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徐貴祥長篇小說《英雄山》的筆談

2020-10-21 中工網

敘事突圍與英雄重塑

——關於徐貴祥長篇小說新作《英雄山》的筆談

高靜: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很多作品回到了更加重視表現個人、關懷個體的道路上。然而如果一味落入「小我」的趣味,拒絕承擔社會責任,也會讓其所標榜的人性越來越狹隘、「自我」越來越雷同。難道只有角落裡的喃喃自語才表現了人性嗎?而人民、崇高和英雄書寫就不表現人性了嗎?事實上,崇高與英雄從來就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依託,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集中表達。因此,我覺得是時候呼喚一種衝破「小我」與「大我」的區隔,走向既是「人學」的又是「人民學」的文學觀念了。從這個意義上說,軍旅文學所承載和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既關照個體人性、又張揚人民屬性的思想、觀念和情感。而生於1950年代末、兩次親歷戰場洗禮的徐貴祥,多年來深耕戰爭歷史題材,對於個體生命與戰爭歷史、日常經驗與極端經驗的體悟和書寫都極具個性和深度。長篇小說新作《英雄山》(人民文學出版社),表現出了不同於他過往作品的敘事風格,塑造的英雄形象也具有某種時代的新質。

《英雄山》分《穿插》和《伏擊》上下兩部,集中體現了徐貴祥對英雄命題的多重思考。在抗戰的歷史背景之下,英雄是生成性的嗎?普通人身上有沒有英雄性?透過形形色色的人物,小說呈現出了豐富的英雄意涵。《穿插》中的主人公凌雲峰是英雄的代表。凌雲峰有不少缺點毛病,但因為有信仰,他能經常反省自己,也正是因為有信仰,他能拋開個人名譽努力維護國共聯合抗戰大局。從凌雲峰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深意,山峰本是由地殼運動中板塊撞擊所形成,凌雲峰則更象徵著它所經歷的深重磨難。作者特別選取長徵這一軍史上最艱苦的階段來凸顯這個人物,將他放置在殘酷的歷史情境中,通過他打不死的「戰神」形象,來象徵中國工農紅軍的英雄精神和革命信仰。《伏擊》中的主人公易水寒表徵的是英雄的生成性。小說聚焦他的心理世界,抽絲剝繭般寫出了一個普通人如何一步一步成為英雄並最終獲得信仰,實現靈魂上的涅槃的曲折歷程。

得益於對一手抗戰史料的掌握,徐貴祥看到了中國共產黨所主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如何讓全民集體釋放出英雄性質素的內在邏輯。徐貴祥以自覺的態度寫出人性中英雄性的一面,從這個意義上說,他促使我們再一次重新審視和理解人性。戰爭讓立場不同的人之間建立起奇妙的情感聯結,達成了一種在生死抉擇的具體情境下,在戰爭智慧、民族情感與個人沉思高度契合的情況下產生的靈魂對話。《穿插》中凌雲峰與國軍軍官謝谷在殊死搏鬥之前就有一次夜觀星星的場景,之後的多次戰鬥中由於對戰術的分析和判斷高度一致,二人逐漸形成共同維護抗日大局的默契。真假凌雲峰之間、凌雲峰與何子非、何子非與張達理、藍旗與楚大楚之間,也都是因為戰爭而在靈魂上產生了某種共鳴。

在人物塑造上,各種細節和道具恰如其分的使用,不斷將人物拉回形而下的現實生活,顯示出主人公身上真實生動的一面。而對於易水寒這個人物,徐貴祥寫出了他內心世界的豐富駁雜,將一種被封建家庭和封建文化過分壓抑了的變形人格刻畫得入木三分。這也與他後來潛伏進入紅軍之後的心理遊移、戰術上的孤注一擲及靈魂上的最終突破形成了性格邏輯上的統一。

曾有論者批評徐貴祥寫得太快,存在一種「習慣的美學風格」。這樣的批評自有其道理,但我想說的是,重複並非全無益處。金錢主題之於巴爾扎克,「真相被發現」之於海明威,高密東北鄉的民間性之於莫言,不都是一種重複嗎?任何一個有抱負的作家都不能忍受自己淺層次的自我重複。如果他忍不住一再重複某些東西,那一定說明這些重複正是他的情感投放之所,是他念茲在茲的精神源泉與寫作寶藏。如此來理解重複,我倒不禁為徐貴祥的真誠和堅韌所打動。堅持描寫戰爭小說中的真善美,堅持敘事風格的硬朗超拔,對徐貴祥來說,未必不是一種優勢。

安婷:《穿插》和《伏擊》雖為兩部相對獨立的長篇小說,但其在情節上嵌套紐合、相互填補,共同展現出滄山地區在1934年至1945年間的一段風雲詭譎的戰爭歷史,所以也可將其看做是姊妹篇或上下部。《穿插》和《伏擊》合名為《英雄山》,表明徐貴祥依然堅持著「寫戰爭就是為了尋找英雄」的創作理念,其創作重點在於塑造英雄形象,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表達對中國人民一致對外、團結御辱的信念,整體風格洋溢著壯烈雄渾、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

凌雲峰是兩部姊妹篇著重塑造的紅軍英雄形象。他驍勇善戰,在三條山戰鬥中抱著必死的決心率部穿插敵進攻部隊,牽制了敵人四分之一的兵力,遲滯了其對我主力部隊的進攻;他足智多謀,在自告奮勇充當人質換回安南父女後,巧妙利用土匪巴根利慾薰心的本性,最終逃離魔窟。他愛國愛黨,在各種機緣巧合下成為國軍軍官楚大楚的替身後,堅決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心同紅軍共御外辱。但作為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凌雲峰身上必然會有這個年紀特有的稚嫩,比如容易自滿、缺乏必要的警惕心等。在徐貴祥看來,塑造英雄形象也無須將其刻意完美化。真實地書寫人物的缺點,反而使得人物具有溫度、真實可感。國民黨軍特務易水寒潛入陝北紅軍部隊,但在等待命令的過程中,易水寒逐漸了解了共產黨的本質,並被其為民抗戰的崇高信仰所打動,在關鍵時刻調轉槍頭,保護了中共代表,抱著死而無憾的決心向紅軍坦白身份,最終得到諒解並正式加入了紅軍……

小說中幾位主要人物在身份和角色上的置換,打破了一般戰爭小說中「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使得原本處在不同營壘、秉持不同信仰的軍人在最後像小河入海一樣匯聚到了抗日救國的洪流之中。這是徐貴祥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的匠心所在,也展現出他不同於過往創作的新的敘事方向。

孔立文:徐貴祥筆下的英雄,多是血肉豐盈的普通人。《英雄山》的可貴之處在於,作家沒有止於英雄故事,而是用細膩的筆觸,以接地氣的方式,藝術再現英雄的成長路徑與心路歷程。作家著力觀照作為個體的人的價值判斷的多樣性,特別關照人物內心的悸動與波瀾,在歷史視野之下努力探尋英雄人物的成長軌跡。作品中的英雄就在普通民眾中間,他們是鮮活的個體的人,既有七情六慾,也有愛恨情愁,人物形象真實可信,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一部作品分作兩部來寫,《英雄山》無疑具有突破性的敘事價值。兩部作品一個主題,兩個敘事者均採用第一人稱,最後又皆轉為全知全能的靈魂敘事。多重視角之下,整個故事雖然迷霧重重,諜影叢生,但卻立體多面,震撼人心。小說中眾多人物關係相互勾連,愛恨情愁交織纏繞,真假虛實精彩紛呈。小說結構精巧,語言曉暢,文字幽默,看似自然隨性,信手拈來,實乃飽含匠心,精雕細琢。作品所承載的理想至上、不忘初心的熾熱情懷,充分展現了作家對國家、對社會、對歷史的責任感。誠然,也正是這份責任感,使得這部具有濃烈家國情懷的文學精品成色更為本真,主旨更為厚重。

回望歷史,找尋革命初心。徐貴祥延續了自己一以貫之的英雄書寫,始終把塑造英雄形象、弘揚英雄精神作為自己的文學理想和精神追求。以真假凌雲峰為代表的因為信仰而無懼生死、不負使命的「穿插英雄」,為中國當代軍旅文學的人物畫廊貢獻了新鮮且有意味的形象。

相關焦點

  • 譜寫壯闊的革命歷史傳奇——評徐貴祥長篇小說《英雄山》
    作者:孔立文軍旅作家徐貴祥多年來深耕戰爭歷史題材,對於個體生命與戰爭歷史、日常經驗與極端經驗的體悟和書寫都極具個性和深度。他的最新長篇小說《英雄山》(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分為《穿插》《伏擊》上下兩部,各自成書,前後呼應,互為補充,從「一正一反」「一明一暗」兩個英雄人物的視角,譜寫出壯闊的革命歷史傳奇。追根溯源,探求英雄出處。塵世間沒有天生的英雄,英雄的養成是漸進式的。小說的可貴之處在於,作家沒有止於英雄敘事,而是用細膩的筆觸,以接地氣的方式,藝術再現了英雄的成長路徑。
  • 徐貴祥長篇新作《穿插》《伏擊》再現民族抗戰崢嶸歲月
    著名軍旅作家徐貴祥的新作《英雄山·穿插》《英雄山·伏擊》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兩部作品為姊妹篇,有獨立完整的人物和故事,又前後呼應,互為補充,從「一正一反」「一明一暗」兩個英雄人物的視角,共同譜寫了一部壯闊的革命戰爭和信仰傳奇。
  • 《歷史的天空》後,徐貴祥新作《英雄山》再譜抗戰英雄傳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著名軍旅作家徐貴祥的新作《英雄山·穿插》《英雄山·伏擊》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新作延續了他《歷史的天空》《徐貴祥「英雄山」系列的故事主要發生在紅軍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主要地點設定於當時國、共、日、偽各種力量膠著的鄂豫皖地區,這裡也是徐貴祥許多戰爭題材作品的「誕生地」。
  • 徐貴祥:英雄照亮文學夢
    在我此後漫長的創作道路上,始終有一個東西牽引著我,那就是關於人性、親情、民族性、家庭與國家的關係的思考,應該始於《烈火金鋼》在我心裡埋下的問號。後來我參軍了,帶著英雄夢。最近我創作的長篇小說《穿插》,主人公是一個紅軍團長、號稱穿山甲的戰術專家凌雲峰,以善於打穿插而著名,這個人在西路軍時期「被犧牲」了,實際上流落民間,開小飯館度日,後來在前往陝北尋找隊伍的途中,遭遇對日作戰的滄浪關戰役,誤入曾經的敵人、國民黨軍旅長謝谷的部隊,在國共合作的背景下,頂替在該戰役中殉國的國軍連長楚大楚,戰功卓著,從連長直至旅長,其間同黨的組織取得聯繫,多次配合八路軍「凌雲峰」
  • 《大道朝天》完結,貓膩宣布:以後不寫大長篇小說,要做些其他事
    前兩天和大家分享了關於閱文新晉白金大神會說話的肘子的作品《第一序列》完結以及他下一本書的規劃之後,今天小S又來給大家分享關於另一位閱文白金大神的事兒了!貓膩完結了他的最後一篇大長篇小說——《大道朝天》這本小說從2017年十月開始創作至今也有近3個年頭了,在網文創作中屬於一個中規中矩的創作時長,小說累計約300萬字在網文中也是一個合理的字數
  • 關於老上海的別樣抗日故事
    一個極盡懸疑、暗戰和血性的敘事這是一個關於老上海人的恩怨對決的故事作家出版社近日推出關於老上海的別樣抗日故事。作為文字藝術,小說特有的語言風格和情節語境將帶來獨特的閱讀感受。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發表大量中短篇及長篇小說並獲獎,戲曲、電影、電視劇均有涉獵。出版作品有:《江山美人——宣和元年的愛情》《審判日》等。
  • 官場「江湖」風景線——讀王體文長篇小說《圈子》
    王體文關於權力、權謀的透徹剖析,會讓你立即被作品中的氛圍感染,甚至會心生出淡淡的感傷。長篇小說《圈子》寫的是一個地南方某大城市郊區(縣)鄉村基層的官場生態。在複雜微妙、充滿誘惑和「潛規則」的背景下,土地、拆違的迷局一層層地被剝開,帶你看透各色各樣的名利場,從底層幹部到上流社會的表演、理想和現實的平衡、愛情和色慾的糾纏、良知與罪惡的博弈。
  • 高玉寶的長篇小說創作談
    我的長篇小說《白銀火車》創作談高玉寶創作長篇小說《白銀火車》我吃了一把苦,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嘗試過要寫篇十五萬字的小說,倒是一直在寫一些中短篇,我自認為將中短篇小說寫好了,創作長篇小說就不在話下了。我忽略了長篇小說的厚度,近三年的時間裡,幾乎每時每刻我都在為我的這篇小說犯愁,為我的小說人物的命運犯愁,我宛如在和這篇小說談了一場戀愛——有歡喜,也有爭吵。小說的進展一直按步就班,修改,不斷修改,打亂了改動才是我感到受到創傷的根由。好在,在此期間,我得到了一些朋友的寶貴意見,在小說的張力上下了一些功夫,使小說人物的命運看起來更加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
  • 中國著名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是著名作家曲波根據自己經歷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長篇小說《林海雪原》成功塑造了少劍波、楊子榮、小白鴿、座山雕、蝴蝶迷、鄭三炮等眾多栩栩如生的文學形象。從此,根據長篇小說《林海雪原》改編的小人書、京劇、滬劇、呂劇等等等紛紛湧現 …… …… ……京劇《智取威虎山》也搬上銀幕
  •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藏本《平原槍聲》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藏本—《平原槍聲》。出版背景:新中國成立至1966年,是我國長篇小說創作出版的一個高潮期。10餘年間,有大批作品問世,其中數十部影響廣泛,極一時之盛。這些作品堅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以滿腔熱忱和質樸的表現方法,謳歌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歷史時期我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代表了那一時期我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們以特有的魅力,影響了幾代讀者,經歷了時間的淘洗,流傳至今。
  • 長篇小說《大數據時代》:被數據與技術裹挾的人到底失去了什麼?
    《大數據時代》是一本長篇小說,分為信息圍城、虛擬之戰兩冊。這是一本現實題材的長篇小說,緊扣我們身處的大數據時代,圍繞大數據與人們生活中的深度交叉,聯繫真實生活,直擊社會熱點,以章節為單位,講述了關於隱私洩漏、明星人設崩塌、網際網路裁員、廣告騷擾等多個獨立的故事。得益於作者夏予川自身的大數據研究工作經驗,《大數據時代》裡面關於大數據技術的相關解決方案都具備了專業的水準。
  • 李紅霞長篇小說《北歸》連載之十
    當時不理解她的做法,後來才聽說關於小末,還有那個副市長,我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對她造成威脅。根據鍾一梅平日裡的做派,她啥事都能幹出來啊。她以為這樣打發了我事情就能瞞天過海了。如果七嬸有勇氣站出來,你和小末就會是另外一種人生。但現在說這些沒啥意義了。我兩個兒子,當時一個上大學,一個讀高三,七嬸很無奈啊。
  • 長篇小說《敵後武工隊》創作的前前後後
    文/熊坤靜我國當代作家馮志以其抗戰時期在敵後武工隊的戰鬥經歷為素材,創作的長篇小說後來,這些小說故事經過進一步修改、加工,都成為長篇小說《敵後武工隊》的重要章節。1947年冬,馮志進入華北聯合大學中文系學習深造,畢業後於1949年調任新華社河北分社記者。創作小說再現歷史新中國成立後,馮志於1951年調到河北人民廣播電臺工作,歷任編輯、記者、科長、文藝部副主任等職。
  • 寫「長篇小說」的慕容將軍
    大家好我是「龍之慕」今天給大家說說:寫「長篇小說」的慕容將軍慕湘將軍②特別需要提示的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高級幹部中,還有寫長篇小說的才俊之士,這就更加了得了!韓麟符能詩亦能文,自創詩歌「蜂子體」,曾著長篇小說《絕戶》,反映北方農民饑寒交迫、生不如死的悽慘狀況,在天津報刊發表,轟動一時,後被國民黨當局查禁;曾身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的瞿秋白著有《赤都心史》、《俄鄉紀程》等作品,是那個時代字字珠璣的光陰見證;而慕湘則更進一步,其「新波舊瀾」四部曲已成體系,並獲獎
  • 長篇小說《國門之外》正式出版
    長篇小說「高鐵三部曲」之二《國門之外》封面圖首部描寫中國高鐵建設者開拓國際市場艱辛歷程的長篇小說《國門之外2019年,他的長篇小說《高鐵作證》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圖書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兩個月發行量超過6萬冊,社會反響強烈,受到各界讀者特別是廣大央企職工讀者的追捧。
  • 李紅霞長篇小說《北歸》連載之十一
    這時,章新宇想把關於「收購」的小九九算給江瀾聽。但又怕在如此溫馨的氛圍中談及此事有些破壞風雅和興致,於是便罷手。而此時的江瀾本意是想將自己那段曲折哀婉的故事講給章新宇聽,她甚至精心地設計過該怎樣論述而不至於讓他感到唐突和不安。如果必要,是不是也得運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