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兩人奚落道士,被道士用石頭化作美女在糞坑抱了一夜

2020-07-13 米姜姜

韓生,是大戶人家的子弟,為人好客。同村有一個姓徐的,經常在他家喝酒。

一次,韓生和徐某又在家裡宴飲,門外忽然來了個道士,手託著飯缽化緣。僕人們給他錢和糧食卻不要,也不走。僕人生氣地走開了,不再理他。韓生聽見門口擊缽的聲音響了很久,叫來僕人詢問,僕人向他稟報了事情經過。話還沒說完,道士已徑直走了進來。韓生讓他入座,道士舉手向主客略一致意,便坐下了。韓生簡略地問了一下他的來歷,得知他住在村東破廟中,便說:「道長什麼時候來到村東廟裡住下的?我竟一點也不知道,太缺主人之禮了!」

道士回答說:「小道剛來此地不久,跟人沒什麼交往。聽說您慷慨好客,所以來求杯酒喝。」韓生聽說,便斟上酒,讓道士舉杯暢飲。徐某見道士穿得又髒又破,很瞧不起,傲慢地不大理睬他。韓生也把道士當作一般的江湖食客對待。道士一連喝了二十多杯,告辭離去。從此後,韓生每次宴會,道士總是不請自到,見到飯就吃,見到酒就喝。

次數多了,韓生也多少有些厭煩起來。一次在酒席上,徐某嘲笑道士說:「道長天天當客人,自己難道一次東道主也不做嗎?」道士笑著說:「我和你一樣,都是雙肩託著一張嘴罷了!」徐某大為羞慚,無言可對。道士又說:「話雖然這樣說,但小道很早就誠意想邀請了。小道定當盡力準備幾杯水酒,聊以報答。」喝完後,道士囑咐說:「明天中午,敬請光臨」。

第二天,韓生和徐某一起去村東廟中,懷疑道士什麼也沒準備。一路走去,見道士已在途中等候。邊談邊走,已到廟門。進門一看,只見房舍院落,煥然一新,樓臺亭閣,綿延一片。韓、徐二人大吃一驚,說:「很久沒來這裡,這是什麼時候建造的?」

道士回答說:「剛竣工不久」等走進屋子,又見陳設富麗堂皇,連富貴大家都沒這般氣派。二人不禁肅然起敬。入席坐下後,往來上菜斟酒的都是些十幾歲的聰明小童,穿著錦衣紅鞋。酒香菜美,極為豐盛。飯後,又上了些水果,都很珍奇,叫不上名來,盛在用水晶、玉石製作的盤裡,光華晶瑩,照亮了桌几、床榻。又用大玻璃杯盛酒,杯子周長一尺多。

這時,道士命小童說:「去叫石家姐妹來!」小童去了不一會兒,便見有兩個美人進來。一個細高,猶如風擺弱柳;另一個身材稍矮,年齡也小。二人都嫵媚多姿,俊俏無比。道士命她們唱歌勸酒。年小的那個擊節而歌,高個的吹著洞簫伴奏,聲音清細嘹亮。一首歌唱完,道士舉杯勸酒,喝完後,命小童都斟上,回頭看著二女說:「美人很久沒有跳舞了,還能跳嗎?」話剛說完,便有童僕在地上鋪下了毛氈,兩個美人在氈上翩翩對舞起來,只見長袖飛舞,香氣四散。舞完,嬌媚地斜倚在畫屏上喘息。韓、徐二人看得神魂顛倒,不知不覺喝得大醉。

道士也不管他們,自己舉起杯來一飲而盡,站起身對兩個客人說;「請你們自斟自飲吧。我去稍休息一會,馬上就來。」說完便走了。南屋牆下擺著一張精美的螺鈿床,兩個女子鋪上錦褥,扶著道士躺下。道士拉著高個的那個同床共枕,命年小的在一邊給他撓癢。

韓、徐二人見此情景,十分不平。徐某大叫:「道士不得無禮!」跑了過去,要擾亂他們,道士急忙起來逃走了。徐某見年小的美女還站在床下,乘著酒意把她拉到北邊一張床上,公然擁抱著她躺下了;見道士床上的美人還睡在被窩裡,便對韓生說:「你怎麼這樣傻啊!」韓生聽了,徑直上了道士的床,想跟那美女親熱,卻見她沉沉睡去,扳也扳不動,便摟抱著她睡著了。

天亮後,韓生一下子從醉酒和睡夢中醒過來,覺得懷中有個東西非常冰冷,一看,自己原來是抱著塊長條石躺在石階下;急忙看看徐某,見他還沒醒過來,頭枕著塊茅坑裡的臭石頭,呼呼大睡在一個破廁所裡。韓生忙踢醒他,二人都非常驚異,四下一看,只有一院荒草、兩間破房而已。


《聊齋故事》兩人奚落道士,被道士用石頭化作美女在糞坑抱了一夜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道士》
    第二天,韓生約徐某一同前去赴宴,不過心下都暗自懷疑道士是否真能設宴招待。一路走去,見道士早已在途中等候。三人且談且走,不覺已到廟門。進門一看,見廟內院落煥然一新,樓閣綿延不斷。兩人大吃一驚,說:「很久沒來這裡了,這是什麼時候建造的?」道士回答說:「剛竣工不久。」等走進屋子,又見室內陳設華麗堂皇,比起達官顯貴之家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 夜話聊齋之《顛道人》:又吃石頭,又玩蟒蛇,瘋癲道士何許人也?
    大家好,今天阿犬給大家送上聊齋一篇相當廣為人知的篇目——《顛道人》(「顛」通癲)。一個瘋瘋癲癲的道士,竟是個通天的人物,他究竟有什麼本事,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譯/改:尤扣)話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瘋瘋癲癲的道士,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
  • 聊齋志異:道士
    道士答道:「我剛來到這裡,還未與人交往,聽聞你慷慨好客,所以我來討一杯酒喝。」韓生就命人給道士斟酒,一起舉杯暢飲。徐某看見這道士衣服又髒又破,很是瞧不起他,便也不搭理他。韓生也只是將道士當做一位普通酒友相待。不一會,道士已經喝了二十多杯,於是就告辭離去了。從那以後,只要韓生宴飲,那道士就會過去,碰到吃的就吃,碰到喝的就喝,日子久了,韓某對他也稍微有些厭煩。
  • 《聊齋志異》:鬼狐花妖皆有靈性,譜寫一曲壯志未酬的悲歌
    直到他的出現,一部《聊齋志異》改變了我國自唐代蔚為大觀以來文言小說的空白。如《嬰寧》《青娥》《青鳳》等蒲松齡筆下,以愛情故事居多,但是《青娥》卻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故事跌蕩起伏,扣人心弦。霍桓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對貌美的青娥一見鍾情,卻因青娥一心學父慕仙,誓不嫁人。霍生從一道士手中得到一把小鑱, 手到之處磚石紛紛「應手落如腐」。於是趁青娥熟睡之際鑿開兩重牆來到武家,與青娥同塌而眠,讓人有些忍俊不禁。
  • 共讀聊齋:畫皮,你願為渣男吞下這口痰嗎?
    今天我就帶大家來共讀《聊齋志異》中的畫皮這一故事。路遇桃花話說在古代,山西太原有個書生名叫王生。一天早上他正在路上行走,忽然遇見一個美女。美女點了點頭說:「多謝你收留,這裡很好。不過也請你為我保密,讓我安安靜靜在這裡生活下去。」王生自然能是滿口答應了。上面說了,王生邀請美女來同住就是動了歪心思,這美女願意跟她來,自然是默認了他的想法。於是兩人就在這裡偷偷同居了起來,沒有被任何人發現。
  • 故事:窮書生夜半讀書,女子推門而入,書生跳入糞坑大哭求饒
    抬腳便往城南城隍廟走去,廟裡有一個善驅妖鬼的老道士。 老道士驅鬼,5兩白銀起價,書生摸摸口袋,退出城隍廟。 想到方才狐女一打自己,天打雷劈,想是老天也看不得,那下等事物侮辱斯文。 惡從心頭起,用僅有的20個銅板,買了些驅邪的符籙紙劍,氣勢洶洶,往雞鳴寺後山去了。
  • 聊齋故事:秀才收留窮道士住宿,道士從衣袖裡變出美女作為答謝
    美惠病好後,認準了尚秀才,覺得他是可以託付終身的人,兩人心心相印,發誓結為夫妻,白頭偕老。陸王知道這是遇到世外高人了,非常感興趣,忙讓人去尋找,將鬍子道士請進府設宴款待。席間,陸王請道士表演些戲法,以供玩樂。鬍子道士說:「我是會些鄉野村夫的雕蟲小技,陸王若不嫌棄,就當場獻醜了。」說完,他大袖一甩,出現9個仙女整齊的站在陸王面前,其中一個穿彩衣的仙女尤其漂亮,眾美女載歌載舞讓陸王看得眼花繚亂。
  • 聊齋故事:夫妻每日爭吵引來鬼差,道士略施小計化解夫妻矛盾
    二人成親以來,就一直爭吵不斷, 劉氏懷上孩子後,兩人的爭吵稍有停歇,可沒過多久兩人又開始爭吵。夫妻身上的衣服慢慢有血點出現,二人抱在一起相互鼓勵。二人緊緊抱在一起,結果沒多久他們的衣服就全部被染紅。牛頭說:「你們再不交出小鬼,就會被打死。就算到了陰間也還要治你們窩藏小鬼的罪名。」夫妻二人此時已經癱軟在地,他們用身上最後一口力氣說道:「你們休想帶走我的兒子。」馬面搖搖頭道:「那就別怪我們了。」「住手。」
  • 聊齋志異——單道士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故事:妻子死後丈夫日漸消瘦,幸遇道士替其驅鬼,化解危難
    文麗一直因為此事耿耿於懷,鄭友則安慰妻子,告訴她兩人還年輕,來日方長。但文麗不止一次看到鄭友常獨自嘆息。文麗知道鄭友很想要一個孩子,文麗越發著急,便四處尋訪生孩子的良方。終於她打聽到縣裡有一個道士非常靈驗,不但會降妖捉鬼,還能治疑難雜症。
  • 《聊齋志異》:嶗山道士
    自古以來仙法眾多,「穿牆之術」就是其中的一種,今天我們來欣賞一個關於仙法的小故事,《聊齋志異》——嶗山道士。一道士端坐在蒲團,白髮垂肩,仙風道骨。王生忙上前施禮請教,一番交談下來覺得道士所講甚是玄妙,於是懇求收他為徒。道士搖搖頭說:「你素來嬌生慣養,恐怕吃不了苦。」王生忙拍著胸脯一通發誓,道士見他態度誠懇,便答應下來,傍晚的時候,道士的徒弟都過來了。王生向他們行過見面禮,就留在道觀中。
  • 故事:白話翻譯——聊齋志異·嶗山道士
    行禮之後,王七跟他交談了幾句,覺得老道士講得很有道理,而且很有啟發性,就想拜師。老道士笑著說:「恐怕你吃不了這個苦啊。」王七拍的胸脯「啪啪」響:「只要您肯收我為徒,我什麼苦都能吃!」另一個客人說:「感謝道長用月光把酒席照亮,可咱們光坐在這裡喝酒吃菜,沒有歌舞娛樂,總覺得少了點意思。不如讓嫦娥來給我們跳支舞吧?!」只見他摸起一根筷子,隨手扔向牆上的月亮。
  • 父親不行了,兒子抱石頭喊娘,出來救救爹吧
    多年以前,蓬萊山下的小村莊上發生了這樣一個神奇的故事。村子裡有一名男子,名喚李朗,是個書生。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話果然不假。為了判斷道士說的是否是真的,當天夜裡,道士便施展了法術,李朗親眼見到,自己的妻子,竟然變成了一塊石頭……見到這一幕,李朗如遭雷擊,要不是兒子還活生生站在自己的面前,李朗只覺得,這一切都是一場夢。
  • 《聊齋新編》之勞山道士
    杯酒之間,阿三說要給我講個故事,我後悔沒有制止他,聽完了他的故事,搞得我食慾全無。 阿三說,他有一個大姨,離異,帶個孩子,叫王七,三十多歲,畢業後一直在家裡啃老。王七好吃懶做,天天向家裡要錢,說要去上各種培訓學習班,其實是拿著錢去玩遊戲。有一天在網吧玩遊戲玩到深更半夜,忽然覺得餓了,才想起一整天沒吃飯。於是出門去找吃的,可是這個時間點,店鋪都關門了。
  • 聊齋故事:亡妻常坐在床頭,和尚、道士束手無策,卻被一郎中化解
    永寧村有一個叫胡泉的人,他以種地為生,雖然沒有什麼本事,但卻有一個令全村人羨慕的好妻子,他的妻子王氏賢良淑德、勤儉持家,還是十裡八鄉有名的美女,當年去王家提親的人把王家的門檻都踩壞了。可是王氏卻不顧家裡人的勸阻執意要嫁給胡泉為妻。二人成親之後,日子雖然貧窮,夫妻倆卻很開心,也很幸福。
  • 民間故事——道士血畫八卦符覆滅狐狸
    小時候我爸為了哄我幹農活,給我講各種民間故事,這個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十幾年過去了,仍然記憶猶新。大家都知道山東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也是廣為流傳,很多民間故事也是體現山東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也是在山東寫作而成,蒲松齡筆下的狐仙也是多情善良。
  • 聊齋故事《畫皮》:遇美女蠢蠢欲動,展畫皮栩栩如生
    好色書生,貪戀畫皮惡鬼;癲狂乞丐,涎痰妙手回春感謝關注和留言,為您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詩曰:驀看羅剎變西施,只要蛾眉樣入時。如此妍皮如此骨,箇中色相試忝之。但轉念一想,她明明是個明麗無匹、樣貌俊俏的小娘子,怎麼會是妖魔鬼怪之屬,終究以為這道士不過是信口胡謅,想要貨賣自己的鎮魔法術,意圖騙錢。他邊想邊往回走,不久,回到書房,隨手一推,大門竟然從裡面閂了,他好奇心起,當即翻牆進入,只見書房裡門也是緊閉。
  • 故事:新聊齋:木簪鬼怨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古時候,莫遠鎮有一個名叫單于行的俠客。道士怒喝道:「你這小兒,要是耽誤老夫救人,可擔待得起?」道士不肯明言。二人爭執一番後,白眉老道怒極而去。單于行怕老道再來糾纏,便護送小夥回家。原來這小夥是女扮男裝,是當地一個大戶人家的千金。在路上她告訴了單于行那道士所說,言她印堂發黑,三日內有大災。
  • 講講嶗山道士的故事,老道士講述真正的修行高人故事
    乾脆去青島吧,大海,啤酒,還有嶗山道士。結果在青島呆了一周,青島連下了一周的雨,雨天也懶得出門,乾脆窩在酒店裡看《嶗山道士》。《嶗山道士》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的木偶動畫片,很老的動畫片,1981年的,比我還大三歲,不過現在看看,還頗有趣味。
  • 故事:父親大病兒子送老頭上山,老頭一拍石頭:小夥子,拿走吧
    老頭也不勉強,忽然一拍洞口處的一塊石頭:「小夥子,這塊石頭你拿走吧。」「這個……」阿莊有些猶豫,但見老頭期盼的眼神,他不忍老頭失望,就點點頭:「好吧,既然老伯一片心意,那我就拿走了。」說罷,阿莊就將石頭抱在懷裡,告別老頭,匆匆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