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各種手機軟體層出不窮,吃,穿,住,行樣樣齊全,可以說是,只要你想到的,網上基本都可以找到。
有時候你以為走了捷徑,但是殊不知一不小心就被割了韭菜
近日,網友「神父」就發現了一件魔幻的事情,據「神父」稱,他發現自己在開通會員後,經常點的一家驢肉火燒的外賣費變成了6元,之前一直都沒有超過3元。
當時「神父」以為,是因為用餐高峰期,騎手少,運力緊張,這點算法還是可以理解,就想著過來高峰期再點,但是沒想到40分鐘後,依然是這個樣子,就覺得事情有些蹊蹺。
不過更神奇的是,他換了一部沒有開通會員的手機後,配送費竟然只要2元。
隨後,「神父」便和客服進行了溝通,而溝通結果是其會員配送費降到4元,但仍比非會員貴。
雖然後來美團主管表示會給「神父」10元紅包作為補償,但之後「神父」再次測試,發現不止一家店,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基本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到5元不等。
其實小編現在也有開美團會員,現在看到「神父」的經歷後,突然就……
對此,美團外賣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針對定位緩存的問題,美團外賣回應表示正在積極改進,「目前,產品和技術同學已經成立專門團隊,正在與用戶進一步溝通解決問題,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
在回應聲明中,美團外賣也向用戶表達了歉意,「毋庸置疑,定位緩存問題導致配送費預估不準,是我們的問題,這裡向用戶誠懇致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經常用某家外賣軟體可紅包卻越領越小,經常點的外賣卻越吃越貴?
其實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公司利用大數據「殺熟」都是消費者們非常深惡痛絕的行為,據悉,2018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中,「大數據殺熟普遍」排在十大熱點話題第三位。
之前也有很多網友反映,在其他平臺也都出現過這種現象。而且近年來相關新聞也逐漸增多。
網際網路平臺最看重用戶流量,有用戶才能變現。因此,普通消費者可針對平臺的引流策略做文章,比如假裝成新用戶或假裝價格敏感人群,不要長時間使用同一款軟體,可以卸載一段時間,再重新下載,有時候就會有所不同。
大家有沒有過被「殺熟」的經歷,留言一起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