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擊敗曹操、孫堅的名將,卻被描寫成三流的小人物!

2020-12-16 小凡讀史

……操帶水而走。比及天明,又走三十餘裡,土岡下少歇。忽然喊聲起處,一彪人馬趕來:卻是徐榮從上流渡河來追。操正慌急間,只見夏侯惇、夏侯淵引數十騎飛至,大喝:「徐榮無傷吾主!」徐榮便奔夏侯惇,惇挺槍來迎。交馬數合,惇刺徐榮於馬下,殺散餘兵。——《三國演義》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徐榮,一個《三國演義》裡的小人物,是董卓的部將。諸侯起兵討董只有曹操一人進軍,結果被擊敗,徐榮伏兵攔截曹操,搭箭射中了曹操的肩膀。結果在追擊曹操過程中,被夏侯惇幾回合刺於馬下,人生就此完結。就是這樣一個在《三國演義》裡不入流的角色,歷史上卻真刀真槍地接連擊敗曹操、孫堅。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徐榮本為中郎將,曾向董卓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徐榮是遼東襄平人(也有說為玄菟郡),反正徐榮是遼東那一塊的人。我們知道董卓帳下都是西涼騎兵,徐榮是怎麼跑到西涼並成了董卓的部將,這個史書沒有交代。

關東諸侯雖然紛紛起兵討董,然而卻都畏懼董卓兵力強盛,沒有人敢於進攻。曹操義憤填膺,自己率領募集的五千兵馬西向成皋,張邈派遣部將衛茲率兵跟隨曹操一起進軍。結果曹操遭遇了一次嚴重失利,差點出師未捷身先死。根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曹操行軍到滎陽汴水,遇到了董卓部將徐榮,軍隊被徐榮擊潰,自己被流矢擊中,馬也受傷,靠著曹洪讓馬,才趁夜逃走。

不過徐榮雖然擊潰了曹操,卻也沒有繼續追擊曹操。因為他看見曹操雖然兵少,卻打的非常頑強,激戰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認為酸棗不容易進攻,所以帶兵退走了。其實徐榮不知道的是,酸棗的張邈、劉岱等人其實都是草包,如果順勢進攻,就能一鍋端了。當時是公元190年。

公元191年,聯軍中最勇猛的將領,連董卓都有所畏懼的孫堅,同樣被徐榮擊敗!二月,孫堅率豫州軍向梁東進發,輾轉攻打洛陽。不料被徐榮包圍,豫州兵全軍潰敗,孫堅和十幾個騎兵突圍逃出。孫堅平日常戴一頂赤廚幘(頭巾),梁東突圍時,由於形勢緊張,情狀狼狽,只好脫下此幘,讓親信部將祖茂戴上,吸引敵人。董卓騎兵以為戴赤罽幘的是孫堅,紛紛前來追逐。孫堅這才有機會從小道逃出重圍。

祖茂被追兵搞得狼狽不堪,幾乎無路可走。後來,他心生一計,跳下馬來,把赤罽幘蒙在墳墓前的一根燒柱上,自己則伏在草叢中不動。董卓的騎兵遠遠見到赤罽幘,以為孫堅在此,便將這地方層層包圍起來,走到跟前,發現哪有什麼孫堅,只是個燒柱而已。這才撤兵離去。孫堅遭此大敗,幾乎喪生,但並未灰其心志。他一路收集散兵,進佔太谷陽人,嚴加戒備,準備伺機再戰,以雪恥辱。

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涼並聯軍內訌,并州人王允、呂布誅殺了董卓,徐榮選擇了投降。涼州軍閥李傕郭汜在賈詡的唆使下反攻長安,王允慌忙派遣胡軫、徐榮在新豐率軍抵擋。可惜由於朝廷剛剛平息內亂,王允、呂布又將帥失和,倉促間不能有效抵抗拼死一戰的涼州軍,朝廷軍隊戰敗,徐榮戰死,胡軫投降。

徐榮能夠擊敗曹操,或許可以說當時曹操兵力少,加上剛剛初歷戰陣,情有可原。但是孫堅的勇猛和軍略,當時已經聲名在外,所以徐榮能夠連敗曹操、孫堅,軍事能力肯定是非常強的。可惜,徐榮身上有西涼軍閥的標籤,所以歷來很少有對他正面的評價,相關記載也非常少,或許這就是羅貫中把它寫成三流將領的原因了。

參考:《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焦點

  • 孫堅太史慈甘寧對戰曹操許褚張遼,三局兩勝,哪一方能最終勝出?
    第一場:孫堅對戰曹操 王者之間的對決,孫堅對戰曹操,這個結果顯而易見孫堅能完敗曹操。雖然在三國演義中孫堅因為糧草短缺不敵華雄,但是他在討伐董卓之際自願為前部先鋒,說明還是有一定實力的,袁紹評價孫堅「文臺勇烈,可當此任。」 而曹操的能力更多體現在謀略上,曹操此人善於謀略但武藝沒有特別體現之處。多次陷入危險處境之下,還是他的下屬張遼、許褚等人相救的。
  • 徐榮:打敗曹操孫堅兩諸侯的將軍
    於汴水之戰中擊敗曹操的獨立追擊軍,以及在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的部隊。在董卓死後,受司徒王允的命令與李傕、郭汜交戰,死於新豐之戰,戰死在亂軍之中。網絡配圖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董卓手下最有名的大將非華雄莫屬。這來自《三國演義》的渲染,畢竟,人們看小說的太多。在《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徵討董卓,董卓派出大將華雄迎戰。
  • 三國演義,曹操為何把一個大功勞讓給了孫堅?
    本文由原創作者要活下去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三國演義,曹操為何把一個大功勞讓給了孫堅?曹操三國演義中江東孫家絕對是實力派,但是孫堅只能說利慾薰心吧,孫堅正在焦急之時曹操來了,孫堅說你們總算來了,曹操說文臺兄,孫堅說在下天天在盼著你們真是著急啊,袁紹何在大軍何在?各路諸侯何在?
  • 三國英雄裡有哪些英年早逝的名將?第一位最令人可惜
    在三國歷史時期,英雄人物輩出,名將迭起。在三國中,名將們的結局不盡相同,他們有的戰功顯赫,有的壯志未酬,還有的是英年早逝。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三國史上英年早逝的名將。在小編看來,有三個著名的將領可以說得上是英年早逝。
  • 【亂世奸雄曹操】20.孫堅小傳
    可是,他在故鄉的弟兄們(其實就是當地的小混混,他們中的主力就是前文所說的吳郡「精勇」)大部分都跟了過來,這些人日後成了孫堅賴以起家的基本力量。應該說,被 調離揚州吳郡之後,孫堅的地方政治力量被嚴重削弱,可是,他的軍事力量仍然被保存了下來。還是造反的黃巾軍成全了孫堅,其實後來三國的太祖、先主們都是跟著張角發起來的。
  • 此三國小人物,曾差點讓曹操崩盤,死後6年卻又成劉備救命恩公
    其實,曹操也曾是位熱血青年,雖出身在宦官家庭,卻義無反顧反出自己的「陣營」,向宦官圈的敵人「名士圈」靠攏。為此曹操不惜去刺殺大宦官張讓——在《三國演義》中,被改編成刺殺董卓。由此曹操開始被名士圈接納。如名士喬玄,就對曹操寄予厚望道:「今天下將亂,安生民者其在君乎?」
  • 三國時的四位「破虜將軍」:除了孫堅,另外三人分別是誰?
    在周慎之後,關羽、張嶷、張遼、張郃、程普等名將曾擔任蕩寇將軍一職。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所召,率軍進入都城洛陽討伐十常侍。在成功執掌東漢朝廷的大權後,董卓廢少帝,立劉協即位(是為漢獻帝),從而威震天下。司徒王允設反間計,挑撥董卓大將呂布殺死董卓,結果成功。初平三年(192年),董卓為其親信呂布所殺。
  • 孫堅鼎盛時期的勢力到底有多大?曹操和袁紹都無法與他相比
    作為東吳帝國的創建者,孫堅雖然在戰死後實力大減,但他留下的底蘊依然十分深厚,也正是這個龐大的家業,才使孫堅得以迅速崛起。有些三國迷對某些諸侯的實力比拼很感興趣,有些三國迷說,在孫堅的時代,不僅曹操的實力無法與孫堅相比,連四世三公的袁紹也無法與孫堅相比。所以,真的是這樣嗎?
  • 4-4孫堅的怒吼:是我斬了華雄!
    書生哈哈一笑,「東漢末年分三國,傳統史家不管是尊劉貶曹,還是尊曹貶劉,卻都壓抑孫家,後世對東吳了解甚少,其實東吳創業史極為生猛,創一代孫堅的風頭遠遠超越曹操劉備。」道士手舞足蹈,「孫堅的風頭怎麼蓋過劉備曹操?秀才你趕緊說。」
  • 孫堅父子三人打拼數十年,方得江東一隅之地;臧洪拼死全兄弟之義
    董卓派東郡太守胡軫和騎督呂布,率步騎五千,進攻孫堅,孫堅孤軍奮戰,斬都督華雄,擊敗進犯之敵,董卓派李傕來求和,孫堅拒絕,向洛陽進軍,董卓親自率軍來戰,也不敵孫堅,被迫棄洛陽西逃,佔據長安,扼守險要,堅守不出。孫堅經歷無數大戰,戰無不勝,殺華雄者,孫堅也,非關雲長。小說之言,不足深信。孫堅佔領洛陽後,得到傳國玉璽。
  • 孫堅號稱江東猛虎,他的武藝如何,為何打不過華雄
    三國演義中的孫堅雖然號稱「江東猛虎」,實際上在三國只是曇花一現,正兒八經的單挑都沒有,雖然孫堅被華雄擊敗,但那並不是用武藝擊敗的。 這是因為孫堅太能打,因此袁術手下有人擔心:如果孫堅打敗了董卓,攻進了洛陽,那樣就算除去董卓這條兒狼,就送來孫堅這頭虎,再說了孫堅號稱江東猛虎,肯定是武藝高強。 2、華雄是聽了李肅的計謀,使用偷襲孫堅營地的辦法擊敗了孫堅。
  • 帳下6大謀士9大名將,甲兵十餘萬
    漢室宗親在這一時期整體衰微,權力落入袁紹、袁術、曹操等人手中,但漢室宗親中有兩位雄才大略,即劉表和劉焉,劉焉坐守蜀地,部下有才幹,兵馬十萬餘匹,劉表坐守荊州,比劉焉還要強悍,他的巔峰時期,手下有六個謀士,九個名將,十多萬甲兵。董卓趁著十常侍和大將軍何進的內鬥,率兵入京,將天子控制住。
  • 董卓的心腹大將牛輔,曾擊敗東漢名將朱俊,卻死於親信之手
    這個牛輔也算是董卓最為親信的愛將之一,曾經擊敗過東漢名將朱俊,不過大部分功勞還是在李傕、郭汜的頭上。後來董卓被王允、呂布等人所殺,牛輔很快也死於內訌,可以看出他的統軍的能力是比較欠缺的。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牛輔這個人物。牛輔與董卓的裙帶關係牛輔為什麼受到董卓的信任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董卓的女婿,董卓是他老丈人。
  • 六年級上,《語文園地四》: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環境描寫
    六年級上,《語文園地四》: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環境描寫一、交流平臺:藉助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以及故事情節、環境描寫等感受小說中鮮明的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人物,稱為典型人物,可以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神態進行描寫。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故事情節包括序幕,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寫的角度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 董卓遷都長安,曹操追襲失敗,盟軍各懷異心分散,孫堅因玉璽喪命
    司徒楊彪、太尉黃琬、司徒荀爽反對遷都,認為遷都驚動百姓,棄皇陵不忠,長安因赤眉之亂,成瓦礫之地,不適合做都城。董卓把三人貶為庶民。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勸董卓勿遷都,被董卓處死。沒收富戶錢財,殺袁紹等政敵門下宗黨,抄其家。董卓錢糧缺少,誣陷富戶為"反臣逆黨"殺其頭,抄其家,沒收錢財。殺袁紹等政敵的親朋好友,抄其家財。驅洛陽百姓數百萬赴長安。
  • 張飛劉備關羽三人,大戰典韋曹操許褚三人,結局會如何誰最先掛掉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張飛、關羽、劉備三人的武力之和是大於呂布的,而三人之中,又以關羽武力最高,張飛其次,劉備最次,之所以關羽武藝最高,靠的就是戰績,因為華雄、顏良、呂布都死在了關羽手上,張飛在三國演義中斬殺名將的紀錄幾乎沒有,只有個紀靈,勉強算個三流武將,關羽雖然沒有殺了紀靈,那只是時勢所迫不能殺。
  • 曹操最想得到的六大名將,窮極一生還是失去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 劉岱、 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於是親提大軍出徵,劉備敗逃投奔 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後袁紹派大將 顏良、 文丑、 郭圖等攻東郡太守 劉延於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 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 漢壽亭侯。
  • 孫堅驍勇善戰,為何會喪命荊州,答案只有兩個字
    孫堅問曰:「蒯異度何故引兵截吾去路?」越曰:「汝既為漢臣,如何私匿傳國之寶?可速留下,放汝歸去!」堅大怒,命黃蓋出戰。蔡瑁舞刀來迎。鬥到數合,蓋揮鞭打瑁正中護心鏡。瑁撥回馬走,孫堅乘勢殺過界口。山背後金鼓齊鳴、乃劉表親自引軍來到。孫堅就馬上施禮曰:「景升何故信袁紹之書,相逼鄰郡?」表曰:「汝匿傳國璽,將欲反耶?」堅曰:「吾若有此物,死於刀箭之下!」表曰:「汝若要我聽信,將隨軍行李,任我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