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道,這個宇宙創造者是可以被言說的,但言說無法完全表達這個永恆的創造者;
道,這個概念是可以被人類命名的,但這個命名無法完全代表道的內涵真意。
可以稱之為無,因為它是天地的開始。
可以稱之為有,因為它是萬物的母體。
因此,常常用空無來觀照體會道的奧妙;常常用實有來觀照體會道的蹤跡。
「無」「有」這兩者,同出於「道」而名字不同,同稱為深生奧妙。
深生不息,又深生不息,乃是了解大道的奧妙之門。
【名詞解釋】
道:1、宇宙創造者,一切的根源,天地萬物之母,生命的本源,造物者。(《莊子·天下》: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始終者為友),(如:道生一);
2、規律,法則,道路,(如:天之道);
3、語言文字,讚頌,(如:可道)。
無:1、道的一種存在方式,空無,空間,精神,精神財富,唯心,無形生命,能量,暗物質,暗能量;
2、沒有
有:道的一種顯現方式,實有,物質,物質化,物質財富,唯物,有形生命。
常:永恆,永遠。道的常,相對於萬物的無常變化。
玄:深遠,深奧,生生不息。
【感悟·行道】
老子告訴我們,宇宙創造者大道是人類無法完全了解的,就像細胞無法完全了解,擁有身心靈三位一體的人一樣。
語言文字雖然很重要,卻也不能完全表達這個宇宙背後的偉大力量。
道和愛一樣,能體會,不能很好的界定、概念。
人類可以通過精神心靈修行(無),物質科學研究(有)兩條路來更多地了解感知它。
修行人從體驗、內觀,科學家從微觀、宏觀,不同角度去認識它,都有不同的感受感動,深深地為這個多彩神奇的造化、宇宙喝彩。
莊子感嘆:偉哉!造化!
牛頓、愛因斯坦們都為大自然精妙的運作深深吸引,畢生研究宇宙的科學規律。
妙,乃少女。體會認識大道是最最妙不可言的體驗!內心會常常充滿感動流淚,身心會時時充滿愉悅快樂。
體會認識大道是人生最終極的目標,沒有之一。
通過「有」和「無」來了解和感知這個天地的開始、萬物的母體吧!精神和物質文明,都將從我們的身心湧出,福澤整個中華民族。
*新道觀: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有無同出,妙不可言;修行科學,識道兩途。
歡迎傾聽杜軍先生誦讀《道德經》第一章,敬請打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