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城西南青草鎮境內,有一座高峻挺拔、貌似屋脊的山峰,名曰"屋脊嶺「。
嶺腳下有處懸崖峭壁,巖壁上有個天然石門,石門兩旁有兩行誰也看不懂的石刻。這就是桐西民間世代相傳的金銀倉。洞門上那看似天書的兩行石刻,仿佛是向人們提示尋找金倉銀倉鑰匙的方位和密碼。
古往今來金銀倉在桐西地區流傳甚廣,版本也較多,但是金銀倉的形成,開倉條件的苛刻和寶倉鑰匙丟失的描述,基本相同。餘雖不才,道其枝葉,伴君一笑。
傳說,秦始皇移山填海時親率大隊人馬來到桐城,將一路搜刮而來的金銀財寶分金倉、銀倉藏於屋脊嶺群山之後,就舉著神鞭,趕著大橫山填海去了。但他將大橫山趕到現在雙港境內時,早已人困馬乏,就懷抱神鞭和衣而眠。不想觀音雲遊東海,見此情景,體恤民眾勞役之苦,遂調換了始皇神鞭。始皇醒後,舉鞭趕山,大橫山卻不為所動。一干人馬只得返回鹹陽,金銀寶藏和開倉鑰匙任其流失於民間。
隨著世事代謝,朝代的更替,金銀倉越傳越謬,開倉鑰匙也被披上神秘的面紗。到了明朝永樂年間,屋脊嶺地區仿佛成為人間樂土。一時間三教九流,煉丹之士,尋寶之徒蜂湧而至,或遊玩於山水之間,或穿稜於阡陌之上。
有一天,王屋寺來了一位雲遊和尚。和尚性情古怪,白天化緣討齋於村野,夜間借宿頌經於古廟。當他化緣到陶衝驛王員外家時,雙眼被王員外門前一個布滿青苔的石滾勾住了。和尚走到石滾前,左摸摸,右瞧瞧,不時雙手合十,向天禱告,口中念念有詞。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和尚從此不去別的地方化緣討齋,而中午時分,都能準時到王員外家討口齋飯。
王員外是屋脊嶺這個方圓百裡出了名的大富翁。家裡良田千頃,騾馬成群。人丁興旺,三妻四妾,育有九子一女。但他心地善良,樂善好施。他從不嫌棄和尚天天來討齋要飯,反而挑選一個下人,專門給和尚做齋飯素菜。這樣來來往往幾個月,王員外同和尚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一天,和尚對員外說,我非雲遊野僧,乃觀音座前善財童子,現奉菩薩之命,在桐西一帶尋找金銀倉的主人和寶藏的鑰匙。你心存善念,吃齋向佛,是金銀倉的主人,開倉的鑰匙就是你家門前的石滾。
不過,開金銀倉的條件十分苛刻。首先你家大小人口,需齋戒七曰。要做七七四十九場法事,沐浴更衣,不能帶一點穢物上山。還要找一個有十個兒子的家庭,叫這戶人家把石滾抬到金銀倉門前。你要將石滾大頭,對準倉門中心,輕輕撞擊。口中呼喚『主人到,請開門』,門就開了,庫裡寶貝,你可以隨意取捨。千萬記住,天庭之物皆有靈性,不可冒犯,你能得到多少,全憑你的德性和造化。說完,和尚不見了,只聞荷花幽香。
員外猛然醒悟,是菩薩前來點化,慌忙跪拜。
菩薩走後,王員外抓緊齋戒做法,事必躬親,不敢懈怠。但有一事犯了難,十子之戶尋之無果,正在員外愁眉不展之際,原配對員外說,看你急成那個猴相,棄現成的不用,偏要在外尋找,我們家不是九個兒子加一個女婿麼?女婿也是兒呀。員外一聽心花怒放,於是選好黃辰吉日,上山開鎖。
開鎖那天,王員外一大早就把石滾用繩子系好,串在槓子上,再把扁擔綁上槓子,帶著兒子和女婿,像抬八抬大轎般抬著石滾,打著號子,來到金銀倉門前。
王員外首先在倉門處用手比劃了一番,確認了中心位置,將石滾大頭輕輕撞擊了一下,嘴裡輕輕念道:「主人到,請開門」。然而倉門紋絲未動,而洞內卻傳來噪雜之聲,似千軍萬馬,由遠而近。王員外加大力氣又撞了一下,這一下不打緊,洞門雖然未開,但洞內已人歡馬叫,洞外卻山動地搖了。王員外又一次用盡全力推撞石滾,只聽見『轟"的一聲巨響,好似天崩地裂,石破洞開。由於用力過猛,系在槓子上的石滾,脫開繩子射進洞裡。
眾人環立洞口,舉目相望,只見洞裡珠寶盈路,蘭香撲鼻,燈火輝煌。這時又聞人語,「主人來了,主人來了",頓時笙簫又起,仙歌嫋嫋。王員外喜從天降,正要招呼大夥進洞取寶,不想洞裡這時衝出一個金髮赤面的巨人,雌雄眼,火盆口,露出獠牙。右手握著一把黃燦燦的大刀,左手向王員外致意。眾人驚嚇而散,王員外此時也心驚膽戰,那敢再上前一步。心裡暗想,這哪是金倉銀倉,這分明是妖魔洞府。巨人見員外一行不肯上前,在洞口來來回回走了幾趟,就踱著步子進洞去了。
洞裡五顏六色的燈光和天府之音,使員外欲罷不能。員外順手拾起地下一根扁擔,抖膽向洞口輕移幾步。不想洞口此時又跳出一隻黃毛老虎,老虎「嗖"的一下從員外頭頂翻過,張開大口,發出低沉的吼叫。員外那裡見過這個陣勢,嚇得雙手抱頭,癱倒在地。然而老虎並沒有傷害員外,只是在員外面前雙掌擊地,做匍匐狀,見員外沒有任何舉動也慢慢退回洞裡。
眾人見狀方敢湧上前來,抬著員外遠離洞口。只見員外牙關緊閉,人事不知,穢物滿身。馬上掐人中、捶背,一番折騰後員外緩過氣來。
正當眾人罵罵咧咧簇擁員外要回家時,洞口這時傳來一陣陣雞鳴。眾人回頭只見一隻雄雞立在洞口,金光閃閃,頭翹尾翹向日打鳴。老員外明白這是金雞,來了精神,指揮眾人四散開來,圍捕金雞。金雞本非凡間之物,頗有靈性,凡人那是對手,幾個回合下來,只有女婿拽下一根羽毛,其餘人都兩手空空,而金雞卻乘著混亂要溜進洞了。員外此時早已忘記自己滿身臭氣,追著金雞也要衝進洞內。
說來也怪,洞門這時緩緩啟動關閉。員外怒滿心懷,舉起扁擔砸向洞門,口裡罵道:「菩薩也打誑語,向佛何用"?
這時頭頂上傳來人語。員外住手,爾等忤逆天意,不用十子卻用九兒,法力當然不夠,以致多次開鎖未成。卻又猛然發力,以致鑰匙回歸天府,為一錯也。倉門打開,金人神獸邀你入洞,爾傲慢不入,為二錯也。身沾穢物,冒犯天威,為三錯也。念爾一生面佛向善,齋戒做法所花銀兩,吾以金雞羽毛一根相贈,折成寶銀權且有餘,菩薩有何錯也?倉門雖合,但留有天書、圖案,有緣之人定會尋得寶藏鑰匙之所在。爾等緣份已盡,何故強求?
眾人注目空中,只見屋脊嶺上騰起七彩祥雲,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花座上,善財童子立於座前。嚇得眾人慌忙住手,俯首叩拜。
金倉銀倉從此鎖上了大門,留下了兩行尋找開倉鑰匙的文字。千百年來,儘管倉門再未開啟,但美麗的傳說,讓多少遊人駐足停留,流連忘返。又讓多少尋寶者無功而返,扼腕長嘆。這正是:金銀雖為貴,不用如糞土,此地兩大庫,雖有不如無。
❖ 精華推薦 ❖
傻 妻
姚濠記憶
小女人的溫馨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