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習慣,一件書法作品從創作到落款,還不能算正式完成,只有在加蓋印章之後,才算正式完成。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臂如已故四川書法家謝無量的作品,就往往不蓋印章,另外,古人寄給朋友的毛筆書信,雖有蓋章的,但也有不蓋章的。
印或印章,古人又叫印信或圖章。《說文解字》說:「印,執政所持信也。清朝段玉裁註解:「凡有官守者皆曰執政,其所持之節信曰印。」後世印章之用多有流變,但作為代表個人身份信物的作用,卻一直相沿未變。
印章,雖然看上去小小一枚,可是其中學問卻大。從印章的所刻內容看,有姓名印、字號印、齋室印、肖形印、吉語印、閒章等;從印章的形制看,有方形印、長方印、圓印、橢圓印、連珠印、不規則印等;從印章的文字看,有繆篆印、小篆印、隸書印、楷書印等;從印文所刻方式看,有朱文印、白文印等;從印章的質地看,有金印、銀印、銅印、玉印、石印、瓦印、木印等。在一股情況下,近現代書畫家所用,一般以青田石印為主,取其價廉物美,又易奏刀。由於印面所用文字,通常以小篆作為主體,加上操刀刻制之前,往往先要寫定篆文,所以人們將刻印稱為「篆刻」。
通常來說,姓名印或字號印,可鈐蓋在正文後面作者落款的下方,並且印章的大小,最好與落款文字的大小比較接近,這樣才能收到彼此協調、彼此映照的藝術效果。再者,落款底下加蓋姓名或字號印的數目,也要按照具體空出的位置,少可一方,多則兩方,或朱文,或白文,或一朱一白,朱白相映。但要注意的是,作為蓋在落款底下,起信物作用的姓名字號印,只須一到兩方就足夠了。多蓋則畫蛇添足,反而累贊。
閒章又名「起首章」,一般用在全篇作品起首的第一行,第一個字附近,要是作品尺幅長,有時也可蓋在第二個字,甚至第三個字附近。所謂「閒章」,有兩個含義,一是齋館印、肖形印、吉語印之外賦閒言志的狹義閒章,譬如「樂琴書以消憂」、「習書學畫了餘生」等;一是包括齋館印、肖形印、吉語印等在內的廣義閒章。用在起首章的閒章,可以包括廣義、狹義的閒章在內。
除此之外,有時為了平衡和美觀作品,還可在作品上加蓋一方至兩方押角印。由於押角印大多蓋在書畫作品的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只有少數才蓋在其他需要補空的位置,所以押角印也叫「押腳印」。
從廣義來看,書畫落款、蓋章,都應該屬於通篇布局的範疇。書法創作中,正文、落款、蓋印三者本身就是一個整體。為此,書法鈐印應當從整個布局謀篇的高度,進行高屋建瓴的審視,從而收到一印之蓋,調活全局的妙用。
由於書法屬於藝術,因此,對在書法作品上鈐蓋的印章的選用也不可等閒視之,最好請擅長篆刻的行家,專門刻制。近代著名書畫家如趙之謙、齊白石、張大千、吳湖帆、朱屺瞻、謝稚柳等所用印章,不是自刻,就是名家之作,當為後學者效法。
最後談談蓋印所用的印泥。印泥要買上好而不滲油的,這樣蓋在作品上就顯得光澤滋潤,精神倍增,能對作品起到相當的襯託作用。至於印泥所用顏色,是朱紅還是大紅等,則可根據各自愛好,因人而異,譬如齊白石愛用大紅印泥,就是一例。
目前社會上常見的印泥中,西冷印社所制各種品牌,蘇州姜思序堂出品的高級書畫印泥,以及漳州出產的八寶印泥等,均可選作書畫鈐印之用。