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多少種吃甲魚的法子?】
我奶奶當年的老房子不遠處,有一家養甲魚的。本來那地方沒有池子,那戶人家人工挖出了大大的池塘,再用足有兩米高的圍牆圍了起來。有一年的暑假,也不知道那天是什麼日子,反正一堆親戚都去了奶奶家。大伙兒站著的、坐著的,都在熱烈地閒聊。只見我家大表哥一個箭步就衝向了房子邊的小樹林,沒等我回過神,就手持一隻甲魚,傲嬌地來了。
於是,那晚我們一大家子就吃甲魚了。我猜,那隻甲魚肯定是歷經千難萬險從那大高圍牆裡逃出來的,但終究是逃脫不了命運的安排,還是被人吃了。
因為只一隻甲魚,奶奶是燉的湯。以至於很久以後,我都以為甲魚只有一種吃法——燉湯。
煲湯,不是湖南人的特長,廣東人最有發言權。但湖南人煲出來的湯,也自成一派,自有湖南人的味道在。
不像廣式的湯,刨空雞肚子、魚肚子後,塞入一堆藥材慢慢熬。就燉甲魚湯來說,我們得先過油炒制甲魚,去了味,留了香後,才一鍋水慢慢燉起。也絕非是清湯寡水,因為用油過過,湯麵自然是有油的。甲魚肉軟糯,取根骨頭都可以劃開,一縷縷香濃入口。這湯裡可以燉臘肉、筍子、甚至蘑菇,只要你想吃的,都可以就著燉好的湯下下去。
湖南一些地方的宴席,也總是用甲魚來壓軸。上了甲魚的那一次宴席,鐵定是被人吹噓一番的。宴席上的甲魚,多半不是清燉的湯。要熱烈,要味濃。這時候紅燒甲魚就成了主角。油光岑亮,就著紅辣椒和蒜葉,襯託得一盤子紅燒甲魚像個花姑娘,讓人垂涎欲滴。知道甲魚還有清燉和紅燒以外的吃法,是來到常德這個作為甲魚地標的城市,才知道甲魚不僅僅是一吃、二吃、三吃了。
清燉甲魚淡雅鮮甜,拿來紅燒醇香厚味,滷製起來香辣爽口,那肚裡的肝腸和蛋,過滷後又是一番風味,讓人恨不得立馬呼上三兩好友,小酌一壺。至於酸菜甲魚這樣類似於重慶的酸湯魚的做法的菜,簡直了,酸得恰到好處不說,鮮至少被提上了兩個節拍。把甲魚肉剁碎調味做成餅,少油慢火煎,直至兩面金黃,外焦裡嫩。算是成全了麵粉和甲魚的相愛。吃得精緻的老嘴兒們,還可以選擇甲魚凍。在常德的河洲甲魚,甲魚凍被稱作龜苓膏。千萬不要被龜苓膏這樣的叫法給欺騙了,它頂多只是和龜苓膏神似而已。甲魚中豐富的膠原蛋白被廚師們翻手為鱉覆手為凍,Q彈晶瑩的甲魚凍,把甲魚的鮮味帶到了另一種境界。也讓食物精細得如同藝術品一般,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這倒是廚師的罪過了。
所以,甲魚料理之美妙,不在於甲魚,在於那點對甲魚本身鮮味的悠長提煉。日本人也吃甲魚,他們的方便麵裡還有一種甲魚面。但日本人的甲魚還是比不上我們湖南人夠味。我們可以清淡可以辣,可以奔放也可以內斂。關鍵還在於,我們的甲魚是放養的。我戲稱我們的是遊水鱉,日本人的甲魚是小呆鱉。用工業化的機械流程餵養的甲魚,到底是差了點的。
有時候在想,是不是甲魚還可以鹽焗甲魚、白斬甲魚,或者乾脆來個叫花甲魚?
但對於內行的廚師們來說,估計還是想燉甲魚,這樣的保留原汁原味才是料理的至高境界吧,就像,如果一個廣東師傅有得選,一定是用蒸魚來對付一條上好七星斑,才不捨得煎炒烹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