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的小吃中,很多人和我一樣以為最經典的是沙茶麵、春卷、麻薯!其實隱藏在老廈門巷子內的古早味還有另外一道,就是扁食。對於扁食,大家會說,這有什麼稀奇,到處都是。但每個地方的特色和味道都有所不同,尤其是這間賴厝埕扁食,有著70幾年歷史,是屬於廈門人的古早味,有著獨特的魅力和味道。
賴厝埕扁食最早的時候叫扁食嫂,源於這家店的創始人,邱素華女士。據說在1946年的時候是挑著擔走街串巷在賣扁食。後1947年在大元路8號店對面擺攤,直到1948年在大元路開店至今,可以說有著70幾年的歷史了。
賴厝埕是原來大元路的名字,是為了記住當初的記憶才改成這名字的吧!說明老闆是個懷舊的人。重新裝修後的賴厝埕,有著老廈門古厝的外觀,走進內店,非常地清爽,白色的裝修環境,幾張桌椅,沒有太多的裝飾。獨特之處應該就是照片牆及各種牌匾,中間是邱女士和她兒子(現任老闆黃國寶)的照片。賴厝埕扁食是夫妻店,店內僅有夫妻兩人,製作、點單、收臺……
這裡招牌的是蝦仁扁食湯,還有著平時吃的扁食湯、拌麵等小吃。這裡最獨特的是所有的材料都是手工製作,材料也是源於古早的配方,來此的人大多是吃了幾十年的老廈門人,遠遠來此只為了這一份古早味。在這裡用餐,會聽到那濃濃的閩南腔:「扁食、拌麵來一份!」
閩南人喜歡扁食湯搭配拌麵,不管是早餐還是點心,都要來上一份。蝦仁扁食湯裡面不止有著純肉餡還有著鮮蝦仁,個頭大碩大,一口下去,肉Q彈而鮮嫩,皮滑而薄,每一口都是鮮香的回味。
普通的扁食湯,個頭較小,一碗骨頭湯中加上了扁食,不止扁食美味,而且湯頭也是非常的鮮美,吃完還意猶未盡。
拌麵的美味不僅在於面的軟硬,更在於醬的調製。這裡的拌麵不只有著花生醬的香味,還帶著淡淡的辣味,口感豐富而綿長,讓人吃完一碗連醬都想要舔乾淨。本地人還會加上點魚露以提鮮,可以嘗試一下。
這裡除了扁食拌麵,還有著其他的小吃,下次來試。好不好吃因人而異,畢竟每人的口味不同,不過古早味越來越少,對於我來說還是非常值得一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