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留下的話,自是有其道理,一起學習一下吧。
第一句: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知足常樂,懂得滿足便不會感到受辱。識時務者為俊傑,可進可退,懂得適可而止,便不會被羞辱。
第二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不關注除讀書之外的其他事情,一心埋頭於書本。古代用以表達專心致志地讀書,實際上這正是死讀書的變現。
第三句: 人不親土親,河不親水親。
句意為住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們,喝著相同的河水,雖無血緣關係,但是有同甘共苦的情誼,應該要相互照應。
第四句:知足常樂,能忍自安。
懂得滿足,就能夠時常感到快樂。凡事懂得忍耐,就能夠避免爭端得到安寧。
第五句: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
鐘鼓不敲是不會響的,相同的有誤會不解釋清楚,是不會明白的,只會讓矛盾不斷累積。
第六句:直率坦白真君子,笑裡藏刀是小人。
正直的君子,都是直接坦率,表裡一致的,而小人則是說一套做一套,心口不一,綿裡藏刀。
第七句:揀到雞毛當令箭,揀到黃錢當聖旨。
指的是心懷不軌之人,用相似的物品,企圖以假亂真,達到某種目的,但實際上兩者相差甚遠。
第八句:終身白骨埋青冢,難把黃金買黑頭。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沒有人能避免逃脫,即使你腰纏萬貫也無法阻止青春的逝去。
第九句:種牡丹者得花,種蒺藜者得刺。
善惡終有報,你給予他人善意,也必將不會遭人為難,若是處處挑剔他人,也必將不會好過。
第十句: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
一個人說其好,不一定是好,但若是一眾人說其優,其必定有可取之處,我們要仔細分析其中的原因。眾人說其惡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