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10月8日電 「十一」國慶節長假期間,湖北省工商部門12315系統處理消費者訴求共計8395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11%,其中投訴1333件 ,餐飲住宿類居首位。
據省工商局透露,十一期間接待諮詢6902件,佔總量的82.21%,同比增加27.27%;投訴1333件,佔總量15.88%,同比減少1.41%;舉報160件,佔總量1.91%,同比增加1.91%;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01萬元。
「十一」七天長假,從工商部門受理的投訴來看,有兩大熱點:餐飲住宿、美容美髮和網際網路服務不履行承諾問題最為突出。國慶節長假期間,消費者反映服務領域經營者不履行承諾問題投訴最多。消費者田先生反映9月12日在宜昌某餐館就餐,消費356元,商家贈送15張餐飲消費送券,價值150元。消費者10月4日到店消費擬用送券抵值結帳,但商家稱送券需兌換為現金代金券才可使用,而兌換活動已結束,因此拒絕消費者用送券消費。消費者表示送券上未註明兌換現金券的截止期限,且活動的廣告中也未註明活動截止期限,要求將送券抵值消費,請求工商部門到現場調解。宜昌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接訴後,立即趕赴現場調解成功,消費者得以送券抵值結帳。
餐飲住宿服務投訴主要反映部分商家在節假日期間限制網絡訂房、餐飲團購券使用、臨時加價等,同時消費者對餐館進行虛假有獎銷售、接受服務時人身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投訴也較多。美容美髮類投訴主要集中在節日期間預付卡不能使用或折扣優惠「縮水」等。網際網路服務投訴主要反映節假日寬帶安裝、維修不及時,寬帶在繳費未到期的情況下被停用等。
通訊產品、交通工具、服裝鞋帽等質量和售後問題也是長假消費投訴熱點。10月3日,消費者李先生在仙桃某電信公司開展的「預存話費送手機」促銷活動中購買了一部手機,購機後發現手機內存有他人通話記錄等信息,消費者認為商家將「二手機」銷售給他,要求商家退貨或更換一部新手機。經仙桃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調解,商家已為消費者更換一部新手機。通訊產品類投訴主要集中在手機質量問題和手機的退換貨上,部分商家以次充好,以翻新機、「水貨機」冒充正品行貨手機銷售,部分售後不遵循手機「三包」規定,只修不換。交通工具類投訴多反映家用汽車出現質量問題後,商家不及時維修或者隨意敷衍,導致維修周期長且故障未能及時排除。服裝鞋帽類在節假日期間消費者反映質量問題較多,部分商家借著打折促銷出售質量不合格商品,引發消費者投訴。
長假期間,湖北省工商部門12315系統處理商品類投訴744件,投訴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通訊產品344件,交通工具206件,服裝鞋帽188件,家居用品130件,計算機產品129件。
長假期間,湖北省工商部門12315系統處理服務類投訴589件,投訴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餐飲住宿服務260件,美容美髮洗浴服務141件,網際網路服務135件,文化娛樂體育服務126件,電信服務117件。(郭婷婷 李斌 童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