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讀完《堂吉訶德》

2020-12-20 百家號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作品。要想讀懂這個作品,得先了解一下西班牙的歷史背景。

西班牙原來被阿拉伯人統治著,經過光復戰爭才趕走了阿拉伯人。後來又靠著龐大的騎士隊伍,稱霸了整個歐洲。讓西班牙進入了黃金世紀。

所以,大家對騎士都特別的崇拜,同時也出現了很多騎士小說。騎士小說當時的風靡程度,不亞於霸道總裁小說在當今中國的風靡程度。

很多人都讀這種小說讀的走火入魔。

塞萬提斯看到這種現象覺得非常的痛心,恨不得敲醒他們的腦袋,讓他們不要再做騎士的夢了。畢竟騎士時代已經過去了100年了。

於是他就寫了一本反騎士的小說,就是《堂吉訶德》。

自從他的這本書出版之後,騎士小說也就隨之崩潰了,再也沒人看了。

不知道那些騎士小說的作者們會不會恨他?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吧。

堂吉訶德就是小說主人公的名字,他本來不叫堂吉訶德,他叫阿隆索。

他因為讀騎士小說,讀得入了迷。總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的騎士。

於是他就自己給自己封了個騎士稱號,就是堂吉訶德。意思就是,某個地區的守護者。

既然當了騎士就得有個僕人吧,於是拉著鄰居桑丘做自己的僕人,主僕倆「行俠仗義,遊走天下」,開始了自己的騎士夢。

他們倆的行動在外人看來簡直就是瘋子,就是精神病。但他們倆自己卻毫無感覺。

他們都做過哪些搞笑的事兒呢?

比如,住旅館時,把旅館老闆想像成堡主,非讓堡主封他為騎士,老闆被逼無奈,只得配合他演了一齣戲。

還有一次外出的時候,碰見了一個大風車。他就把大風車想像成了敵人,提著長矛和大風車大戰一場。

堂吉訶德大戰風車

再比如,看到被勞教的犯人,就把他們想像成被迫害的騎士,想要拯救他們。

後來,他的一個老鄉實在看不下去了。不能讓他再這樣瘋瘋癲癲的過下去了。

於是只能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自己也假裝成一個騎士,找堂吉訶德來決鬥。

如果堂吉訶德輸了,就得聽他的命令,回家隱居。結果當然是,堂吉訶德毫無懸念的輸了。

於是他值得回鄉隱居了。

但回家沒多久又憋不住了,又出來了。又出去做了很多傻事之後。身體不行了,才回家休養。

生命垂危的時候,突然腦子反應過來了,感覺以前的自己就是個大傻帽兒。

於是幡然醒悟的他立下了三條遺囑,

一是給鄰居桑丘一筆錢。畢竟人家陪著他傻傻的胡鬧了這麼多年。

二是遺產全部歸外甥女,但如果外甥女將來結婚時,找的老公,必須沒有讀過騎士文學。如果是讀過騎士文學的人,就不許跟他結婚。

如果非要跟他結婚,遺產就全部收回,捐給教堂,專款專用,用來宣傳騎士文學的壞處。

三是向作者道歉,也就是像塞萬提斯道歉,因為是自己這荒唐的行為,才讓作者寫了這麼一部荒唐的書。

然後堂吉訶德便安心地死去了。

相關焦點

  • 孟京輝郭濤第二次握手 吹響《堂吉訶德》號角
    郭濤自己也表示:「《堂吉訶德》這個題材太美妙了,它是一個理想主義的狂想詩,值得所有有想法的人崇拜和擁護。」為了在形象上更加接近「堂吉訶德」,郭濤不僅剃了「堂吉訶德式髮型」,蓄起了鬍鬚,並且目前正在努力減肥。據在劇中將扮演七八個角色的女演員楊婷爆料,早在劇組在西班牙採風的時候,郭濤就開始每餐只吃菜葉子,一直堅持到現在。
  • 為什麼說《堂吉訶德》是騎士小說的終結?
    而許多文學家都認為,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是騎士小說的終結,這種說法有何根據呢?讀完《堂吉訶德》這本書,你一定會發現,作者寫這本書正是為了打擊、諷刺那些胡編亂造、情節離奇的騎士小說的。塞萬提斯看似是在寫騎士堂吉訶德這個人物,其實卻是以他來講述作者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
  • 堂吉訶德
    俄國批評家別林斯基說:「在歐洲一切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和美麗如此水乳交融,這樣的範例僅見於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 楊絳與《堂吉訶德》
    據人民文學出版社介紹,《堂吉訶德》楊絳譯本,被我國譯界公認為優秀的翻譯佳作,迄今已累計發行70萬冊,是該書中譯本當中發行量最多的譯本。不過,隨著《堂吉訶德》中譯本越來越多,對不同譯本的議論也隨之增多。前一陣我曾聽到一種議論,說楊絳譯本是從英文本轉譯的,一對西班牙文就有不少誤譯。2002年5月,我去看望楊絳先生時談起了這個「議論」。於是,楊先生向我講述了她翻譯《堂吉訶德》的一段故事。
  • 第一次讀《堂吉訶德》
    7.夏夫茨伯利(Shaftesbury)也把《堂吉訶德》看作誇張的諷刺。8.法國近代小說家法郎士(Anatole France)也把堂吉訶德看做一個值得敬佩的人,他說:「我們每人心裡都有一個堂吉訶德,一個桑丘;我們聽從的是桑丘,但我們敬佩的卻是堂吉訶德。」
  • 人們記住的是堂吉訶德or塞萬提斯?
    雕像中的塞萬提斯穿著飄逸的披風,手裡拿著一本書若有所思地目視遠方,氣質講究得像個中世紀的貴族。不過真實中的塞萬提斯可沒這麼風光,他一出生便趕上家道中落,這讓他只勉強讀完中學就不得不跟著當醫生的父親開始江湖郎中的生活,而這樣的顛沛幾乎伴隨他前半生:從軍、負傷致殘、遭海盜劫持、被誣入獄……塞萬提斯的傳奇經歷少人提起,人們更容易記住《堂吉訶德》—那本足以奠定塞萬提斯在西班牙,甚至整個歐洲文壇的不朽地位的著作,光是在阿爾卡拉,不僅有眼下這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廣場,還有那個讓人們趨之若鶩的博物館。
  • 特瑞·吉列姆又一神作 "誰殺死了堂吉訶德"或引進
    這一次他在《誰殺死了堂吉訶德》中飾演一個憤世嫉俗的廣告導演託比,將託比從一開始的憤世嫉俗到後來與堂吉訶德一起經歷荒唐冒險後的內疚、遺憾的複雜情感表達的細緻入微,得到了外媒們的一致認同。影片講述了憤世嫉俗的廣告導演託比,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西班牙老鞋匠的「堂吉訶德」幻想中,並誤認為託比是他的隨從桑丘,兩人誤打誤撞地開始了一段奇幻的超現實冒險之旅。
  • 《堂吉訶德》現實諷刺,蹩腳的騎士,卻帶給了我們騎士該有的一切
    我記得前幾年看的堂吉訶德這本書,當時第一遍剛讀完,感覺堂吉訶德就是個"瘋子"一個沒看清事實,活在自己幻想中的赤裸裸的"大瘋子"但我放下書,仔細思考了一下,堂吉訶德不是瘋子,他是個英雄,他是個能追求自己理想的勇敢者。
  • 關於《堂吉訶德》被誤讀的結局
    》這樣一本書,我這樣的一個青年學生是很難解讀的,一缺乏生活經驗,二短於文學素養,不過讀完我對於這個人物、這個故事產生了強烈的共情感,那麼我想我即使做不到很精準的解讀它,至少能夠講述我個人的感想。     為什麼說這段真正的含義被大部分人誤讀了呢,對於結局的解讀,主流的看法是認為堂吉訶德死前強調自己已經清醒,不再將自己看做騎士的這一行為是對於之前種種行徑的悔恨,也引申為塞萬提斯反對騎士小說的表現,我個人完全無法苟同這一觀點。
  • 《堂吉訶德》客店場景的戲劇性,值得一看漲知識
    《堂吉訶德》寫了一位不再年輕的窮紳士沉迷於騎士小說,改名「堂吉訶德」,幻想自己是個「遊俠騎士」,帶著僕人桑丘四處遊歷、行俠仗義卻屢屢碰壁的故事。在遊歷冒險的主線索中,被四次重複的客店場景顯得尤其特別。
  • 梁文道講《堂吉訶德》贊其「小說中的小說」
    第二季推薦的第一本書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現實主義小說《堂吉訶德》,梁文道花4期節目,長達135分鐘的深度講解了這部「小說中的小說」。  新一期節目中,梁文道品讀了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這是《一千零一夜》開播以來第一次推薦武俠小說,以滿足廣大觀眾的呼聲。據悉,本季還將品讀其他武俠小說,並且武俠小說將成為第二季的重要內容。
  • 梁文道講《堂吉訶德》 贊其「小說中的小說」
    第二季推薦的第一本書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現實主義小說《堂吉訶德》,梁文道花4期節目,長達135分鐘的深度講解了這部「小說中的小說」。六十歲才開始寫小說,塞萬提斯卻寫出了《堂吉訶德》這樣的傳世之作。阿Q極有可能是魯迅看了《堂吉訶德》後創作的文學形象,塞萬提斯同時代的大劇作家莎士比亞晚年曾根據《堂吉訶德》的某一章節創作了劇本,阿根廷大文豪博爾赫斯也受其影響。梁文道稱讚《堂吉訶德》是小說中的小說,塞萬提斯不但是現代小說之父,還是小說家中的小說家。135分鐘深入淺出的解讀讓很多普通觀眾重新認識《堂吉訶德》,網友留言:「厲害了,原來只當作滑稽小說,竟然有如此深的內涵。」
  • 梁文道講《堂吉訶德》贊其「小說中的小說」
    第二季推薦的第一本書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現實主義小說《堂吉訶德》,梁文道花4期節目,長達135分鐘的深度講解了這部「小說中的小說」。  新一期節目中,梁文道品讀了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這是《一千零一夜》開播以來第一次推薦武俠小說,以滿足廣大觀眾的呼聲。據悉,本季還將品讀其他武俠小說,並且武俠小說將成為第二季的重要內容。
  • 《堂吉訶德》:用喜劇方式體現悲劇精神
    由於家道中落,塞萬提斯的父親沒能讀完大學就出去工作了。又因為沒錢經營一家診所,因此他成了遊方郎中,全家人跟著他到處遷移,在不同的城市、鄉鎮給人治病。塞萬提斯跟著父親到處遊蕩,幾乎是靠勤奮自學成才的。二十歲左右,他給一位紅衣主教當侍從,後來又在那不勒斯從軍了,幾次戰役下來身負重傷,還失去了左臂,只好退伍,準備從義大利返回西班牙。
  • 中國的堂吉訶德
    一等獎作品:《中國的堂吉訶德》[西班牙] 米格勒 北京理工大學雖然他有點兒瘋狂,但因為他是西班牙文學中最高尚的人物,所以西班牙的年輕人在某些方面很想模仿堂吉訶德。我不會騎馬,也不會擊劍,可是堂吉訶德為了目標奮鬥到底的精神一直鼓勵著我,我對自己說:我要去中國!哪怕要歷經千山萬水!很久以前我就想來中國讀博士,可是父母一直希望我去美國讀書。當我被北京理工大學錄取的時候,我特別開心、特別激動,可是又很糾結。
  • 《堂吉訶德》:每個有良知的文人,都是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每個有良知的文人,都是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是一個瘦骨嶙峋、身材頎長的鄉紳 當堂吉訶德完全投入到遊俠騎士這一角色中去的時候,他的確表現出騎士的風度與無所畏懼但是在他與堂吉訶德的冒險過程中,不斷被他誘入那個騎士的世界中去了,堂吉訶德遠大的理想、崇高的品格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改造著他。他原先愛財如命,可後來居然非常有同情心地把錢送給一個做苦工的人。 最初,堂吉訶德體現了人們對理想的追求,桑丘體現了人們對實際生活的關注。
  • 楊絳譯本《堂吉訶德》在國外
    大會開始,恰好院長來到小平臺上講話,待他講話一結束,我急忙給他遞上《全集》中的兩本,院長一見這樣精美靚麗的裝幀,立即把書高舉起來讓大家看,記者們便紛紛照相,有記者還讓院長把書捧在胸前拍照。沒想到我那個下意識的舉動,竟使我們的中譯本在當晚的活動中大為露臉,並成為後來整個紀念活動中的熱點之一。第二天中午,西班牙《國家報》的一名記者即打電話約定採訪我。
  • 每天一章《堂吉訶德》,包治社會百病雜難
    星期五言:被稱為曠世奇書的《堂吉訶德》,其偉大之處應是覆蓋縱向時間線和橫向地域線的。木心在談及文學史的時候曾說:從世界歷史來看,從堂吉訶德騎著瘦馬出來,「近代」開始了。藝術家此話足以可見此書對時代乃至整個人類的價值。而在本人看來,「近代」自文藝復興開始至今,人類所走的路也就不過堂吉訶德離開家門走的那一小段路,甚至還沒到其最後打道回府那個階段呢。
  • 堂吉訶德:一個生活在虛妄幻想之中的人註定了他的悲劇人生
    一、《堂吉訶德》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堂吉訶德》是一部諷刺已滅亡的騎士制度的長篇小說,小說主人公叫堂吉訶德,是一個受到嘲笑、遭到打擊的理想主義者的悲劇典型。讀完作品使人發笑,但那是一種令人流淚的笑犯了時代錯誤的堂吉訶德要在現實生活中恢復過了時的騎士精神,因而使得他成了一個誇張的滑稽的喜劇性的角色,但是他卻是一個有著崇高精神境界的「瘋子」。
  • 原來人人都是堂吉訶德
    但作品一旦脫離作者之手,就有了獨立的生命,塞萬提斯估計無論如何沒有想到他塑造的瘋騎士「堂吉訶德」從誕生之初就擁有了龐大的粉絲群,他給全世界的「理想主義」立了一面高揚的flag,跨越國界、穿越時空,在舞臺上歷久不衰。那個為理想顛狂而不被世人理解的堂吉訶德,更成了歷代失意者的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