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春臺北店:精緻「揚州園」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開業引兩岸媒體聚焦

  9月3日,冶春臺北店11樓西南方位的走廊上,到處掛滿了大紅燈籠。大陸知名媒體駐臺北的記者已經蜂擁而至,其間有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福建東南衛視、深圳商報等一批記者。島內一批媒體也早早趕到,東森電視、中天電視、TVBS等記者已架起了攝像機。

  「冶春臺北店,是大陸首家國企赴臺投資項目。」《深圳商報》駐臺灣記者趙川說,揚州國有餐飲企業率先在臺北試水,是響應加強兩岸經貿合作,落實去年6月30日寶島開放大陸企業來臺投資政策的首例,「我們為揚州冶春赴臺營業,感到振奮。」

  食材全部當地化採購

  由於作了精心準備,冶春臺北店開業前已萬事俱備。揚子江集團董事長朱元豪透露:「目前,無論是廚師、服務員還是食材,都已全部到位。」

  據悉,冶春臺北店的廚師和服務員,均從揚子江集團下轄企業中精心挑選而出。由於臺灣的農副產品素以綠色、環保出名,不僅量大,而且質優,所以在食材採購方面,冶春臺北店主打菜點的全部材料做到了當地化採購。

  處處有揚州園林烙印

  從京華城正門電梯直上11樓,出電梯沿走廊左拐,行數十米,便看到一處仿揚州園林特色的紅色實木長廊。「我們特意邀請了揚州師傅到臺北製作了這個長廊,作為餐廳的一個外景觀,它深受臺北市民歡迎。」項目籌建負責人介紹說。

  記者注意到,這條長廊長約50米,與店西側的嘉賓用餐區融為一個整體。由於長廊區域與京華城11樓公共走廊相連,所以設計時專門在長廊邊上設計了一排「美人靠」——它既是景觀,又是坐椅和隔斷。

  受到整個空間限制,設計方在這裡還營造了一個六角亭。長廊內側與普通客人用餐大廳有一排玻璃窗隔斷,外側設計成「美人靠」,長廊內分布了七八張餐桌,客人們可享受「敞透式」用餐。

  22人餐桌創島內紀錄

  在接待室旁邊,是一次可同時接待22人以上的「冶春廳」,餐桌體積、規模、精緻度,均創造了臺灣餐飲市場絕無僅有的紀錄。

  與冶春廳相連的是「詠春廳」。這間餐廳中間同樣擺放著一張可容納 22人就餐的圓桌。詠春廳的精緻之處在於一面由聯排隔扇組成的隔斷,其設計創意完全受盧氏古宅建築靈感的啟發。在這方小天地裡,洋溢著濃鬱的揚州古城大戶人家的文化氣息。

  開放式廚房展示技藝

  「冶春廳」絕妙不在規模、體量,而在它讓「廚房在餐廳中、餐廳中有廚房」的設計。在冶春廳的南側,有一扇可以對開對合的移門。只要拉開移門,一個美食烹飪的廚房現場便活脫脫躍入人們眼帘,幾名廚師正在現場進行烹飪製作。

  「開放式廚房,可以讓客人現場目睹揚州大廚們的現場刀功、烹飪技藝展示。客人在享受美食,也像看舞臺上正在上演的一齣戲。」朱元豪說。

  開業後首推「紅樓宴」

  冶春臺北店大廚由淮揚菜烹飪名師、冶春花園經理、行政總廚張迅領銜。冶春店在日後的經營安排上,除了堅持自身的「美食茶點」特色外,將逐漸推出「中國十大名宴」。其中,主打的經典菜餚就是「紅樓宴」。

  9月3日是冶春臺北店開業首日,當天晚上,店裡款待各方嘉賓的是「紅樓宴」。該宴席經過20多年的研發,符合《紅樓夢》的原創精神,每一道菜點都有著一系列人文故事,極富品位。在每一道菜點端上桌前,服務人員都用引用《紅樓夢》中的典故,向客人們繪聲繪色地介紹。

相關焦點

  • 江蘇揚州冶春臺北店榮獲「米其林餐盤獎」
    江蘇揚州冶春臺北店榮獲「米其林餐盤獎」 2018年03月21日 09:3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月21日揚州訊 日前,一份名為《臺北米其林指南》的熱門餐廳榜單揭曉,揚州老字號「冶春」臺北店作為淮揚菜代表,入選「米其林餐盤獎」名單。
  • 錦水繞亭榭 冶春譽淮揚 新華社「快看」探店揚州冶春茶社
    2020年8月23日9時至10時30分,新華社「快看」抖音直播間邀請中國元老級烹飪大師陳恩德、揚州大學教授潘寶明,一道周末探店揚州冶春茶社,邀請全國觀眾在線坐畫舫遊園林賞紅樓,感受明清三百年文化底蘊,品鑑正宗淮揚菜系。在超過90分鐘的直播中,美景與美食交替頻現,廣大網友踴躍呼應,累計進入直播間觀看共計15.8萬人次。
  • 冶春揚州京華城店將開業 5家快捷店明年亮相
    作為揚州包子的傳統品牌——冶春茶社近年來,一直在謀求順應市場的變化,從成為首個將包子賣到臺灣的揚州餐企,再到將「臺北模式」複製到揚州本土,老字號迸發出了新的活力。3日記者從冶春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冶春首家西區店京華城店將於10日正式營業,新加坡、鹽城、蘇州店將在年內營業。此外,五家「肯德基」式冶春快捷店明年亮相五大景區。
  • 冶春茶社揚州開出第四家直營店 預計年內再開7家品牌店
    昨天,百年老字號冶春茶社繼老店、珍園店、京華城店後,在揚州市區開出了第四家店—冶春瘦西湖店。據了解,冶春的入駐改變了虹橋坊原有的全部引進外來品牌的格局,這也是老字號冶春今年開的首家直營店。從大陸到臺灣,再將「臺北模式」複製到揚州本土,冶春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飛躍。
  • 百年老字號冶春茶社:3年內擬開20家分店
    搜鋪網記者了解到,冶春茶社第一家分店「冶春臺北店」於2010年9月3日上午正式在臺北京華城開業迎客,在設計上融入揚州園林修造藝術,導入盧氏古宅的聯排隔扇和長廊建造技藝,整個設計理念獨具匠心。令人值得注意的是,此為大陸國有資本入島投資實體項目第一例,同時也以經營面積1200多平方米, 首期投資200萬美元的規模成為大陸餐飲業在臺投資規模最大項目。
  • 首家陸資餐廳、揚州百年名店「冶春茶社」登臺
    第一家來臺的陸資獨資餐廳─揚州百年名店「冶春茶社」,將於九月三日在臺北京華城開幕,同時也是冶春茶社的第一家分店。攝影/陳俊吉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華夏經緯網8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首家赴臺獨資餐廳——揚州百年名店「冶春茶社」,將於九月三日在臺北京華城開幕,同時這也是冶春茶社的第一家分店。    據報導,揚州冶春茶社是百年的老字號,蒸餃、包子均是招牌,2003年由揚州市政府資源整合,目前由揚子江集團經營規劃。
  • 揚州冶春上海首家旗艦店受熱捧
    「冶春早茶作為揚州早茶的代表之一,濃縮了揚州2500年飲食文化發展的歷史,展現了揚州版《清明上河圖》式的民俗風情文化。」據悉,冶春上海老西門店於去年7月20日正式營業,在上海老字號大富貴酒樓對面,面積為1200多平方米,有7個雅致包廂和1個宴席大廳,有近300個舒適餐位,經營正宗的揚州早茶和各種淮揚中、晚宴席。
  • 到臺北最受歡迎的陸資淮揚菜餐廳冶春茶社「嘗一口家鄉的味道」
    臺北的陸資淮揚菜餐廳冶春茶社,近日獲評2019年米其林餐盤名店,這已是冶春臺北店連續第二年獲此榮譽。「能夠再次上榜,說明臺北市民真的認可我們。」臺北冶春負責人申濱對記者說。冶春臺北店經營面積1200多平方米,有200個餐位,設計上融入揚州園林修造藝術,導入盧氏古宅的聯排隔扇和長廊建造技藝,獨具匠心。  保持正宗淮揚菜特色  臺北冶春的廚師團隊主力是揚州來的原班人馬。
  • 揚州主城精品遊覽線成形 冶春御碼頭店4.18前開業
    昨天記者前往冶春御碼頭店探訪發現,腳手架已經基本拆除,御碼頭店以西正在施工,原本空著的冶春廣場上,一棟2層的明清風格的建築已經呈現在眼前。項目將力爭在4·18前完工並開業。  據了解,這次冶春茶社御碼頭店的整體改造方案,根據幾年前申報的「冶春風情文化」非遺項目進行打造。翻建後的效果,將再現《夜看揚州市》中的「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的盛景。
  • 揚州冶春茶社瘦西湖店正式開業 本地品牌「快馬加鞭」開新店
    昨天,位於瘦西湖虹橋坊街區西首的冶春茶社瘦西湖店正式開業,而就在四天之前,1月22日,揚州星語雅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多倫多海鮮自助餐廳和西部牛排虹橋坊店同日雙雙開業。春節將至,本地連鎖餐飲品牌在這時候新店開張「快馬加鞭」,成為歲末市場的一大亮點。
  • 揚州早茶記——冶春茶社
    以前去揚州出差,吃過富春的包子,卻沒有太多閒情逸緻享受吃早茶的悠閒生活。至於揚州人「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更是只有豔羨的份。據說揚州人吃早茶,多去「三春」,除了富春茶社,還有一個冶春,一個共和春。冶春又分東冶春和西冶春,西冶春又更過名,此外還有盧氏古宅、花園茶樓等等。因為想看好風景,我們去了冶春的御碼頭店。
  • 無設計,不餐廳|冶春茶社:揚州風情圖的現代詮釋
    ,它依然是揚州護城河邊的一個園子。木蔥石疊,茅簷水榭,這是冶春茶社總店御碼頭店。冶春茶社坐落於揚州清代八大園林之一——冶春園中,為乾隆皇帝南巡品茗嘗點之處。清末民初,揚州園藝大家、造園名家餘繼之曾在園中西邊築屋種花。
  • 冶春 揚州早茶
    冶春茶社,在揚州與富春茶社齊名,均為揚州最著名的早茶茶社,且如今的品質仍舊穩定,在北京有一家分店,位於國家京劇院一層和二層。早茶供應時間為7:00-10:30。店鋪門面揚州早茶最著名的細點,五丁包(也有簡化版的三丁包)。
  • 冶春茶社北京店開門揖客 上海店、新加坡店將陸續開張
    冶春北京官園橋店裝修充滿江南味道。 屠明娟 攝  昨天,冶春北京官園橋店正式開門揖客,這是百年冶春在北京開設的首家分店,也意味著冶春茶社正式進入北京發展。起源於1877年的冶春,帶著揚州早茶文化,終於「提籠遛鳥」正式落戶北京。而2015年,還將有上海、深圳、新加坡等幾家新店陸續開張,香港店也已經進入籌備階段。  記者探訪  北京首家分店江南味道十足  「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杆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清朝詩人王士禎的《冶春絕句》恰如其分地描繪出了冶春香影廊的風情文化。
  • 揚州非遺丨冶春:品淮揚味道,賞風情文化
    在倪秋香的巧手中,一隻只精緻可愛的蟹黃湯包很快就成型了。倪秋香介紹,包湯包要採取往上提的手法,與包包子是有區別的:包包子要鯽魚嘴,包湯包必須要抿口,而且現在的餡裡是沒有湯的,要等經過溫度加熱後才能化成湯。
  • 傳統餐飲業搭上高鐵「順風車」冶春揚州高鐵東站店明年元旦上線
    昨天,記者從冶春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冶春揚州高鐵東站店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在「12306」App上線。
  • [冶春茶社]開到家門口的揚州味道
    說到早餐,就不得不提到揚州早茶。在南京,有這樣一家店,讓你在家門口就能吃到地道的揚州味道。三月份,揚州的百年老店冶春茶社靜悄悄的開到南京。冶春茶社歷史悠久,前身是著名「香影廊」與「慶升茶社」,朱自清先生在《揚州的夏日》中提到的茶館正是他。店鋪位於漢中路上金斯利喜來登對面的星漢大廈,門頭很小,坐電梯上三樓就到了。
  • 揚州百年冶春落戶北京官園橋 店內菜、點、茶合一
    日前,作為淮揚菜代表企業的冶春北京官園橋店正式開業。冶春是古城揚州的一家百年老店,以美食、美文、美景而聞名。店內菜、點、茶合一,菜以鮮嫩味醇而出名,冶春包子以鮮香綿軟而見長,一直為淮揚飲食文化的代表。鬱達夫、朱自清等人在文章中都有過回憶。
  • 兩天六餐,在揚州如何像當地人一樣吃喝?(附送冶春吐槽)
    其中介紹「揚州美食」的高票答案讓我十分心動!再加上我距離揚州較近,所以趕赴揚州的一場美食之旅就這樣定下來了。由於我對美食苛刻的標準,再加上我寫遊記的實用性,所以我品鑑了揚州大大小小不少的餐廳:不僅有上檔次的「獅子樓」,也有路邊攤價位的「蔣家橋餃麵店」;不僅有多數遊客都愛去的「冶春」,也有揚州本地人才會去的「花園茶樓」。
  • 揚州老字號「謝馥春」北方首店4月亮相北京 年內開15店
    隨著冶春茶社在臺北開分店引起轟動以後,揚州的老字號紛紛向外「開疆拓土」。記者日前獲悉,謝馥春首家北方店將於4月初正式在北京開門納客,年內還將有15家連鎖店先後開張。一面是謝馥春、富春、冶春的強勢出擊,另一面,共和春、大麒麟閣卻按兵不動,老字號是積極打江山還是保衛大本營?業內爭論很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