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讀了一遍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在這蒼涼的故事背後,我讀到了一位舊時代,奮力拼搏,竭盡一賭,終算隨願的女子。
白家也算是個望族,雖然早已經衰敗,那支著的空架子還是有的。六小姐白流蘇嫁了一個富家少爺,非打即罵、吃喝嫖賭,迫不得已離婚,回了娘家。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在老白家人眼裡,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真理。白流蘇離婚得的那點兒錢,被哥哥們盤來盤去盤光了,聽說流蘇那不爭氣的丈夫得肺炎死了,全家人攛掇離婚已經六七年的她回去,過繼個侄子什麼的,哪怕就是看守祠堂,也不至於被餓死,因為那家可是個資產雄厚的大族!
一奶同胞的話直戳心窩子,遠一步的嫂子那份刻薄就更不用說,罵流蘇天生的「掃帚星」,嫁到婆家丈夫就變成敗家子,回到娘家又導致娘家就要敗光;流蘇的母親更是以年紀大為託詞,絲毫也顧不得女兒……
娘家的親人都覺得流蘇去守活寡,也比留在娘家吃喝沾他們的光強。
親情喪失,對於一個「沒念過兩句書,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舊時女子,哪裡還能尋到活路?
只有無盡的傷悲和難心。世界之大,血脈親人一大幫,卻沒有誰真心替她著想,哪怕多一雙筷子,也不那麼容易。生之艱難,可想而知。
活路在哪裡?這世上善待你,願意幫你的人,不一定與你有血脈親情。
人活著,能傷害到你的,只有最親近的人,別人不知你的底細,戳不到你的軟肋,找不見你的死穴,所謂的親情喪失以後,親人的言行就會比誰都更惡毒,表現的比外人會更勢力,更絕情,更不講人道!
不會顧念手足的死活,不會回憶曾經親親熱熱的童年,更不會設身處地去為手足感同身受,表現的會更加冷血和殘酷。
正當全家人當面鑼對面鼓,多嫌流蘇的時候,徐太太出現了,一個外人,使瀕臨絕境的白流蘇又看到了一線生的希望與光明。
白流蘇這個六親無靠的人,決定用她的前途來下注,與徐太太去香港賭一把輸贏。
又見到了著名華僑的兒子範柳原,他繼承了不少產業,嫖賭吃著、樣樣都來,骨子裡卻在孤獨地尋找真愛,希望能夠遇到一位「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所以,與白流蘇見面,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他仍維持著君子風度。
白流蘇也沒有遷就範柳原,她不想做誰的情婦,只求擁有一個安穩的家,她不想因為自己的孤苦無依,而迫不及待地隨便尋一個男人做依靠,那樣會前功盡棄,會讓自己的後半生,更易處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她要帶著比較優越的議和條件,真正成為屬於範柳原的人。
同樣聰明又有點自私的男女,同樣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絞盡腦汁算計對方,期期艾艾強迫對方——這也沒有什麼不對!不只是在那個年代,即使當今涉及婚姻大事,也應該為自己多留一個心眼兒。
前幾天有媒體報導,南方一個22歲的女子自殺,陪伴她的還有腹中的胎兒,因為見富家男友娶她無望,半年兩次懷孕,便覺生無可戀,舍下單身母親自殺而亡。
正值青春韶華,正是汲取知識、增強內在涵養,學習各種文化專業的大好時光,卻因情所困,導致走向不歸路,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作為女人,還是多寄希望於自己,不能自貶身價,「你是什麼樣的人,別人就會拿你當什麼樣的人看待,準沒錯!」
正因為白流蘇「算盤打得太精細」,始終不肯冒失獻身,她明白婚姻的保障要長期抓住一個男人,是一件艱難的事,痛苦的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她用自己僅有的一點學識,去應付人性的複雜,在夾縫中艱難地掙扎著。
日本鬼子的大炮讓香港淪陷,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反而成全了白流蘇與範柳原。他們的結婚啟事在報上刊出來,流蘇的堅持終於有了一個她所期盼的結果。
是的,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上,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呢?誰知道呢?但是內心的堅持,一定會讓你靠近所願。
白流蘇,也值得當今女性學習。
(來自樓主公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