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子客老魏

2020-12-26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筏子客老魏

  明前茶

  蘭州附近的黃河河段上,老魏在一眾筏子客中很出名,原因是,供大伙兒騎浪而行的羊皮筏子,多數是他做的。

  做羊皮筏子需要極大的耐心,羊皮需要「渾脫」,「渾」字做「全」解,意思是羊皮需整張卸下,不能有一處破潰,也不能有一處厚薄不均。羊皮運回來,老魏的工作就開始了,夏天要焐,冬天要曬,直到羊皮的毛囊鬆懈,用牛角刮板輕輕一刮,羊毛紛紛脫落。

  下一步,就考驗老魏的肺活量了——只見他紮緊羊的頸項與三足,從預留的一足中朝內呼呼地吹氣,吹至皮胎鼓脹,捏緊開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灌入少許清油和鹽水,搖蕩整個皮胎,讓羊皮吸收,由內封住細小的皮孔。努力續吹,紮緊最後一足,皮胎就像打足了氣的燈籠一樣。老魏抬出桐油桶來,給十幾個吹好的皮胎刷上油。他得意地微笑:「在老家,紅白喜事都要僱嗩吶班子,班主知道我肺活量大,20年前就許我當班頭,我不肯去,嫌那吹奏聲太吵。」

  遊客們逗他:「所以你選擇在黃河岸邊風吹日曬漂著,當筏子客?」

  老魏答非所問:「曉得那兩句詩不?『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講的就是羊皮筏子在黃河上順流而下的感覺。看似驚險,實際上很悠然。黃河不發大水的時候,是很柔和的,浪不大,坐在羊皮筏子上,伸手下去撩水玩,水多半是溫的。在這裡做事,連毛躁的性子,也變敦厚了。」

  遊人都微笑:「咱們的領航人,挺有文化呀。」

  老魏繼續刷桐油,笑道:「這套說辭,當然是跟導遊們學的。乘筏子遊黃河的,多數是城裡的中老年人,一個團隊有三四十隻小紅帽,僱這種綁著8到12個皮胎的羊皮筏子,得僱八九隻,那光景真是浩浩蕩蕩。」桐油刷在新的皮胎上,經過晾曬,皮胎通體發老黃色,半透明,是黃河灘上特別耀眼的風景。老魏和徒弟們用水曲柳木條捆一個方形的木框子,框中再綁「井」字形的木條,上油曬好的皮胎緊湊排列,繫於柳條框架下,一隻可以破濁浪、過險灘的羊皮筏子就做成了。

  老魏叮囑我們:乘坐羊皮筏子時,決不可猛勁兒往上跳,要如履平地;遇浪別慌,因為羊皮筏子是軟的、柔和的,不是硬邦邦的船幫,完全可以貼浪而行,安穩得很。只消坐在筏子上抓著木桿,保持平衡即可。

  拂面的風,就這樣慢悠悠地傳遞著黃河的溫柔。在蘭州段,黃河不再咆哮,而是散發著看盡世情的柔和光輝。老魏把控方向,唱了幾句民謠。有遊人問他:「離家這麼多年,究竟為了啥,魏把式,你想過沒有?」

  老魏說:「來的時候想法很簡單,就是要給兩個兒子攢錢蓋房子、娶媳婦。等小兒子也結了婚,分家另過了,有那麼幾個月,我整個人的筋骨都鬆懈了。我老婆說,咱家掌柜的沒目標了,忽然老了好幾年。」

  遊人的精神都聚攏了。老魏道:「沒想到筏子客也有不樂呵的時候吧,後來,我找到了新目標,掙來的一部分錢,買了治腰腿疼、治關節炎的藥,捐給了老家的村醫。我的想法很簡單,如今還留在老家種地的農民,都苦慣了,幹了一輩子農活落了一身病,還捨不得治。我在外這麼多年,老家架橋修路,我也沒出上力,我就替他們買些常用藥,讓他們到老了,還有個好腿腳,有機會到處走走,見見世面。能像城裡的老人家一樣,戴著小紅帽,坐上我們的筏子。」

  一時間,筏子上都安靜了,老魏的「遊子夢」,震動了每一個人。

  (摘自《揚子晚報》2020年11月18日)

相關焦點

  • 黃河岸邊的筏子客
    筏子客在黃河漂流前對羊皮筏子進行清洗。午休時間也顧不上回家了,就在筏子下面眯一會。遊客們乘坐羊皮筏子,體驗黃河漂流。筏子客們在生意蕭條的時候坐在岸邊聊天。一名筏子客正在接聽遊客的電話,多年的漂流經驗讓筏子客們逐漸有了「老客戶」。筏子客將羊皮筏子背到黃河邊。古人稱之為:「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
  • 新時代的「筏子客」
    原標題:新時代的「筏子客」 「十一」假期將至,景泰縣黃河石林景區綠意蔥蘢,生機勃勃。地處景區內的龍灣村人走出田間地頭,為即將到來的旅遊季忙碌著。 在村旁,黃河拐了個大彎,水勢變得平緩起來,向西「倒流」了幾公裡,從雄奇壯麗的石林腳下流過後,又奔騰向北而去。
  • 【城市紀事】羊皮筏子客
    【城市紀事】羊皮筏子客 2021-01-06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省的靖遠縣,羊皮筏子賽軍艦!
    除此之外,靖遠這塊土地還盛產筏子客,咱靖遠的筏子客以高超的水平,頑劣的秉性聞名很多省市。當年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甘肅省的靖遠縣,羊皮筏子賽軍艦。「可見當年的水上運輸業是多麼發達。靖遠筏子客就是這一支水運大隊伍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靖遠筏子客從事水上長途筏運者歷代都很多,到民國年間達到了鼎盛。筏子客有著嚴密的組織,有總掌柜,有分支掌柜。筏子客忌稱自己為水手。
  • 羊皮筏子是怎樣製成的?
    往羊皮裡灌入少量清油、食鹽和水  作為熟練的筏子客,何太景已有十幾年的製作經驗。製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剝技巧,從羊頸部開口,慢慢地將整張皮囫圇個兒褪下來,不能劃破一點毛皮,將羊皮脫毛後,吹氣使皮胎膨脹,再灌入少量清油、食鹽和水,把皮胎的頭尾和四肢夾緊,經過晾曬顏色黃褐透明,羊皮富有彈性。
  • 老魏農莊—鬧中靜園
    老魏農莊佔地85畝,位於北京海澱區上莊鎮梅所屯村的西北。 老魏農莊已經十歲了,十年前老魏便開始租下了這片地,當時的地上野草稀疏、地無一壟、房無一間,經過十年的一草一木的積累,如今的老魏農莊草木葳蕤、綠意盎然,野葡萄藤爬滿屋前的藤架,桃樹、杏樹滿園,丁香樹婷婷佇立,核桃樹靜待一隅——好一幅農莊美景!
  •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千年歷史的擺渡工具
    羊皮筏子有大有小,古代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隻羊皮袋紮成,長22米,寬7米,前後備置3把槳,每槳由2人操縱,載重可達20-30噸,日行200多公裡,小皮筏由十多隻羊皮袋紮成,便於短途運輸。串聯起來的羊皮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黃河上漂行,氣勢壯觀, 有「羊皮筏子賽軍艦」之說。50年代之前,在鐵路尚未開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黃河上遊地區,羊皮皮筏一直是重要的運輸工具。
  • 羊皮筏子:黃河上流動的記憶
    筏子客羅崇孝用羊皮筏子載著遊客體驗黃河漂流。 筏子客羅崇孝背著羊皮筏子來到黃河邊。 一名筏子客在黃河漂流前對羊皮筏子吹氣。
  • 黃河羊筏子
    孔林貴背著筏子準備下水。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  陳團結 蘭州攝影   皮筏有羊皮筏子和牛皮筏子之分,是黃河上一種特殊的擺渡工具。羊皮筏子也叫黃河羊筏子,因為它僅流傳於黃河兩岸而得名。  我國的皮筏歷史悠久。《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
  • 黃河羊皮筏子夏日漂流正當時
    黃河羊皮筏子夏日漂流正當時 2017-06-08 12:57: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靜
  • 瀕臨失傳的「羊皮筏子」
    在蘭州中山橋附近的濱河路附近,偶爾會看到有小小的皮筏子在湍急的黃河上猶如一葉扁舟,隨著河水起伏顛簸而行,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有驚無險,極富刺激,這就是黃河沿岸的古老擺渡工具——羊皮筏子!    乘坐羊皮筏子度黃河,已成為了特色旅遊。  羊皮筏子,俗稱排子,是一種用羊牛皮扎制而成的筏子。
  • 飄香百年的老魏家蔥花餅
    老魏家蔥花餅現任掌門人是魏子軍,田莊臺人都熟知的「魏三兒」。老魏家蔥花餅始創於1913年。當時,魏子軍的祖父魏廷香在河北省文安縣縣城(今廊坊市)做餅店生意。由於他待客熱情、價格實惠,加之做工精細,風味獨特,蔥花餅聲名遠揚。
  • 中衛羊皮筏子,你了解多少?
    這是白居易在《長慶集·蠻於朝》中的詩句,「皮船」就是羊皮筏子。 如果說九曲黃河是一部歷史的話,那麼羊皮筏子在這部史書裡,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的羊皮筏子已經是旅客們遊賞獵奇的工具了。在中衛沙坡頭旅遊區,坐羊皮筏子已經成為遊客的必然項目。坐於羊皮筏子之上,在濤翻浪滾的黃河中顛簸漂流,既刺激又新鮮。有詩讚曰:「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時光如梭,退回那古老年代,酈道元的《水經注》裡就記載有「王遣兵乘船南下水」的故事,這裡的「船」就是羊皮筏子。經過1500餘年的往事悠悠來到了如今,羊皮筏子經過了戰爭、買賣、交通工具等等具體的作用,搖身一變成了今天的水上娛樂工具。 花了錢、穿了救生衣,坐在羊皮筏子上。黃河水輕蕩,就是坐在搖籃裡了。
  • 羊皮筏子:黃河鮮明文化的交通工具
    平緩的水面上出現了三三兩兩的羊皮筏子,擺渡的筏子客載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在黃河母親的懷抱中穿行往來。「吉祥葫蘆牛肉麵,羊皮筏子賽軍艦。」一句民諺道盡了蘭州三大特色:刻花葫蘆、牛肉麵和羊皮筏。身在黃河岸邊,就先放下刻花葫蘆和牛肉麵,先去乘坐一下這「最具蘭州特色」的羊皮筏子。
  • 「千年筏子百年橋,萬裡黃河第一漂」,探究蘭州羊皮筏子的新奇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製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當你在中山橋至黃河母親雕塑之間的河濱小道上信步漫遊時,偶爾會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閒漂蕩。遠遠望去,就象一葉扁舟。人筏混為一體,隨波逐流;近看則見在緊貼水面的皮袋筏上,坐著幾個客人,隨著波濤的起伏,顛簸而行,有驚無險,極富刺激。
  • 黃河的羊皮筏子隨著黃河水的乾涸退出了交通工具的行列
    羊皮筏子隨著黃河水的乾涸退出了交通工具的行列 。那些筏子客和這種古老簡易的行船,如今僅作為旅遊項目保留了下來。張海龍《西北偏北男人帶刀》之羊皮筏子有大河奔流的城市便有傳奇,羊皮筏子就是蘭州的傳奇。此物與西北地域出產極有關係:羊多,樹少,更不生南方潮暖之地的萬竿修竹。想要渡河,除了強健肉身的「黃河膀子」外,便要與羊來謀皮。
  • 中衛羊皮筏子:你未必了解的久遠文明
    皮筏子俗稱「排子」,也叫黃河羊皮筏子,僅流傳於青海、甘肅、寧夏境內黃河沿岸,沿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時候,黃河上遊一帶水流湍急,從上遊到下遊並沒有合適的交通工具。當地百姓在長期的勞動實踐和研究中,發明了皮筏子。皮筏子順流而下,返回時,由筏子客扛於肩頭,再步行至黃河上遊。
  • 消失多年的羊皮筏子重現黃河並成網紅打卡,快來寧夏這個景區體驗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羊皮筏子,它是黃河中上遊古代先民藉助河水之力,運輸人員、物資而發明的水上工具,但是真正見過羊皮筏子的人估計少之又少,據說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已經消失在黃河上。但是如今非常的神奇的是,消失了很多年的羊皮筏子又重現黃河並迅速走紅成為新型的網紅打卡,想知道乘坐羊皮筏子在黃河上漂流是什麼體驗?那就來寧夏沙坡頭景區看看吧。在來沙坡頭景區前,我只知道這是一個沙漠景區,有一眼望不到頭的沙海。但是在到達景區後,卻發現了許許多多的羊皮筏子,很多遊客坐在羊皮筏子上漂流在滾滾黃河上,不免讓人感嘆。
  • 【老魏反買】周二推薦:世外歐博丹麥,友誼賽冰島不勝
    今天老魏又出差了,所以推薦從簡。  ———— 上期推薦 ————競彩005 友誼賽 卡達VS冰島  推薦搏平局 1 求穩入主受讓勝 +1 3  備註:冰島友誼賽表現並不穩定,最近的10個友誼賽客場4勝6負,進14球丟16球,從冰島讓半球中水到冰島讓半一高水,老魏認為盤口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