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葉單叢茶

2021-02-19 中國嶺頭單叢茶

白葉單叢

白葉單樅,即嶺頭單樅,產於廣東省饒平縣坪溪嶺頭村,品質優異,是當今廣東烏龍茶中的極品。屬烏龍茶類極品名茶。產於廣東省饒平縣坪溪鎮嶺頭村。單樅是繼嶺頭奇蘭後,在烏龍茶中又一特殊品種的新發現。嶺頭單樅質量極佳,獨具風味。

中文名 白葉單叢

種    類 小喬木型,大葉類

品茶特徵 外形條索微彎曲

原產地 饒平縣坪溪全鎮

品種介紹

白葉單叢

從鳳凰水仙群體中單株選育而成的無性系品種。小喬木型,大葉類,特早芽種。植株高大,分枝部位高,樹姿半開張偏直立。葉形橢圓,葉尖鈍尖,葉色濃綠。春芽萌發期在一月下旬至二月上旬,一芽三葉期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生長勢旺盛,發芽密度中等,芽葉肥壯,茸毛較少,幼嫩芽葉呈淺白色,新老葉色澤分明,亦稱「嶺頭單樅」。花量和結實率中等。抗旱能力強,較不耐寒。扦插成活率和定植成活率中等。產量高。制紅茶,條索肥壯,香氣濃鬱,滋味醇厚、湯色紅亮;按閩北烏龍茶製法制烏龍茶,條索肥壯,蜜糖香明顯,滋味醇厚。適宜在烏龍茶區和紅茶區推廣。

產地和起源

「白葉單叢」,原產地在以盛產「嶺頭奇蘭」而著名的饒平縣坪溪鄉嶺頭村。這株茶相傳已有幾百年歷史,原來孤株孑立,生長於雙峽山峽谷一塊大石縫中,旁邊銀瀑飛瀉,山谷終年去霧繚繞。該茶採摘期比其它品種早熟一個節令,綠葉微黃,朱邊白腹,入夜折射星月清冽薄輝,故又有「毫光茶」之說。

清代時,這株茶為嶺頭一老茶農發現,南洋、汕頭茶商不顧山高路遠,上山收購嶺頭奇蘭時,高價索購,每斤價值七、八銀元。茶主人倒也世代安穩獨採,一直傳了五代人。近代遭過三次劫難,瀕於滅種。[1]

茶葉特點

嶺頭單樅外形條索彎曲,色澤黃褐似黃鱔魚色。內質香其為花香帶蜜香,香高濃鬱,滋味香濃醇爽會甘,湯色橙紅明亮清澈,葉底筍黃色紅邊明亮(葉稱朱邊綠腹)。

茶品特色:其成品茶特徵為:外形條索微彎曲,色澤黃褐似鱔魚色。內質香氣花蜜清高,滋味醇爽回甘,湯色橙紅明亮,葉底筍色紅邊明亮(也稱朱邊綠腹)。是當今烏龍茶類的極品。

特點

1、早熟:春茶採摘時間為每年3月28日至4月5日前後。比其它品種茶早採一至兩周左右。

2、高產:新梢生長具有早、齊、勻等優點。當年種植可當年採摘,隔年畝產可達25公斤至50公斤。第三年畝產可達150公斤至250公斤幹茶。持嫩時間為二至三周(指吐芽到採摘時間)。一般每年可採五於七次茶葉。嶺頭單樅比同類其它茶畝產量可高3至5倍。

3、優質:衝泡時早出香氣,滋味醇爽,回甘力強。其成品茶具有微帶濃蜜香氣的特殊韻味。

4、適應性廣,搞逆力強:無論高山、丘陵、平原地區均可種植。通過製作後均能表現出嶺頭單樅茶的特殊韻味(蜜香味)。

製作工藝

嶺頭單樅茶的採制工藝:每年採摘時間為春茶在每年清明前後;夏茶在5月下旬至7月初;秋茶在9月下旬;冬茶在11月中旬。採摘標準為一芽二至三片葉。其製作工序,經曬青、涼青、碰青、殺青、揉捻;烘乾等程序精製而成。

具體細節:嶺頭單樅茶的加工方法,包括(1)採摘茶葉;(2)曬青;(3)涼青;(4)做青;(5)殺青;(6)揉捻;(7)乾燥。通過實驗收集的數據分析得出影響嶺頭單樅茶質量的關鍵因素及其加工工藝的最佳工藝組合。實驗結果表明嶺頭單樅茶加工工藝的最佳工藝組合為:曬青時間30分鐘,做青第一次搖篩15次,第二次搖篩25次,第三次搖篩40次,第一次搖籠2分鐘,第二次搖籠4分鐘,殺青溫度為200℃,揉捻時間18分鐘,乾燥溫度100℃。

所獲榮譽

嶺頭單叢茶屬小喬木型,樹勢半開張,葉屬長橢圓形,葉色綠黃光滑,葉質柔軟,適制烏龍茶類。該品種具有早熟、高產、優質、適應性強等特點。該茶具有獨特的自然花香和蜜韻,品質優良,深受茶葉消費者的青睞,並在歷次的茶葉評比活動中獲殊榮。

1981年嶺頭單樅茶獲省有關部門命名並被鑑定為省優良品種;

1986年和1990年被商業部評為「中國名茶」。

1988年獲廣東省名茶稱號;同年參加歐共體在巴基斯坦拉合爾市舉行的亞太地區農產品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上獲最受歡迎獎。

1989年獲國家衛生部授予的「綠色食品」稱號。

1990年經農業部鑑定為優良品種。

1990年商業部在河南省信陽市召開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金帆牌嶺頭單樅再次被評為全國名茶。

1991年中國杭州國際文化節上獲「中國文化名茶」稱號。

1992年「嶺頭單樅茶高產優質栽制綜合技術」獲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

1992年被外交部定為「國賓茶」,作為釣魚臺接待外賓佳品;同年獲中國國際名優新產品博覽會金獎。

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名茶,獲金獎。

1995年和1997年分別於第二屆、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獲得「金質獎」和「名牌產品」;

1999年在首屆廣東省名優茶質量競賽暨優勝名茶競買會上,被評為名茶稱號,並以500克2.9萬元成交。

2001年獲廣州首屆國際茶文化節「單叢茶王」獎,同年獲棲雲山牌嶺頭單樅茶獲AA級國家綠色食品稱號。

2002年獲第五屆廣東省名優茶評比金獎,同年因名優烏龍茶(單叢、黃金桂)加工創新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3年獲第五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特等獎。

現狀

目前,饒平縣坪溪鎮名茶麵積已從1978年的20畝擴種至450畝,創值30多萬元,戶戶種茶致富。饒平縣也大力推廣這一優良品種,現已種植名茶6400畝,並擬新擴一萬畝。坪溪鎮還把名茶輸送到廣東、福建、雲南、江西、浙江一帶,先後為全國各地提供名茶苗逾千萬株。[1]

名貴品種

品種介紹

赤葉單樅茶屬嶺頭白葉單樅茶中的名貴品種,其生長要求很高,要求高山,早晚要求有雲霧環繞,要求有適當的日

赤葉單叢

茶葉

赤葉單樅茶產量較白葉單樅茶要少得多,是以價格也比白葉單樅茶要稍高一些。以春冬品質最好,春茶色澤黃褐似鱔魚色,條索均勻,細長,滋味甘醇,氣味沉香,有花蜜之香。冬茶條索粗大,呈黃褐色,氣味飄香滋味醇厚。

採制工藝

每年採摘時間為春茶在每年清明前後;夏茶在5月下旬至7月初;秋茶在9月下旬;冬茶在11月中旬。採摘標準為一芽二至三片葉。其製作工序,經曬青、涼青、碰青、殺青、揉捻、烘乾等程序精製而成。其成品茶特徵為:外形條索微彎曲,色澤黃褐似鱔魚色。

茶品特色

內質香氣花蜜清高,滋味醇爽回甘,湯色橙紅明亮,葉底筍色紅邊明亮(也稱朱邊綠腹)。舌底生津明顯,喉韻潤滑,餘韻使人神氣清爽。

赤葉單樅茶以其茶質獨有的花蜜香味,口感醇且爽、清甘而耐泡、湯水橙亮而贏得讚譽,成為中國名茶。

相關焦點

  • 鳳凰單叢茶與嶺頭單叢茶,你更愛誰?
    單叢茶,歷史上是「單株採制」的特定名稱。現代概念的單叢茶,是原有單株採摘的延伸,有單株採制的,也有單叢品系,單叢品種採制的,現代單叢茶產品,分「鳳凰單叢」和「嶺頭單叢」兩個品名。為了利於採制,生產及流通中購銷者的識別,鳳凰當地茶農習慣以茶樹的葉型,樹型及其成茶香型來對各種單叢予以冠名,如黃枝香單叢,玉蘭香單叢,山茄葉等。鳳凰單叢茶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較直,色澤灰褐或黃褐油潤,具有獨特的自然花香,滋味濃鬱甘爽,山韻突出,湯色清澈黃亮,耐衝泡。
  • 「潮汕工夫茶」之鳳凰單叢茶的品質特點
    ,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湯色清澈黃亮,葉底邊緣朱紅,葉腹黃亮,素有"綠葉紅鑲邊"之稱。而單叢茶,往往可以衝泡十五次以上,一些極耐衝泡的品種,甚至二十次以上的衝泡次數,可見單叢茶的耐泡性。根據茶香單叢茶的香味分為黃枝香、芝蘭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目前粗略歸類就有十大香型,每個香型下都有數款不同單叢。按香味劃分的單叢茶,下次再分享給大家,今天就簡單概括。
  • 單叢茶加工方法與品質形成
    以中等原料即駐芽一梢中開面二、三葉較好製品質,內含較豐富,多酚類、胺基酸等較適宜,成茶香氣清芳持久,滋味濃醇甘爽,這時的鮮葉比較成熟,含有較多的類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是單叢茶香氣的先質,與單叢茶特殊風味有關;另一方面,成熟的鮮葉也可增加滋味的深厚與甘醇。
  • 一杯單叢茶,溫暖心窩,細說單叢茶的衝泡方法
    入水生香,滿園茶香遮不住,久久未散入口留香,一股暖香達心窩,久久未忘一杯好的單叢茶,不僅僅在於考究的工藝、優秀的品質,更在於得當恰到好處的衝泡之法門,那麼衝泡單叢茶需要注意哪些?:否衝泡單叢茶一般常用的主泡器多為蓋碗,白色薄壁的杯,明亮之湯,濃鬱之花果香,簡潔又不失儒雅,同時白瓷蓋碗衝泡也很方便,價格合理,用來泡單叢茶也可以真實地還原茶湯的風味,當然,其實蓋碗用來泡任何茶都是可以的。
  • 開滿茶花的單叢茶
    這是幾株特殊的單叢茶樹。暖冬裡,被茶花開滿覆蓋著,猶如雪花飄下,飄出甜香的味道。而其特殊之處,莫過於開花不結果,又均屬同一品種(金銀花單叢茶)。於鳳凰茶山中,實屬罕見!
  • 單叢茶的「山韻味」
    所謂的「單叢山韻」,完全可以理解為這是對鳳凰單叢茶獨有味道的妙狀陳述。  第一,特殊的地質條件;第二,特殊的茶樹物種;第三,特殊的樹齡選擇;第四,特殊特別的製作方法。  四者合而為一,造就出了源自礦體和樹體的殊異氣味,這便是鳳凰單叢茶的山韻味。
  • 蜜蘭香——單叢茶的入門口糧茶
    在單叢茶裡面,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蜜蘭香的單叢茶「蘭香蜜韻」。蜜蘭香單叢茶,堪稱作為單叢茶中的大咖——種植面積最廣、產量最高大、認知度最高。蜜蘭香單叢茶,可以稱為單叢茶裡面的口糧茶,它的價位從中高低檔次都有,大部分是價格適中。
  • 鳳凰單叢茶的前世今生
    而在潮州,這個茶字一般指的是單叢茶。《中國名茶志》記載:鳳凰單叢茶為歷史名茶,屬烏龍茶類。單叢是鳳凰水仙的優異單株,各個單株形態或品種各具特點,自成品系,因而單株採收、製作,故稱單叢。單叢茶,是這種優異單株的總稱。據廣東省茶文化研究專家黃柏梓介紹,現在人們喝到的鳳凰單叢茶,都源於古時候鳳凰山上的一個古茶種,而且演變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傳說。
  • 鳳凰單叢茶-仙豆葉單叢
    鳳凰單叢茶,當屬世界植物史上最奇特的茶葉,它源自優異水仙變異的結果,變異出兩百多個品種,十多個香型,每一片葉子都能散發出天然的花果香味。縱觀中國六大茶類,也唯有單叢茶香型多,且自發其香。
  • 哪幾款單叢茶更適合長期存放
    作為單叢茶,何謂老茶呢?一般情況下,存放超過10年以上的單叢茶才可稱為「陳單叢」。存放得好、有10年左右的單叢茶,它的幹茶外形一般烏褐油亮,輕飄而無雜味、異味,香氣陳淳,有涼甜的陳香味,飲起來果香明顯,衝泡幾次後,果香會變成花香。
  • 單叢茶巔峰對決 七茶類「茶王」出爐
    本次大賽收到的茶樣數量刷新兩個記錄,截至6月24日茶樣收集結束時間,共收集茶樣567條,創歷屆單叢茶送評茶樣數量新高,24號當日收集茶樣超350條,創當日收集茶樣數量新高。其中,蜜蘭香參賽茶樣數量為155條,競爭最為激烈。
  • 潮州鳳凰單叢茶到底是屬於什麼茶系呢,有什麼功效?
    而我今天重點介紹的鳳凰單叢茶就是常見的一類茶葉,是屬於天然有機的植物飲品,長期喝茶可以保健養生。那麼,鳳凰單叢茶到底是屬於哪一個茶系呢?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鳳凰單叢茶屬於半發酵烏龍茶,產於廣東省潮州市鳳凰鎮,因附近山名叫做鳳凰山而得名。
  • 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物品捐贈倡議書
    茶人朋友、茶葉企業、社會各界人士:鳳凰單叢茶產於潮州北部鳳凰山,距今已有700多年,香韻獨特、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國際國內茶葉評比中屢獲殊榮,工夫茶文化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潮汕文化因素之一。市、區、鎮各級黨政部門高度重視鳳凰單叢茶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籌建了鳳凰單叢茶博物館建設。
  • 【風物潮州】鳳凰單叢茶
    物產簡介 鳳凰單叢茶,產於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它的成品茶具有形美、色翠、香鬱、味甘四大特點此外,鳳凰單叢茶還具備獨特的「山韻」。其「山韻」離不開生態條件優越、茶樹品種良好、採制工藝精細三大要素。
  • 潮州鳳凰單叢茶,裝滿著春天
    清明,於茶鄉鳳凰素有「一天等於三天」的說法,其意本為:清明過後,隨著氣溫上升,蜜蘭香單叢茶長勢一天相當於清明前三天。沐浴在春風中的茶樹,經歷過風霜雨雪的洗禮,熬過了一整個冬季的嚴寒,奉獻給人們蘊含著春天氣息的一捧新茶,沁潤身心,點染詩意。
  • 從此喝一杯滿意的單叢茶
    那麼怎麼樣分辨單叢茶的品質優劣呢? 2、湯色 單叢茶湯湯色有金黃、橙黃、清紅、深紅,以通透明亮有光澤,鮮明豔麗而有活力為佳。
  • 梅州  :中國單叢茶之鄉
    >撰寫此文,特紀念梅州被授榮「中國單叢茶之鄉」20年。分別是:威華七娘山牌單叢茶、大埔西竺牌黃枝香、西竺牌單叢茶、興寧的黃蜂窩牌單叢茶、黃蜂窩牌奇蘭茶、黃蜂窩牌黃金桂茶、南華牌單叢茶、鐵鷹牌單叢茶、鐵鷹牌黃金桂、鐵鷹牌奇蘭茶、三蜂牌單叢茶、蕉嶺皇峰牌單叢茶、梅縣的石坑牌單叢茶、英帥牌單叢茶。
  • 鳳凰單叢茶十大香型品鑑會 | 冬日贈予的一縷茶香
    在鳳凰山上流傳著一個故事,相傳南宋末代皇帝趙昺流亡路經鳳凰烏崬山,口渴加飢餓,受了風寒,侍從們遂從山上採下一種葉尖似鷦嘴的樹葉加以烹製,飲後既止渴又生津,身體通盈,故傳後人廣為栽種,並稱此樹為「宋種」或叫鷦嘴茶。鳳凰單叢茶自南宋發展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如今的鳳凰單叢茶知名品種已多達300多個,僅耳熟能詳的香型品種就有20來個。
  • 鳳凰單叢丨細品黃梔香單叢茶
    世間的百態,人情的冷暖在兩岸不斷的變幻,唯一不變的,是茶之初心,溫暖人間。如果你也喜歡茶文化,請點標題下藍字關注,也可加小編個人微信:6950603,以茶會友。 編者按,具有自然的梔子花香的優質水仙茶,稱為黃梔香單叢茶,由於潮州口音的謬讀,人們已習慣寫成黃枝香了。
  • 一日一茶| 明星款蜜桃香單叢茶評測
    SUSU茶--2019蜜桃香單叢品鑑許久沒做過測評了,我們今天就先來講講店鋪這款蜜桃香單叢茶。茶品特點:春茶,高山茶,一次炭焙,香韻融合。蓋香花蜜香,葉底淺嗅有焦香味,深嗅,有月季花般濃鬱的蜜甜香。滋味醇、順, 渾厚滑潤,在口腔中包裹化開,香氣四溢開來,滑入喉嚨,幽香深遠。第九、十道: 湯色明黃,令人愉悅。杯香持續而有層次變化豐富,沸水高衝之下,滋味甘甜,入口滑爽,香氣幽深,更有一種幽幽渺渺、的氣息彌布頰齒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