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將下肢動脈栓塞當做痛風,老人險截肢

2020-12-23 瀟湘名醫

長江網7月7日訊(通訊員楊芳 楊京)7月5日,看著吳老先生一步步走出病房,離開醫院,武漢市第四醫院心血管內科的醫護人員欣慰不已。此前,因為誤將下肢動脈栓塞當做痛風,吳爺爺一度無法行走,甚至面臨截肢,經過精心診療才解除了病痛。

70歲的吳老先生在2018年查出過痛風,此後一直自行服用藥物控制病情。

今年6月初,老人左腳的疼痛感開始漸漸加劇。起初,他並沒有太在意,還是繼續服用痛風藥物。但幾天下來,腳上的疼痛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還出現了淤青,幾乎無法正常走路。家人隨即將其送至武漢市第四醫院武勝院區就診。

經過檢查,醫護人員初步判斷並不是痛風發作,而是動脈栓塞的表現。在該院心血管內科,進一步檢查後老人被診斷為足部動脈瘤並發動脈栓塞。如果繼續拖延,有截肢的風險。

由於治療及時,吳老先生恢復情況良好,在能行走之後順利出院。

該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嵐醫生表示,在臨床實踐中,痛風本來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比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都是痛風患者的常見併發症。下肢動脈栓塞往往伴有疼痛,很容易與痛風混淆,患者可能因為誤判病情而延誤治療。

王醫生介紹,痛風的症狀主要以關節處疼痛為主,動脈栓塞則會因為患處供血不足,在疼痛加劇之外還會出現皮溫降低,皮膚的顏色也會逐漸變深。特別是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要提高警惕,注意分辨,以免延誤治療。

【來源:長江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爹爹腳疼以為痛風發作 實為動脈栓塞險截肢
    此前,因為誤將下肢動脈栓塞當做痛風,吳爹爹一度無法行走,甚至面臨截肢,經過精心診療才解除了病痛。70歲的吳爹爹在2018年查出過痛風,此後一直在自行服用藥物控制病情。最近兩年來,老人除了偶有腿腳疼痛,發作時行動略有不便之外,日常生活倒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今年6月初,吳爹爹左腳的疼痛感開始漸漸加劇。
  • 解救下肢動脈血栓 太和縣人民醫院完成首例股、膕動脈瘤微創腔內...
    近日,太和縣人民醫院血管外科成功開展首例「股動脈、膕動脈瘤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膝下動脈球囊擴張、術中動脈溶栓術」,讓「右股、膕動脈瘤 右下肢動脈缺血」的患者右下肢肢體得到保留,生活質量得以提高,生命有了保障。
  • 70%血栓「藏」下肢,小心傷你沒商量
    據研究發現,有20%在腦血管裡,10%在內臟血管,70%全都集中在下肢。面對血栓的「重災區」,身體會面臨怎麼樣的威脅,又該如何破解呢?在11月27日至28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介入分論壇暨2020江蘇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外周血管診療論壇上,專家指出,下肢血栓暗藏殺機,特別易被下肢動脈血栓的「假面具」蒙蔽,甚至引發截肢風險。
  • 動脈閉塞導致截肢
    今年65歲的任先生左側腳趾潰爛截肢,下肢畏寒、麻木,走一段路就要休息。近來症狀越來越重,疼起來夜裡都睡不著。聽聞徐礦總醫院血管外科招募患有下肢動脈缺血性疾病的患者,任先生和家人找到該科副主任醫師袁趙。袁趙主任通過下肢動脈閉塞DSA透視下血管逆穿技術「逆流而上」,打穿通道,終於消除了任先生的痛楚。
  • 深大總醫院智取4個月「高齡」動脈血栓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1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莉瓊 通訊員 張路 王蘇琦)老人走個50米就腿瘸腿疼,原來是動脈血栓作祟!年齡大,基礎疾病多,病情複雜,常規方案反而有風險,近日,深圳大學總醫院血管外科用8F導管吸出了成形4個月的動脈血栓並精準放置支架,這也是深圳地區首例8F吸栓導管用於動脈亞急性血栓成功病例。
  • 以為是爛腳丫,貴州一大爺用菸草包腳……後來竟只能截肢保命
    你以為只是一顆黑痣,到後來可能會演變成惡性腫瘤你以為只是 " 爛腳丫 ",到後來卻只能截肢保命!這不,來自黔西的 55 歲男子老章(化名)就因為一時疏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如今只能將小腿截肢。眼看這些土方法都沒有效果,反而更加感到疼痛,老章就去當地一家診所就診,又被當做痛風治療了 10 好幾天,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由於患處已經嚴重感染,只能做了截趾術。" 以為截掉小腳趾就好了,那知道後來這條腿都不好了!" 老章說,兩年前他的左腿出現腫痛現象,而且走路也會感到無力,還以為是勞累過度所致,就沒有過多的在意。
  • 老人患下肢深靜脈血栓險致命 聊城光明眼科醫院介入手術解危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瀟瀟 聊城報導11月29日下午,聊城市光明眼科醫院接診一位67歲的老年女性,患者因「左下肢腫脹,持續疼痛、麻木」入院。經下肢血管彩超、肺動脈CTA等全面檢查後,顯示該患者左下肢深靜脈廣泛血栓形成;左側髂靜脈血栓形成;雙肺下葉部分動脈栓塞CTA表現,情況嚴重,如不能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好像腿上堆滿了「沙子」,嚴重者需要截肢!
    01定義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肢體疼痛,嚴重時組織壞死。一般見於中老年人,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齡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病率逐年提高。
  • 走路腿疼以為腰出毛病 其實是下肢動脈血管堵塞
    醫生提醒,下肢動脈閉塞也會造成腿部疼痛,甚至會導致肢體壞死的嚴重後果,務必要引起重視,注意分辨。65歲的劉先生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最近3個月,每次走路時間一長,劉先生就會感覺到左腿麻木脹痛。一開始,劉先生還不以為意,以為就是疲勞導致的,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嚴重,到後來每走幾分鐘,就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他和家人都覺得可能是腰椎出了問題,壓迫神經影響腿部,決定前去就醫。
  • 5天時間 4位患者倖免截肢
    意外發生,面臨截肢,這是患者的不幸,也是一個家庭的痛楚。而身為醫務人員,他們盡己所能,全力救治,用實際行動改寫患者截肢命運。12月12日下午,48歲的蔚師傅不慎被高處墜落的「木頭」砸傷左小腿,導致左小腿嚴重開放性骨折,伴血管神經肌腱損傷,且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
  •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先進材料》抗菌凝膠用於動脈栓塞增強血管癒合
    ECM-NC的設計及應用在豬的E動脈和腎動脈栓塞生存模型中,研究顯示了基於剪切變稀的水凝膠的栓塞功效(示意圖1)。基於ECM的水凝膠可促進動脈血管壁重塑,同時會發生明顯的生物降解,因此僅14%的栓塞物質殘留在14天。
  • 脊髓電刺激裝置植入術讓脊髓損傷雙下肢嚴重缺血患者避免截肢風險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近日,一位男性患者因為行走跛行伴右下肢及右腳疼痛難忍、無法入眠來到西安市紅會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經該科趙東升副主任詳細檢查,發現患者雙側足部皮膚溫度減退,皮膚顏色青紫,尤其是右足皮膚有即將潰爛的前兆,隨後經雙下肢B超等進一步檢查,診斷患者合併脊髓損傷引起的雙下肢神經損傷、神經病理性疼痛及雙下肢嚴重缺血,如果沒有有效的治療,患者將面臨截肢的可能。
  • 濰坊市中醫院專家提醒:腿疼不一定是腿的毛病,有可能是下肢動脈...
    5個月前左腳出現皮膚暗紫,伴靜息痛,無法行走,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行雙下肢動脈球囊擴張成形+左側股動脈支架植入術,症狀得到了明顯改善。20天前,夏大叔再次出現疼痛,無法行走,並逐漸加重。家人便帶著夏大叔來到濰坊市中醫院血管外科就診。
  • 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生活質量優於子宮動脈栓塞術
    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生活質量優於子宮動脈栓塞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 23:15:05 英國諾丁漢大學Jane P. Daniels團隊比較了子宮肌瘤切除術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
  • 腿疼數月沒當回事,壞疽不可逆或面臨截肢,專家: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
    「老年患者,下肢遠端壞死,順利開通血管症狀迅速改善,但願能夠挽救這條下肢!」近日,在談到一名老年患者時,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介入血管科主任周兵發出了感慨,如果能在壞死之前及時就診,完全可以避免下肢壞死最終瀕臨截肢的悲劇。
  • 脊髓損傷雙下肢嚴重缺血伴頑固性疼痛,一箭雙鵰
    發現雙下肢動脈嚴重狹窄、閉塞,並且部分動脈有血栓形成被完全填充隨後給他查了雙下肢紅外成像,發現雙側小腿及足部都嚴重缺血,尤其是右足正常顏色應該是紅色,綠色表示嚴重缺血介入科會診後認為患者雙下肢動脈嚴重狹窄
  • 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完成股動脈複合手術
    繼威海市中心醫院開展多例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手術之後,近日,院長叢海波、副院長侯紅軍等專家團隊在緊密型醫聯體單位——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完成一例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術,通過複合手術方式,成功為一名股動脈長段閉塞的患者保全了下肢。
  • 福州依姆小腿黑紫差點要截肢 原來是心臟房顫作怪
    福州新聞網11月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寧宇)好端端的左小腿突然腫了,還發黑髮紫得像條茄子,差點要截肢……福州82歲的王奶奶沒想到,這是自己的心臟房顫在作怪。近日,王奶奶的左側小腿突然很疼,起初她以為是扭傷。不料,痛感越來越劇烈,腿部還漸漸腫起來了。
  • 下肢有這3個「標記」,或是身體在告訴你,血栓來到了
    而同樣的道理,一旦人體內的血管發生了堵塞,那相應的組織同樣也無法正常得到血氧供給,隨之而來的後果就是各種疾病,包括了肺栓塞、靜脈栓塞、腦梗、心梗等,都是因血栓引發的。而血栓形成的因素,除了和三高疾病有關外,長期有不良的飲食習慣、久坐不動、情緒波動較大等,都可成為血栓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