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孩子再用了,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熱水"變成"毒水"

2021-02-18 日之東出
   最近,網上有一則保溫杯泡紅棗十幾天後擰開爆炸的新聞引起了眾多家長的關注。

福建一女孩用保溫杯泡了紅棗後忘了喝,過了十幾天突然想起,擰開保溫杯蓋時卻突然爆炸了,彈起的杯蓋造成該女童右眼眼球破裂,今後視力是否能恢復還是未知數。

據專家介紹,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用紅棗泡熱水飲用,紅棗在熱水中會吸水膨脹,時間長了後就會發酵,產生一些膨脹性氣體。而保溫杯的密閉性比較好,突然擰開時造成杯中快速減壓,就會產生爆炸效果。

評論區裡網友直呼這新聞太重要了,畢竟天氣開始寒涼起來,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養生,為了讓孩子喝點"有營養"的水,巴不得往保溫杯裡投滿各種食材和中藥材。而那些適合真菌繁殖的東西,比如紅棗、胖大海、百香果等,經過長期存放都可能因發酵而增大保溫杯內氣壓,開蓋瞬間就可能發生氣體"噴湧"現象。

還有網友提出,現在每次用保溫杯都心驚膽顫,生怕因保溫杯質量不過關而引發安全隱患,尤其一些家長在給孩子挑選保溫杯時,更是充滿了擔憂,畢竟關於保溫杯的安全事件時有發生。

去年,央視新聞就有報導過,北京消協在市面上隨機購買了50種保溫杯進行檢測,其中就有19種不合格。

                       

               

咎其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就是重金屬超標。要知道,讓孩子用重金屬超標的保溫杯喝水,簡直就是孩子的健康殺手,不僅會危害他們的身體,還會傷害孩子的智力發育,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儘管現在市面上可選的保溫杯品牌、樣式眾多,價格差異也很大,但是很多研究過保溫杯的家長都知道,為孩子挑選保溫杯並不是價格越高越好,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再入手。

一、拒絕購買"三無產品"

雖然說保溫杯不是價格越貴越好,但是家長們也千萬不要圖便宜,去街邊小店、小超市購買一些價格低廉的"三無產品"。

在節目《新聞大求真》中,就有商家用廉價的201不鏽鋼冒充304不鏽鋼,這樣的保溫杯雖然"價廉",但絕不"物美"。實驗人員用加入了5%的鹽酸溶液進行檢測,很快就發現存在重金屬超標的問題。

二、認識保溫杯內膽

研究過保溫杯的人都知道,合格保溫杯採用的都是食品級不鏽鋼:304和316材質。而316比304更輕盈、更耐高溫、耐腐蝕,因此家長給孩子購買保溫杯時,儘量選擇316材質的。

另外從用途來說,保溫杯最好用來給孩子裝白開水就好,不建議長期用來裝奶、果汁等其他飲品。一來就如新聞中那樣,可能因發酵產生氣體帶來爆炸風險;二來奶、果汁等飲品長期於保溫杯內保持溫熱狀態,很容易滋生細菌產生變質。

三、其他配件安全

保溫杯除了內膽材質很重要外,吸管、密封圈等部件的材質也需要考慮。

家長在給孩子購買保溫杯時,需要關注這些部位材質是不是Tritan、PP和食品級矽膠,如果是這類材質就代表是安全的,一般說明書裡就會備註不含雙酚A。而PC、AS類材質千萬別選,因為它們在使用中會釋放雙酚A,而雙酚A可能影響孩子神經發育,誘發早熟。

四、保溫及密封狀況

既然名叫"保溫杯",那麼挑選保溫杯時保溫時長也是需要考量的。一般來說保溫效果較好的保溫杯保溫時長在6-8小時左右,家長選購了保溫杯回家可以裝了熱水靜置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開杯測試溫度。

另外保溫杯的密封性也很重要,密封不好的杯容易漏水,一不小心可能弄溼了孩子衣物,還可能燙傷孩子呢。

總之,家長給孩子挑選保溫杯時,咱們一定要找正規廠家、正規品牌,多看看各種參數,也多了解一些相關新聞,多上上心總是好的。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物美價廉的保溫杯

1,膳魔師 504 500ml

THERMOS高真空斷熱科技保冰、保鮮、保冷、保溫多功能,美味時間更長久

THERMOS膳魔師以真空斷熱和焊接技術為傲,向世界展現保溫性能最好的產品魅力。THERMOS 膳魔師長期致力研發高科技高真空斷熱科技,將雙層優質不銹鋼內部抽真空處理,容器內的真空隔熱層,能有效的達到保溫效果。THERMOS膳魔師保溫產品,保證能夠帶來最佳的保溫效果讓食物、飲品保溫時效更長久、更新鮮,帶來更便利的生活。THERMOS 膳魔師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的真空保溫品牌,也是全球真空保溫產品第一品牌。保溫性能、輕巧與耐久,是研發團隊不變的追求。多元的產品用途開拓也是我們的重要目標。THERMOS 膳魔師在食品科學的知識基礎上,在雙層不銹鋼之間運用高真空斷熱科技,延長食物或飲料享用的時間。換言之,膳魔師產品為消費者補捉住更多的美味時間。

2,象印SM-SD48 480ml

象印魔法瓶株式會社自1918創業以來,接連不斷地創造家電新時代,以電飯煲、保溫杯等商品為主,為您呈現更先進的【日常生活發想】。

3,虎牌兒童杯 600ML 推薦純日本版 

日版和國內版的區別:

1、有兩個杯蓋,分別為直飲子彈頭和按鈕杯蓋。切記日本版中不帶吸管。

2、日版杯子本體雙真空,襯有銅箔,真空層內裝集氣劑,可吸收部分空氣,保溫保冷性能非常高。杯子本體外部圖案是貼紙,是不粘膠貼紙,並不是印刷上的。

3、日版水壺內部表面採用特殊鏡面加工處理,不易髒汙,不易沾染異味,中栓式按鈕可分離,極易清洗。

4、日版和中版水壺杯子都帶杯套,且杯套上的圖案為刺繡。

謝謝閱讀,分享是最大的美德。

           

               


相關焦點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但是大約是2002年我和大師有一次碰面,我曾諮詢大師關於"膝蓋疼痛"的問題,大師的回答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四個人膝蓋都不好"。注意那時還沒有人攻擊陳拳大師的膝蓋問題。我當時對上邊那句話的理解是:"要想有功夫,"膝蓋疼"的代價應該是免不了的吧!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大洪泉邊光腚孩——"童年憶事"之十二
    神頭的美妙之處在於多泉多水。白楊河流經此地匯入孝婦河,靈泉、雪浪泉、大洪泉等泉水也由此噴湧而出,更增添了神頭的秀美靈動之景色。在博山要說有山有水有靈光的風水寶地,神頭首屈一指。特別是兒時更是山青水秀,噴湧的泉水和奔流的河水不僅給神頭帶來了神妙靈秀之氣,更是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樂園。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那麼人體上,水火就是腎和心,心就是火,腎就是水。心就是人體的天,水就是人體的地。在後面,我們講的一些東西會涉及到先天陰陽,先天陰陽,那涉及到修行的一些原理,是修行中的關鍵問題。中國人的修行就是要從後天陰陽返還到先天陰陽,從先天陰陽再返還到太極和無極的狀態。天氣和地氣,這二者,進入人體,結合起來才是人體的精氣。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被試可以自由決定何時(隨時)用食指按下鍵盤上的按鈕,並且記住在做出這個決定時屏幕上出現的字母(被試就如擊鼓傳花中的「擊鼓者」)。3、實驗結果:被試在做出任何一個決定之前,至少在0.5秒鐘之前,在他大腦中與此決定相對應的腦神經皮層已經事先開始醞釀性的活動了,直到達到一個峰值後,被試腦中才突然出現按下按鈕這個「主觀決定」的。
  • 脆脆香與"臭"蕻蕻
    甘溪很早就有自己的"馳名產品",兩種以"菜頭"為原材的醃製品。    甘溪盛產"大菜頭",但它的經濟價值並不高,又常常在短時間之內供過於求,堆積如山的"大菜頭"並沒有給種植戶帶來豐收的喜悅,反而增添了為"銷路"的憂愁。(這種說法與以前小文中提到的並不矛盾。)"繫上紅頭繩"也沒用。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胸腰摺疊":脊椎之動見細微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椎運動)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椎"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椎的豎直,使胸與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身軀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網上有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但另一方面,胸椎又是身軀上最為靈活且柔韌的部位。
  •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二(腿部分解)
    關於腳底一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叫"五趾抓地",另一種說法叫"放鬆貼地",前一種說法是要抵抗轉體給腳底帶來的轉向慣性,後者卻是在談一個理想的結果。那麼如何才能在實踐中有效呢?一一隨著身體向一個方向轉動,腳跟隨之,腳趾反向平衡。則既無"腳趾抓地"之僵,亦可得"放鬆貼地"之果,即時刻保持了腳面與大地的完美契合。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喬丹和兒子不過,這一點都不影響"二登哥"的勇猛存在!他不是通過其"父""上位"的人。並於當月成為了"月最佳新秀",同年5月,戈登入選了08-09賽季最佳防守陣容二陣,已經有"鋒芒畢露"之勢。偶爾遇到"不公正"待遇,只把各種無奈堆在臉上,幾乎不和裁判計較什麼。不過本賽季也吃過一次技犯,沒惡意犯規,也沒有被驅逐的經歷。2008年,和戈登一起進入聯盟的有史上最年輕MVP羅斯,威少,樂福,麥基,他們似乎打得更加風聲水起,而梅奧,比斯利,蘭多夫已淡出人們的視野,只有戈登還在和同年入選的四號種子威少,全力為球隊,為自己時刻準備著。
  • 【雲間漫談】大倉橋上說"漕運"
    據《水育松江》一書記載,漕糧航線以華亭、青龍鎮兩地為起點,經吳淞江至蘇州,進入江南運河至揚州,而後北上至京都。運糧船以平底木板船為主,年運入京都稅糧約萬噸。   入元後,海路漕運興起,先後開闢三條航線。元代初年,始闢第一條航線,以劉家港(今崇明島南)為起點,出長江口過海門,最後抵達天津,再轉陸運至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