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小媳婦被丈夫餓死,死前苦苦掙扎,眾人冷眼旁觀

2020-08-28 木子李每日分享

她的通身已經黃腫發亮,隱隱能看見皮下充溢著清亮的水,腿上和胳膊上用指頭一按就陷下一個坑凹,老半天彈不起來(餓得浮腫了)。她已經沒有飢餓的感覺,她想對阿公說一句話,卻揣度阿公肯定不會進入她的屋子,於是就打定主意去找他,她準確地預感到自己即將完結。


她站到阿公面前,「爸,我到咱屋多年了,勤咧懶咧瞎咧好咧你都看得見,我想過這想過那,獨獨沒想過我會餓死……」白嘉軒似乎震顫了一下,從椅子上抬起頭撥出嘴裡的水菸袋,「我和你媽過了,你和娃娃都到後院來吃飯。」可是已經遲了,她倒在門檻上,就再也沒起來。

這是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的經典作品《白鹿原》中的一段話,描述的是白孝文媳婦死之前的場景。

白孝文是白鹿村大家族白家的長子,本是要成為族長的人,結果被寡婦田小娥引誘出軌,被人發現,與父親爭吵分了家之後,就拿著錢住到了田小娥那邊,而把自己的媳婦和孩子丟在了家裡。

他這一走,沒給媳婦留一分錢,公婆只給孩子飯吃,對這個兒媳婦也愛理不理,最終她就被活活餓死了。

嫁入白家,只想當個傳統的小媳婦

小媳婦在書裡面是沒名的,只落得個「大姐」的稱呼,看起來連配角都算不上。族長白嘉軒看上了她扎花的手藝,就提了親,讓她嫁給了自己的兒子白孝文。

嫁入白家後,她也沒什麼歪心思,只想好好的當個小媳婦,給白家生兩個大胖小子。

白家管得嚴,白孝文從未接觸過男女之事,也不懂男女之情,把小媳婦娶回來以後,除了同床共枕外,啥事兒也不幹。

小媳婦以為他看不上自己,傷心得不行,有天就問他:「你看不上我,幹嘛要娶我?」

白孝文一頭霧水,說我沒那個意思。小媳婦再一問,才知道白孝文啥也不懂,便以實踐代替理論,教會了他。打那起,白孝文就天天晚上往被窩鑽,搞得白天人顯得毫無精神,被白嘉軒臭罵一頓。

不久後,小媳婦生了個兒子,一切都似乎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後來,村子裡來了個田小娥,與其他農村婦女不同,她年輕靚麗,男人看了眼饞,女人看了嫉妒。本以為是黑娃帶回來的媳婦,原來是跟黑娃偷情被抓逃回來的,觀念傳統的小媳婦心裡自然不怎麼待見她。

只是她沒想到,自己的丈夫白孝文也會被這個女人引誘了去。

事情暴露,白嘉軒跟白孝文分了家,給了他房子和田地,再不管他們。而白孝文就拿著賣房賣田的錢跟田小娥住到了一塊兒,把小媳婦和孩子扔在了家中。

公公白嘉軒也不理會,只讓老伴把孫子帶到自己這吃飯,小媳婦就一個人呆在空房裡餓著,最終餓死。

小媳婦的命運,是舊時代傳統女性的縮影

小媳婦無名無姓,是舊時代女性的縮影。

在舊時代的父權社會,聰敏的女性不如賢惠的女性吃香,因為她們最終都要出嫁,聰敏的女性想法多,不一定會照顧家庭,而賢惠的女性則能在家當個好的賢內助,相夫教子。

小媳婦就是後者,嫁入白家就是奔著當個好媳婦去的,照顧好公婆、丈夫、孩子,就是她一生的任務。她沒有選擇權,丈夫說什麼就是什麼,丈夫有外遇,她除了抱怨爭吵兩句,什麼也做不了。

就連丈夫拋棄了她們母子,她也只能幹瞪眼睛看著。

都說傳統女性不好,可她們又有什麼錯呢。

她們確實比不過新時代的女性,沒有思想,沒有智慧,沒有能力,可她們也在盡力去做好自己妻子的角色,任勞任怨,怎麼到頭來就落不得一點好。

說田小娥年輕漂亮有朝氣,不畏封建禮教而追求個人慾望,但她也只是跟不同的男人偷情罷了,並沒有幹什麼值得讚揚的事。相較之下,我仍然覺得像小媳婦這樣安分守己的女人更值得大家同情。

反觀白嘉軒和白孝文兩父子。

一個是傳統正直的族長,村裡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一管,可是到了兒媳婦這,人餓死了都不管,何其諷刺。

一個是從小接受傳統教育的族長接班人,活了大半輩子,到中年把自己媳婦給扔了,何其可笑。

女性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

在《白鹿原》中,女性是時代的犧牲品。

無論是小媳婦、田小娥、鹿子霖的老婆鹿冷氏,甚至是白嘉軒的老婆仙草,都是如此。

田小娥不懼禮教,在欲望的刺激下與多個男人發生關係,可她到死都沒能走出男權社會的柵欄,無論她換了多少個男人,都得依附他們。

小媳婦和鹿冷氏安分守己,只想當個好媳婦,可是她們都被男人拋棄,落得個悽涼的下場。

而仙草,早已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傳統至極的女性,永遠活在白嘉軒的束縛之中。

這些男人在時代的變遷中改造著自我,可是這些女人卻沒有任何追求人生的權利。無論是遵守規則還是打破規則,都逃不出「悲劇」二字。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從長時段的歷史時期來看,「女性」是以男性範疇為核心的人類範疇中建立起來的概念,男性是第一位的、普遍存在的,而女性則是次要的,是「第二性」。

《白鹿原》給我們展現的,正是作為「第二性」的女性命運,沒有自由,也沒有自我。

我們唯一能慶幸的,就是灰暗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可以平等地追求幸福,平等地享受權利。男性不高貴,女性不卑微,時代,是屬於每個人的。

相關焦點

  • 白鹿原:孝文媳婦死前,為何提勁找白嘉軒說:獨獨沒想到我會餓死
    白孝文媳婦快死的時候,她知道公公白嘉軒肯定不會進她的屋子,就自己去找他。她的通身已經黃腫發亮,隱隱看的見皮下充溢著清涼的水,腿上和胳膊上用指頭一按就陷下一個坑凹,老半天彈不起來。一場曠日持久的乾旱在白鹿原上日益發酵,孝文家斷糧,他向白嘉軒借糧時,白嘉軒狠心的拒絕了。因借糧被傷臉的白孝文轉臉把地賣了,白嘉軒知道後,用拐杖打了他一頓。
  • 《白鹿原》裡最可憐的人是白孝文的妻子,最可恨的人是誰呢
    小說《白鹿原》裡白孝文的妻子是冷先生的養女,並不是他的親生閨女。在原著中這個女人短短的一生讓人有種心痛的感覺,她很善良,也很愛白孝文,卻被自己的丈夫白孝文活活給餓死了,這個善良的女人至死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 他被「上帝」收去,解救了兩個苦苦掙扎的女人
    高大男人也不說話,一手抓住女子的手臂,拉上了車,女子根本掙扎不開。這一幕發生在我們鎮上的一個山村,圍觀的村民都說:「太霸道,又不是他老婆。」在鎮上開發廊,髮廊妹變情人那個高大男人叫徐輝,不但人高大,而且帥氣,十幾年前,雖然當時差不多三十歲,但一點也不影響他的英俊瀟灑
  • 田小娥雖然放蕩,卻活成了自己,而白鹿原有兩個女人活得還不如她
    《白鹿原》中最放蕩的女人肯定就是田小娥了,她的風流放蕩,在白鹿原找不出第二個人,她確實是活得最像自己的人,她堪比潘金蓮的處事哲學,讓她的人生以悲劇畫上了句號。雖然田小娥死了,也死得悽涼,但是她一生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的,而白鹿原的另外兩個女人卻活成了封建社會的「標本」。
  • 《白鹿原》最慘的不是田小娥,而是孝文媳婦,反映當時女人的地位
    嫁入族長家孝文媳婦,竟然是被活活餓死的,悲劇不?從陳忠實寫《白鹿原》對人物的態度就可感覺出來。其他的人物都有名有姓,白孝文的媳婦卻連個姓名都沒有。嫁到白家後,也只是稱一個「大姐」。直接讓人感覺預示著她會有一個不太好的結局。
  • 《白鹿原》美豔大膽的田小娥,最後被黑娃的「大」殺死,可笑可悲
    田小娥死得何其無辜,可以說,田小娥就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 然而,這些決定讓兩人遭到了眾人的唾棄,黑娃便想著幹出一番事業,於是他加入了鹿兆鵬的革命隊伍,借著「革命」的氣勢,燒祠堂、鬥鄉約,把白鹿原攪得天翻地覆,最後在白鹿原無法容身。
  • 故事:山東來的小媳婦,一場架打服了丈夫,婆婆交出管家權後,家風變了
    小媳婦個不高,體格也不壯實,臉黃黃的,但眼睛裡有一種亮亮的光。劉永海的媽媽說,小媳婦叫芳草,今年十九歲,念了八年書。芳草從山東到黑龍江來,道理很簡單,就是怕挨餓。介紹人領來個小夥子,說是跟他走,到那就有飯吃,她沒有猶豫,就跟著小夥子來了。在那大饑荒的年月,儘管黑龍江人也吃不太飽,但頓頓還有一碗稀粥喝,不像有些地方餓死了人。
  • 《白鹿原》:循著聖人的影子,讓我們學會如何去做一個普通人
    《白鹿原》劇照——黑娃在黑娃眼中白嘉軒是站在祠堂前盛氣凌人的聖人,讓人有一種天然的畏懼感。黑娃對朋友仗義,對愛情忠貞,對父母孝順,做過浪子,參加過農民暴動,當過土匪,一生掙扎而跌宕起伏,最終只能在作者筆下和最不屑的嶽維山、田福賢一起被&34;。田小娥不後悔選擇黑娃,起初是真的在踏實過日子,可黑娃幹革命逃跑,做良人的夢想被打破。於是,勾引白孝文,也愛上白孝文,饑荒在家等死的日子,她沒有被餓死,卻被自己名義上的公公鹿三,用刀殺死。
  • 《白鹿原》被白嘉軒「嚇死」的三姑娘:愚昧不是罪,貧窮才是
    衛老三正愁養不活這些孩子,男人命硬不硬的並不重要,三姑娘留在家裡也是面臨餓死的局面,嫁出去,興許還能謀一條活路,就算自己活不下去,總能為家人換一線活下去的生計。窮人家的許多不得已,也怨不得衛老三心狠。人們常說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其實我反倒認為,死才真的需要勇氣。一個人走向死亡,要拋棄愛人,親人,朋友,拋棄曾經有過的短暫歡愉,一個人在世上總有些割捨不下的東西,哪怕是街邊乞討的流浪漢,生命裡也曾有過一束光是溫暖過她一生的。面對死亡,就要將這些都拋下。
  • 白鹿原:情慾和誘惑中掙扎的冷秋月瘋了,父親用狠藥讓她成了啞巴
    冷秋月的父親,鹿子霖的親家冷先生,是白鹿原上的名醫,在白鹿鎮經營一家藥鋪,兼營中藥。他坐堂就診,門庭紅火,因高尚的醫德,在白鹿原上贏得了極高的威望。冷秋月手足無措的坐在炕邊,怯怯的瞅著日思夜想的丈夫,卻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 《白鹿原》,撕開真實歷史的裹腳布,那些血淋淋的女人們
    看《白鹿原》,一種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的痛的記錄,一串女人的血淚史。在《白鹿原》裡女人的使命只是如此。在白嘉軒死了五任老婆心有餘悸的時候,白嘉軒的娘說:「甭擺出那個陰陽喪氣的架勢!女人不過是糊窗子的紙,破了爛了揭掉了再糊一層新的。死了五個我準備給你再娶五個。家產花光了值得,比沒兒沒女斷了香火給旁人佔去心甘。」用白嘉軒的話就是他這些年光忙活著娶妻和埋人了。
  • 在《白鹿原》中,還有兩個女人,過得比田小娥苦、活得比田小娥慘
    她溜下炕來在鏡子前攏梳了一番自己散亂的頭髮,站在白嘉軒面前:「爸,我到咱屋多年了,勤啊懶的你都看見,我想過這想過那,獨獨兒沒有想過我會餓死……」,說罷轉過身去,絆在門坎上摔倒了,從此就再也沒有爬起來。,是白鹿原上白族長的大兒媳,一個嫁到白家十年,任勞任怨為白家生兒育女辛苦操勞的女人,她是白家經過媒妁之言、三媒六娉、明媒正娶的女人,她也是白孝文的第一個性啟蒙者,她與他雖然沒有什麼愛情,但,也沒有什麼過錯,最後,竟然落得丈夫被別人搶走,而自己備受恥辱,餓死在夫家的下場。
  • 白鹿原:那些細思極恐的情節背後,逼瘋女人們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雖為古時女性不平,可白鹿原第十八章中的一則傳聞,讀罷更令我們為女性命運氣結。白鹿原百年難遇的大災之年,一個過門一年的媳婦餓得半夜醒來,再也無法入睡,摸摸身旁已不見丈夫的蹤影,懷疑丈夫和阿公阿婆在背過她偷吃,就躡手躡足溜到阿婆的窗根下偷聽牆根兒,聽見阿公阿婆和丈夫正商量著要殺她煮食。
  • 《白鹿原》裡的女人們:命運為什麼都很悲慘?
    小娥一出場,這股&34;便毀了她的丈夫郭舉人——使他蒙受了奪妻之辱;毀了她的父親田秀才——使他的家風蒙受了玷汙;毀了情人黑娃——使他愧對先人,無家可歸。在一個月黑之夜,決心維護道義的鹿三用梭標殺死了裸睡的&34;兒媳,完成了白鹿原人心中的&34;。 死了的小娥仍然是&34;,在一個大旱的年景後,小娥的&34;給白鹿原招來了一場空前的瘟疫。鹿三的老婆鹿惠氏,白嘉軒的妻子仙草等等皆斃命於斯。而且陰魂附體於鹿三,吸盡了鹿三的精髓。直到族長白嘉軒把&34;掘墓焚屍,永鎮於日月塔下後,&34;才被遏止,消於無形。
  • 小說:老人有存款60萬,卻被活活餓死,得知原因,眾人大罵:活該
    有位老人有存款60萬,但是卻被活活的餓死了。就在很多人為這位老人感到可惜時。眾人得知了原因,大罵:活該。而這件事情還得從我前幾天說起。為了能夠更好的應對實習,我搬離了原本的合租宿舍,找了個離單位近的老小區租房子。這是個十分有生活氣息的樓院,中間有一個正正方方的天井,東西南北各有一棟樓,我居住的正是東邊的樓院。
  • 《白鹿原》:被無性婚姻逼瘋的冷秋月,最終死在「性」字身上
    ——《白鹿原》第二十五章陳忠實說她寫到田小娥之死的時候,眼前一黑。當我讀到上面這一段的時候,我更覺眼前一黑,我無法不為冷秋月感到痛苦和絕望,這才是真正的」生的痛苦,死的痛苦。」因為性,守活寡的冷秋月被公公鹿子霖挑逗後,沒有抑制住情慾,被封建禮教封死,最後只能被父親毒啞,發瘋死掉的時候,下身早已經發膿潰爛。兩個美麗的女人從出生那天起就落入了人間深淵,因為性受盡屈辱,但如果真得要說誰的命運更悲慘的話,可能白鹿原上只有冷秋月了吧!
  • 《白鹿原》:六娶六喪的「克妻狂魔」白嘉軒,七次成婚意義何在?
    作為全書的第一男主,白鹿原上白、鹿兩家的大族長,陳忠實顯然為他費盡了心思,剋死六個老婆的人設讓白嘉軒這個人看起來更加地威嚴強悍。張嘉譯版白嘉軒白嘉軒前六個婆娘死了之後,只換得一口口白皮薄棺材,還有一個個小小的墳堆。
  • 白鹿原:出身好,嫁得好,為啥冷秋月最後下場悽涼?
    要說起《白鹿原》中田小娥最想要成為誰,估計,冷秋月應該是她人生的終極目標了。有人說冷秋月的死是自作自受,她既無法做到田小娥那般的魄力和血性,也沒辦法如傳統守活寡女人那樣心如止水,可將一個時代女人共性的悲哀放在冷卻月一個人身上,同樣是不公平的,陳忠實筆下的這個悲劇角色扒開的是封建禮教之下被守舊著捂著的早已發臭、流膿的傷口。
  • 小說:老人有存款70萬,卻被活活餓死,得知原因,眾人大罵:活該
    一個穿著碎花長衫的趙阿姨神秘兮兮地說道,「前幾天南樓那邊死人了。」一旁的李阿姨立刻坐不住了:「死人了?什麼時候的事情?沒聽說啊!」趙阿姨吐掉嘴裡的瓜子皮,得意洋洋地說道:「就前天,你那天去醫院復檢了,沒看到救護車往外拉人。」沒看到熱鬧,李阿姨露出點懊惱的神色,看得我有些不舒服。隨即她又想起了什麼一樣,趕忙追問道:「是哪家人死了?」
  • 癩蛤蟆將小媳婦按在地上,就脫她的衣服
    從前,霸州南部任莊子有一個村民叫任泉生,有一年夏天,他晚上出去遛彎,遠遠看見鄰家的小媳婦,她的身影在村外的棗林裡忽隱忽現,最初任泉生以為小媳婦是在看守園子,防範盜賊。那個時代是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他還沒結婚。擔心和這個小媳婦上前打招呼,又怕她的公婆、丈夫也在附近,被人家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