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淚》(二十二)
風停了。
二妮兒仔細地擦拭著屋內落滿了灰塵的每一件物品。
不得不說,老鐘頭讓給她的這座小木屋,真的非常結實,在狂風中牢固得堅不可摧。但是,無孔不入的沙塵,還是從各個縫隙鑽了進來。二妮兒是個非常愛乾淨的女人,每次颳大風過後,她都要把屋內的各個角角落落,認真清理一遍,仔細打掃得乾乾淨淨,似乎這才像個家。
二妮兒小心翼翼地捧著那個不大的紫色鑲邊玻璃鏡框,她先用幹抹布擦了兩遍,接著,朝上面的玻璃上哈了一口氣,然後又用右手的衣袖認真地揉擦。
鏡框裡放的是二妮兒和媽媽的合影照片,她依稀記得,那是她五歲那年的一個秋天下午,爸爸親自為她和媽媽拍的。照片上的媽媽年輕漂亮,摟著二妮兒笑得很甜,而她卻傻傻呆呆地看著前方。
都說童年的記憶有的是很美好的,二妮兒也曾經有過非常幸福的童年。
那時候,她和媽媽住在鄭州城一座又大、又漂亮的房子裡,生活過得很舒適、很愜意。二妮兒的爸爸過一段時間,就會和那個挎著手槍的大哥哥一起,回家來看她和媽媽。爸爸回來時不僅給二妮兒買許多好看的花衣裳,還給她帶回來很多好吃的糖果和好玩的布娃娃。
二妮兒很喜歡爸爸穿著軍裝的威武模樣,爸爸一回來,她就會撲到爸爸懷裡撒嬌。她讓爸爸把她抱起來舉過頭頂,或者騎在爸爸的肩上盡情地嬉笑。每逢這個時候,媽媽就在一旁幸福地笑著,全家人的生活無比幸福、甜蜜。
媽媽告訴二妮兒,她的爸爸是一個打仗非常勇敢的軍官。在戰場上和日本鬼子打仗,帶頭衝鋒陷陣,從不怕死。加上爸爸又有文化,鬼點子也特別多,經常打一些勝仗,所以提升很快。
後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好象是在二妮兒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吧,爸爸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了。大約過了一年多之後,她和媽媽也離開了鄭州城,搬到了那個離鄭州很遠的叫做焦作的小縣城了。媽媽告訴她說,因為那兒是爸爸的老家。再後來,又去了那個離縣城也很遠的小山村。
二妮兒聽媽媽給她講了許多遍,爸爸和媽媽的愛情故事,頗富有傳奇色彩。
二妮兒的媽媽是湖北襄陽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兒,有文化、有見識,知書達禮。因為反抗不滿意的包辦婚姻,媽媽賭氣離家出走。在逃跑途中與當軍官的爸爸巧遇,二人遂萌生愛情。不久後,二妮兒的爸爸升了大官,部隊也調防到了河南鄭州。他們二人結了婚,生下了二妮兒。媽媽說,因為爸爸還有一個大兒子,在戰亂中失散了,所以,才給她取名字叫二妮兒。
媽媽也曾經告訴過二妮兒,爸爸的老家在河南焦作小縣城。可為什麼後來媽媽又帶她去了那個偏僻的小山村呢?二妮兒無從知曉。
二妮兒也曾經多次問過媽媽,她的爸爸為什麼不回家來看望她們?爸爸是死了,還是去了臺灣?媽媽從不正面回答她,只是把二妮兒緊緊地摟在懷裡,任憑淚水在臉頰上無聲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