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2020年就過了一半,「熱」成為了每天的日常。
現代人的夏日理想生活大概就是: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葛優同款沙發,夕陽西下,我就往那兒一趴。
如今靠空調、手機續命的我們簡直沒有辦法想像,沒有電器還穿得嚴嚴實實的古人們都是怎麼熬過來的?
其實古代夏天並不比現在涼快,而古人也比我們想像的機智得多。
01
古代「空調房」
說到消暑,古人第一個想到就是建房子,通過改造居住環境來避暑,人稱「夏房」。
唐代的大明宮北部就分布著很多離宮別殿,而位於太液池南部的含涼殿還設置了大水車一樣的製冷設備,水流轉動,涼風送爽,「人造水簾」不僅看著舒爽,降溫效果也是槓槓的!
不過這樣的大型設備多是皇宮裡的稀罕物,山人自有妙計,尋常百姓也有自己的消暑妙招。
例如嶺南地區的人們會在室內鑿出深井,夏季打開井蓋就會源源不斷帶來涼氣,天井和狹窄的巷道,自帶自然通風、自遮陽的功能。
不想一直待在屋裡,到深山古寺、柳蔭樹叢處納涼,進入心靜自然涼的境界,也別有一番趣味~
02
古代降溫穿搭
在衣著上,古人們向來保守,這點咱們看古裝劇也能感受到,裡三層外三層的疊穿,看起來那叫一個麻煩。
不過在高溫天氣的進擊下,古人也有涼爽穿搭。
輕薄的紗衣是男女通穿,飄逸自在,走路帶風;現代的馬甲、半袖、小背心,也都是古人引領起的時尚消暑穿搭。
《耕織圖》
黃河中下遊的人們還流行過竹子製成的衣服,就地取材,竹子有透氣隔汗的作用。
03
古代降溫神器
古代的大戶人家喜歡人力造風,隨行的僕人拿著扇子扇風,後來升級成了拉拽式風扇,丫鬟拽動繩子就能給廳堂送風。
光是扇風還不夠涼爽,古人就把目光瞄準了冬天結凍的大冰塊,專門派人從江河湖海裡採冰,然後藏在陰暗隔熱的冰窖裡。紫禁城裡就有5個冰窖,每個冰窖最多能存5000個冰塊。
待到盛夏烈日灼人的時候,冰窖的門才會打開,在房間裡放上冰塊,溫度自然就下降了不少,再加上風扇吹拂,屋裡擺上鮮花,不僅涼快,還有花香沁人心脾。
享受不到冰塊的人家就在屋簷前掛帘子,屋子裡放竹床、竹凳,床頭上放瓷枕涼蓆,還能抱個竹夫人,擱腳取涼兩不誤。
抱不起竹夫人還可以抱冬瓜,白天把冬瓜浸在井水裡,晚上撈出來抱著睡覺,也能起到降溫的作用
04
古代解暑冰淇淋
沒有冰箱,古人也能想到辦法吃上一口冰涼沁爽的冷飲!
古人們發明的冰鑑堪稱冰箱空調一體機,夏天外層放冰塊,內層冰果蔬和酒,頂上有孔,涼氣會從孔裡往外冒;到了冬天,還可以加熱水溫酒....
在先秦時期,人們便利用天然冰來製冷;唐代開始就有「冰棍」售賣,《唐摭言》描述唐代櫻桃宴時曾提到「和以糖酪」,冰酪加入蔗糖,冰涼爽口的同時帶著沁人心脾的甘甜。
發展到宋代,各種冷飲小食愈加豐富,除了冰酒外,還有刨冰、冰雪冷元子一類的小吃;元朝的忽必烈喜歡往牛奶裡加冰、冷飲裡加果醬,據說是冰淇淋創造第一人。
從古至今,我們在消暑的衣著用度上有不小的改變,但涼絲絲的冰淇淋依舊是我們夏天必不可少的念想,網紅雪糕也是層出不窮,而最新推出的須盡歡沙棘口味活菌酸奶冰淇淋就脫穎而出,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
作為顏值黨,首先被戳中的就是精緻有型的國潮包裝,中式復古又時尚,開袋咬下一口才知道什麼叫活色生香!
原料純正零添加,純天然鮮榨果蔬汁軟掛皮包裹著活菌酸奶內芯,沙棘果味酸甜鮮美,酸奶味濃鬱細膩。
兩億年孕育的沙棘,加上獨特潤滑的口感,每一口酸甜都讓人穿越時空、夢回敦煌,完全就是弄潮兒的夏日救贖!
巧的是,上個月我單曲循環的《將進酒》也來自須盡歡,樂器唱腔一下就把人帶入大唐古風之韻,古人風雅撲面而來,颳起了一股國風熱潮~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大唐曲韻之外,敦煌飛天壁畫也是古人留下的一塊瑰寶。和壁畫一樣,頑強生長於狂沙飛舞大漠之中的沙棘,也是開啟夢回敦煌的鑰匙。
加上古典舞第一人李響、街舞潮人叶音的助力,飛天國潮舞蹈大片《飛天盡歡》就這樣出現在我們眼前,一口細品國風文化,一舞宛若穿越古今。
飛天國潮加上真實美味,難怪會收穫好評如潮,這樣走心的冰淇淋請給我來一打!
最後還有個好消息分享給大家,6月29日-6月30日,須盡歡聯手天貓冰淇淋超級品類日,邀請你一起「零點神嗨」!
街舞冠軍叶音將為你直播帶貨預熱,6月29日0點,前99名付款的朋友還有機會搶半價優惠,複製【淘口令₳Shzl1wQ35do₳】,夏日必備的美味冰淇淋囤起來~
這兩天逛便利店發現也有上架須盡歡,給大家貼心整理了一份完整指南,心動的朋友們立馬吃起來👇
⭕廣東7-11
⭕江浙滬7-11、便利蜂、喜士多
⭕京津冀便利蜂
⭕安徽羅森
⭕重慶7-11
⭕武漢today
天氣這麼熱,
當然要吃點涼的撫慰被烘烤的心~
今年的歡樂就由須盡歡來承包吧!
最後開個小腦洞:
如果有機會穿越回古代,
你想怎麼過夏天?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