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日本東京是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的,對上海有哪些啟示

2021-01-08 上觀

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視察時指出:「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垃圾綜合處理需要全民參與,上海要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辦好。」為了貫徹習總書記的這一指示,上海市十五屆人大第二次會議於今年1月31日表決通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並將於7月1日實施,從而宣告上海即將成為我國第一個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

 

然而,誠如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坦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還存在著全程分類管理體系不健全、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有待加快推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亟需學習和借鑑國際國內先進經驗。」在此背景下,將垃圾分類工作做到極致的鄰國日本的做法和經驗引起我們高度關注。然而截至目前,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日本關於垃圾分類的具體方式,而忽視了日本政府所構建的垃圾分類回收體制及其細節安排。鑑於此,我們嘗試基於2019年1月至2月對日本東京等城市的實地調研成果,對前述問題進行簡要回應並提出針對上海的若干啟示。

 

東京都中心區域的垃圾分類回收體制及其實踐

 

作為日本超大城市的東京,不僅是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同時也是卓越的全球城市之一。目前,東京都擁有1375萬人口,由23個特別區、26個市、5個町以及8個村構成。其中,與其他市町村一樣同屬「基礎性地方自治體」的23個特別區構成了東京都的中心區域。根據1970頒布的《關於廢棄物的處理和清掃的法律》的規定,一般廢棄物(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由市町村級政府全權負責。在東京,經由都區制度改革的推動及都區協議會的磋商,其中心區域從2000年開始實施「特別區政府、東京二十三區清掃一部事務組合以及東京都政府三方協同」的垃圾分類回收制度。

 

具體而言,特別區政府負責回收轄區內所產生的生活垃圾並負責將其搬運至垃圾中端處理設施。當然,區政府在回收垃圾之前會要求居民按照「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粗大垃圾以及資源垃圾」的分類原則進行垃圾的分類投放;東京二十三區清掃一部事務組合負責包括焚燒、粉碎及資源遴選等在內的垃圾中端處理工作;東京都政府負責垃圾終端處理工作,即負責將經由中端處理後的垃圾殘渣搬運至東京灣的中央防波堤外側填埋處分場或新海面處分場進行填埋。

 

新宿區的垃圾分類回收體制及其實踐

 

新宿區位於東京都的中央位置,是東京都政府大樓所在地,也是東京都最為繁華熱鬧的街區。截至目前,該區擁有34.2萬人口,其中12%為外國人,是東京都內人口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同時,該區的家庭戶數達到21.7萬戶,其中60%為單身家庭。此外,各種商業機構的總數達到3.5萬個。正是由於較大的人口規模以及高度繁華的商業活動,使得新宿區的生活垃圾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給新宿區政府的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目前,新宿區政府設置了新宿清掃事務所、新宿東清掃中心、歌舞伎町清掃中心及新宿中轉/資源中心這四個機構,負責將轄區內居民投放在22107個垃圾回收點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回收並搬運至中端處理設施。截至2017年4月1日,新宿區從事垃圾回收工作的公務員共有204人,其中負責現場回收和搬運作業的公務員人數為136人,包括回收班49人、輕小班34人、機動班9人、司機班20人以及接觸式指導班24人。簡單而言,回收班人員屬於普通垃圾回收車的隨車作業員,輕小班人員屬於輕小型垃圾回收車的隨車作業員(負責狹窄路段的垃圾回收作業),機動班人員則屬於根據每日工作需要接受隨機調配的人員。而那些屬於「接觸式指導班」的人員,則主要負責垃圾分類指導及環境學習指導等工作。當然,這些人數有限的公務員隊伍並無法全面承擔新宿區的垃圾分類回收工作。為此,新宿區政府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向民間企業購買大量有關垃圾分類回收的服務。

 

新宿區垃圾分類回收工作中的若干細節安排

 

第一,新宿區政府通過其官方網站詳盡公布有關該區垃圾分類和投放方法、垃圾收集與處理流程以及垃圾排放量變化等信息。例如,關於垃圾分類和投放方法的宣傳當,新宿區政府將其翻譯成英國等10國語言,並分別制定日語版、英語版、韓語版以及中文版的《新宿區垃圾分類與投放手冊》。

 

第二,針對特殊困難家庭,區政府提供上門回收垃圾的服務。這裡所謂特殊困難家庭,主要是指兩類特殊困難家庭:第一類是指由65歲以上且需要護理服務的老人組成的家庭或者是由殘障人組成的家庭,這些家庭在無法獲得身邊人協助的情況下,難以通過自身力量將垃圾投放到資源和垃圾收集站;第二類是指由85歲以上的單身老人組成且沒有親戚或友人對其進行定期聯繫和訪問的家庭。

 

第三,由於違反垃圾分類規則的垃圾投放行為頻繁發生,並且相關法律制度並沒有針對這些行為做出懲處規定,因此包括新宿區在內的23個特別區從1998年開始實施「接觸式指導」。所謂接觸式指導,是指工作人員採取登門拜訪的方式,通過與市民當面對話和交流的方式,耐心規勸其遵守垃圾分類投放規則。具體而言,接觸式指導的業務內容主要包括:①垃圾分類方式及正確投放方法的指導;②有關垃圾回收點的新設、改善以及廢止的諮詢和指導;③垃圾違法投棄行為的調查和指導;④應邀前往轄區內的保育園、幼兒園、小學以及中學等學校,為學生們傳授有關垃圾分類與回收的知識;⑤處理涉及垃圾問題的市民投訴並前往現場開展矛盾調解工作。

 

東京都垃圾分類回收體制對上海的啟示

 

第一,徹底公開並全面宣傳有關垃圾分類的信息與數據。離開全社會的積極參與,我們很難真正推行垃圾分類回收工作。而信息公開,則是實現全社會參與的首要前提。東京都垃圾分類回收體制的高效運轉,正是依靠廣大居民及各種組織的積極參與。而調動社會力量的參與,需要將相關信息和數據進行徹底公開。只要登陸新宿區官方網站,我們可立即獲得該區有關垃圾分類回收的所有信息和數據。這些信息和數據,已經精確到任何一種垃圾的分類與投放方式、每位居民每天排放的平均垃圾量以及處理1公斤的生活垃圾所需經費等信息。而在上海,雖然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未正式實施,但在信息宣傳以及知識普及上仍做得不夠到位,相關政府部門通過官網公開的信息量仍遠遠不夠。鑑於東京經驗,我們建議以市綠化市容部門為代表的相關政府部門應在條例實施後及時公開相關信息和數據,為調動和吸引社會參與做好第一步工作。

 

第二,為特殊困難家庭提供「上門回收垃圾服務」。如前所述,東京都23區政府專門為那些無法自行下樓投放垃圾的特殊困難家庭提供「上門回收垃圾服務」。這是一項極為人性化且極其有必要的制度設計。眾所周知,近年來上海的老齡化急速推進,加上未安裝電梯的老舊公房的大量存在,確實存在不少無法依靠自身力量進行垃圾投放的特殊困難家庭。為此,我們需要儘快出臺特殊困難家庭的認定標準並採取可行的方式為其提供上門回收垃圾的服務。

 

第三,探索垃圾分類回收業務的「政府購買」方式。東京都23區在垃圾分類回收領域普遍採用「公務員+政府購買」的方式,在垃圾處理等關鍵領域採取「公務員主導」方式,而在垃圾收集和搬運業務領域則大規模地實施「政府購買方式」,從而大幅度節省了財政資金的支出,同時激活了垃圾回收領域的市場活力和就業潛力。同時,在可回收垃圾以及可資源利用的垃圾處理過程中,東京都23區也積極利用企業等民間機構的專長及其效率。而在目前的上海,正如市人大常委會所指出的:「原有的垃圾回收體系『崩塌』,新的體系還未成型,社會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低價值可回收物(廢玻璃、廢木頭、廢塑料等)沒有出路,居民交投不便。」鑑於東京經驗,建議上海市在今後積極探索和創新「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和推動更多的民間力量參與垃圾分類回收工作,構建基於官民良性互動的垃圾分類回收體制。

 

第四,構建官民互動型環境學習機制。要真正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必須通過教育等方式將環保理念牢牢地植入每位市民的頭腦意識中。東京都23區所構建的「接觸式指導制度」在這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基於東京經驗,我們建議上海市綠化市容部門探索建立類似東京的「接觸式指導制度」,應邀派遣一線工作人員進入市內的保育園、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以及其他教育機構,免費現場宣講有關垃圾分類回收的知識,幫助市民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意識。

作者為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羊肉串變"羊肉呂"——上海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滿月" 對青島有何啟示?
    這一個月來,「垃圾分類」旋風從上海席捲全國,「你是什麼垃圾」這句調侃的段子也逐漸成為更多城市居民的生活必答題。  隨著包括青島在內的諸多試點城市給出了垃圾分類時間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走入市民家庭。  垃圾分類是一個需要所有人共同參與、共同完成的議題。它關係到每一個城市成員,觸動所有人的利益和生活方式。上海是如何推進這項工作的?
  • 世界|日本垃圾分類頂層設計與制度建設及其啟示
    由於東京人口基數大密度大、廢棄物產生量較多,相應大型垃圾處理設施完備,僅針對可燃垃圾東京市內共建有20餘座大型垃圾焚燒設施,其中日處理能力超過500噸的設施達13座。其中在可燃垃圾中佔比例較高的餐廚垃圾作為單獨一類,在區域內進行堆肥處理,其餘可燃垃圾外運臨近設施進行熔融減量。此外,結合區域排放特點與配套處理能力食用油、小型家電、螢光燈等被單獨分類。如食用油由專業企業通過BDF燃料化或肥皂加工、小型家電用於廢線路板有價部分的回收利用等。
  • 日本的垃圾分類煩惱
    「你是什麼垃圾?」——據說最近上海人見面寒暄的一開頭竟然都變成了這句話。上海市自7月起正式實施強制性的垃圾分類措施。據稱,繼上海後,北京、廣州等中國其他45座城市也將陸續跟進,中國將開啟「強制垃圾分類」的時代。說到垃圾分類,很多中國人會想到日本。
  • 垃圾分類有多難?這本書梳理了全球經驗與上海實踐
    那麼,上海為何要強制推行垃圾分類?這次推廣垃圾分類的成效如何?2020年,中國將有46個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上海的垃圾分類實踐經驗有哪些可供中國其他城市參考?在全球範圍內,還有哪些值得借鑑的垃圾分類經驗呢?從2015年起,市政廳就陸續發表垃圾分類和垃圾再生的相關文章50餘篇。
  • 日本小城市如何進行垃圾分類處理?
    在青梅市,我有一位忘年交,他的名字叫「野村有信」,曾經長期擔任自民黨東京議會幹事長,現在擔任自民黨東京都委員會副會長,我跟他開玩笑:「您這官,落在北京,就是市委副書記。」野村先生總是哈哈大笑,這次他親自陪著我們去見市長。 浜中啟一市長出差中,副市長池田央先生接待了大家。
  • 垃圾分類「靈魂拷問」襲來,看在華日本人如何「接招」
    「前鋒」上海施行號稱中國「史上最嚴」生活垃圾分類政策已滿一年,2020年底之前中國還將有46座城市作為「先頭梯隊」實施試點。垃圾分類慢慢滲透到了更多民眾的生活細節中,也影響到在華工作生活的外籍友人。在垃圾分類回收方面,日本早在30多年前就開始「全民行動」,算得上是「業界前輩」。面對中國的「新潮流」,在華日本人是否駕輕就熟?他們又怎麼看待中國的垃圾分類呢?
  • 上海分類垃圾桶有什麼顏色 生活垃圾分類有哪些標準
    在前一段時間我們都有聽說到上海已在實行垃圾分類操作,都知道垃圾對我們大自然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就實行垃圾分類,不同的垃圾扔到不同的垃圾箱裡面。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上海分類垃圾桶有什麼顏色?生活垃圾分類有哪些標準?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一種生活方式
    6月初的某天,外企工作的袁婕準備將一根還沒吃完的雪糕連同包裝扔進路邊的垃圾桶,有志願者看到上前阻止,告訴她手裡的垃圾一部分是幹垃圾(包裝袋),一部分是溼垃圾(雪糕),還有一部分是可回收垃圾(雪糕棍)。在鐵路上海虹橋站,志願者幫助旅客對垃圾進行分類。
  • 如何區分幹垃圾和溼垃圾?垃圾分類指南、包括哪些
    垃圾分類「神器」有哪些?  學會日常的生活垃圾分類後,有一些「神器」還能讓大家養成好習慣。小到垃圾桶,大到餐廚垃圾處理器,上海的市民已經為垃圾分類「考試」動足了腦筋。這個接在廚房下水道上的小設備能把餐廚垃圾打碎,通過下水道直接處理,不用再進行分類投放。  網上有個段子:上海一些小區的居民在扔垃圾時要經受志願者阿姨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7月1日,也就是下周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大家平常的聊天內容、電商平臺的搜索框裡,「垃圾分類」也都成了熱門詞。
  • 今天,你有把垃圾進行分類嗎?廚房裡的垃圾,如何進行分類?
    可是,面對垃圾分類,你知道如何正確區分「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嗎?我打賭80%的人不能正確區分,但接下來,你不會垃圾區分的話,吃虧的可是你自己!可能有人會覺得,不就是垃圾分類嘛,能有多難?別急,先回答我這個問題:一杯奶茶喝不完的話,該怎麼丟?
  • 昱見|日本垃圾分類,有哪些優勢咱確實學不來?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上海市民迎來被稱為垃圾分類「最嚴執法」的大考。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劃,到2020年底,包括北京、濟南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 日本垃圾分類好在哪?可以讀讀這份報告
    8月18日上午10:30,我們將進行一次新書分享會的直播活動,介紹書中的精彩內容及背後故事。歡迎屆時掃描圖中二維碼或在澎湃新聞·上直播欄目進行觀看。去過日本的中國遊客一定對日本的垃圾分類深有體會,澎湃新聞也發表過多篇相關文章。日本垃圾處理以焚燒為主,垃圾主要分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鑑於日本人的飲食習慣,不會產生過多油水的廚餘垃圾,也不把廚餘垃圾單獨分出來。
  • 詳解日本垃圾極致分類的經驗
    今年1月,北京首次上調了非居民垃圾處理費,針對企事業單位,將垃圾處理費從十幾年前的25元/噸提高到300元/噸。而早在1993年,北京就出臺了《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提出對「城市生活廢棄物逐步實行分類收集」,但時隔20年,垃圾分類仍停留在多了幾個「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字樣的垃圾桶。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垃圾不可回收?不太清楚。分了類的垃圾桶裡的垃圾最後分別去向何處?
  • 別管日本模式、德國模式,垃圾分類該有中國模式
    科普之家  最近,垃圾分類成了持續不斷的熱點話題。多地已經或將建立相關條例,對違反垃圾分類規定的行為設定相應懲罰規則——這一「史上最嚴垃圾分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我們的生活。  如何看待這一輪垃圾分類?目前的垃圾分類有哪些問題有待優化?
  • 在國外,垃圾分類如何「拎得清」
    近日,垃圾分類成為社會熱點話題。讓我們看看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和奧地利的民眾是如何應對這些「靈魂拷問」的。↑這是在日本東京澀谷區惠比壽三丁目拍攝的一處垃圾投放點附近的指示牌,標明了各類垃圾的回收時間(7月6日攝)。日本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有著十分細緻和嚴格的規定,各類垃圾要根據所在地區的要求細緻分類,並在規定的時間放置於指定場所,以便相關部門及時回收處理。
  • 國外如何培養垃圾分類習慣|看日本如何練就「最嚴格」的垃圾分類?
    原標題:國外如何培養垃圾分類習慣|看日本如何練就「最嚴格」的垃圾分類?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文/華義) 在號稱垃圾分類標準「最嚴格」的日本,垃圾分類回收實行多年,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本各地垃圾分類回收大同小異,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定時定點,二是大件垃圾等需要預約且付費,三是罰則嚴厲。
  • 我所見到的日本垃圾分類
    2017年3月,我趁著休年假,和母親採取自由行的方式去日本旅遊,先後到了名古屋、東京、京都幾個城市。由於我們每到一處都選擇住在社區民宿,與當地居民近距離接觸,對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有深度了解,所見所聞,點點滴滴,至今仍歷歷在目。
  • 垃圾分類逼瘋上海人 在日本生活六年的日企中國女高管有話說
    垃圾分類逼瘋上海人 在日本生活六年的日企中國女高管有話說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灣區科技沙龍  作者:盧愛芳  2019/7/10 10:17:55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最近朋友圈刷屏上海的垃圾分類
  • 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新裡程 先來聽聽日本的垃圾分類及處理二三事
    最近扔垃圾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大家會發現上海的垃圾箱發生了重大改變,升級成了標識明顯的分類收集垃圾箱,標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有些小區具體規定了扔垃圾時間,配合志願者服務。7月1日起即將實施《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 垃圾分類,我們該向「優等生」日本學習什麼?
    下周日(12月1日)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將正式實施。目前,中國已有2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啟動垃圾分類。上海、廈門、寧波、廣州等14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超過70%。此外,全國30個城市已經出臺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或規章,16個城市將垃圾分類列入立法計劃。「垃圾分類」究竟能給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對垃圾進行分類的習慣容易養成嗎,怎麼養成?探討這個話題,不妨一起看看自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的「優等生」日本,直觀感受一下在經歷近40年的分類生活後,日本有哪些地方值得學習借鑑,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