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艱難夾縫中,奮力一搏的女子!

2020-09-05 草木茂盛

又讀了一遍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在這蒼涼的故事背後,我讀到了一位舊時代,奮力拼搏,竭盡一賭,終算隨願的女子。

白家也算是個望族,雖然早已經衰敗,那支著的空架子還是有的。六小姐白流蘇嫁了一個富家少爺,非打即罵、吃喝嫖賭,迫不得已離婚,回了娘家。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在老白家人眼裡,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真理。白流蘇離婚得的那點兒錢,被哥哥們盤來盤去盤光了,聽說流蘇那不爭氣的丈夫得肺炎死了,全家人攛掇離婚已經六七年的她回去,過繼個侄子什麼的,哪怕就是看守祠堂,也不至於被餓死,因為那家可是個資產雄厚的大族!

一奶同胞的話直戳心窩子,遠一步的嫂子那份刻薄就更不用說,罵流蘇天生的「掃帚星」,嫁到婆家丈夫就變成敗家子,回到娘家又導致娘家就要敗光;流蘇的母親更是以年紀大為託詞,絲毫也顧不得女兒……

娘家的親人都覺得流蘇去守活寡,也比留在娘家吃喝沾他們的光強。

親情喪失,對於一個「沒念過兩句書,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舊時女子,哪裡還能尋到活路?

只有無盡的傷悲和難心。世界之大,血脈親人一大幫,卻沒有誰真心替她著想,哪怕多一雙筷子,也不那麼容易。生之艱難,可想而知。

活路在哪裡?這世上善待你,願意幫你的人,不一定與你有血脈親情。

人活著,能傷害到你的,只有最親近的人,別人不知你的底細,戳不到你的軟肋,找不見你的死穴,所謂的親情喪失以後,親人的言行就會比誰都更惡毒,表現的比外人會更勢力,更絕情,更不講人道!

不會顧念手足的死活,不會回憶曾經親親熱熱的童年,更不會設身處地去為手足感同身受,表現的會更加冷血和殘酷。

正當全家人當面鑼對面鼓,多嫌流蘇的時候,徐太太出現了,一個外人,使瀕臨絕境的白流蘇又看到了一線生的希望與光明。

白流蘇這個六親無靠的人,決定用她的前途來下注,與徐太太去香港賭一把輸贏。

又見到了著名華僑的兒子範柳原,他繼承了不少產業,嫖賭吃著、樣樣都來,骨子裡卻在孤獨地尋找真愛,希望能夠遇到一位「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所以,與白流蘇見面,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他仍維持著君子風度。

白流蘇也沒有遷就範柳原,她不想做誰的情婦,只求擁有一個安穩的家,她不想因為自己的孤苦無依,而迫不及待地隨便尋一個男人做依靠,那樣會前功盡棄,會讓自己的後半生,更易處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她要帶著比較優越的議和條件,真正成為屬於範柳原的人。

同樣聰明又有點自私的男女,同樣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絞盡腦汁算計對方,期期艾艾強迫對方——這也沒有什麼不對!不只是在那個年代,即使當今涉及婚姻大事,也應該為自己多留一個心眼兒。

前幾天有媒體報導,南方一個22歲的女子自殺,陪伴她的還有腹中的胎兒,因為見富家男友娶她無望,半年兩次懷孕,便覺生無可戀,舍下單身母親自殺而亡。

正值青春韶華,正是汲取知識、增強內在涵養,學習各種文化專業的大好時光,卻因情所困,導致走向不歸路,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作為女人,還是多寄希望於自己,不能自貶身價,「你是什麼樣的人,別人就會拿你當什麼樣的人看待,準沒錯!」

正因為白流蘇「算盤打得太精細」,始終不肯冒失獻身,她明白婚姻的保障要長期抓住一個男人,是一件艱難的事,痛苦的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她用自己僅有的一點學識,去應付人性的複雜,在夾縫中艱難地掙扎著。

日本鬼子的大炮讓香港淪陷,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反而成全了白流蘇與範柳原。他們的結婚啟事在報上刊出來,流蘇的堅持終於有了一個她所期盼的結果。

是的,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上,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呢?誰知道呢?但是內心的堅持,一定會讓你靠近所願。

白流蘇,也值得當今女性學習。

(來自樓主公號文)

相關焦點

  • 《傾城之戀》讀後感
    這2天一口氣讀完了《傾城之戀》這本小說集。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的讀完張愛玲的作品,這次和我以往的看法有些不同。我不在覺著張愛玲是寫愛情小說的,她是在用小說批判現實。我在讀《第一爐香》的時候,是帶著一種特別美好的期待的。
  • 《被太陽曬熱》——大地之上,太陽之下,為夢想奮力一搏
    >沒有夢想的青春是蒼白的,沒有為了夢想奮力一搏的經歷是有些遺憾的 青年作家朱苑清長篇小說《被太陽曬熱》是一部關於「後浪」生存、創業的現實主義小說,當「象牙塔」的大學生們一步步踏入社會的洪流,被裹挾著一點點向前,那些涉世之痛與美好理想的碰撞,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 重讀《傾城之戀》:「美滿結局」下的蒼涼人生
    @夏子墨作為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小說之一,《傾城之戀》講述了一對在愛情中錙銖必較的男女——白流蘇和範柳原,不停地與對方周旋博弈,最終因為戰爭時局而步入婚姻的故事。從繁華上海回來的白流蘇,剛從一場舊式傳統婚姻中逃脫。她的丈夫是一個典型的富家紈絝子弟,他性格暴躁、放蕩淫奢,流蘇不能忍受,與之離婚。白流蘇帶著財產被哥嫂接納。
  • 《傾城之戀》:在愛情的博弈中,如何看待白流蘇與範柳原的關係
    白流蘇是張愛玲在《傾城之戀》這部小說中的女主角,當年陳數飾演的白流蘇應該也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說中,白流蘇終於嫁給了風流多金的範柳原。在嫁給範柳原之前,白流蘇的內心一直是不安的,她與範柳原的愛情也像是一場博弈!
  • 《傾城之戀》:白流蘇,真的很勇敢
    《傾城之戀》是才女張愛玲的力作之一,張愛玲對愛情的看法是始終如一的,很寫實,缺少浪漫,可這樣現實的一個人,最終也為情所困,不得不說是醫者不自醫了。賈寶玉說女孩子未嫁人前是珍珠,嫁了人就變成魚眼珠了,《一千零一夜》結尾都是從此他們過著幸福的日子,直到永遠,好像愛情都會終結在結婚那一刻,那麼《傾城之戀
  • 《傾城之戀》:透過人性看婚姻,一切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迄今為止,在我看過的所有書裡面,讓我對書名產生最大誤解的,非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莫屬了,光看書名,足以讓我廢寢忘食一口氣看完我臆想中的曠世戀情。然而讓我失望的是,我只看到了兩個俗人之間為了達到自己目的的相互試探與各取所需,所以,看張愛玲的作品,不要試圖對愛情期待太高,因為她寫的主題永遠是赤裸裸的蒼涼人性。唯一可以安慰人的是,《傾城之戀》終究有個世俗上的圓滿。
  • 《傾城之戀》中,如果沒有戰亂,白流蘇和範柳原還能走到結婚嗎?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寫過的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也是張愛玲的成名作之一。自此開始了兩人之間若即若離的愛情,也開始了白流蘇先後兩次遠赴香港之旅。第一次去香港的白流蘇,是頗為尷尬的,範柳原並沒有直接邀請,只是找了個中間人,含含糊糊地順帶著她去香港。當時的白流蘇陷入兩難之地,去了顯得舉止輕浮,不去待在家裡處境更為艱難。
  • 《傾城之戀》:愛情的第N種模樣
    每個人的愛情都不盡相同,卻又似乎總存在相似之處。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書寫了一種特殊時空裡發生化學反應的戀情。「所謂傾城之戀,不是因為戀而傾城,而是因為傾城才戀。」一場因戰亂而讓游離變成塵埃落定的感情,這麼多年仍被大家奉為經典。
  • 《傾城之戀》:無用女人白流蘇,為何與風流公子範柳原結局圓滿?
    張愛玲筆下的大家族,皆是她熟悉的那種沒落貴族,《傾城之戀》裡的白家公館也不例外。舊式家庭中沒有人教女兒怎麼謀生,秉承"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婚姻就是其歸宿。無用的女人白流蘇。《傾城之戀》劇照然而從紈絝前夫處瀟灑轉身的白流蘇,何曾料到現實竟是如此的慘澹
  • 傾城之戀隨想
    看電視劇傾城之戀的時候我還小,很奇怪為什麼男女主角每次講完電話時候都要幻想,把劇情拖得很慢。明明互相喜歡為什麼不直接講就好了。而最讓人氣憤的是後面男主角說不結婚,為什麼不結婚呢?都在一起了?那時候還沒有渣男這個詞,就覺的這個男的有點壞。後面戰爭爆發,城破了。戰後他們結婚了,我卻覺得彆扭,不高興。因為我覺的男主角並沒有愛女主角。
  • 從《傾城之戀》普通人的傳奇中,解析張愛玲的寫作風格和藝術目的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愛情故事中唯一的以圓滿收尾的作品,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小說之一。小說主要寫了離婚後的白流蘇住在娘家,受盡哥嫂,家人的嫌棄和白眼,不得已,想通過嫁人來尋求出路;而富家公子範柳原愛她卻無意婚姻,在淪陷的香港中,患難與共的兩個人,終結秦晉之好。
  • 《傾城之戀》:出嫁女一旦落魄,最大的白眼來自娘家
    文/星空婉兒 《傾城之戀》這部小說,在張愛玲眾多作品中,受歡迎度數一數二。每次讀這部小說,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所謂「傾城之戀」,初讀時看到了白流蘇和範柳原的浪漫愛情,再讀時滿是悲哀。 《傾城之戀》以香港之戰為背景,白流蘇作為白家六小姐,嫁的老公卻是個吃喝嫖賭的紈絝子弟,而且經常對白流蘇施暴。白流蘇最終受不了丈夫的虐待,在那個年代,在20來歲的年紀,毅然決然地跑回娘家,請求離婚。 娘家哥哥看在金錢的份上,同意讓流蘇離婚。但是沒幾年,娘家人敗光了流蘇的錢財,開始對她冷嘲熱諷,一心想把流蘇逼出白家。
  • 你看不懂的《傾城之戀》
    今天繼續和大家來聊聊張愛玲的書,《傾城之戀》可以再次體會到張愛玲敏感的靈魂。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生活中,他與流蘇結婚,兩人相敬如賓。 流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這也是本書《傾城之戀》的由來。 張愛玲的書中,女性心理的刻畫是很細緻的。
  • 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傾城之戀》,許鞍華執導、周潤發主演
    《傾城之戀》從白流蘇的故事線出發,在遇見了範柳原之後,又經歷了太平洋戰爭爆發。一段愛情可以刻畫的故事線究竟有多長,我們誰也無法預料。有時候就是如同白流蘇和範柳原的一支共舞開始彼此試探著,有時候又如同倆人一起斜躺在沙灘旁欣賞海景開始,也有可能是範柳原的一通電話說:「你那間房看出去的月亮比較美」。
  • 《傾城之戀》:婚姻不是羅曼蒂克的愛情,而是細水長流的陪伴
    ,一紙之約,則足以相伴終生。在《傾城之戀》這本書中,張愛玲以她一貫細膩的筆法訴說著浪漫的愛情,卻又以旁觀者的姿態娓娓道出這其中的悲涼。一場愛情的博弈就此拉開序幕,而輸贏卻不重要了,在這場風花雪月的賭局上,她或許是贏了,又或許早已滿盤皆輸。
  • 張愛玲《傾城之戀》:真愛你的男人,會給你這三樣東西
    在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直到白流蘇在與範柳原的接觸過程中,範柳原給了她三樣東西,她才確定範柳原是真的愛自己,於是,兩人譜寫了一段傾城之戀。《傾城之戀》裡有這樣一句話:男人總喜歡拉良家女子下水,又喜歡卻壞女人從良。白流蘇起初以為範柳原並不是真的愛自己,或者只是因為一時的興起,才會選擇追求自己。
  • 《離婚》愛姑VS《傾城之戀》流蘇:同樣「被離婚」,結局大不同?
    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對白流蘇離婚前的生活一筆帶過,但是鄒靜之改編的電視劇《傾城之戀》,卻用了一半的內容講述白流蘇的第一段婚姻。如何正確看待婚姻中的瑕疵——比如「出軌」,比如「離婚」,《離婚》和《傾城之戀》兩部作品裡,有許多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鑑的經驗。
  • 《傾城之戀》:白流蘇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在了張愛玲的小說裡
    最近重溫張愛玲的小說系列,讀了《第一爐香》,接著又看了《傾城之戀》,越讀越是氣憤。怎麼這些美麗優雅的女主角在張愛玲的小說裡,都活成了那種在愛情裡卑微地乞求男人垂愛的角色?白流蘇,《傾城之戀幾年前第一次看電視劇版《傾城之戀》,陳數塑造的白流蘇著實驚豔了很多觀眾,美麗端莊、優雅嫻靜;她也憑此角被大眾譽為「中國的旗袍女皇」,可謂實至名歸。陳數將白流蘇這一大家閨秀詮釋得太完美了。
  • 《傾城之戀》《半生緣》到《第一爐香》:張愛玲,許鞍華的情意結
    然而,同樣憐惜這些女子的還有許鞍華。《傾城之戀》《半生緣》《第一爐香》,你知道嗎?說到《傾城之戀》,我真是非常喜歡白流蘇。喜歡的理由,她真是非常勇敢的女子。在那個年代,她選擇離婚。在那個年代,她選擇孤身去到香港。即便,前頭未必有幸福等著她。之後,範柳原愛理不理的死樣讓她非常氣憤。於是,直接跑回上海。她在賭,賭這個男人不會捨得她。
  • 《傾城之戀》:離婚女人白流蘇,拿自己的一生下注,幸好她贏了
    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流蘇並不覺得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有什麼微妙之處。她只是笑吟吟的站起身來,將蚊煙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張愛玲筆下的女子少有好結局,《傾城之戀》裡白流蘇算是個例,傾城之後有了個圓滿收場。毀了一座城成全了她渴望的婚姻,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