飛度那些愜意。而動力也是我選擇這款車的原因之一。關於這輛車的操控性,我只能說是略懂一二,終歸開的時間不是很長。感謝聆聽本期《開了三年半奔騰B50,現今換上軒逸,車主想說句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