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相聲大師馬志明先生不像郭德綱那樣廣收弟子

2020-12-22 鹹魚吐槽館

馬志明這一生沒有爭議的徒弟有三個:盧福來、於克志、黃族民。

其中盧福來跟於克志是馬三立要求馬志明收的,因為這兩人是馬三立的晚輩,但自己因為輩分太高(壽字輩)不能收他們,所以讓少馬爺收徒,1989年在天津正式擺過知,引師金文聲,保師張玉堂,代師連笑昆。

而黃族民是馬志明的口盟徒弟,沒有擺知,但馬志明對外承認黃族民,而黃族民也以師禮對馬志明,所以這兩人的師徒關係也沒什麼爭議。就算沒按照傳統老理兒,只要你情我願,基本上也是成立的。

但按照馬志明自己的說法,「我這輩子只能有學生,不能有徒弟」。這並不是馬志明故意擺姿態,也確實是他一貫的堅持。

去年在《笑禮相迎》節目上,因為一個叫多子宣的選手不敢說自己是相聲演員,馬志明問其原因,多子宣回答因為沒有門戶。馬志明表示:

門戶不是主要的。我贊成師生,我不贊成師徒。學生最好,不要這些個儀式,沒有用。

這就是馬志明先生對於師徒制的見解,基本是持否定態度的。而他自己也是這麼去做的,所以少馬爺沒有桃李滿天下,徒弟滿街跑,用他的話說認可的徒弟只有黃族民一個,而這個偏偏是沒有擺知的。

這是怹個人的選擇,無可厚非。

而郭德綱個人是非常看重師承關係和擺知儀式的,早年因為跟楊志剛沒有擺知,老郭就可以對著鏡頭說不認他。

因為郭德綱太看重擺知儀式,而且堅信擺知後能夠得到巨大的紅利。所以德雲社前期風雲飄渺,到處被欺壓,都是因為老郭沒有正式的門戶。

直到侯耀文先生慧眼識珠,頂著所有同行的壓力收下了郭德綱,給了他一個相聲界的門戶,留下一段千古佳話。而在這之後,德雲社的發展如同坐上火箭一般,蹭蹭蹭的飛上了。

等德雲社升空之後,郭德綱為了揮灑自己的光輝給更多人,於是開啟了學員制,定下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八科,發誓要成為相聲史上徒弟最多的擺知王。

目前老郭已經完成了雲鶴九三科的收徒,霄字科第一批六個人已經擺知,龍字科開始招生。錄入德雲社家譜裡面的徒弟,已經超過八十人,而且都是經過擺知儀式的徒弟,即使算上退出的那些人,現有人數也超過八十人。

如此擴張下去,郭德綱勢必能夠成為吉尼斯紀錄上榜者:

中國相聲史上擺知徒弟最多的師父。

這就是馬志明跟郭德綱的區別,都是個人選擇而已,一個反對擺知儀式,一個把擺知儀式當成底限。

所以結果不一樣,一個只承認一個口盟的徒弟,一個桃李滿天下,其實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沒有做錯。

相關焦點

  • 郭德綱和馬志明關係那麼好,當年為什麼沒有拜少馬爺為師?
    郭德綱在主流相聲界「樹敵」比較多,與很多主流相聲演員都不太對付,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然而同時他又和其中多位相聲名家,保持著比較緊密的關係,其中包括當今相聲界屈指可數的人物之一馬志明,人稱少馬爺。
  • 說相聲也要有底線,馬志明就曾因此惹上官司,郭德綱也不例外!
    但是相聲演員在使「包袱」的時候,並不能僅僅為了逗樂觀眾就可以了。他還要考慮到包袱本身之外的東西,比如它可能映射到其他人,或者說這個包袱會不會造成其他歧義等等。因為很多相聲演員都曾因為「包袱」的問題,而惹上官司。比如我們今天你要說的這位,他正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志明先生。他作為一位資深相聲專家,也曾因為「包袱」問題惹上了官司。
  • 馬志明,低調的相聲前輩
    馬志明先生,人稱少馬爺。是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是馬三立先生之子。他的相聲得到父親的真傳,同時馬志明又將自己的風格融入其中,幾十年來為觀眾們奉獻了許多經典的相聲作品。馬志明堅持傳統,他的《大保鏢》可謂是業界標杆,被很多相聲演員借鑑學習。
  • 馬志明支持,姜昆郭德綱難得意見一致
    首先對於師承很多知名的相聲演員都是有師承的,而郭德綱更是廣收門徒,但是這個相聲的師承真的是那麼重要嗎?說實話真的非常重要。當年相聲名家李文華,為了一個師承,一直到自己去世前一年才被收入馬三立門下。因為馬三立老師已經去世,最後由姜昆撮合,馬志明代拉,李文華老師才完成了這個願望。
  • 相聲界輩分排名大揭曉,郭德綱排在第八代,馬志明現今輩分最高
    第六代:侯寶林、白全福、張永熙、劉寶瑞、趙佩茹、郭全寶、王鳳山、馬志明、尹笑聲、常寶堃、常寶豐、常寶華、常寶霆、楊少華、方笑文、任笑海、彭國良等。第八代:姜昆、郭德綱、于謙、馮鞏、趙炎、劉偉、笑林、王謙祥、李增瑞、尹卓林、李金鬥、李菁、徐德亮、高峰、奇志、戴志誠、董宏、韓蘭成、劉喜堯、彭子義、常佩業、黃志強、黃宏、姚新光、李國修、趙龍軍、邢瑛瑛、劉立新、侯冠男、範偉等。馬派相聲:範長利徒弟周德山,周德山徒弟馬三立,馬三立徒弟常寶華,常寶華徒弟牛群和馮翊綱。
  • 相聲傳統拜師無非擺知儀式,為什麼郭德綱招生卻要在全網直播?
    德雲社郭德綱的招生收徒,開展得轟轟烈烈。網絡直播,弟子宣傳,連開個發布會都是全明星助陣。反正德雲社自己有的是資源,招生真正變成了一個全國性的選秀。傳統的相聲界收徒雖然也很隆重,但絕對沒有過這麼大的場面。
  • 郭德綱說相聲不要有教育意義,未免太過偏激了些,看馬志明怎麼說
    相聲傳承有150年了吧!它的目的是讓大家樂,但是要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有人物,有內容,有包袱。——馬志明以前寫過一篇關於相聲教育意義的文章,結果遭遇了許多網友的不理解和無端指責。說什麼聽相聲就是為了樂,要接受教育去學校之類的話。
  • 同為寶字輩,馬志明收徒因輩分遭同行反對,他卻一年收了13個
    輩分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了啥也沒有,但是捅不破大家還都拿這個當回事。作為傳承到今天最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輩分在相聲行業裡,受到了異乎尋常的重視。說句題外話,侯耀文收徒郭德綱之後,在一次節目中,談到為什麼收徒的時候,明確地表示「萬一有一天郭德綱落難了,起碼大傢伙能夠給你買張火車票,起碼給你口飯讓你餓不死」。侯耀文的這個收徒原因,是相聲演員們生存和發展的初衷,正因為輩分對相聲演員來講非常重要,這個問題就變得很有意思。
  • 少馬爺馬志明,想拜師卻無人敢收,如今這輩分到底有多大
    相聲行業屬於相對比較傳統的行當,其中有些規矩依舊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輩分。少馬爺馬志明先生是相聲行業中,公認的有真能耐的相聲演員,如果用相聲名家來稱呼馬先生,絲毫不為過。雖然在馬志明先生年輕的時候,馬三立馬泰鬥認為馬志明的形象太「正」,不適合相聲這個行業。後來馬志明先生用自己的努力,終於贏得了少馬爺的尊稱,雖然有父親的影響力因素在裡邊,但是如果馬志明先生是阿鬥的話,也不可能贏得行業內的認同,更不可能成為相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人。
  • 相聲界依然在世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什麼輩分?郭德綱是什麼輩分?
    相聲界是十分講究輩分的,以前郭德綱三次闖蕩北京城,就是因為沒有拜師屬於海清,沒有師門在相聲這個行業就不好混,這不但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如此,看看張攀劉銓淼吧,沒有師門之前即使相聲大賽拿了一等獎,照樣沒有機會登臺演出,在天津都混不下去了,拜師郭德綱後終於有了演出的機會。
  • 馬志明:一個好的相聲作品,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因為特殊的原因,相聲的傳承出現了斷層,很多相聲名家一身本事卻未得到有效地傳承,傳統相聲作品非常難。在很多相聲演員看來,即使你辛辛苦苦學會了一段傳統相聲,觀眾能聽相聲的途徑太多了,從廣播裡,電視裡聽你說完了,下一次觀眾就不聽了。
  • 相聲泰鬥馬三立,是郭德綱口中所說的,活得久才成的藝術家?
    經常看到網友的一些評論,借用的是郭德綱先生的話:「四個說相聲的對著罵街,誰活到最後,誰就是藝術家。」這本就是一句為了舞臺效果的臺詞,卻被某些人奉為真理;也許郭德綱先生暗喻的是幾個醜陋的藝人,卻被有些人當做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圭臬。
  • 為什麼郭德綱早期弟子與他有二心,而現在的弟子對他俯首帖耳?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記得前些年郭德綱主持綜藝節目《郭的秀》的時候,曾經請來趙本山做嘉賓,郭德綱特意向老趙請教如何管理徒弟。至於原因大家都清楚,在德雲社困難時期,郭德綱曾經最得意的弟子不但紛紛出走,完全置昔日的師徒情意於不顧,而且在離開之後,還是各種謾罵、詆毀、撕逼不斷,令郭德綱不勝其煩!
  • 在相聲界中,「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是什麼輩分!
    在相聲界中,「輩分最高」的相聲演員是什麼輩分! 相聲是中國比較特殊的一種藝術形式。 和京劇黃梅戲差不多,相聲其實是只有中國才特有的一種文化。而且相聲這種比較特殊的藝術,還特別講究師傅帶徒弟。基本上進了這個行業的人都有自己的輩分。
  • 相聲行業,為什麼有人愛收徒,有人不想收徒,有人不能收徒
    相聲行業這個師徒制以前不是個問題,近些年突然成了一個大問題,是一個非常有意思也很無聊的話題。到底是有意思還是無聊,因人而異,比如看本文的讀者,一般都是認為有意思的。本文就聊聊相聲行業裡為什麼有人愛收徒弟,有人不想收徒弟,有人不能收徒弟。
  • 郭德綱落魄潦倒之時,這三個人的三句話,成就了如日中天的他!
    而馬志明先生則是從專業上,給予了郭德綱充分的肯定,讓質疑他業務能力的人閉了嘴:「我們這代人,在30多歲的時候,達不到他的這種水平。他的成功完全是通過走市場,在市場打拼,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平地摳餅',經過了觀眾的檢驗。我想以後也不會再出這樣一個人。他事業心強,而且能吃苦,通過百折不撓的努力才有今天,並不是偶然現象」。
  • 馬志明75歲了,說馬氏相聲俗?俗就對了,這是一種活著的煙火氣
    9月1日,也是相聲名家馬志明先生的陰曆生日。有前輩網友說,親朋好友在天津一飯莊為馬志明辦了一場生日宴。從網友所發的多段現場短視頻看,坐在馬志明右手邊的是姚雪芬,左手邊是李嘉存。雖然不喜歡別人稱其少馬爺,可是馬志明在相聲門也是一座仰之彌高的山峰。這並不只是因為馬志明先生的輩分(與侯寶林同輩,郭德綱是其徒孫輩,德雲社各位小角兒再低一輩兒),馬先生一脈相承下來的馬氏相聲讓天津歡笑了100餘年。
  • 沒想到侯耀華相聲界輩分這麼高?難怪他桃花不斷,還敢開除郭德綱!
    其實相聲界很多人的門戶都是亂七八糟,大師和草根網紅都一樣。侯寶林的徒弟名單就有好幾個版本,侯耀文死後也有幾個徒弟被清門,大師兄也變成了賈倫。馬志明正式擺知的徒弟盧福來、於克志,但他明確說自己只認黃族民一個徒弟,你覺得少馬門下大師兄應該排誰?
  • 京劇界為什麼出不了「郭德綱」
    京劇被稱為我們國家的國粹藝術,但是現在喜歡京劇藝術的人越來越少了,而且從目前的現狀來看,也很難出現像梅蘭芳這樣的「京劇大師」了!有人說京劇要想重新煥發生命力,除了要大力宣傳外,必須出現像相聲界郭德綱那樣的京劇領軍人物才行。
  • 20世紀70年代是一個尷尬的時期,活躍在舞臺上的相聲藝人,並不多
    20世紀70年代是一個尷尬的時期,能活躍在舞臺上的著名相聲藝術家並不多。當時,侯寶林馬三立和其他大師們已經沉默了,等待黑暗時期的過去。至於像馬季和唐傑忠等名將,主要精力不在相聲這個舞臺上,我就不詳細說了。這是一個非常難以忍受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