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諸葛武侯建立的漢朝政權為什麼會被稱為「季漢」?

2020-12-22 鬼說天下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登基為帝,建立了三國之一、繼承東漢的漢朝政權。不過由於各種原因,劉備和諸葛武侯建立的漢朝政權在歷史上有四個名字,分別是:西蜀、蜀國、蜀漢、季漢。

「西蜀」和「蜀國」是從曹魏和西晉立場出發的名稱,因為他們不承認劉備建立的政權為漢朝。蜀漢則是相對中立的名字,綜合了雙方的立場。那麼劉備和諸葛武侯建立的漢朝為什麼會被稱為「季漢」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劉備和諸葛武侯一生都認為自己建立的漢朝政權是西漢和東漢的正統繼承者,從來沒有放棄統一天下的志向。按照劉備和諸葛武侯的想法和立場,他們肯定是不接受「蜀漢」這個名稱。

「季」在古代表達順序的時候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伯仲叔季」,也就是第四或者老四的意思。不過漢朝在季漢建立之前只有西漢(前漢)和東漢(後漢),「季漢」的「季」肯定不是第四或老四的意思。

第二種是「末代」或者「最後」的意思,比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一首樂府詩名叫《漢之季》,這裡的「季」就是「末年」的意思。按照這個意思,「季漢」就是「最後的漢朝」,應該是最接近劉備想法的名稱。

另外,「季漢」最早出自《三國志》收錄的《季漢輔臣贊》。不過在三國之後的官方史書和傳統文獻中,劉備建立的漢朝政權基本被稱為「蜀」或者「蜀漢」,「季漢」是近現代才逐漸興起並使用的名稱。

相關焦點

  • 季漢和蜀漢,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這些關係你捋得清嗎
    1,蜀漢和季漢劉備的漢為啥不叫蜀漢而叫季漢呢?劉備季漢一說是近些年才流行開的,是隨著網際網路流行而逐漸為人民所熟知的。此前,稱呼劉備的漢大多是蜀漢或者直接稱呼漢,很少用季漢這個名詞。但是漢無法和東漢西漢區別,所以一般以蜀漢稱呼劉備的漢。因為劉備佔據蜀地,這是以地名稱呼政權名。
  • 葛侯即武侯:季漢丞相諸葛亮的姓氏「諸葛」是如何起源的?
    在與山東地方領導聊天的時候,對歷史頗有研究的毛主席問道:「他(諸葛亮)為什么姓諸葛?」結果毛主席的問題當場就把地方領導給問住了。客觀地講,山東地方領導回答不上來也是情理之中的。要知道季漢丞相諸葛武侯在中國雖然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絕大部分人還真不太清楚「諸葛」姓的起源。那麼諸葛武侯的姓氏「諸葛」是如何起源的呢?
  • 漢昭烈帝劉備是怎麼知道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
    眾所周知,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失街亭。根據史書記載,漢昭烈帝劉備臨終前曾經提醒諸葛武侯:「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後世也以此宣揚劉備的識人之明。不過劉備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掐指一算就知道馬謖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肯定是劉備在某個時間或通過什麼事發現了馬謖的缺點。那麼昭烈帝劉備是怎麼知道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呢?馬謖是襄陽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市)人,哥哥馬良是季漢的重臣之一,兄弟五人被評為「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馬謖出任荊州從事並跟隨劉備進入益州,先後擔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雋太守。
  • 劉備政權國號為「漢」,為何世人稱其為「蜀」
    陳壽作為前蜀國官員,所著史書《三國志》記載有「魏書」、「蜀書」和「吳書」,而非「漢書」,也就證明陳壽並不認可劉備政權國號「漢」。因為,無論是東、西兩漢的國力,還是漢室正統承襲,或是偏安一隅的劉備政權,劉備政權國號「漢」可謂名不副實。
  • 劉裕出身漢室宗親,為何不學劉備用「漢」當國號反而用宋
    說到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秦漢隋唐算是對後世影響比較深遠的,秦朝首倡大一統,漢朝開拓西域,隋朝創立科舉,唐朝威名遠播,而且除了隋朝之外,後世的許多起義軍都將秦、漢、唐當作自己的國號,其中享國達四百年之久的「漢」國號更是受到了許多人的青睞。
  • 劉備基業二世而亡,除了劉禪壽命太長,還因為季漢小朝廷有三大弊政?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稱劉備集團為「蜀」,這當然是不對的,因為劉備一直以大漢正統自居,而且這一說法在當時也是得到承認的:西漢、東漢、季漢一脈相承,就連《三國志》作者陳壽,也在不經意間承認了季漢的存在,《三國志·卷四十五》用一大半篇幅摘錄了楊戲的文章,而楊戲那篇文章,就叫做《季漢輔臣傳》。
  • 歷史上有15個「漢朝」,一般人只知道8個,全部知道的是學霸
    不少劉姓子孫重建政權之後,也熱衷於以「漢」為國號。這就使得我國在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先後出現了15個大大小小的「漢朝」,但一般人只知道8個,其中劉邦建立的西漢、劉秀建立的東漢和劉備建立的季漢(蜀漢),無疑是知名度最高的。在劉禪投降後,歷史上就再沒有知名度較高的以「漢」為國號的政權了。但是亂世之中,總有那麼幾個不為人知卻又真實存在的「漢」政權,比如五胡十六國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
  • 諸葛家族三兄弟又為什麼被稱為「龍虎狗」?
    被稱為「龍虎狗」的諸葛家族三兄弟都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有的更是有著赫赫威名。這三兄弟分別是弟弟諸葛亮、哥哥諸葛瑾(親兄弟)以及從弟諸葛誕(同族兄弟)。諸葛三兄弟「龍虎狗」之稱,出自《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
  • 諸葛三兄弟分別報效了三個不同國家,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
    諸葛三兄弟分別報效了三個不同國家,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有個哥哥諸葛瑾可能你們在電視劇中也聽說過吧?你知道他們還有個堂弟叫諸葛誕?這諸葛三兄弟還分別選擇了報效不同的三個國家,而最後的結果又會是怎麼樣呢?下面給大家細細說來。
  • 為什麼漢朝稱為東漢和西漢,而宋朝卻稱為北宋和南宋?
    在漢朝時人們自然沒有東漢西漢之分,宋朝也沒有北宋、南宋之分。不過從後世來看,漢朝前期被稱為西漢和東漢,宋朝稱為南宋和北宋。其原因首先就是兩朝建立的位置不同。西漢王朝的建立是秦末天下揭竿而起,漢高祖劉邦攻破鹹陽後被項羽分為漢中王,後來開始楚漢爭霸。擊敗項羽後定都長安,因為都城在西部所以稱之為西漢,東漢則是漢光武帝劉秀在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以劉秀為代表的漢朝宗室趁勢而起再次建立漢朝,恢復漢室江山。
  • 三國正史中,馬超「有信布之勇」,為何在季漢五大將中武功墊底?
    既然沒有五虎大將,也沒有五子良將,那我們就只好稱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為季漢五大將了:劉備劉禪從來就不承認自己的王朝為「蜀」,按照西漢、東漢排列下來,劉備肇基的應該叫季漢,《三國志·卷四十五》中,楊戲表揚劉備及其麾下文臣武將的那篇文章,就叫做《季漢輔臣傳》。
  • 漢朝皇帝列表
    後世史學家不承認新朝和玄漢合法性,所以一般將其合併到漢朝歷史裡。公元221年,自認是漢室後代的劉備(漢昭烈帝)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221年5月15日 —263年),是三國之一,亦稱「劉蜀」、「季漢」,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史學上並不將其併入漢朝歷史。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
  • 《諸葛武侯頌》,萬世留美名!
    諸葛武侯頌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隱居於南陽臥龍崗。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 劉備丟失荊州勢力最弱,為什麼還要稱帝呢?
    但是當曹丕篡位後漢朝在法統上已經不存在了,劉備如果向依舊想利用自己大漢皇叔身份的號召力就必須延續漢朝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蜀漢的建立對漢朝起著存亡繼絕的作用。但是劉備要想稱帝就得過漢獻帝這一關:從血統上來看,劉備雖有皇叔之名但是距離漢獻帝這一支血統遙遠無法通過繼承獲取皇位。況且漢獻帝還有直系子嗣,就是獻帝遭受不測也輪不到劉備繼承帝位。其次漢獻帝才是漢朝合法帝王,雖然是傀儡但是無人可以取代。只要漢朝還在理論上存在著劉備哪怕實力再強大也沒轍,他的大漢皇叔的人設決定了他不能篡位登基。
  • 三國時期劉備帳下的五大謀士
    曹魏創始人曹操(雖然曹魏正式建國是由曹丕完成,但是底子都是曹操打的)是西漢名相曹參之後,他的父親曹嵩曾任東漢太尉,東吳孫權之父孫堅是著名的江東猛虎,其兄孫策也是割據江東的一代諸侯,反觀蜀漢的劉備,不過是販履織席之徒爾,也許有人會說劉備是漢朝宗室,事實也確實如此,史載劉備是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不過隨著漢朝皇室子孫的綿延,劉備跟東漢正統皇室不知已隔了多少層關係,雖然有著漢室宗親之名,但跟普通百姓其實也沒多大區別
  • 魏延資歷不如張飛趙雲,劉備為何讓他鎮守漢中?或藏蜀漢一個秘密
    第二步,派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來和劉備討要南郡,而不是直接打南郡。孫權以為劉備用了巨大的力氣打下益州,南郡守備空虛,曹操又已經開始打張魯了,會妥協出一個和平解決南郡問題的方法。孫權萬萬想不到,劉備會說打下了涼州就歸還荊州這樣的激化矛盾的話,於是,就派呂蒙假意襲擊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逼劉備談判。劉備就發兵五萬,和孫權對峙。
  • 漢朝與唐朝厲害的皇帝哪個朝代多?
    個人認為,漢朝厲害的皇帝更多一些。畢竟兩漢加起來,國祚就超過四百年,而如果再算上劉備建立的季漢那四十多年,那麼大漢王朝國祚就有將近四個半世紀之久。而盛極一時的大唐,即便算上中間的武周,其國祚也才289年,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 劉裕為漢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為何稱「宋」
    西晉因八王之亂而陷入動蕩不安,地方王公為了獲取勝利,和少數民族勢力,促成了五胡亂華。此後,匈奴首領劉淵在反晉的浪潮聲中,率軍攻破西晉都城洛陽,建立政權,國號稱「漢」。而東晉後期,政治腐敗,作為漢朝正宗後裔的劉裕建立的政權,為何國號稱「宋」呢?
  • 劉邦與劉備
    那麼,為什麼劉邦能奪取天下,建立漢朝四百年基業,而劉備只能偏安西蜀,只當三年皇帝;為什麼劉邦能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消滅三秦,與項羽爭奪天下,而劉備始終未能出西川,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也無功而返呢?應該說,諸葛亮的隆中對,給劉備制定的戰略思想模板就是劉邦的成功之路。然而難度卻大了很多。劉備面對的形勢是曹操孫權的地盤實力都非常穩固,短期內難以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