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搜尋牌坊街的美食

2020-12-25 尋覓汕頭

我國有句古話叫作「民以食為天」,「吃」這件事情在人們平時的生活當中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國每個地方和地區都有著不同特色的美食,今天就讓小編帶領你們去尋覓潮州牌坊街的一些美食吧!

牌坊街,就是一條街上全是牌坊。根據百度百科給出的信息是牌坊街現有牌坊22座。牌坊街的建築風格很像廈門的中山路,去的時候正是中午十二點多,沒有什麼人,後面三四點再出去的時候就是成批成批的遊客...

兵馬司林粽子

一個老人家在賣,而且還住在裡面。很大一顆,油香透過粽葉,糯米部分有些許五香之類的香料味道,這一點跟平常吃的粽子不太一樣;餡兒是一粒醃漬過的五花肉,一顆鹹蛋黃和一小球綠豆沙,五花肉醬味而帶酒香,鹹蛋黃在潮州用的很頻繁,綠豆沙細膩綿軟,雖然有是鹹甜的組合,細膩清甜的綠豆沙和蛋黃與肉的鹹味不會讓人不舒服,即使我不太喜歡鹹甜的食物。值得推薦,蒸熱應該更好吃。

鹹水粿

一個由米漿做成的粿皮

像個小碟子,中間放上蒜炒的香甜菜脯粒

小小個一個一口,粿皮沒啥味

不過菜脯粒救了場!吃起來還是有點意思的

胡榮泉

這是一家甜品小吃店,有鴨母捻,春卷等等。原名為糯米湯圓,後來改為鴨母捻。鴨母捻有多種餡(綠豆,紅豆、芋泥),並且形狀不一,有的呈圓,有的呈橢圓。

偉舅牛肉丸

牛肉丸在潮州已經有近百年歷史,它質滑嫩而不軟爛,Q彈而不韌勁,緊實而不費牙,還有一點點的脆脆的口感,牛肉香氣馥鬱。該美食揚名潮汕,是潮汕人早餐與夜宵的不二之選。

糯米豬腸

糯米豬腸為潮州傳統民間小食,歷史悠久。糯米豬腸的取才考究,製法別致。需要用到的豬腸需是直徑約為3-4釐米的豬腸中段,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還要用鹽、食用純鹼等反覆搓洗至乾淨無異味。裡面的餡則要用生糯米放水中浸3小時,豬五花肉、水發香菇、蝦米、蓮子全部切成小粒,和糯米一起拌勻

潮州三寶分別是老香櫞,老藥桔、黃皮鼓,是潮州涼果特產中的極品,在潮汕地區的涼果界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深受潮人的青睞並享譽海內外,所以才被譽為潮州三寶。

就是鳳凰炸豆腐,豆腐炸的酥脆,咬下去是有聲音的,然後老闆挑辣椒醋和蒜頭醬油兩個醬料,最重要的來了,就是薄荷葉!真的要一塊炸豆腐和一兩片薄荷葉一起去沾料汁吃,真的超好吃,才6塊,最重要的是量太足了,可以坐著吃完再走,不夠薄荷葉也可以自己叫哦~

好了,就這樣吧!牌坊街上的美食還有很多,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你們有空自己去逛逛,相信會有所發現的。

相關焦點

  • 潮州牌坊街 老街上美食飄香
    這些集中於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為橫跨路面的四柱三門,鱗次櫛比,氣勢非凡,而每一座牌坊的背後都有深遠的歷史故事,想要帶娃了解其中的人文,家長們不提前做功課恐怕也會被問倒。當然,除了解讀歷史,吃貨們想要「主攻」一些美食和美景完美結合在一起的景點,潮州牌坊街就是不二之選了。
  • 潮州必去景點——牌坊街
    「牌坊,傳說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烏凹肚門』。古時統治者提倡倫理道德,把城鄉間於節義、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將其『嘉德懿行』,書貼坊上旌表,稱為『表閭』,故牌坊也具紀念作用。到明時改用石砌,加疊層樓,飾以花紋,二柱一門或四柱三門,唯嘉靖時建多柱多門長牌坊」——黃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紀略》牌坊街工程於2009年10月1日竣工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與廣濟橋齊名、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景點
  • 潮州牌坊街十大美食小吃名單出爐!潮州牌坊街十大美食小吃排名榜單揭曉!
    潮州是一個很有文化底蘊的古城,特別是那些牌坊,更是這座城市獨特的標誌。遊覽古城牌坊街,感受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
  • 美輪美奐的牌坊街,不僅有濃厚的歷史故事,還有無數可口的美食!
    廣東的經濟規模這麼發達,自然也是少不了旅遊業的,比如廣州的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深圳市觀瀾湖休閒旅遊區等等,都是享譽國內外的旅遊勝地,不過除了這些地方,位於韓江中下遊的潮州也有一個很美的地方,下面就和小編一起潮州看看那裡優美的風景吧!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潮州的一條小街,它位於潮州的老城區內,這條街上立有二十多座牌坊,所以被稱之為牌坊街。
  • 潮州牌坊街
    去潮州之前,就聽說那兒有個著名的牌坊街,沒有查資料,也不知道牌坊街是什麼樣的,更不知道它的意義何在,滿腦子裡想著牌坊怎麼會成為一條街?到了潮州,我們住進了離牌坊街最近的酒店,第一站就直奔牌坊街。,讓我們三次進入牌坊街,閒步於牌坊街上,隨著人群去尋覓歷史的足跡,在風中聆聽那遙遠的故事,隨著腳步走進了那古老的歲月。
  • 牌坊街 潮州最古老的街道 國內最大規模古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夜景 2006年,潮州決定復建牌坊街。潮州市湘橋區湘橋街道分司社區居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陳少芸到轄區就職已有16年,在她心裡,牌坊街早已華麗蛻變,成為一位「有修養的、充滿活力的、吸引人去結識和探索的女子」。據陳少芸回憶,在牌坊街復建初期,雖然牌坊街主街煥然一新,但兩邊的巷道仍路面崎嶇、牆體老舊、配套不齊,直到近年才真正「復活」:2018年,隨著幾個大型文藝節目落地潮州,牌坊街迎來對外展示的重大契機。
  • 走進潮州府 | 古城牌坊街
    歲月更迭間,潮人用這些意義非凡的故事教育、激勵下一代,而牌坊中的故事也在這口口相傳中世代流傳。其中,人氣最高的牌坊,當屬「狀元坊」。狀元坊,坊主正是古代粵東地區唯一一個文狀元林大欽。在潮州有個趣聞,求學孩童如去牌坊柱上抱一抱「狀元腳」,便能沾一沾文運,以此祈求學習進步、金榜題名。經年累月,狀元坊的這兩條「狀元腳」竟被抱得光滑異常。
  • 潮州牌坊街 | 國內最大規模古牌坊街迎來文旅融合大發展
    在潮州有個趣聞,求學孩童如去牌坊柱上抱一抱「狀元腳」,便能沾一沾文運,以此祈求學習進步、金榜題名。經年累月,狀元坊的這兩條「狀元腳」竟被抱得光滑異常。潮州市湘橋區湘橋街道分司社區居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陳少芸到轄區就職已有16年,在她心裡,牌坊街早已華麗蛻變,成為一位「有修養的、充滿活力的、吸引人去結識和探索的女子」。據陳少芸回憶,在牌坊街復建初期,雖然牌坊街主街煥然一新,但兩邊的巷道仍路面崎嶇、牆體老舊、配套不齊,直到近年才真正「復活」:2018年,隨著幾個大型文藝節目落地潮州,牌坊街迎來對外展示的重大契機。
  • 廣東一座古城,內有「天下第一牌坊街」,又有眾多美景美食
    廣東一座古城,內有「天下第一牌坊街」,又有眾多美景美食 廣東是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在其17972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孕育著諸多風景名勝,像丹霞山、長隆歡樂世界、華僑城、白雲山、雁南飛、觀瀾湖、羅浮山等等。
  • 回訪潮州牌坊街:活化古城牌坊 延續城市文脈
    宋元時期潮州府志《三陽志》記載,「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官街,即現在的太平路,更通俗的名字是牌坊街。  牌坊街上,23座牌坊次第展開。而昔日長僅1.6公裡的太平路上,有過43座牌坊,平均每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
  • 獅子橋步行美食街是南京本地人很喜歡去的一條美食街
    獅子橋在前幾年的時候還算是一個特色的商業街,現在就嘖嘖了,整條街一眼望去,就像那種景點坑路人的商業街,和去過的好多地方的商業街神似,長沙臭豆腐、臺灣香腸等等夾雜著一點南京灌湯包什麼的招牌,當然了,吃到的很大程度上都不一定是地道的。
  • 央視新聞記者帶逛的潮州牌坊街,是古城中軸線的「官街」
    央視新聞頻道推出新年特輯倒計時的特別報導《2020有你》,央視記者陳旭婷帶領全國觀眾一同來到了潮州牌坊街。  宋元時期的潮州府志《三陽志》裡記載道,「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現在的太平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即是牌坊街。
  • 夜遊潮州美景 潮州美食 牌坊街、廣濟門古城樓、湘子橋光影秀
    韓文公祠18:00 晚餐時間,好好享受一下潮州特色美食(牌坊街也有好多好吃的哦),稍作休息;好,我們繼續介紹……19:00 前往——牌坊街牌坊街位於潮州老城區內,街上立有22座牌坊,每一座牌坊背後都有一個故事。牌坊大多為進士、狀元、尚書等設立,街道上最早的牌坊是出現於1517年的柱史牌坊。
  • 潮州牌坊街:一條具有文化特色的古街
    說起潮州 ,想必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牌坊街, 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牌坊街到底有什麼特色特點其他地方無法取代的吧!那麼就先來講下牌坊街來歷 :據史籍記載啊, 潮州曾經有牌坊91座 ,其中太平路39座 其他街巷44座 ,其餘的在金山 韓山、湘子橋 另外,在鄉鎮間也有57座,因此人們喻為"牌坊城", 而集中於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為橫跨路面的二柱一門,規模較大,鱗次櫛比,風格獨特,氣勢非凡,故被譽為"牌坊街"。
  • 潮州的牌坊街裡藏著一千零一夜
    跟著導航走在無人的牌坊街上,有點期待又有點害怕。好在第二天天氣晴朗,走在古色古香的排放街上的那一瞬間,不禁感謝自己:幸好來了! 關於潮州市內交通1. 潮州不大,所以打車去哪裡都很方便,打車費用也不高,還省時。在潮州一共打了三次車。
  • 昔日牌坊街 今日正義路
    昆明曾經有條「牌坊街」,這不是戲說,幾乎全城名坊都站立在那裡,老地圖上這街名標的就是「三牌坊」「四牌坊」。那么正義路是怎麼來的?1915年,雲南率先舉起護國義旗,取「伸張正義」之意,將大南門改稱「正義門」,從此門至馬市口統稱「正義路」。要這麼多牌坊有何用?
  • 潮州牌坊街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宋元時期潮州府志《三陽志》記載,「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官街,即後來的大街,現在的太平路,更通俗的名字是牌坊街。
  • 潮州牌坊街,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宋元時期潮州府志《三陽志》記載,「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太平橋南北朝向,北面靠著州治即當時的潮州府衙,南面則是作為古城中軸線的「官街」。官街,即後來的大街,現在的太平路,更通俗的名字是牌坊街。潮州牌坊街上定期的文化巡遊活動,為古城的夜晚增加了活力。
  • 《魅力潮州-牌坊街》
    《魅力潮州-牌坊街》:潮州城歷史上是粵東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達官明吏多集於此,入宋以後,人材輩出,人文薈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眾多牌坊。古牌坊是尊榮顯達,彰顯鄉賢的紀念性標誌建築,潮州牌坊街的牌坊種類、數量之多世上罕見,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潮州古牌坊,氣勢雄偉、雕刻精美,其文化和寓意如身臨其境,如恍若隔世之感浸透你的身心,使你對中國文化藝術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智慧而驕傲。
  • 百年牌坊街,象徵忠孝仁義
    第一次見到滿街的牌坊,還是在潮州牌坊街,牌坊看著都很新,,潮州的小街道特別有港劇內味。小窗啥的,,過了,還是說說內江的牌坊街,每一個牌坊都有自己歷史特徵,都長滿了青苔歷經百年都屹立不倒,見證者內江人民的從古至今上百年的忠孝仁義就,從牌坊上的文字就能看得很清楚,街道不大,走完也就半小時左右,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