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孟生家境貧寒,父母早逝,他是個私塾先生,每日都至私塾教書。因他教書認真,對學生嚴厲,因此,教的學生都很有禮貌,學習也好,本地的員外唐文海很是恭敬他,便請他至家中,做了兒子的先生。唐文海還有個女兒,名叫瑩兒,年方二八,長的美貌如花,心靈手巧,不少媒婆頻頻上門提親,可都沒有中意之人,孟生來到府上,竟和瑩兒一見鍾情,都很喜歡對方。
可礙於父母,瑩兒只是把心事埋藏在心裡,只能偷偷看著孟生教書,羞於上前。
而孟生明知自己只是一個教書匠,家境貧寒,門不當,戶不對,不敢奢望娶一個大家閨秀為妻,便時常暗暗嘆息。
時間長了,那機靈的丫鬟巧兒看出端倪,便常常挑逗小姐瑩兒。
瑩兒羞紅了臉,嘆氣承認自己喜歡上了那教書先生孟生。
巧兒聽罷,也忽的沒有了笑臉,覺得老爺定不會把小姐嫁給一個窮書生!很是為他們倆可惜!此後,便經常為他們倆傳遞書信和信物。
兩人皆都發誓,他非她不娶!她非他不嫁!
此後,每當媒婆上門,瑩兒總是冷臉相對,對父親提親的事情,總是敷衍過去。
讓唐文海很是無奈,不知道給她選個什麼夫婿!
時間長了,瑩兒和孟生相愛的事情被管家發現,便偷偷告訴老爺唐文海。
唐文海聽罷,登時大怒,命人搜尋孟生的屋裡,果然在枕頭下找到了瑩兒贈給他的信物和書信,覺得自己老臉丟盡了,頓時暴跳如雷。
命人把孟生暴打一頓,扔在外面。孟生被打的遍體鱗傷,氣息奄奄,圍觀的人們目睹他悲慘的樣子,都紛紛搖頭嘆息。
有好心人通知他的唯一的親人,他的叔父,他的叔父目睹他的樣子,很是難過,老淚縱橫,忙讓人幫忙把他背回去,請來大夫為他療傷。
嬸母細心如塵的照顧他,不久,他終於被救過來,叔父嬸母終鬆口氣,做了好吃食為他補養身子。
可是沒想到,他都自身難保了,卻還在想著那小姐瑩兒,每天都雙目痴呆,喃喃自語喊著瑩兒的名字,道自己要是今生不和瑩兒在一起!還不如死了好!
叔父聽罷大怒,狠狠把他訓斥一頓,覺得他為了一個女子,竟如此這般折磨自己!嬸母也嘆氣抹眼淚,苦口婆心的勸他,可孟生不管叔父嬸母怎麼勸告,就是茶飯不思,昏昏噩噩的等死。
叔父很是生氣,便命人掰開他的嘴巴,硬灌進去些湯湯水水的。
可孟生仍是緊閉雙目,不吃不喝,猶如將死之人!
叔父捶胸頓足的大喊著自己對不起哥哥(孟生父親)精神很是沮喪。
幾天後,叔父目睹孟生瘦骨如柴,形同枯槁,覺得他命將不保,只好含淚為他準備好壽衣和棺木。
一天晚上,孟生昏昏沉沉的覺得自己的魂魄出竅,面前霧氣蒙蒙,他漫無目的的行走著。
忽的看到瑩兒出現在眼前,欣喜若狂的至前,忍不住拉著她的手,向她傾述相思之苦。
瑩兒卻是笑魘如花道:「我也甚是思念你!你趕緊回去,好好養好身體再來娶我!記住,一個月後,你養好身子我方嫁給你!」說罷,笑吟吟的消失。
孟生忽的醒來,雖然是個夢,可他覺得猶如現實中一樣,充滿了期待,興奮至極的大聲喊著要吃飯,竟然能下地走動,精神飽滿。
叔父嬸母目睹嚇了一跳,覺得他真的是快要死了,他的精神實在是反常,忙急急端來飯菜。
他餓極了,狼吞虎咽的吃著,此後,每天都按時吃飯,飯量大的嚇人!
一個月後,有一天晚上,他睡夢中忽的聽到外面傳來嗩吶聲,他知道瑩兒沒有食言,要嫁給自己!激動萬分的離開了身子,飄飄蕩蕩的出去。
只見外面停著一個轎子,轎子四周有幾個面無表情的的轎夫,還有一個面無表情的喜娘守在轎子前,旁邊有幾個演奏喜樂的人,同樣是面無表情。
此時,瑩兒身著紅色鳳冠霞帔,一身新娘穿戴笑吟吟的出來,一揮手,忽的一匹白馬嘶叫著至前,幾個奏樂人至前,把孟生攙扶上馬,一行人開始前行,前面,霧氣瀰漫。
卻說孟生的叔父從外面回來,忽的聽到妻子悲痛的哭聲,至前一看,孟生已經死去,神態安詳。
登時悲痛欲絕,淚水成河。夫妻倆實在是想不明白,孟生明明已經好了,怎麼會突然死去了呢!
幾日後,只好把他埋葬了。過了一段日子,孟生的叔父聽到一個消息,唐文海的女兒瑩兒也突然死去,氣態很是安詳,竟還帶著笑意離世的!而且和孟生一個日子去世的。
此事很是怪異,兩個相愛的人活著沒有在一起,卻是竟同日死去!真是詭異而又神奇!
夫妻倆悲痛的同時,心裡又很是欣慰,覺得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了!雖然是鬼夫妻!可畢竟相親相愛的永不分離!永遠都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