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康美藥業,每天獲取健康相關資訊。
相傳山東境內有座駝山,山腳下有位姑娘叫石榴。她美麗多情,早就愛上了一位名叫白荊的小夥,兩人同住一山下,共飲一溪水,情深意厚。不幸的是,石榴的美貌驚動了皇帝,官府來人搶走了她並逼迫其為妃。石榴寧死不從,騙皇帝要為母守孝一百天。皇帝無奈,只好找一幽靜院落讓其獨居。石榴被搶走以後,白荊追至南山,日夜佇立山巔守望,日久竟化為一棵小樹。石榴逃離皇宮尋找到白荊的化身,悲痛欲絕,撲上去淚下如雨。悲傷的石榴也幻化為樹,並結出鮮亮的小紅果,人們叫它「石榴」。皇帝聞訊命人砍樹,並下令不準叫「石榴」,叫「山渣」——山中渣滓,但人們喜愛剛強的石榴,即稱她為「山楂」。
山楂為薔薇科植物山裡紅或山楂的乾燥成熟果實。
【性味與歸經】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
【性能特點】 本品酸甘開胃,微溫能通,消化行散,藥力頗強。入脾、胃經,善消食化積,治油膩肉積。入肝經,善活血散淤,治血淤痛經、經閉等。
【功效】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
【主治病症】
1、食滯不化,肉積不消,瀉痢腹痛。
2、淤血痛經、經閉,產後淤阻腹痛,胸痺心痛。
3、疝氣偏墜脹痛。
【用法與用量】9~12g。消食導滯宜用焦山楂。
【使用注意】本品味酸,故胃酸過多者忌服,脾胃虛弱者慎服。
【產地】在山東、陝西、山西、河南、江蘇、浙江、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河北等地均有分布。
【採收加工】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果實呈深紅色時採收。 將採收回來的果實橫切成圓片,放在太陽下曬乾即可入藥。
【優劣鑑別】
1、優質山楂
果形整齊端正,無畸形,果實個大而均勻,果皮呈鮮豔的紅色,有光澤、不皺縮、沒有幹疤蟲眼和外傷,具有清新的酸甜滋味。
2、次質山楂
果形基本端正,果實個小而不勻,皮色發青,發暗、無光澤,表面皺縮,有蟲眼、幹疤或破皮,肉質幹硬或散軟,味淡而不酸。
3、劣質山楂
果實個頭參差不齊、畸形、嚴重幹縮或腐爛,蟲果多,破口大,果面不完整,果肉風乾或變軟,品質下降,有異味。
【現代藥理研究】
山楂的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及有機酸類化合物。另外尚含有磷脂、維生素、維生素B2等,具有助消化、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心絞痛、強心、降血壓、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脈血流量、擴張血管、收縮子宮、抗菌、調節體液與細胞免疫功能、抗癌等作用。
【臨床配伍應用】
1、用於食積停滯:山楂味酸而甘,消食力佳,為消化食積停滯常用要藥,尤能消化油膩肉積,在臨床應用方面,常與麥牙、六曲等配伍應用;如因傷食而引起腹痛洩瀉,可用焦山楂10克研末,開水淍服,有化食止瀉之效。
2、用於產後瘀滯腹痛、惡露不盡:活血化瘀,用治產後瘀滯腹痛、惡露不盡,常與當歸、川芎、益母草等配伍。
3、黃金湯:金錢草60g、大黃10g、神曲12g、焦山楂12g、焦麥芽12g。功能主治:溼熱黃疸,厭食,嘔惡,兩脅脹滿,腹脹,一身面目俱黃,黃色明顯,尿黃少,舌苔黃膩,脈沉數。出處:《中醫方劑雙解與臨床》
1、山楂蜜棗燉山藥
材料:280g鮮山藥、6個蜜棗、6個山楂、30g冰糖、適量蜂蜜。
做法:山藥去皮切滾刀塊、蜜棗對切、山楂去核心切片。山藥入鍋中煮沸,至透明撈出備用。另起鍋,加入適量水、冰糖、加入焯過的山藥、蜜棗、山楂。然後大火煮開,轉中小火慢燉,至湯汁粘稠,山藥熟軟關火。放至微熱,加入適量蜂蜜調味。
功效: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
2、山楂銀花湯
材料:取山楂30g,金銀花6g,白糖20g。
做法:先將山楂、金銀花放在勺內,用文火炒熱,加入白糖,改用小火炒成糖餞,用開水衝泡,日服一劑。
功效:山楂有破氣散瘀之功,銀花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二味同用,適用於風寒感冒患者。
3、山楂首烏湯
材料:取山楂、何首烏各15g,白糖60g。
做法:先將山楂、何首烏洗淨、切碎,一同入鍋,加水適量,浸泡兩小時,再熬煮約一小時,去渣取湯,日服一劑,分兩次溫服。
功效:軟化血管,降低血脂。
食用禁忌:孕婦、脾胃虛弱的人、兒童、低血脂人群不適合吃山楂,另空腹時也不適合吃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