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總是能聽到身邊有孩子的人抱怨,家裡被孩子搗鼓得亂七八糟,沒有整齊的時候。家裡如果有客人拜訪,寶媽寶爸一般會提前告知一句:別嫌棄,我家亂得不是樣子。孩子似乎成了「搗亂」的代言詞,事實也是如此,孩子在哪裡,哪裡就會亂糟糟。
孩子對世界充滿探知欲,他們的好奇心要比成人重很多。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會首先把自己熟知的底盤摸索清楚。所以,通常情況下,他們都會把家裡搞得凌亂不堪。許多家長為此頭疼不已,卻不知好奇心是人一生的起點,孩子搗亂房間也是探知世界的開端。家長不應該中斷孩子的行為,更不該為此責備孩子。
家裡哪些地方越凌亂,說明孩子智商越高?
01書櫥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大概是所有人文化啟蒙的開端。從我們稚齡受教開始,便被教導多讀書。以及之後漫長的一生中,都應讀書補充知識。書是智慧的結晶,是知識的凝華,是學習的指南針。
如果孩子從小對書籍感興趣,想必家長都會沾沾自喜地炫耀。的確,懵懂無知的孩子對知識充滿興趣,也註定他一生不會胸無點墨。孩子搗亂東西,說明他對這樣東西有極大的興趣,才會去觸碰,以至於翻亂東西。
而如果一個家庭的書櫥總是被孩子搗亂,說明孩子對書有莫大的興趣,才會把書櫥翻亂,這是一個良好的預兆。家長如果責備孩子的行為,孩子就會誤認為不該對書籍感興趣。
家長這個時候,也不要去中斷孩子的行為,孩子會覺得,被打擾興致,也會因此失去對書籍的興趣。一旦澆滅孩子對書籍的興趣,後期很難再開發。
02孩子的臥室
臥室是一個完全屬於一個人的小世界,孩子的臥室是孩子自己的天地,毫不誇張的講這是他在初生後一切思路的起源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孩子雖然思想不成熟,卻也在逐步探索屬於自己的生活軌道。
曾有著名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房間雜亂的人,要比房間整齊的人思維更廣闊,更具備創造力。孩子本就不具備整理能力,房間看似凌亂無序,其實是他本身在用自己的方式整理。
家長如果上來就責備,很可能就會打擊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家長也不要隨意整理,這樣會打亂孩子自己的整理計劃。
03牆壁
牆壁多數底色是白色,質地較硬類似畫板的結構。這是一個絕佳的畫紙,有充足的空間讓孩子發揮想像力。所以多數孩子會被牆壁吸引,在上面塗鴉創作。
有孩子的家庭,牆壁上多數都會有塗鴉,這是孩子初步的創作思路。塗鴉是孩子試探藝術的雛形,也是一切創作靈感的起源。
這是孩子用筆的開端,也是借筆表達思想的起點,家長如果在此時責備孩子,就會阻止孩子創作的興趣。如果中斷孩子塗鴉,也會擾亂他創作的靈感。
家長會不禁有疑問,難道要一直任由孩子把房間搗鼓得凌亂不堪嗎?當然這也是錯誤的做法。孩子搞亂房間,家長也要合理地去引導,這樣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家長具體該怎麼做?首先家長發現孩子把家裡弄亂後,先說一句:你真棒!這是肯定他的做法,並告訴他,他沒有犯錯。接下來問清他的想法還有這麼做的目的,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討論怎麼做才會達到他想要的結果。比如他在牆上塗鴉,你可以問他想畫什麼,怎麼畫才能更好地呈現畫像。
完成和孩子的交流後,家長這時可以和孩子商量,「作品」很不錯,但是房間要恢復整潔,東西需暫時歸位。引導他明白東西整齊擺放才是最好的效果,並拉上孩子一起幫忙收拾。
這一步很關鍵,不要嫌孩子動手能力差,就不用孩子幫忙歸整。家長和孩子一起規整的過程,是激發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鍛鍊動手操作能力,期間還可以藉機引導孩子找到自己排列東西的方式。告訴孩子東西正確排列後的樣子,保留他想像力的同時,起了指導作用。
結語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良好發展。發展的起源至關重要,一切取決於都在成長初期,家長的引導是否有積極作用。不忽略孩子每一個成長的機會,從細節引導孩子走向良好的發展。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