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步芋頭腊味飯加西蘭花觀賞採摘,報名走起!

2021-02-27 自在心田

願使更多人吃到有能量的健康食品!

---自在心田

上周青棗採摘加登山活動大人小孩都很輕鬆愉快,排毒養生燉白菜加香菇肉絲飯略顯清淡,但大家都吃得很香,食量超乎預期。

本周活動再添新意,香噴噴的炭步芋頭腊味焗飯,想起都覺得香,再搭配本味菜心,一定食過翻尋味!

小青棗樹上還有果實可以採摘。

天氣和暖,西蘭花集中成熟。額外增加西蘭花採摘活動,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了哦。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8日(星期天)早上10:30-下午14:30


活動地點:自在心田-帽峰山基地


活動費用:每位100元,大小同價,5歲以下幼兒免費。


活動內容:

10:30前           到達籤到

10:30-11:00    田間漫步,在小何老師帶領下參觀農田認識農作物。

11:00-12:00    採摘西蘭花,每個名額限3棵(可帶走,可包裝饋贈親朋)。採摘小青棗,摘下來的小青棗洗洗灰塵就可以吃(能吃多少摘多少不浪費,摘多了吃不完請帶走,按12元一斤收費)。

12:00-13:00    午餐時間,為大家準備了甘香誘人的芋頭腊味飯,芋頭是正中炭步芋頭,配以心田本味菜心,正合王維詩詞:香飯青菰米,佳蔬綠芋羹。之美意。

13:00-13:30    午休時間,大家可以休整一下,或者打個盹,或者邊吃水果邊聊天,什麼種植、營養、養生、治療、育兒都可以和小何聊一通。

13:30-14:30    發現之旅,和小何老師一起到山上走走,認識一些草藥。孩子可以一路玩植物飛鏢。或請大家採摘生態農藥,或健步聊天,看現場大家的心情進行安排。

如果想親手採摘其它蔬菜請現場諮詢費用。


注意事項:

報名請註明成人及幼兒的人數。

每項活動開始前會先安排集合,請聽取注意事項。

總名額40人,額滿即止,報名請即付款,報名成功以付款為準。


報名方式:長按二維碼添加以下任意一位為好友報名,或在群裡接龍報名。

 


請轉發我們的微信,讓更多人獲得資訊!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為後代保留生存空間!感恩大家!

相關焦點

  • 廣州花都炭步芋頭「觸網」
    南方日報訊(記者/黃少宏)8日,記者從廣州花都區獲悉,當地著名的炭步芋頭嘗鮮「觸網」,藉助生鮮農產品
  • 【喜訊】花都炭步香芋獲國家地理標誌認證(促進炭步芋頭價格每斤增值3-4元)
    2015年最後一天,廣州市花都區第五屆炭步芋頭節暨古村落文化旅遊節在炭步鎮明珠廣場舉行,一個重達6.27公斤的「炭步芋頭王」拍出12.8萬元。  開幕式當天,國家農業部頒發的芋頭基地地理標誌和廣東省農業廳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證書授予了炭步鎮;隨著工作人員將首批地理標誌貼到芋頭王身上,今後每個炭步芋頭都將有自己專屬的國字號「身份證」,有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的正品炭步芋頭,其價格每斤將增值3到4元。
  • 2017年度「炭步芋頭王」誕生了,重達11.81斤
    冬至倒計時,芋頭來襲國宴貢品炭步檳榔香芋開挖啦!你,還等什麼?現場芋頭王評選、特色芋頭美食展示、親子農耕體驗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吸引了近千人參加。大家親身體驗獨具特色的炭步檳榔香芋文化。在近日「芋頭王」預選賽中,入選前12名的芋頭在評選現場重新稱重,最終選出2017年度「炭步芋頭王」。通過逐一稱重、記錄,最終今年的「芋頭王」再次被芋農庾大哥收入囊中。
  • 炭步香芋開挖節今日舉行 「芋頭王」重達11.81斤
    大洋網訊 今日,「綠色炭步 生態旅遊 美麗花都——炭步檳榔香芋開挖節活動」在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文二村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花都區商務局和炭步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炭步鎮旅遊辦、炭步鎮農辦、炭步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聯合承辦。芋頭王評選、特色芋頭美食展示、親子農耕體驗等主題活動,充分展示炭步特色的檳榔香芋文化。
  • 不外賣的日子,人間煙火之腊味芋頭飯
    只有一蔬一飯,還有人與人之間簡單純樸的嘮嗑與家常。菜市場的的攤位很多,但我卻鍾情於在固定的幾家攤位購置食材。每次的光顧更像是與老友相見。熟悉的阿姨一邊整理一邊熟絡的打著招呼,「靚女,今日甘早啊?」(粵語)。古龍先生說,「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
  • 清香粉糯的廣東芋頭,入餚最佳!
    虛心向當地人探聽,你會了解到花都炭步芋頭原來有不少故事。傳說在清朝乾隆微服遊江南,到達當時花縣炭步圩時,吃了一道「文岡芋頭燜扣肉」後大為讚賞,回京後下旨花縣知府每年進貢炭步文岡芋頭,炭步芋頭由此聞名天下。事實上,炭步芋頭這種傳說中貢品,早已被擺上中南海的餐桌,成為國宴用菜的食材之一。
  • 國宴貢品炭步檳榔香芋開挖啦!
    文岡香芋獨特之處在於它的「落水不沉」,多重的芋頭也不例外。檢驗是不是真正的炭步芋頭,丟進水裡馬上見分曉,即使是重達十幾斤,也絕對能浮在水面。 芋頭糖水 炭步檳榔香芋開挖節 為充分挖掘炭步鎮底蘊深厚的農耕文化,進一步壯大炭步檳榔香芋產業
  • 花都區炭步芋頭節暨古村落文化旅遊節信息一覽
    廣州市花都區第五屆炭步芋頭節暨古村落文化旅遊節  時間: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31日  地點:廣州花都區炭步鎮  票價:   去花都炭步吃芋頭啦!近日記者從花都區方面獲悉,花都區炭步鎮將於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月31日,舉辦「廣州市花都區第五屆炭步芋頭節暨古村落文化旅遊節」。  今年以「炭步芋頭節」為起點,再度開展古村落旅遊藝術文化周活動,結合炭步芋頭、古村旅遊及藝術文化三大主題,以期達到特色農業、旅遊業及藝術文化交流相互促進的作用,同時營造炭步生態文化旅遊新常態。
  • 食材分享|樂昌特產「炮彈芋頭」非常出名,原來還真的是與眾不同
    請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更多的美食[乾貨]芋頭,收穫上市通常都是在秋、冬兩季,因而進入秋季是芋頭大行其道之時,亦是市民大飽口福之時。市場上芋頭的品種很多,粗略數來不下幾十種,如久負盛名的廣西荔浦香芋、花都炭步的小香芋,南崑山的紫心香芋,連南的火山芋等等,而近年十分走紅的當數樂昌張溪芋,即是人們時常稱謂的「炮彈芋頭」。比起普通的芋頭,「炮彈芋頭」最大的特點就是個頭大,外形似迫擊炮彈,重者每個6斤至8斤,甚至10斤以上。
  • 城鄉互動守護困境農戶,炭步社工發起親子體驗遊
    眼下正是芋頭收穫的時節。社工帶領親子們前往文崗芋頭的種植基地,一探炭步文崗芋頭的「秘密」,了解芋頭的生長情況、學習芋頭挑選等,只見一隻只個頭大大的芋頭在農民伯伯嫻熟的開挖技巧下展示在親子眼前,大家尤為激動,迫不及待地與芋頭合影起來。活動在黨建引領下著力脫貧攻堅,參與活動的親子自主積極向耕農認購芋頭、花生,助力困難芋農耕農拓寬農作物銷售渠道。
  • 腊味悶飯
    腊味悶飯       腊味飯在廣東很常見
  • 腊味滑雞飯
    腊味滑雞飯周末兩天的天氣都很不錯,不冷適合郊遊,聽說冷空氣明天到達哦,小夥伴們要注意添衣,秋風起吃腊味今天教大家做腊味滑雞飯。臘腸跟臘肉下鍋焯水,過了水會將表面那層油去掉,而且吃起來比較衛生沒那麼油膩,把腊味切片或者切段看你喜歡咯。把米飯放電飯鍋裡煮,煮好後把醃製好的滑雞鋪上面,腊味就放在最上面一層。焗得差不多的時候先把腊味夾起來切片,腊味的油香味全部都流進米飯裡,切好的腊味再倒回鍋裡,撒一把蔥花就OK啦。
  • 花都|炭步文崗芋頭開耕了,黨員防疫春耕「兩手抓」
    炭步春耕現場。目前,各村已配合做好農產品運輸的相關工作,對外來運輸車輛,採取車輛消毒登記、村口靠停後由種養戶駕駛進村裝運農產品,或由種養戶運輸出村後再轉車等多種手段進行防控,確保農產品運輸通暢安全。作為炭步鎮的特色農產品,文崗芋頭也已開始耕種,種植面積在380畝左右。
  • 嶺南腊味,粵北最靚!——珍藏版廣式腊味攻略
    烹飪粵北腊味是粵北師傅們的拿手好戲,比如「禾花魚臘肉臘腸蒸貢糯米」、「臘肉煲雪山芋頭」、「臘豬手煲蘿蔔」、「臘豬手煲韶關大芥菜」等等,這些帶有山區風味的腊味菜式,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
  • 又到腊味時,電飯鍋腊味飯分享簡單的快樂
    正宗的廣式腊味飯以瓦煲為盛器,用生米煮、猛火燒,煲熟後再用火慢慢烘,讓腊味的油脂充分滲透到每一粒米飯,廚師必須嚴格掌握火候。看起來是不是很難?不會煮腊味煲仔飯,掌握不好火候?沒關係,不用瓦煲、不用高超的技術,廚藝小白也能做出超香的腊味飯,你需要的只是一個電飯鍋。
  • 廣東臘腸飯,腊味飯,簡單美味
    廣東臘腸飯,腊味飯,簡單美味 2020-12-04 13:15
  • 煲芋頭飯
    想起以前在相隔家鄉幾千萬裡外的南京上大學時,每逢放假休息,思鄉的念頭倍感深刻,特別是每到端午、中秋、重陽這些中國傳統的節日,我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念頭就猶如潮湧一般激上心頭,這時候腦海中會出現兒時記憶的味道——芋頭飯。    芋頭飯,在我的家鄉是一道非常普遍的食物。幾乎每家每戶一年到頭都會時不時地煮上幾頓。
  • 電飯鍋腊味飯 分享簡單的快樂
    腊味飯從感受到第一陣瑟瑟涼風起,味蕾就在尋找一口熟悉、溫暖的味道,這個味道就是「腊味」。在廣東,「腊味」中最經典的是廣式臘腸:鹹甜適中,醇而不膩,瀰漫淡淡酒香。正宗的廣式腊味飯以瓦煲為盛器,用生米煮、猛火燒,煲熟後再用火慢慢烘,讓腊味的油脂充分滲透到每一粒米飯,廚師必須嚴格掌握火候。看起來是不是很難?不會煮腊味煲仔飯,掌握不好火候?沒關係,不用瓦煲、不用高超的技術,廚藝小白也能做出超香的腊味飯,你需要的只是一個電飯鍋。
  • 腊味瓦煲飯
    食肆的煲仔飯品種繁多,常見的有腊味飯、排骨飯、滑雞飯、牛肉飯、肉片飯、黃鱔飯、田雞飯等等,在經典的煲仔飯食店可看到這樣的景象:店鋪的當門處擺一長溜灶頭,灶頭上坐著一個個熱氣蒸騰的瓦煲仔,一般的店都可同時煮十來煲飯,煮飯的師傅手持長筷子在灶前巡來巡去,根據情況調整火候,撤走煮好的,加入待煮的,場面也頗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